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十一讲妙龄女子的眼泪——宋明理学.ppt_第1页
中国古代史第十一讲妙龄女子的眼泪——宋明理学.ppt_第2页
中国古代史第十一讲妙龄女子的眼泪——宋明理学.ppt_第3页
中国古代史第十一讲妙龄女子的眼泪——宋明理学.ppt_第4页
中国古代史第十一讲妙龄女子的眼泪——宋明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第十一讲:宋明理学,历史讲师李老师,一、考点透视,【考点详解】,(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1)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2)相同之处:,(三)评价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二、典题直击例1(2013全国新课标卷25):,【解析】“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礼(等级秩序)”,程朱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即“仁”、“人伦”,所以“周孔之,例2(2011上海单科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利用图表记忆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程朱理学,三教合一,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心即理也,发明本心致良知,陆王心学,儒学的新发展,2.延伸拓展正确评价宋明理学1.积极方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四备考指津1.命题预测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预计会,2.一课一招完胜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之四相似原则,相似原则:四个选项如果有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