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作业题02_第1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第2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第3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第4页
《道路工程》作业题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工程任务02一.真或假(15 X1=15)1.通过路面从车辆荷载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之比大于0.1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称为路基工作区。2.当设计速度低于40公里/小时时,平曲线段不得加宽。3.在最佳含水量下,具有塑性的细粒土路基压实后的水稳定性最好。4.公路自然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公路工程的管理。5.路堤挡土墙的墙顶位于路肩,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6.路基高度与路基施工高度具有相同的含义。7.路基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和渗水沟。8.锚板挡土墙通常用作路堑挡土墙。9.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部分可能没有超高和加宽缓和曲线部分。10.路基回弹模量通常用来表征路基的强度或承载力。11、高强度优质土应填在路堤的下层。12.截水沟的主要作用是拦截地下水,避免其对路基的危害。13、纵向和横向伸缩缝可以起到收缩缝的作用。14、填方路段应设置边沟。15、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结构一般有假缝型和假缝加传力杆型。二、单一话题(25 12=50分)1.无中间带的道路曲线超高过渡形式通常不包括(d)(a)当路面未加宽时,绕内边缘线旋转当路面未加宽时,围绕中心线旋转(c)当路面未加宽时,绕外边缘线旋转(d)分别围绕两侧车道的中心线旋转2、不属于公路路基横断面的设计内容是(C)(一)根据沿线地形和地质条件,绘制平曲线的半径和路基的合理高度(b)指向并画出每个桩位的水平地面线;根据标准的规定,确定路基宽度(三)根据地质和水文条件,拟定路基边坡坡度和排水设施尺寸。(d)为不同的折弯半径绘制超高和加宽值,并逐个计算超高和加宽值3、反映路基强度的主要指标是(d)(a)抗压强度(b)内摩擦角(c)承载力(d)压缩回弹模量4.路基需要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这意味着(c)(a)确保路基的质量,使其能够抵抗水和热,从而稳定路基路基中的水和温度变化不应太大,以保持稳定性(3)在水和温度的不利影响下,路基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四)路基不能承受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需要保持稳定5.据了解,某路段的预计路面厚度约为30cm,路面表层距地下水位的高度为1.65米,临界路基高度H1=1.7 1.9米,H2=1.2 1.3米,H3=0.8 0.9米,则该路段的干湿类型为(B)(a)干(b)中湿(c)湿(d)太湿6.通过设置分流岛和分隔车道,引导各方向交通流的平面交叉口称为(B)平面交叉口。(a)转角半径型(b)车道转弯型(c)宽路口型(d)环形7.据了解,路基顶部以下80厘米的平均含水量为20%,该粘性土的塑限为15%,液限为35%。如果稠度边界值为Wc1=1.1,Wc2=0.95,Wc3=0.80,则路基处于(d)状态。(a)干(b)中湿(c)湿(d)太湿8.设置在高陡填方路基下部的墙顶以上一定填土高度的挡土墙称为(B)(a)切割挡土墙(b)路堤挡土墙(c)山坡挡土墙(d)路肩挡土墙9.在道路两侧连接有附加辅助(转弯和变速)车道的平面交叉口称为(C)平面交叉口。(a)转角半径型(b)车道转弯型(c)宽路口型(d)环形10.根据坡道之间的关系(a)定向坡道(b)环形坡道(c)半定向坡道(d)环形坡道12.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的基本形式通常是(A)(a)平行和直接(b)平行和迂回(c)直接和半定向(d)环路和半直接13.路面面层要求,包括(c)(a)具有扩散应力的厚度(b)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具有温度绝缘效果(c)足够的强度和防滑性(d)足够的厚度以减少基层的厚度14.路面垫层材料的要求是(一)强度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温度绝缘、排水或水绝缘更好。强度要求高,水稳定性好,但温度绝缘、排水或水绝缘较差。强度要求高,水稳定性可能差,但隔热、排水或防水性能更好。(四)强度要求不高,水稳定性可能较差,但隔热、排水或防水性能较好。15.新建沥青路面采用双循环垂直均布荷载下的()理论,以路面的()作为控制指标,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应检查层底的许用()应力。城市道路还需要检查沥青混凝土表面的许用()应力。(二)弹性基础板、最大挠度值、压缩和剪切(b)弹性分层系统、设计挠度值、弯曲和拉伸、剪切(c)弹性层状体系、设计变形值、压缩和剪切弹性基板,最大剪应力值,弯曲和拉伸,剪切16.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在设计基准期内,采用能反映交通量(或交通荷载等级)的Ne作为水泥混凝土面层(C)。设计车道临界荷载位置标准轴荷载的累计次数(b)双车道双向交通设计车道上标准轴荷载的累计数量单向标准轴载荷的累计数量17.在柔性路面设计中,当确定路面的允许弯沉值或检查结构层底部的拉应力时,能反映交通量(或坡度)的Ne在设计寿命(C)内。一条车道上的双向交通(c)一条车道上的累积等效轴(d)单向累积等效轴18.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D)理论。(a)弹性层状体系(b)极限荷载(c)经验方法(d)弹性底板19.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荷载疲劳应力系数kf,误差为(b)载荷疲劳应力的计算与此相关载荷疲劳应力系数应根据设计轴载荷的累计次数来确定。