中西医结合课件--梅毒Syphilis_第1页
中西医结合课件--梅毒Syphilis_第2页
中西医结合课件--梅毒Syphilis_第3页
中西医结合课件--梅毒Syphilis_第4页
中西医结合课件--梅毒Syphili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握梅毒Syphilis、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教室、目的和要求、梅毒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 理解:梅毒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 了解梅毒的发病情况、外治预防和预防。 重点和难点,重点:梅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内治。 难点:梅毒的诊断,鉴别诊断。 概述梅毒定义为梅毒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 梅毒是性传染病常见病,在性传染病中患病率居第四位,仅次于非淋病性尿道炎、淋病和尖锐湿疣。 梅毒是典型性病中危害性最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性传染病中梅毒的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 中医称其为“广疮、霉菌、杨梅疮、肿物、梅毒的特征”,具有慢性进行性疾病过程:如不及时治疗,其发展为一期二期,部分从二期到晚期。 病变累及全身:二期梅毒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可全身性传播病变。 晚期组织器官破坏功能障碍主要器官损害死亡,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艾滋病。 可引起隐性过程:梅毒在发病后的过程进展中,多次出现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期。 梅毒特点:发生胎盘感染:妊娠妇女患梅毒时发生胎盘感染,引起胎儿先天梅毒。 无强力免疫手段和预防措施的多种疾病发生后免疫,梅毒病后也发生免疫反应,但该反应强度弱,二期梅毒反应最强,二期具有再感染预防作用,晚期可重复感染。 目前没有疫苗。 梅毒螺旋体对药物敏感:早期治疗可完全治愈。 中医病因病机,梅毒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感染,精化感染(直接感染):梅毒患者性接触,精泄时毒气乘以肝肾虚入的气化传染(间接传染):接吻、哺乳、皮疹,患者接触受污染的衣物器具,毒气经脾肺二经进入的胎内感染毒气:母体毒气发生。 中医的病因病机是毒邪毒气体积累在五脏内,热化火在梅毒外攻击皮肤的日子变长成为髓结毒,逐渐形状崩溃,骨头枯萎,口鼻全部废弃,进而威胁生命,遗毒的后代,是、西医的病因,梅毒的病因感染梅毒的苍白螺旋体。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一期梅毒的硬下疳、二期梅毒的各种皮肤黏膜梅毒疹和血液中有螺旋体的梅毒螺旋体也存在于尿、乳汁、唾液及精液中。 感染途径包括直接感染、间接感染和胎盘感染。 发病机制、梅毒自感染后至发病,平均3周。 螺旋体在侵入部位增殖,由内毒素引起的炎症、抗原致敏及其本身对宿主细胞的损害而致病。 螺旋体首先进入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在全身传播。 由于抗体的防御能力,部分螺旋体消失,其数量减少,损害逐渐消失,形成潜伏梅毒。 活动和潜伏交替出现,反复多次侵犯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发生各种梅毒病变。 临床表现,梅毒按感染途径分为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 先天性梅毒亦称胎传梅毒,不满2岁的发病亦称早期先天性梅毒。 2岁以上的发病称为晚期先天性梅毒。 后天梅毒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一、二期梅毒属于早期梅毒的三期梅毒晚期梅毒多发于感染24年后。梅毒分期,一期梅毒,后天梅毒,早期梅毒(病期 2年,传染性小),胶质瘤,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晚期潜伏梅毒,一期梅毒,后天梅毒,早期梅毒(病期 2年,传染性小)、棕榈瘤、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后天梅毒、早期梅毒(病期 2年,传染性小)、早期潜伏梅毒、心血管梅毒、梅毒分期、胶样瘤、临床表现、一期梅毒:一期梅毒有硬下疥(疥疮)和淋巴结肿大(横疥疮)。 硬下疳:一般感染3周后发病是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 常见于男女性器官、肛门、嘴唇、乳房等。 皮损为单一圆形,比皮面稍高,边界清晰,触之坚韧,不痛不痒,约1cm大小损害,破裂后形成周围硬突起,中间凹陷,基底平坦无脓水溃疡面。 约38周自然消失,无痕迹或只留下轻度萎缩性瘢痕。 容易忽视就诊,尤其是女性。指部硬下疥、左下唇硬下疥、包皮部硬下疥、系绳带、包皮硬下疥、淋巴结肿大(横疥):这是梅毒伴随疥疮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在发生硬下疥的34周后出现,在股腹部的一侧或两侧首次形成杏仁核,形成鸡蛋的无硬痛,皮核不相称,破溃肿块数月或数年,经治疗消疥,二期梅毒(杨梅疮)在感染后23个月左右呈多种形态。 斑疹:类似麻疹、伤寒、药疹、玫瑰糠疹、多形红斑、汗斑。 丘疹:牛皮癣,扁平苔,多形红斑,接近皮肤真菌症。 脓疱:痤疮,丘疹坏死结核疹,如胡子疮。 有资料统计梅毒疹类似43种皮肤病。 最好的“大模仿者”。 皮疹呈播散性,长时间稳定,无瘙痒和疼痛,60%70%的手掌脚底出现皮疹,二期梅毒(杨梅疮)累及手掌脚底出现脱屑性斑疹,粘膜出现黏膜斑。 外阴及肛门可见类似尖锐湿疣的扁平疣,头发脱落如虫蚀,呈秃头、癣状脱毛斑。