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B .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C .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D .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振聋发聩千钧一发唾手可得穿凿附会B . 醍醐灌顶千钧一发触手可及牵强附会C . 醍醐灌顶危在旦夕唾手可得牵强附会D . 振聋发聩危在旦夕触手可及穿凿附会(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B .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C . 滔滔流水便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D .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上钦州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所以,要弄懂中国的艺术,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我们承认韵律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中国人的专利,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把女性当作灵感的来源。而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则通常满足于高兴地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一只蚱蜢或一块嶙峋的怪石。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精神较为耽于声色,较为热情,较为充满艺术家的自我;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高雅,较为含蓄,较为和谐于自然。很奇怪,这种对韵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人们面对一幅寥寥几笔画出的顽石图沉思冥想,并得到一种奇异的快感。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种快感,就非懂得中国书法艺术的原则不可。学习书法艺术,实则学习形式与韵律的理论,由此可见书法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甚至可以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比方说,中国的建筑,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没有任何一种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不是来源于某种中国的书法风格。这样,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毛笔使用起来比钢笔更为精妙,更为敏感。由于毛笔的使用,书法便获得了与绘画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艺术地位。中国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把绘画和书法视为姐妹艺术,合称为“书画”,几乎构成一个单独的概念,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假如要问二者之中哪一个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回答毫无疑问是书法。于是,书法成了一门艺术。它丰富的传统,与得到的尊崇,以及人们对之投以的满腔热忱和献身精神,都丝毫不亚于绘画。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在这绝对自由的天地里,各种各样的韵律都得到了尝试,各种各样的结构都得到了探索。正是中国的毛笔使每一种韵律的表达成为可能。而中国字,尽管在理论上是方方正正的,实际上却是由最为奇特的笔划构成的,这就使得书法家不得不去设法解决那些干变万化的结构问题。于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中国书法的美在动不在静,由于它表达了一种动态的美。迅捷稳重的一笔之所以是完美的,是因为它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不能摹仿,不能更改,因为任何更改都会带来不和谐。这也是为什么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非常难学的原因。它最为明显的特征,不是努力抚慰我们的心灵,而是竭力刺激我们的感官,由于这一原因,对中国书法及其万物有灵原则的研究,归根结底也就是在万物有灵或韵律活力的原则指导下,对自然界韵律所进行的再研究,它会为现代艺术开辟广阔的前景。(节选自林语堂书法、绘画、建筑与中国人的艺术生活)(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有一项是( ) A . 要弄懂中国的艺术,必须从中国人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谈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B . 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艺术常常把女性作为灵感的来源,而中国艺术家则满足于赏玩一物一虫。C . 书法给中国人提供了基本的美学概念和理念,中国人通过书法才学会了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D . 中国书法的美在动不在静,它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美,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与形式上的和谐匀称。(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有一项是( ) A . 中国艺术家或艺术爱好者在赏玩一幅顽石图时会得到一种奇异的快感,这种快感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原则密不可分。B . 要想谈中国的艺术,必须得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因为中国人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C . 中国的建筑也是艺术的体现,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它们的和谐感与形式美,都是来源于某种中国的书法风格。D . 因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意识,在中国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学习它就是学习形式与韵律的理论。(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人们把绘画和书法相提并论,但由于书法有着丰富的传统,得到了人们对它的尊崇,也就获得了高于绘画的地位。B . 由于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所以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就能够领略其艺术美。C . 中国书法中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等美感,实际是书法家在解决汉字笔画的结构问题时创造出来的。D . 和谐、匀称、对比、平衡等这些书法艺术中的美学观念,可以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也同样运用于其他艺术欣赏。3. (1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开 镰洪忠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噼啪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出生活的无限美好。那一垄一畈的稻田里,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敬老有福,敬土有谷。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禾镰上壁,农夫也没得吃。母亲类似的话语,来自于农家耕作生活的沉浸,好比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着春种秋收的关联。浸种、育秧、栽插、耘田、施肥、收割,既是乡土中国稻作的一种链接,也是我对稻子种植的程序性认识。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又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遥远的童年,童年的歌谣复苏起来,少年时代的时光显影起来瘌痢头,光油油;糯米饭,蒸芋头。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手捧苞芦(玉米)粿,脚烘石炭火,神仙皇帝不如我。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我家乡婺源的方言为版本的,今天,已是乡村远去的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犹如古调。民以食为天。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间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本原因。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开始祈愿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也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我欣喜地看到,在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也有补贴。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场面虽然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但却成为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乡村夜晚的静谧,为母亲早起劳作的场景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B . 母亲“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焦灼”是因为抢收抢种,劳苦而焦急,“幸福”是因为收获的充实与快乐。C . 婺源耕种模式发生了可喜变化,小型收割机收稻的场面成为山村田野新的风景,体现了村民们改革与创新的精神。D . 