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 ),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D . 科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向未知领域深处挺进的一个个堡垒。(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消失参差不齐改头换面背道而驰B . 消逝良莠不齐改头换面南辕北辙C . 消逝参差不齐改弦更张南辕北辙D . 消失良莠不齐改弦更张背道而驰(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甚至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被大肆渲染B . 甚至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大肆渲染C . 以及对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也大肆宣传D . 以及大肆宣传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上鄂尔多斯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这些乡贤或以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盛基层的乡贤文化。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古代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控制相对较松,不少朝代是县以下不设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皇权不下县”。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国家权力的空白。地方乡绅在国家行政体制之外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这些事务涉及诸多内容,如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清代实行较为严密的保甲制度,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常常不得不借助乡绅及宗族组织完成,多半“责成本乡绅士,依照条法,实力举行”。由此可见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因此,在传统中国社会,乡绅在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之间扮演着协调两者矛盾、促进双方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角色。传统乡贤文化蔚为壮观,还有另一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绵绵瓜瓞,代不乏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官吏退休的“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的记载。唐宋以降,官吏退休还乡渐成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雷打不动的制度。官吏退职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其一,进则为官、退则为绅的返乡模式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二,官吏回乡后为建设故里出力,治理乡村、造福桑梓,崇文兴学、教化一方,保障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也使乡贤文化在乡村代代相传。其三,退职官员返乡,将毕生所学和积累的经验用于建设家乡,在维系乡村和谐稳定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平衡发展。如今,各级领导干部退职后在城市养老的多,通过各种关系设法牟利者也不少,告老还乡建设乡村者少。如今的乡村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实现人才从流出到流入的良性循环。当“告老还乡”被摈弃以后,乡贤的重要来源枯鱼涸辙,乡贤文化的凋敝也就在所难免了。反观当今,国家在县级政府以下设有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权力组织,对基层社会的掌控基本做到全覆盖。由于国家从组织机构上编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今天的乡贤很难像过去的乡绅一样,在乡村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是乡贤文化衰落的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选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贤是指在地方上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这些人和乡贤文化能否兴盛密切相关,他们是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B . 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贤文化是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 . 在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教育、维护社会秩序等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都由地方乡绅完成。D . “告老还乡”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制度保证了乡贤的来源,使古代乡贤文化能够在乡村代代相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乡贤凭借不同的特质,如学问文章、清明善政、道德品行等赢得百姓的高度认同,并对百姓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了乡贤文化。B . 如今乡贤文化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组织了较为完善的乡村管理系统,乡贤的作用已大不如以前。C . 清代官府在基层推行保甲法时,经常不得不借助乡绅的力量。乡绅对基层社会控制力之强和乡绅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一斑。D . 在古代,“告老还乡”制度实现了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而如今,广大乡村输出的人才很少会再回到乡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没有乡贤,乡贤文化就无法形成。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衰落,要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乡贤。B . “皇权不下县”使乡绅在基层社会有了施展才华的广大舞台,县以下广大区域的国家权力的空白主要通过基层乡村发挥作用来有效填补。C . 在古代,国家政权和基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主要通过乡绅来调解;如今,乡贤文化衰落,使得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国家权力组织来完成。D . 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告老还乡”传统对如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平衡发展仍能具有积极意义。3. (9分) (2016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继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文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您认为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何特征?葛剑雄:最基本的一点,还是应该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文化应该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规范、行为的准则、意识、制度、思想,等等。所以文化的基础还是物质的,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社会中间产生的,尽管它也吸收了牧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优势,但总体是适应农业社会的。所以,面对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要把传统文化完全不加改变地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文汇报:在您看来,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葛剑雄: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及其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完全采取排斥的态度。