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WSN和IOTPPT课件_第1页
现代通信技术-WSN和IOTPPT课件_第2页
现代通信技术-WSN和IOTPPT课件_第3页
现代通信技术-WSN和IOTPPT课件_第4页
现代通信技术-WSN和IOT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蓬勃发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SN的技术热点特殊的传感网:RFID物联网IOT,提纲,.,3,1蓬勃发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1.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结构,.,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随着微电子和微系统(MEMS)、无线通信、信号处理这三个技术领域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这就是基于大量具有通信功能的微型无线传感器构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感知战场状态(军事应用)、环境监控(如气候、地理、污染变化的监控)、物理安全(如建筑和结构的)监控、城市道路交通监控、安全场所的视频监控,.,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WSN应用例子安全监控(如矿井结构、瓦斯)智能网将网络功能分解后由各个SIB来完成,.,6,国际学术界对WSN的关注专刊IEEEJournalonSelectedAreasinCommunications(2004,VOL.22,NO.6,2005,VOL.23,NO.4,2006,VOL.24,NO.2)ProceedingsofTheIEEE(2003,Vol.91,N0.8)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December2004)IEEESignalProcessingMagazine(2006,VOL.23,NO.4)。WSN相关的国际会议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NetworkingConference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ISCIT、ICASSP、ISSCS。,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7,2002年Berkeley大学启动了NEST计划目的:开发出NetworkEmbeddedSystemsTechnology(NEST)开放式的软、硬件实验平台,以加速发展面向应用多样化的算法、服务和体系构架美国国防研究机构DARPA意识到传感器网络的巨大应用价值10年前启动了一个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计划DSN(DistributedSensorNetworksprogram)2001年又启动一个传感器信息技术计划SensIT(SensorInformationTechnologyprogram),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8,2004年在美国国家平台研究计划目的: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健康协会的资助下,哈佛大学启动了CodeBule应用于医疗事业领域,包括医疗救急、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病人康复护理等方面。2003年INTEL公司在Berkeley大学的研究中心启动了关于WSN方面的研究计划,内容:异构传感器网络,测量各种异构传感器网络的性能,研究嵌入式处理在异构网络中的应用。mote计划,开发下一代的自组织WSN节点,设计出更强处理能力、更大存储容量、更高带宽和可靠射频能力的节点。TASK计划,研发TinyApplicationSensorKit(TASK),为一般用户快速开发和部署自己的WSN应用,提供简单实用的开发套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9,欧洲2002年启动的EYES研究计划非,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10,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11,.,12,结论:美国和欧洲对WSN非常重视,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广泛开展理论和应用平台的研究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13,国内对WSN的研究200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重点研究项目2005年我国开始传感网标准化研究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支持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中列入了“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并在前沿技术中重点支持“自组织传感器网络技术”2008年9月启动的国家16个重大专项中03专项设立7个方向,WSN为第6个“短距离无线互联与传感器网络研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14,1.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结构,.,15,WSN有两种组网结构,WSN通信体系平面结构1)平面拓扑结构,如上图。所有的网络节点处于相同的平等地位,不存在任何的等级和层次差异,所以也被称为对等式结构。,.,16,2)逻辑分层结构,如右图。网络节点按照某种规则(如地理位置、应用需求)分成各个簇,每个簇由簇头和成员节点构成,智能网概念模型,WSN的逻辑分层结构,.,17,2)WSN的技术热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WSN若干的研究结果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18,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研究的内容:是满足网络覆盖度和连通度的前提下,通过功率控制和节点选择,生成高效的数据转发的网络拓扑结构。目的:网络拓扑控制能够提高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效率,有利于节省节点的能量以延长网络生存期。研究热点:是通过激活选定的节点集合,以能量有效的方式进行网络拓扑控制。