文章的结尾描写“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的景象,以及母亲禾镰的齿痕,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2) 文章写童年的歌谣有什么作用? (3) 为什么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 (9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7年,“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海,移驻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封存6年后,近日,囯家文物局决定启动“南海一号”的全面整理,用三四年时间,取出全船6万至8万件文物。“南海一号”是一艘宋代商船。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该船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但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对祖辈盛世的迷恋与崇拜,对宝藏本能的探窥心理都让人们寄希望于在“南海一号”中寻找答案,“南海一号”的身世、沉船原因、千年不腐等谜题将随沉船的全面发掘而一一揭晓。可以预见,当“南海一号”最终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无论是否符合专家的预期,任何一条有关它的信息都将是引人注目的新闻。(摘编白“南海一号”试捞20年沉浮录,中国文化报2013年12月5日)材料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一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此前“南海一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目前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截至2018年,我们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从目前看,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会超过16万件。”考古人员介绍、由于目前大部分发掘已经到船底,船体下部保存较好,基本上确认了船体的整体打捞成功。船货清理提取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铁器、钱币,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崔勇表示,接下来“南海一号”将进入船体发掘和保护的阶段,船体未来有望整体展示。(摘编自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船货清理基本完成,文物或超16万件,新华网2019年3月21日)材料三2007年12月22日,一艘南宋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从广东阳江附近的海底被整体打捞出水,一周以后,“南海一号”被搬进了阳江海陵岛上专门为它建造的“水晶宫”里,一边开放陈列,一边继续发掘这样的打捞发掘,费用昂贵:光打捞就要花费1亿元以上,建“水晶宫”又要1亿多元。为了一艘沉船花那么多钱,值得吗?这就要从20多年前“南海一号”的发现说起。这艘沉船是在1987年被发现的,同时打捞出一批珍责文物。由于经费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直到2001年才进行制图调查,2002年又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原来,“南海一号”是800年前的大型远洋货船,船长30米、宽近10米,载重量近800吨。发现时甲板已经腐烂,但是船身其他部分尚保存完好,船体的木质仍然坚硬如新,是迄今发现的最大、也是保存最好的宋代沉船,对了解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都有极其珍貴的价值。船载货物以瓷器和铁器为主,初步估计有6万至8万件之多,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对于这项国宝的发现,采用整体打捞、室内发掘的新技术,来保证船身和物品的有效发掘和保存,是完全值得的。“南海一号”的发掘,也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中国古代的国际贸易航线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唐宋年间更为繁荣,宋代时中国的航海技术在囯际上遥遥领先隋唐年间海上运送的主要是丝绸,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南海一号”就是见证。(摘编自为什么要花巨额经费打捞“南海一号”沉船?,科普中国网2017年4月14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远洋贸易商船,沉没在海底已经800多年,在目前发现的所有末代船只中,它般体最大、保存也最为完好。B . “南海一号”本身和般载货物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采用整体打捞、室内发掘的方式,既保证了船载文物的有效发掘,又保证了船体完好无损。C . “南海一号”文物发掘表明,船上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这为中国在宋元时期的国际贸易中瓷器成为主要出口货物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D . “南海一号”目前陈列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水晶宫”中,“水晶宫”耗费上亿资金,专为“南海一号”而建,面向广大游客开放。(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南海一号”在被发现20年后才打捞出水,得益于先进的打捞技术,船体整体打捞非常成功,当即得到专家确认。B . 随着“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一个个的谜题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目前的考古发现完全符合专家的预期,成为新闻持续关注的热点。C . “南海一号”的发掘工作分为船货清理和船体发掘与保护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入船体发掘和保护阶段。D . 目前,“南海一号”文物的提取工作并没有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原计划如期完成,这应该与船载文物的数量比预计多出一倍有很大的关系。(3) 材料一说,任何一条有关“南海一号”的信息都将是引人注目的新闻,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6高三下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潮州韩文公庙碑(节选)(北宋)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 麾:指挥B . 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 弭:消除C . 愿新公庙者,听 新:重新D . 因作诗以遗之 遗:送给(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 . 潮人之事公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C . 能信于南海之民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D . 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碑文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并具体描述了潮州人民对韩愈的崇敬怀念之情。碑文写得感情澎湃,气势磅礴。B . 韩愈治理潮州,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当地民众何以如此的感恩戴德? 这大概是和韩愈高尚的人品、处处为苍生谋福祉的做法分不开的。C . 文章起笔两句劈空而来,一下子就将读者的心紧紧抓住。作者并没有急于要说出具体是谁能具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和如此深远的影响,而是继续泛论这种伟人的作用,为下文论述浩然之气作了充分的铺垫,蓄足了气势。D . 这篇碑文将议论、描述、引征、对话等熔铸于一炉,高论卓识,雄健奔放,骈散兼施,文情并茂。(4)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或 曰 公 去 国 万里 而 谪 于 潮 不 能 一 岁 而 归 没 而 有知 其 不 眷 恋 于 潮 也 审 矣(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6高二上鸡泽月考)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注】刘琨,晋书祖逖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考试安全生产安全应急预案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地铁安全员应急处理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施工三类人员C证考试重点题库
- 2025年气象观测员中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选
- 课件《关雎》教学课件
- 2025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预测题及解析资料
- 2025年土耳其国家电投招聘笔试全真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宠物训导师笔试重点复习题
- 2025年采购员招考笔试重点突破指南
- 2025年农村财务管理实操题及答案集
- 2025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基本建设处人员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第一课:收心班会课件
- VTE的预防及护理
- 2025年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Unit1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青海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民事起诉状要素式(民间借贷纠纷)
- 肺孢子菌肺炎护理查房
- 法官培训人民调解员讲稿
- 茶叶施肥技术课件
- HY/T 0462-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珊瑚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