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足迹论文关于旅游数字足迹概念、类别其综述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吴建伟 (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外延、广度和体量不断扩大,非结构和半结构化的数据也可以用于分析与研究。数字足迹表征用户行为,由于分享心理和研究者无涉,其可信度高,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重要资料。数字足迹在旅游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同质化严重。对数字足迹的概念、类别及研究做一综述有助于廓清现有研究,为今后研究奠定基础。 尼葛洛庞帝与1996年提出“Slug trail” 的概念,也就是数字足迹的前身,后来,提姆 奥莱利改称其为“Data Exhaust”,指人与媒体或物体交互而产生的数据。近年来这一概念被称作“数字足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概念众多(如表1)。 以上概念都暗含着“与数字环境交互”、“遗留的数据”、“可以研究用户行为”几个含义。基于此,笔者认为数字足迹是用户使用数字设备或互联网络后保存在服务器端的关于用户使用记录、浏览记录等的数据,比如,购买记录,网络评论等;这些记录反映了用户的行为,可以用做用户分析与研究;而旅游数字足迹是游客遗留在数字设备或互联网上的关于旅游过程的痕迹,比如游记、网络评论、博客、旅游照片等。 Girardin、Vaari等人研究了数字足迹的分类。Girardin认为数字足迹有两种,一种是人与无线基础设施无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例如,当手机与通信网络交互时产生的位置日志。另一种是用户上传内容如照片到公共网页时明确生成的。Vaari列举了两类数字足迹,一是使用手机通信网络的活动,比如通话数量,短信,位置更新信息等;二是地理标记的照片,比如照片何时何地拍摄,描述性标签,拍照者的身份如国籍、年龄等。Girardin还研究了旅游者数字足迹的种类,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通过多种方式留下电子痕迹,旅游前,旅游者查阅电子地图或浏览网页会留下服务器日志;旅游中,旅游者使用手机,在手机通信网络上留下痕迹;旅游后,上传照片和评论;也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数字足迹,被动的数字足迹是通过与基础设施交互产生的,如使用手机而产生的位置日志;主动的数字足迹源于用户自己在照片、短信和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暴露的信息。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数字足迹的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手机通信网络的通话数量、短信、位置日志等;另一类是基于互联网的浏览记录、网络评论、网络游记、上传到网上的照片等等。从数字足迹的数据源来看,手机和互联网络是主要的两类平台,其他设备因获取数据困难,相关研究很少见。 (1)国外研究 国外研究数字足迹较多,主要用于研究城市动力过程(UrbanDynamics)、群体行为(如旅游)以及数字足迹的*问题。 Girardin提出了研究城市动力过程的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并基于Flicker上的照片和TIM系统的手机通话和短信记录,用语义分析法和可视化方法研究了罗马游客的移动和偏好,发现观光型拍照游客主要集中在角斗场附近,而移动性强的游客则在火车站附近,两者出现在景点的时间也存在差异。Girardin还通过数字足迹的分布和密度研究了城市吸引力的定量化问题,以“纽约瀑布”为例,通过手机使用记录和Flickr上的照片,结合传播模型、插值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一些可视化技术分析这一区域数字足迹的密度和分布以及景点的吸引力。Chao Chen等基于数字足迹设计了个性化的,交互的旅途计划框架旅途计划师。Yang提出了充分利用用户社交媒体数字足迹的偏好识别框SESAME,并运用实验法评估了该框架的有效性,SESAME能够精确的捕捉用户的偏好。Stanislava讨论的不同数字足迹产生或使用主体的*问题,比如,用户作为数字足迹的生产主体暴露隐私,社交媒体的开发者可能会非法大量搜集用户数据等等。 国外数字足迹的研究范围相对广泛,多以手机信号和照片为样本,关注群体的移动性、偏好,数字足迹的管理和*问题等。研究方法上,更多使用可视化的方法描绘游客的移动轨迹和数字足迹的搜索与处理技术。 由于旅游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旅游预定、旅途分享、旅游评价等数字足迹大量集中于旅游相关网站,旅游成为目前国内数字研究的重要方向。国内直接用“数字足迹”概念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多,主要研究了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和景区的空间结构;大量文章虽未直接使用数字足迹的概念,却使用了某类数字足迹,比如网络文本和照片,主要研究了使用网络文本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网络文本对消费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等。 李君轶首先引入了“旅游数字足迹”一词,并研究了旅游数字足迹的含义、特征、数据源和其主要研究领域。他认为旅游数字足迹反映了游客现实中的时空行为。手机信号等数据具有实时性,这些数据相较于传统的社会调查方式数据源更广泛,而且匿名的网络空间和手机通讯数据使信息更真实,因而数字足迹具有空间性、及时性、广泛性和真实性等特点。旅游数字足迹可以研究游客的时空行为、挖掘行为背后的规律和高效的智慧化支持机制,比如与智慧旅游系统的结合,还可以研究目的地的空间动力学。张妍妍选取游记和照片两种数字足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西安旅游流的时间特征和网络结构。李艳以游记和攻略两种数字足迹为样本,研究了西藏景区的空间结构,发现西藏旅游的核心景点、集聚点和辐射点,交通和距离是影响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其他研究虽未直接使用数字足迹的概念,却使用数字足迹网络文本和照片作为样本,本质上可以划归到数字足迹的研究中。张珍珍研究了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数据的对比问题,通过对目的地的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问卷调查得出的旅游形象与网络文本分析得出的旅游形象,高度一致,验证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评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杨颖以酒店产品为例,结合解释水平理论,通过实验研究了图片和文字评论对服务产品消费者的态度影响。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是目前研究相对较多的部分。付业勤基于176条游客评论构建了旅游形象分析目录,分析和评价了鼓浪屿的旅游形象问题。李龙梅利用网络点评,结合内容分析法和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兵马俑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发现兵马俑景区游客满意度较高,但依然存在服务质量水平不高,交通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除此之外,基于网络文本的研究也涉及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游体体验、重游动机、 _等。 数字足迹的概念刚刚引入学界,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相关理论研究较少。网络文本或图片作为数字足迹的一种得到了广泛的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上看,多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同质化严重,区别仅仅在于选用的网络文本和目的地的差别;从研究方法上看,xx年以前多为内容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的简单应用,根据词频和情感倾向分析问题,相似度高,xx年开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扎根理论逐渐应用到研究中;从研究样本数上看,研究还是小样本、微观尺度的旅游景区居多,结论的代表性和普适性不强。数字足迹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研究广度不够,研究问题尚未深入,研究方法相对简单。 现有研究都忽视了数字足迹的时空性特征。无论是网络空间的搜索行为,还是将现实生活的行为记录在网上,都具有时空性特征,比如,某游客在游记中写道“跟大学同学,早上8点开始爬泰山,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餐饮管理软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租赁合同税费协议书
- 购买产品售后协议书
- 设备工程承包协议书
- 职业卫生体检协议书
- 综合实践基地协议书
- 绿化养护赔款协议书
- 调节事故处理协议书
- 系统改造工程协议书
- 股权合作激励协议书
- 保健院急诊急救工作制度与流程(2025版)
- 台达VFDM变频器说明书
- 2024深圳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附带房屋检查报告版3篇
- 2024年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含答案(夺分金卷)
- 慢性病管理远程会诊制度设计
-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课件 1金属材料强度与塑性探究
- GB/T 19048-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龙口粉丝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
- 安全教育森林防火教案
- 基于认知模型建构与应用发展科学思维
- 头疗馆转让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