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下学期3月段测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7题;共20分)1. (2分) (2018高一上西湖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百舸(g)依偎(wi)眺(tio)望絮(x)絮叨叨B . 笔杆(gn)给(j)予花瓣(pn)汗流浃(ji)背C . 慰藉(ji)脊(j)骨灰烬(jn)彳亍(chch)D . 颓圮(p)窗扉(fi)戕(qing)害锲而不舍(q)2. (2分) (2017湖南模拟)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零碎幅射摄相机素不相识B . 协调泄漏镇静剂富丽堂皇C . 嘶鸣忌恨水龙头心慌意乱D . 缔造栋梁葡萄藤无济于事3. (2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 “镀金”与“炼金”虽一字之别,境界却判若云泥。“镀金”者把挂职视为自身升迁的“资本”,“炼金”者把挂职视为体察社情民意的“窗口”。B . 国际金价连续下跌,一些储户大量抛售黄金,理财经理小李耐心细致、假以辞色的分析劝阻,使储户停止了不理智的做法。C . 得悉“银狐”里皮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足能因人成事 , 踏上复兴之路,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D . 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 , 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4. (2分)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B . 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孤立无援。C .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D .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会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的目标。同时还强调,。真正做到建设为民、惠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在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在建项目施工,加快新项目开工要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严格监理,坚持质量第一,严禁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滋生腐败的“豆腐渣工程”A . B . C . D . 6. (5分) (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 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读小说就是读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莫不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爱博纯真,叛逆任性,令人喜爱;7. (5分) (2017高三上山东月考) 下面是一则“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 (2017高二下鞍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作为生物的社会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 , 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1) “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中的“这一层”指代的是什么?(2) 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3) 作者在论述中,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的幽默效果。(4) “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这为什么让我们不安?9. (20分) (2019高三上通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露天电影迟子建上世纪70年代,山村的孩子大约没有没看过露天电影的。我们那个小镇的人,可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种子站,它就在我们小镇的西头,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是部队,一个是十三连,一个是十七连。在种子站的广场放露天电影,下午时候,一些老人就把座位摆好了。老人们胳膊上挎着一个或两个板凳,抽着旱烟:慢悠悠地朝种子站走去。由于他们眼神差,又大都佝偻着腰,必须要坐在前几排,所以提前把座位占好是必须的了。那些板凳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地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支杂牌军。他们放好板凳,会回家做他们的活计,等到电影快开演了,他们才不慌不忙地踱着步子走来,一副首长的派头。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都不在我们小镇,它们是驻扎在山里的部队,一个离我们稍近一些,有五六里的样子,是十七连:另一处则要远很多,在打石场那一带,距离我们起码有十五里的路途,是十三连。老人们是绝不会去这两个连队看电影的,他们的腿脚经不起折腾了。而大人们就是去的话,也是选择十七连的时候多。能够去十三连的,都是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大家相邀在一起,沿着公路,走上一两个小时,到达连队时已是一身的汗,而电影往往已过半场,看得个囫囵半片的。回来的时候呢,山路上阴风飒飒,再赶上月色稀薄的夜晚,森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们就会被吓得一惊一乍的,得手拉着手行走才觉得心不慌。所以一去十三连看电影,就有小孩子回来后生病。高烧后说胡话照理是正常的,可家长们非说是走夜路时撞上了鬼,至于鬼长得什么样,想必他们也是不知道的。所以一说去十三连看电影,家长都不乐意,我们只有偷着去了。因为驻扎在我们小镇附近的这两个连队经常放电影,我曾经认为世界上过着最幸福生活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人。连队的战士格外欢迎孩子们来看电影,他们会把自己的板凳让给我们坐,还会用茶缸端来热水给我们喝。当然,战士们对待那些十七八岁的女孩的态度,比对待我们这些十一二的毛头小孩更要热情,他们喜欢围坐在大姑娘身边看电影。我们家的邻居有一个姑娘,叫青云,青云是个大姑娘了,她喜欢去十七连看电影。凡是有关电影的消息,最早都是她发布的。因为十七连的战士跟她很熟。要放电影了,总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她个子很高,腰肢纤细,头发又黑又亮,喜欢梳两条大辫子。她眼睛不大,眉毛浅浅淡淡的,肤色白里透粉,非常有韵味。她带着我们去十七连看电影时,神情中总是带着几分得意,好像回她的娘家似的理直气壮的。到了电影开演的时候,她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见了。我们都以为她去小树林解手去了,可她一去就不回来,直至剧终。所以若问她电影演了些什么,她只能说出个大概。爱上青云家的,是小钟和小李,他们总是结伴而来。