同时,有些学者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学问,甚至一些糟粕,都贴上“国学”的标签,变身所谓“精华”。文汇报:从您对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来看,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博弈,还是融合?葛剑雄:切忌把中国的和外来的、古代的和现代的都对立起来。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面,需要通过借鉴外来文化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事实证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影响工业化,也没有影响经济发展。文汇报:现代新儒家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主张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对此学术主张,您是否认同?葛剑雄:有学者主张把儒学宗教化,要建立儒教,甚至提出使其变成国教,“儒化社会”。这种方法理论上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儒家文化并没有他们描述得那么美好,而且几千年来对于中国社会真正广泛发挥作用的并非儒家文化,而是最简单的“因果报应”。传统文化中,很多理念很好,但是却始终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没能转换成为社会实践,没能形成相应的制度、法律或者规则。今天,如果还是脱离实际,作为纯学术研究,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那么我们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文汇报:近年来,不乏孩子们穿上古装,给父母、师长行跪拜之礼的消息见诸报端。有些人认为,这是对于传统的回归,是民众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渠道。对此,您有何看法?葛剑雄:这些做法莫名其妙,违背了人的天性,对于孩子领悟传统文化基本上是没有帮助的。我也强调小孩子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但这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而非通过刻意地“拗”出来某个姿势。事实上,这背后除了思想片面的因素外,不能排除有些人是在利用这些搞经济活动,趁机敛财。文汇报:十年前,孟母堂的出现与“叫停”,饱受争议。今年6月,小孩子赴京“国学村”里学国学,遭老师虐打的事情一经曝光,再次把“黑私塾”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您认为,“孟母堂”当立还是当废?葛剑雄:判断一件事情的是与非,个人认为社会调查报告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真正要研究教育,应该首先关注样本有多大,跟踪情况如何,从而得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再做效果评估。不能够总是习惯于典型调查,从个案下结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年时的教育确实非常重要。我一直不认同人们老是执着于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罢,都需要善意的引导。所以,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外来文化的精华相结合,形成积极健康的伦理道德,养成好的社会习惯,然后,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孩子,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把义务教育再往前提一些,提前到学前教育就更好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孩子的启蒙教育,那么,就需要由相关教育机构协助家长在这个人生学习的宝贵阶段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宜早不宜迟。文汇报:请您举例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有哪些可能“看不见”的具体存在。葛剑雄:中国文化讲究以“和”为贵,今天,我们需要把这个概念具体化。我们一直提倡文明礼貌,那么,什么才是礼貌的标准呢?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建议制定一本国民通礼国民通用的礼仪,制定出来然后再去推广,去提倡。(选自文汇报,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规范、行为的准则、意识、制度、思想等,其基础是物质的,不能脱离物质存在。B . 葛剑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弥补自身不足,我们不能把外来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立起来。C . 葛剑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目前适应不了中国的现代化社会,因为这些儒学思想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形成制度、法律或规则。D . 葛剑雄认为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但是不能做违背人天性的事情,不能有片面的思想,否则就是利用国学搞经济活动,是敛财的行为。E . 记者在提问时往往给对方一个背景材料,比如现代新儒家的做法、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中出现的情况等,表现了记者对国学知识特别熟悉。(2) 葛剑雄认为目前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 葛剑雄回答记者“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有哪些可能看不见的具体存在”的问题时,是怎样阐释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 葛剑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4. (12分) (2017高一上泉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姥姥的泪赵振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眼窝儿变得浅了,浅到轻轻一碰就能碰出大把大把的眼泪来,因为一本书、一首诗、一部影视作品抑或一个梦。那天夜里,我又从梦里醒了,梦里没有见到姥姥,梦见的是一条蛇。猛地想起,姥姥是属蛇的。不禁又怀念起姥姥来了。3岁的时候,父母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姥姥家,这一“送”,就是13年。即使14岁那年我的户口迁到了城里,也还是和姥姥一起生活着,只是生产队不分给口粮了,要到粮站去买,每月29斤半,直到16岁入伍。小学三年级以前,我按着姥爷的姓氏姓刘。那个乳名,其实也是我上学后用的大名,极臭极臭的,也是姥爷和姥姥给我起的。我曾问过姥爷,怎么给我起这个名字,说是越不好听的名字越好养活。现在,偶尔回到姥姥家,还有人在叫着我的乳名,听起来仍觉得亲切得很,温馨得很,仿佛回到了儿时。想着想着,睡意随着回忆的长风旋转着、飘荡着,不晓得散落到哪里去了。脑子清醒着,虽然有着小夜曲的催眠。我悄悄下床,披着衣服来到了阳台。望着南天,朝着姥姥生活和长眠的方向,本还在眼窝儿里打转的眼泪此时已经滚到了嘴边,舔了舔,咸的,带着稍苦的味道。也曾经看到过姥姥流眼泪。好像是初冬,也可能是暮秋,只记得地里没有多少庄稼了,人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姥姥拉着我走了很远的路,还穿过了一条铁道,来到野地里的一座坟前:“这是你姥姥娘(邢台方言,姥姥的母亲)的坟。”随后,从篮子里拿出了些许粗糙的黄纸、几块饼干,还有一盒火柴。“你到那边玩去吧。”姥姥随手指了一下。我不明就里,撒着欢儿跑开了。等我回头的时候,看到坟那边慢慢地升起了一缕青烟,伴着烟雾,听到了姥姥的哭声。在姥姥家,我幸福地成长着。看到小伙伴在父母怀里撒娇,也难免有些寄人篱下的惆怅。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和安分守己的性格,被自卑的牢笼紧紧地囚着,并生长着。即使如此,也有做坏事的时候。一天和同伴去割草,不知谁说要比试一下谁的镰刀更锋利,我就挥舞起来,齐刷刷地割倒了邻居家的一大片庄稼,那是只有一人高的玉米,正在吐着金黄色的穗儿。邻居找来了,姥姥当着我的面给人家赔了不是。说,眼下正在受灾,吃都吃不饱,粮食那么金贵,糟蹋粮食就是作孽。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邻居走了,姥姥关上门,左手把我拉过来,右手照我的屁股打了一巴掌。我没有觉到疼,但还是“呜呜”地装哭起来,其实并没有流泪。当我转过身来偷偷看姥姥时,发现姥姥流泪了。姥姥生育过一个儿子,当年就夭折了,就抱养了一个和亲生儿子同年出生的孩子,就是我现在的舅舅。姥姥视舅舅如同亲生。后来,舅舅结婚生子,家庭人口慢慢多了起来。那时,我仍住在姥姥家。舅舅、妗妗对姥姥、姥爷很孝顺,对我也很好,没有觉得他们嫌弃过我这个白吃白喝多年的外甥。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姥姥和妗妗没有当着我的面磕磕绊绊过。