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台风“海燕”以破竹之势来袭,菲律宾沿海地区损失惨重,联合国呼吁各国加大救灾援助力度,帮助灾民渡过难关。B . 跑步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这项运动不仅不能获得益处,而且会诱发其他疾病。C . 诗圣杜甫用诗歌记述了风云多变、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他在众多诗篇中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揭露可谓力透纸背。D . 四川旅游局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大九寨环线区域旅游发展,力争改变假日期间景区游客重足而立、拥堵滞留的状况。2. (2分) (2017南充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朱总故乡大力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品牌,琳琅山风景区光春节期间就迎来了上万人次来观光旅游的盛况,真让人喜不自禁。B . 据初步调查,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长途客车司机疲劳驾驶所致,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指示,一定要认真调查和处理,做好安抚工作。C . 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D . 日本政府一方面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加快“修宪”步伐,不断挑起中日钓鱼岛争端,其“和平诚意”无疑会让人怀疑。3. (2分) (2019高三上阳高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丁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深刻、崇高、锲而不舍的自我批判、自我忏悔、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全民族、全人类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思虑和关切。在人类物质进步的发展历程中,_;_,_。_,_。_。清算社会历史的和精神观念的陈腐垃圾的基本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每前进一步总要有一批思想家最先挺身而出事实上,这种但丁精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历史进步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忏悔意识和进取意志而个人、民族和人类在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重要层面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4. (6分) (2017广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学习书法,首先应该是取径的问题,即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好看的问题。晋人卫栋(即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对七种用笔的阐述,既侧重于线条的审美现象,也兼顾到用笔动作的技巧内容,有效果也有过程,既衡量什么字好看,也衡量怎么写好看,开列出某笔“如千里阵云”、某笔“如高峰坠石”等七项好看的标准,意在告诉学书者,在技法的学习上努力的方向。卫夫人所关注的是线条美中的技法问题。线条美是书法艺术独有的特殊内容。因此,古来的技法理论中十分关注线的运用。对线条的把握,是书法学习的重要路径。无论站在批评的角度还是站在教学的角度,汉魏时的人们更多地关注线条而忽略结构,这大概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线条是属于书法的,而结构是属于文字的。到了后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结构的审美价值的开掘。基于此,在站在教育者的立场而谈书法的技法学习的言论中,对于结体的重视可以说与对用笔的重视提到了同等的高度,结体的学习亦成为学书者的重要途径。至于古书论中有言用笔第一间架次之者,有言先学间架,间架既明则学用笔者,在我们看来,也并非是古人非要从中论出这两个取径孰为高下,而是说这两者在学习书法时不可轻忽其一。谈取径问题,是说从哪里入手学书法,古人择用笔与间架两途,实际上是直入根抵之法。而此一基本功不扎实,则书法亦如转蓬、浮萍,无所依傍,终无力而美。学习书法,始于技法的学习,技法的学习是枯燥而艰苦的,非有毅力与恒心,不足支持。毅力与恒心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意志力的问题。在书法技法学习阶段,那种单调枯燥常常影响学习者的情绪,意志力薄弱者常为单调枯燥的行为方式所导致的消极情绪所左右,从而导致学习的半途而废。所以在中国书论中谈到书法的技法学习及训练时,十分强调持之以恒。