小李好像是部队的文书,不太爱说话,又黑又瘦的。小钟呢,他不胖不瘦,浓眉大眼,肤色跟青云一样白皙,在十七连当伙夫,所以有时他会偷上一些豆油带给青云家。青云一烙油饼的时候,我就想一定是十七连的人又给她送豆油来了。青云那时中学毕业,在家务农,那年的秋天她去看护麦田,得了尿毒症,住进医院,不久就死了。她死的时候小钟正回南方探家,他回来后并不知道青云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而一直在连队没有下山的小李也不知情。等到又要放电影的时候,小钟和小李来到青云家,听说了青云的事后,两个人都呆了,小钟还落了泪。人们依据泪水,判断青云跟小钟是一对,小李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青云没了,我们得知电影消息的源头也就断了。从那后,我们很少到十七连去看电影了。不久这个连队就换防到别处去了,他们留在营地的,不过是几顶废弃的帐篷。我们采山经过那里的时候,总要看看那两棵悬挂着银幕的大树,当时树间的那方白布曾上演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啊。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1) 结合文本,分析青云姑娘的形象特点。 (2)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文章标题是“露天电影”,作者为何花那么多笔墨写青云的故事? (4) 请探究第段画线句的丰富意蕴。 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三、 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33分)10. (11分) (2017高三下龙泉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陈。金人犯鄜延,王庶命永奇募间者,得张琦;更求一人,显忠请行。永奇曰:“汝未涉历,行必累琦。”显忠曰:“显忠年小,胆气不小,必不累琦。”后有敌人夜宿陶穴,显忠缒穴中,得十七人,皆杀之,取首二级,马二匹,余马悉折其足。庶大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始知名。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父与子相泣曰:“我宋臣也,世袭国恩,乃为彼用邪!”会刘豫令显忠帅马军赴东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元帅撒里曷来同州,显忠以计执之,驰出城。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显忠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 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至行在 , 高宗抚劳再三。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显忠与敌战,败之。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乃焚庐江而走。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乾道改元 , 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谥忠襄。(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六)(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B . 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C . 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D . 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B . 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C . 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D . 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显忠年少便胆识过人。十七岁随父出入行阵;在招募探子时,显忠主动请求前往;后又孤身夜袭敌人成功,被王庶看重。B . 李显忠有勇有谋,善于应变。在同州用计抓获撒里曷;与追兵作战,战而胜之,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与撒里曷折箭为誓后将其推下山崖脱身。C . 李显忠忠肝义胆,一心向宋。金人攻破延安,曾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但他们对此内心深感愤慨,并未诚心归附。D . 李显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忠义归朝之后,曾与张俊一道,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11. (7分) (2019高三上铜仁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 , 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释】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 . “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 . “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D .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2)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12. (11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濮阳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卻。严仲子恐诛,亡去,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严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 , 聂政曰:“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与母、姊如齐如:去,到B . 与韩相侠累有卻卻:嫌隙C . 而聂政谢曰谢:感谢D . 终莫能就就:成功(2)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寿出自管子,是古代宴会上使用的祝颂之辞。一般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B . 大人是一种敬称。常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或对父母长辈的称呼。清朝之后常指在职的官员。C . 除服是古代丧礼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各人丧服的规格虽然不同,但是除服时间却是一致的。D . 季父是指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孟)为老大,季排行最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聂政出身低微,从小以屠宰为业,后来在齐国隐居,是因为杀了人之后躲避仇人的追杀。B . 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行刺的人选,有人向他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