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九校2019-2020 (共10题;共65分)1. (6分) (2019高二上潮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产业转移史。在全球范围来看,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全球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而反过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开始发生变化,全球迎来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和前三次_,这一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 , 部分低端制造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同时,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开始迎来内生性成长。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高端制造业已经悄然兴起,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很多公司都已经_甚至还要更加领先。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又不能及时崛起,中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最近,美国集中火力围剿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短期_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来自外部的极限施压,可能反而会_中国制造业提前完成转型升级,让中国更从容应对第四轮产业转移潮。最终结局如何,就看中国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化危为机.(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也正是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前行B . 世界经济之所以整体前行,是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的推动C . 世界经济整体前行,也正是由于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的推动D . 也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才能被整体推动前行(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相径庭毫不逊色难免强迫B . 截然不同平分秋色不免逼迫C . 截然不同毫不逊色难免逼迫D . 大相径庭平分秋色不免强迫(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B . 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趋势C . 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趋势D . 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下降2. (6分) (2017高一下河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唐诗给人以真切和亲切的感觉,这是现在的人们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B . 可以肯定地说,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而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 . 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 . 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可能渐渐没有小李杜的作品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唐诗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可见现在的流行歌词可能比唐诗更为后人敬仰。B . 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是创作者感动于心,用心去歌唱的,而在当时流行。C .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 .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相上下。(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引述王之涣等人听歌女唱诗的事,是为了说明唐诗大都曾是被广泛传唱的流行歌词。B . 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当时难以流行;而他崇高地位的确定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C . 作者以唐三彩为例,证明了唐诗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它和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D . 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3. (9分) (2019高二上清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台风红色预警)中央气象台9月15日18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15日)下午5点钟位于广东省台山市东偏南方大约76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89度、东经119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4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400-5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5027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6080公里。预计,“山竹”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16日下午到晚上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1416级,45-52米/秒,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登陆后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摘编自中国气象局微博,2018年9月15日)材料二:根据台风命名规则,西太平洋沿岸的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提出十个名字组成命名表,台风的名字就从这个表格中诞生,年复一年,循环使用。而如果哪个台风最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亡,就会被除名,即意味着这个名字的台风再也不会出现,比如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的“天鸽”。那么泰国人取名的“山竹”,以后会不会再出现呢?“山竹”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多讨论,也许和它早早被预知不无关系。在“山竹”还在太平洋洋面徘徊,积蓄力量的时候,社交媒体上类似“最大风暴”“史无前例”的夸张字眼就已经广为流传。它们一方面为人们防灾减灾做出提醒,另一方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谣言的温床。比如,很多人都把美国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一张佛罗伦萨飓风的照片错当成“山竹”的照片,最后让中央气象台都忍不住出来辟谣。(摘编自曹吉利台风天百态:“山竹”走了,还会回来吗?,新周刊2018年9月17日)材料三:清远市发布防台风全民动员令:经清远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从2018年9月16日14时至17日14时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停工(业)、停产、停课、停运。医院、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等不能停业的特殊行业,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广大市民群众要做好防灾避险工作。清远市发布防台风全民动员令第3号。为防止市民外出购物和消费发生安全事故,现决定从2018年9月16日下午15:00开始全市停市,请全市商业企业、餐厅、门市、档口迅即遵照执行,坚决落实好停市要求,确保市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复市时间另行通知。(清远市三防指挥部)(摘编自清远新闻网官方微博“山竹”来袭!清远感受到明显风雨,2018年9月17日)材料四:在别人都躲在家中避难的时候,他们毅然走上街头,维持着这个城市的秩序。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同样有需要保护的人。可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集体来到街头巷尾,保护民众和他们的财产安全,同样是血肉之躯,但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可还是有些人,不顾他们的辛苦,尽最大的能力给他人添堵,用自己的生命来作死。据羊城晚报报道,广东汕头,东海岸边,为了一睹台风的真面目,有人带着孩子驾着车来到岸边观看。也有很多人秀下限,就是为了能火一把,遇到危险不好好躲避,反而趁势拍抖音,表演在台风中被吹飞等。没人想看到这样毫无下线的直播,大家平安度过这一场灾难,这才是大家最想看到的。别让英雄为你的自私买单!