有时我放学回到家,在门外也能听到她们的争吵声,但一进家门,顿时鸦雀无声了,看到的是姥姥那红红的眼睛。多年以后,当重提往事时,姨姨告诉我,因为你这个外甥,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看见姥姥最后一次流泪,是在我入伍的时候。那是个冬天的午后。午饭时,姥姥一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叮咛和嘱咐了很多话。要动身了,前去和姥姥告别,一进屋先叫了声“姥姥”,只见姥姥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抽泣,不抬头看我,也没有应声。我的两眼刹那间模糊了起来。妗妗见此情景,抱着孩子把我推出了门外,我也看到妗妗的那双泪眼。我哽咽着离开了姥姥。这一别,就是4年。在我4年后第一次探家时,姥姥对我讲:“在你走了以后,4年里,我不能听到人家提起当兵的,也不能看见当兵的。听到了,看到了,我就想起你,会流泪。”我从儿时记忆的长河里,虔诚地捧出姥姥的眼泪,咀嚼着,犹如咀嚼姥姥的酸甜苦辣、岁月沧桑。姥姥曾经的眼泪,是怜悯的泪?舐犊的泪?憋屈的泪?是盼望我快快长大的泪?哭坟时报恩的泪?一定不是痛苦的泪。痛苦时,姥姥是不流眼泪的,即使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忍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时,都没有哼过一声、叫过一句,也没有流过一滴泪。恍惚中,我仿佛看到,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书写的是一个大写的“爱”。“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第6期)(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姥爷和姥姥给“我”起的乳名虽不怎么好听,但“我”当时却觉得很亲切,这源于“我”对姥姥的爱。B . 姥姥说,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这流露出姥姥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C . “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说明姥姥为“我”在生活中忍受了很多。D . 文章在塑造姥姥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E . 本文语言通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姥姥的一系列泪,抒发了“我”对姥姥的深深的眷念。(2) 文章标题为“姥姥的泪”,但开头部分却写“我”的泪,这样写有何用意? (3) 文章最后说,姥姥的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20高二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 ,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选自苏轼方山子传)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 , 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黄鲁直元祜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淸净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贴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怜老大,一任放不解事邪?”则柳氏之妒名,固彰着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云。(选自容斋三笔卷三)(注)黄鲁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 . 余谪居于黄谪:恰好C . 方山子亦矍然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D . 审柳夫人时须医药审:知悉(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B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C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D .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山子血气方刚,崇尚侠义。年轻时,方山子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侠肝义胆,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B . 方山子远离尘世,隐居不仕。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隐居在山中。他家里四壁萧条,妻子和奴仆却洋洋得意.C . 方山子精于骑射,武艺髙强。方山子曾带着随从去西山游猎,只见他拉紧缰绳,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翔中的喜鹊。D . 方山子折节读书,有志用世。随着年龄的增长,方山子一改少年时的志趣行为,开始发奋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一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拟嵇中散咏松诗谢道韫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注】本诗是作者模仿嵇康的游仙诗而作,她倾慕嵇康,赞扬其无所畏惧的高尚人格。王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二句用语古朴浅切,写出了山上的松树隆冬不凋、鲜洁苍翠的样貌,从而初显松树节操。B .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二句中“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的特点,诗人为此特意选取了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C .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焦灼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给诗歌蒙上缥缈浪漫的色彩。D . 这首诗体制短小凝练,简短八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摹景咏物,富丽精巧,雕琢之迹全无,呈现出一派情境浑融的意境。E . 这虽是首咏物诗,但人的活动始终参与其中,从遥望,到休憩、瞻看,再到腾跃、顿足,诗人形象鲜明,情感抒发自然。(2) 谢道韫在这首咏物诗中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7高二上河池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屈原湘夫人中描写秋风萧瑟、秋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肉牛养殖劳动力短缺问题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与资本投入回报研究
- 2025-2030羊肉行业反垄断合规与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粮食作物种植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矿泉水产业园区集群发展模式及招商融资方案报告
- 2025-2030直播电商退货率控制模型及MCN机构现金流管理与Pre-IPO轮估值
- 2025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非事业编制科研助理招聘(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岗位招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6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6基恩士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凉山耳鼻喉专科医院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河南考古勘探经费预算编制规范
- 220kV××输电线路工程预算实例
-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1 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
- GB/T 38207-2019中国地理实体通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 GB/T 25052-2010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14181-2010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 新生儿肺炎讲解课件
- 3.4 商品质量品级评定与质量监督
- 一年级谁比谁多练习题(比较实用)
- 油管的上扣扭矩表
- 1:10000地形图更新与建库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