躯干下肢EM样梅毒疹(二期梅毒疹)、躯干玫瑰糠疹样梅毒疹(二期梅毒疹)、躯干癣样梅毒疹(二期梅毒疹)、手、足部梅毒疹(二期梅毒疹)、掌丘疹型梅毒疹(二期梅毒疹)、黏膜斑、肛周扁平湿疹、肛周扁平湿疹、外阴扁平湿疹、虫蚀状脱毛(二期梅毒)、 第三期梅毒(杨梅结毒)以感染后多发的3结节性皮疹和黏膜、骨骼胶样瘤为典型表现,也出现眼损,特别是口腔、鼻子、舌头、嘴唇损伤较多。 内脏损伤,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危害性很大。 颜面梅毒性胶瘤、颜面梅毒性胶瘤形成深度溃疡,小腿梅毒性胶瘤胸主动脉瘤形成深度溃疡,鼻粘膜胶瘤引起鼻中隔穿孔,胎传梅毒:早期胎传梅毒:多发性在产后3周至3个月内。 患儿皮肤干燥如老年人,口角放射状裂纹和伤痕是其特有的表现。 器官损害严重,预后差。 晚期胎传梅毒:多发性2岁以上,与后天性3期梅毒相似,但病轻,无传染性。 其临床表现除去额圆凸、鞍鼻、桑椹齿、鞍鼻、口腔周围皮肤放射状裂纹、梭状指等永久性损害。 活动性障碍可见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肝脾肿大、橡胶样、骨膜炎等。 一般多见眼部梅毒,心血管影响小。 鞍鼻、哈氏牙、先天性隐性梅毒:无相应症状和体征,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实验室检查,1 .暗视镜检查:第一期和第二期梅毒皮损中可见梅毒螺旋体的三期梅毒皮损95%以上为阴性。 2 .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试验(USR.RPR )和特异性试验(TPPA,FTA-ABS,又称梅毒实证试验) 2种。 梅毒血清试验显示,一期梅毒仅为60%阳性,临床上常在硬下疥快消失时呈阳性反应,因此,一期梅毒的诊断多依赖硬下疥和暗视镜检查。 二期梅毒,血清反应100%阳性,且强阳性。 三期梅毒,非特异性试验多阴性,特异性试验必阳性。 诊断、病史、感染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皮损和血液中发现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血清学试验中非特异性梅毒血清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血清试验反应阳性。 鉴别诊断,(1),硬下疥和软下疥的鉴别,表:鉴别诊断、第二期、第三期梅毒和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要点为梅毒患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结果。 其他疾病梅毒血清反应阴性。 辨证论治1 .肝经湿热主证:前后二阴及乳房等处有单一质地坚韧丘疹,周围肿胀,患部热,腹股沟部有杏仁核及卵大,肤色硬肿块。 或者全身皮肤出现山羊色斑疹、山羊色青春痘疹、口苦纳呆、尿短红、大便秘结。 苔黄,脉弦数多。 治则:清肝解毒,利湿化斑。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40g,丹皮15g,赤芍10g,2 .痰瘀相结主证:疥色紫暗,周围硬突起,或腹股沟横疥强韧,久不消失,或杨梅结毒色紫暗,或肝脾肿大,舌淡紫紫紫或暗,苔饱或滑润,脉滑或细涩。 治则:祛瘀解毒,化痰散结处方药:二陈汤合疥丸加土茯苓40g,桃仁15g,红花6g,夏枯草20g。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3 .脾虚湿含主证:结毒普遍,皮肤颜色暗红,皮肤水疱,滋流黄水,腐肉长久不口。 伴肌肉酸痛,呼吸困难,食欲少,手脚疲劳。 舌头又肥又湿,苔丝脉滑或湿。 疗法:健脾化湿,解毒除浊。 处方药:芎归二术汤。 外科正宗白术、苍术、川芎、回国、人参、甘草、茯苓、薏苡仁、皂刺、厚朴、防风、木瓜、木通、甲片(炒)各占1钱,银独占2钱。 两块猪肉,加土茯苓。 辨证论治,4 .血气两虚主证:病程长,结毒溃疡面肉芽苍白,脓水淡,长期不闭口,颜色变黄,伴头晕,心悸剧烈,气短,舌薄,苔薄,脉细。 治则:补气养血,扶正固本。 方药:十全大补汤,辨证论治,5 .气阴两虚主证:病程长,低热不退,皮肤干燥,久闭口,枯萎。 口干咽燥,头晕,眼花缭乱。 舌头红,苔少,或花剥苔,脉细。 治则:益气养阴,补胃充精。 方药:生脉散合大补阴丸加土茯苓,地骨皮。 西药治疗梅毒,青霉素治疗梅毒疗效快,副作用小,是彻底消灭螺旋体、理想的梅毒治疗药物。 普鲁卡因青霉素可湿性粉剂和苄氯铵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诊断为梅毒,应提前实施,保证足量、连续、治疗过程有规律的用药。 西医治疗,(1)早期梅毒(包括二期和病期2年内潜伏梅毒)1.普鲁卡因G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10天2 .苄西尼昂G240万u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2次。 3 .青霉素过敏者每天口服红霉素0.5g或四环素0.5 g 4次,肝肾功能不好者连续15天慎重使用。 西医治疗,(二)晚期梅毒1 .普鲁卡因G80万u,每日1次,连续15次,间隔2周给予第2疗程。 2 .苄青霉素G240万u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 3 .青霉素过敏者选择四环素、红霉素0.5g口服,每天4次,连续30天为1个疗程。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孕妇梅毒、先天性梅毒的治疗方案可参照以上方法进行。 总之,梅毒(syphilis )是由褪黑素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本病属于中医“广疮”、“霉菌”、“杨梅疮”范畴。 中医认为梅毒的感染途径有精化感染、气化感染及胎内感染毒。 梅毒根据感染途径分为获得性(后天)梅毒和胎传(先天)梅毒。 后天梅毒按病程长短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先天性梅毒按年龄分为早期先天性梅毒(不足2岁)和晚期先天性梅毒(2岁以上)。 总之,根据梅毒损害的多样性特征,临床可分为疥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