(摘编自致台风“山竹”中玩命想红的人,文汇报2018年9月19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央气象台提前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对强台风“山竹”的各方面情况从数据上作了详细的预测说明。B . 根据台风命名规则,以“山竹”命名的台风再也不会出现,正如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的台风“天鸽”。C . “山竹”来袭,清远市政府及时发布防台风全民动员令,坚决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市民群众的生命安全。D . 材料四采用对比手法,既批评了不顾自身安全,为他人添堵的人,也赞扬了赶赴一线,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抗击台风的英雄。(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气象局微博发布信息用语科学严谨,使用了较多专业术语,部分内容的介绍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B . “山竹”之所以被早早被预知,是因为众多讨论和谣言,比如,很多人把佛罗伦萨飓风的照片错当成“山竹”的照片。C . 清远市虽然不是处于台风“山竹”的中心,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是广大市民群众也要做好防灾避险工作。D . 材料四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他们”是谁,但我们可以推测出可能是在狂风暴雨中冒着危险坚守岗位的官兵们。(3) 以上四则材料中,中国气象局微博、新周刊、清远新闻网官方微博、文汇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12分) (2017高二上昆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距离安晓斯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儿媳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在农家可是大事。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儿子张晖真争气。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终于等来消息了。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从此,张叔和张婶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张叔还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钱。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楚雪家里人说,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擦啊,虽然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儿子终于又来电话了。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听着火车上来回吆喝的卖饭声,他们只是喝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下了车,儿子已经在出站口等了。到了一家宾馆。张叔说,咱不住这里,我和你妈就在你那住一夜,看看孩子就走。儿子的双眼就湿湿的。饭后,张叔和张婶就和儿子一起去看孙子。进了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亲家,都来了。很亲热的声音。楚雪,快来,你爸妈来了。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张叔和张婶就知道一定是亲家母了。换了拖鞋,儿子就拉着张叔和张婶在一个紫光灯下照了一会。有了孩子,我们从外面回来都要照一会儿,杀菌效果很好的。还是那个女人亲热的声音。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张叔就拿出那两个红包来。张婶就说,楚雪啊,这是给你的,10001元,在咱农村老家叫万里挑一。这是给孩子的,8800元,咱老家叫宝贝蛋蛋。别嫌少,是爸妈的一点心意。闲聊了一会,张叔和张婶就提出想看看孩子。亲家母就说,好不容易哄睡了,脚步轻点儿,咱去看看。轻轻地推开卧室的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罩着粉红色蚊帐的婴儿车。距离一米远时,张婶想上前抱抱孙子,亲家母就拉住张婶说,咱今天就不抱了呵,就看看。哄孩子睡着不容易。张叔和张婶就隔着那个粉红色的小蚊帐,在朦朦胧胧中看见了孙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第二天一大早,哭了一夜的张叔和张婶就来到了火车站。离开宾馆时,张叔没有告诉儿子。他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了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张叔对张婶说,看出来咱儿子有多难了吧。张婶流着泪点点头。哎,老头子,我眼神儿不好,你到底看清楚咱孙子没有?张叔没说话,大把的泪涌了出来。(选自小说选刊2013年第11期)(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儿子说在城里找了个对象,是独生女,家里条件不错,这些话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为写“距离”埋下伏笔。B . 张叔和张婶每天唠叨要去看孙子,这既表明了对孙子的牵挂,对晚辈的疼爱,也暗批了他们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C . 小张结婚前后,几次拒绝父母的探望,声称要回家看看,并要求翻盖新房,实际这都是小张的借口,他并不真想回去。D . 张叔和张婶的亲家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虽看得起张叔张婶,但小市民的庸俗心态比较重。E . 小说结尾,张叔和张婶的眼泪令人心碎,小说安排这样的结尾,既感动了读者又巧妙地暗扣了题目,发人深省。(2) 张叔和张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的题目叫“距离”,请结合全文,谈谈本文反映了哪些方面的距离? 5.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 , 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睢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范睢归取大车驷马 , 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范睢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节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B .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C .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D . 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2)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的人隐匿身分,易服出行或私访。B . 无恙,指没有发生疾病,引申为无灾祸或没有产生不良影响。C . 驷马,四马共驾一车,乘坐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D . 顿首,叩头,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亦为书信中常用的敬辞。(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睢受辱于魏,得宠于秦。范睢在魏国受尽屈辱,几近被迫害致死,让魏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范睢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受到重用,官拜国相。B . 范睢智赚须贾,巧辱对方。范睢得知须贾来到秦国,便穿着破旧的衣服步行到客馆见须贾,假借见张相将其领进相府,不动声色地羞辱了对方。C . 范睢心系魏国,不忘故土。范睢虽被迫离开魏国,在秦国做了国相,但他的祖坟在魏国,先人葬在魏国的土地上,他仍然心恋魏国,未忘故土。D . 范睢有心报复,不失理智。范睢对须贾有刻骨铭心之仇,他一心要报复须贾,但并未置对方于死地,而是在列数须贾罪状之后责令须贾回魏国。(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6. (7分) (2019高一下宿迁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刘禹锡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点题,描写了傍晚潮城驿的一派静谧之景,点明环境。B . “尘衣”杂乱尚未解下,眼前秋景已经引发诗人诸多感慨。C . 颈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莲花凋落、秋菊承露的画面。D . 颈联“莲”“英”分别承接“塘”“荣”,也为尾联抒情做铺垫。(2) 依据全诗,概括尾联“恨”、“愁”的原因。 7. (3分) (2017海安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汩余若将不及兮,_。(屈原离骚)辘辘远听,_。(杜牧阿房宫赋)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庄子逍遥游)人间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酿泉为酒,_ ,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_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_ , 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8. (1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吗的,_。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