GAF(从等效路由的角度选择工作节点)、SPAN(从维护WSN骨干传输网的角度选择工作节点)等算法,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19,节点的连接和覆盖技术定义两种连接:纯连接(任意两个节点都能通信,包括直接和多跳,这是物理基础)、路由连接(节点间通过某种路由算法连接,主要考虑能够快速传递数据、能耗最小,即考虑优化);建立的连接模型主要涉及节点密度、通信距离、跳数、连接度覆盖问题指为了保证整个区域都在监测范围内,需要按照一定规则或者密度在目标区域布置传感器,通常认为传感器的传感范围是以节点为中心的园,基本要求是相邻传感器覆盖范围连通,同时考虑到通信要求,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0,问题节点的探测和隔离技术对传感器网络中问题节点(包括已经失效和性能降低)的探测及其隔离,研究安全路由策略,规避问题节点,如SEAD、SPINS、SNEP、SAR、改进AODV等;也有人研究路由空洞问题(路由空洞节点指那些所有的邻居节点,距离sink的距离都比自己远的节点),这样如果采用贪婪(GF)算法,数据就无法传送到控制节点了。,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1,路由技术WSN路由技术的分类: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如SPIN、RumorRouting等路由算法。分层路由协议,如LEACH、TEEN等路由算法。基于节点位置的路由协议,如MECN、GAF等路由算法基于QoS的路由协议,考虑数据传输的时延、可靠性等QoS指标,如MLER、SPEED等路由算法基于MA(MobileAgent)的路由协议;其它各种基于节能的路由,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2,媒质接入控制技术MAC协议的指标:能耗、带宽需求、冲突避免和维持网络连接MAC协议的分类:基于调度算法的(Scheduling-based)MAC协议,如SMACS、DE-MAC等协议算法非碰撞的(Collisionfree)MAC协议,如IP-MAC、TRAMA等协议算法基于竞争(Contention-based)的MAC协议,如SMAC、T-MAC等协议算法混合(Hybridscheme)的MAC协议,如混合DMAFDMA等协议算法,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3,媒质接入控制标准1998年3月,IEEE标准化协会正式成立802.15工作组,制定WPAN(数米到10米范围)的MAC和PHY标准。下设4个任务组,802.15.1即蓝牙,是中速率,近距离的WPAN,用于手机、PDA等等近距离通信;802.15.2,研究802.15.1与WLAN(802.11)的共存问题;802.15.3,研究高速WPAN;802.15.4,即Zigbee,研究低能耗、低速率(20、40、250kbps)、低成本的WPAN,该标准被许多WSN产品采纳。,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4,定位技术WSN定位技术的特点WSN中的节点一般都是随机放置在需要探测的区域,不预先知道自己的位置没有位置信息的监测信息通常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定位技术是WSN中一项关键技术WSN定位技术的方案节点分为信标节点和位置未知节点信标节点可以根据GPS技术或者其他方式获知自己的位置,其他节点通常会采用传统的三边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或极大似然估计法确定自己的位置。,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5,节能技术WSN节能的特点:WSN中的节点一般使用电池供电,布设以后很难更换,因此能量有效性成了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网络的使用寿命WSN节能的分类:节点级(node-level)节能:网络内节点的软硬件节能设计及系统的节能架构节点间(inter-nodelevel)节能:节点间协同工作及节点间能量的协调控制网络级(networklevel)节能:延长网络寿命而采用的能量均匀消耗措施,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6,鲁棒性WSN鲁棒性特点:应用必须自适应于节点故障和信道质量的波动鲁棒性的分类应对节点故障的鲁棒性,如多径路由算法、单径路由修复算法应对无线信道波动的鲁棒性,建立适合于WSN的传输层协议算法,如PSFQ(PumpSlowly,FetchQuickly),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热点,.,27,2.2WSN若干的研究结果,1、自行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系列(普通、医疗、多媒体)硬件节点2、自行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3、自行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软件。,.,28,.,29,.,30,.,31,2.3面向未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32,WSN和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33,WSN的应用前景:,.,34,.,35,特殊的WSN:RFID,何为RFID?RFID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1.无线射频身份识别2.感应式电子芯片3.感应卡4.非接触卡.等等,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36,RFID系统工作原理,.,37,RFID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关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38,标签(Tag):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核心,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依据射频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阅读器(Reader):阅读器用以产生发射无线电射频信号并接收由电子标签反射回的无线电射频信号,经处理后获取标签数据信息,有时阅读器也可以写信息到标签。阅读器可被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天线是为标签和阅读器提供射频信号空间传递的设备。阅读器的天线可以内置也可以外置。,.,39,RFID特性(1)(一)数据可读写只要通过RFID阅读器即可不需接触,直接读取信息至数据库內,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标签,並可以将物流处理的状态写入标签,供下一阶段物流处理的读取判断之用。(二)小型化、形狀多样:RFID在读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的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固定其尺寸和印刷质量。,.,40,RFID特性(2)(三)鲁棒性强:纸张一受到污染就看不清楚,但RFID对水、油和药品等物质却有很强的抗污性。RFID在黑暗或脏污的环境之中,也可以读取数据。(四)可重复使用:由于RFID为电子数据,可以反复被覆盖写入,因此可以回收标签重复使用。如无源的RFID,不需要电池就可以使用,沒有维护保养的需要。,.,41,RFID特性(3)(五)良好的穿透性:RFID若被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料包裹的话,也可以进行穿透性通讯。