载荷疲劳应力系数反映了车辆载荷的反复作用荷载疲劳应力系数与公路自然区划有关20.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误差为(b)温度梯度疲劳应力的计算与此相关温度疲劳应力系数应根据设计轴载荷的累计作用次数来确定。温度疲劳应力系数反映了温度翘曲应力的重复效应。热疲劳应力系数与公路自然区划有关21、关于现行规范中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临界荷载水平,正确的是(d)(a)当板中的载荷应力最大时,它是设计轴载荷的作用位置。现行规范选择路面板中间作为临界荷载水平(c)板内温度应力最大时,设计轴向载荷的作用位置。(d)载荷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组合疲劳损伤最大时,设计轴载荷的作用位置。22、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施工缝构造是(C)(a)假缝加传力杆类型(b)假缝,假缝加传力杆类型(c)平缝加拉杆式(d)假缝加拉杆式23、在碎石(或碾压碎石)(主)层的初步压实中,浇筑沥青铺嵌缝材料(细骨料)压实;再次重复该过程;最后,浇注第三层沥青并铺上密封织物(较细)形成路面结构层(48厘米厚)24.关于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去除路面内部的水分,对于道路要素:水渗入路面结构;纵向透水填料收集沟(路面边缘或路肩下);间隙(或某一渗透层)的侧向流入;带孔纵向排水管;引出路基;一定间距的侧向出水管。正确的排水路径是(a)(一)(B)(C)(D)25、用沥青和矿料(或集料)按分层摊铺法或搅拌法,施工厚度不大于3 cm的薄层路面结构层。铺层法的主要步骤是:浇注第一层沥青,摊铺矿料,碾压;当采用双层类型或三层类型时,该过程相应地重复一次或两次。这种路面结构层称为:(a)(a)沥青混凝土(b)沥青表面处理(c)沥青碎石(d)沥青渗透型三、计算问题(5 5=10分) (小数点后3位)众所周知,有些卡车是双后桥(车桥间距为3米),每个后桥(每侧两个单轮)重115千牛顿;单前桥(每侧一个单轮)重60KN。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卡车通过相当于标准轴重BZZ-100的35倍的次数是多少?(1)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值指标和检查沥青层底部拉应力时;(注:重要官方负荷130千牛顿的计算公式为车轮组系数:单轮组6.4,双轮组1.0,四轮组0.38)(2)检查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底张力时。(注:重要官方负荷130千牛顿的计算公式为车轮组系数:单轮组18.5,双轮组1.0,四轮组0.09)解决方法:(1)计算路面弯沉和沥青层底部拉应力时前轴:C1=1,C2=6.4轴距离3m: C1=11.2 (m-1)=11.2 (2-1)=2.2,C2=1N=i=1 knc1c2压区IP4.35=16.41601004.35 2.2111151004.35=4.024倍(2)检查半刚性基层底部拉应力时前轴:C1=1,C2=18.5后桥:C1=1 2(m-1)=1 2(2-1)=3,C2=1N=i=1 knc1c2压区IP8=118.51601008 3111151008=9.428倍四、总结问题(5 8 7 5=25分)1.简述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答:(1)边坡土壤质量;(2)水活动;(3)斜坡的几何形状;(4)活荷载增加;(5)地震和其他振动载荷。2.从层位、功能、材料要求等方面总结自上而下三个路面结构基本层次的名称和特点,并适当列出常用材料。答:(1)表层。表层是路面结构的最上层,与车辆荷载和大气直接接触。它具有较高的强度、抗变形性、较好的稳定性和平整性,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滑性和防水性。常用材料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块石、沥青碎石混合料等。(2)基层。基层设置在表层之下,以承受表层传递的驱动载荷,并将其扩散传递至垫层和地基。它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一定的平整度。常用的材料是稳定土或碎石和各种工业废渣、贫水混凝土、各种碎石混合物、天然砾石、片石、块石等的各种组合。(3)垫层。垫层位于基层和土基层之间,提高了土基层的湿度和温度,保证了基层和表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层的影响,进一步分散了从基层传来的车辆荷载,也防止了路基土侵入基层。它的特点是良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绝缘。常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松散的颗粒状材料,如砂、砾石、炉渣等透水垫层;二是稳定垫层,如石灰、水泥和矿渣稳定土。3.试论压实度的概念及其在路基压实施工中的工程意义。简述了影响塑性细粒土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答:(1)压实度:指路基填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压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d的比值,用百分号表示。(2)工程意义:人工压实后,不仅提高了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而且明显降低了土的透水性,削弱了毛细水效应,降低了水饱和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稳定性。因此,夯实地基是保证路基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措施之一。(3)影响因素:土壤质量、湿度、力学性质、压实时间和速度、土层厚度、实时外部性质及考虑的其他因素等。4.什么是斯塔迪亚三角?简述了交点视距三角形的绘制方法。答:(1)视距三角形:路口停车视距形成的三角形就是视距三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