(六)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七)每个RFID的身份是全球唯一的(有人说地球上的一粒沙子也可以分配一个ID),.,42,RFID形状和结构,.,43,RFID阅读器,.,44,RFID使用的频率国际上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范,目前RFID使用的频率有6种,分別为:125KHz、13.56MHz、433.92MHz、860M930MHz(即UHF)、2.45GHz以及5.8GHz,.,45,RFID与条形码比较,.,46,RFID应用,RFID技术作为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交通、军事、医疗、生产、零售、物流、航空、资产管理、食品安全、动物识别等各个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47,RFID应用(1),交通: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等。军事: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医疗: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等。生产: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个性化生产等。零售: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等。,.,48,RFID应用(2),物流: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管理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包裹、快递等。航空:飞机的制造、飞机零部件的保养及质量追踪、旅客的机票、快速登机、旅客包裹追踪。资产管理:各类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危险品管理、实时监控等。食品安全:水果、蔬菜、生鲜等食品的保鲜度管理。动物识别:驯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的识别管理,动物的疾病追踪、畜牧牲口的个性化养殖等。,.,49,RFID应用实例,.,50,结语:RFID是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51,物联网IOT,IOT(InternetofThings)IOT:利用RFID、WSN、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巨大信息网络。具体地说,就是把各种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人物相互联接的信息网络,然后将此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融合起来,让物体自己开口说话,再基于网络中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实现对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实时的智慧管理和控制,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52,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53,IOT(InternetofThings),相对于人际间信息交流的互联网,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互联网络。当今社会已开始出现许多“物物”联网的应用:如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运输车辆,以及装有RFID射频识别芯片的集装箱,可以自由通过不停车收费站,在无人化码头自动完成装卸。预测:到2011年,内嵌芯片、传感器、无线射频的“智能物件”可能超过1万亿个。,.,54,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据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产业成熟时其产值将是互联网产业的至少30倍,.,55,IOT发展动态,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书中首次提出IOT;1999年EPCglobal联合100多家企业成立IOT联盟;1999年我国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开始相关研究;2005年我国开始传感网标准化研究工作;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联(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指出时代即将来临;2007年底,ISO/IECJTC1成立传感,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网研究组;2008年底,ISO/IEC成立传感网标准化研究组;2008年底和今年1月,IBMCEO彭明盛、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其中包括美国要形成智慧型基础设施“物联网”;今年5月,欧洲科研人员、官员和企业负责人齐聚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就物联网新科技的发展前景做了广泛讨论;8月7日温家宝总理到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提出“尽快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8月中国移动负责人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9月11日,中国传感网国家标准化工作组成立。,.,56,从Internet到IOT,.,57,IOT原理,.,58,物联网将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相联接,.,59,IOT关键技术物理世界各个物体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信息传输的关键技术各种传输信息的信息网络组网、融合、接入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海量的信息分析、管理、显示的关键技术IOT标准化信息安全技术。等都是IOT的关键技术,.,60,RFID、WSN、3G/B3G是物联网基础,.,61,智慧的社会,智慧的生活,.,62,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63,物联网最优先的应用企业和家庭的安防应用;智能电网,大用户和台区监控;物流、交通应用(定位、Telematics等);金融行业;个人定位应用(面向小孩、老人、贵重物品等)。,.,64,OT应用场景人与物图中显示的是IBM的传感器技术物流跟踪解决方案,目的是监视货物从制造商、批发商直至零售商整个物流过程中,货物所处环境的变化。,.,65,IO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