曾国藩谈到学习书法时曾提到“每日习柳字百个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且莫间断,熬过此门,便可稍进;再困再进,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困时不间断,这可以说是古人论书法学习时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流传下来许多书法大家刻苦学习的故事,如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多;如说钟繇入抱犊山习字,木石尽墨;如说唐大宗夜半把烛习兰亭序;如说赵孟頫习字十年不下楼,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故事不管是实有其事还是仅为传说,都足资教海。同时,古人也注意到,过分强调学书的困难,也会造成学书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削弱学书者的意志力。所以他们既告知学书者学习是艰苦的,困难重重。同时,也告知学书者,困难绝非不可克服的,知难而退,难则难矣,知难而进,难则不难。古人站在书法教育与书法学习的立场,言学书者的取径问题既多且徉,诫勉有加;言学书者的毅力问题由正及反,考虑周全。这其中有无偏颇有无武断有无机械,暂且不论,仅就其如此细致的分析,如此谆谆的教侮,已足以说明古人对技法的学习艳有十分重视的态度。摘编自巴蜀书社中国书法讲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书法进入艺术殿堂伊始,技法问题就受勤书法教育者及书法创作和研究者的特别关注B . 学习书法,如何取径的问题,就是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好看,怎样用笔创造线条美的问题C .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独有的特殊内容,因此卫夫人在笔阵图中特别关注运用线条创造线条美的问题D . 从书法教育的角度看,古人重视的是书法技法学习中的取径问题和学习者的毅力问题(2) 下列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取径问题上,古人关于“用笔”与“间架”两条路径的选择,文章认为是有高下之分的B . 在书法技法学习初级阶段,练习线条常常是单调枯燥的,这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与意志力C . 既告知书法学习者学习的困难,也告知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对于初学者是有好处的D . 古人谈学习书法技法的言论,不论其有无偏颇对错,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卫夫人是出于教育的目的、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谈论书法的技法问题的B . 用笔与间架是书法最基木的东西,可以说没有它则没有书法艺术C . 汉魏时期的古人们,关注线条而忽略结构,因为他们认为线条是属于书法的,而结构是属于文字的D . 汉魏以后,谈论书法技法学习的言论中,结构与用笔才得到了同等的重视5. (13分) (2017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撤标技术楼建成,要进行室内装修,按照工程管理规定,得招标。三百万左右的标的,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了。这一块正好归布小朋管,他坚持严格招标,不看关系。师党委会上,他说:“我来得罪人,你们不用怕,都推我身上。”前来投标的公司共有十六家,布小朋把标书拿来看,一家名叫文新经贸装饰有限公司的标书吸引了他吸引他目光的,是其法人代表的名字康文定。布小朋脑袋嗡地响了一下,他揉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会不会是重名?这世上叫康文定的,不止他一个。但是直觉告诉他,不会是别人,就是这个康文定,这个与他的命运,与姐姐布花一家的命运密切相关的人。现在基地能想起康文定这个名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偶尔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有的说他发了大财,有的说他负债累累,家庭婚姻生活似乎更是一团槽。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康司令的这个儿子是好人,就是管不住自己,他这辈子,坏就坏在这上头了。”布小朋目光抚摸着标书上康文定的名字,居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真希望他打个电话过来。没有康文定,自己不可能入伍,也不可能现在还能留在军队中。如果康文定提出来,照顾一下他的公司,布小朋也许会的,哪怕自己打自己嘴巴,违犯一次规定,他也能豁出去。到了快下班的时候,桌上电话响了。布小朋拿起电话,是个十分陌生的声音,对方问:“您是布师长吗?”布小朋说:“我是副师长布小朋。”时方说:“布师长,您有个老朋友,晚上想请您坐坐,他在布谷鸟酒家等您,从你们师部大院北门往西走,过一个路口就是。”对方不等他回答,就把电话放了。布小朋一下子猜到,这个所谓的老朋友,就是康文定。看来他真打自己的主意了。他没有犹豫,下了班,换上便装,径直走了过去。刚才打电话的是康文定司机小辉,此刻小辉就坐在酒店门口的一辆奔驰车里,多年前他在康司令家见过布小朋一次。见布小朋过来,小辉从车里出来,打个招呼,就在前面带路。布小朋一把拉住他,说:“我自己进去。”到了三号包间门口,布小朋停顿一下,平静一下内心,缓缓推开门。沙发上,一个中年男人蜷缩着,似乎睡着了。此刻,布小朋眼里的康文定,头发白了一半,眼角皱纹深刻,看上去感觉背也有些驼了,留在他印象中的那个身形挺拔、相貌英俊的小伙子,成了眼下这个几乎完全认不出来的老男人,岁月给出的答案就是这样残酷。康文定突然醒了,猛地一下站起来,然后又愣在那里。二人都愣着,不知第一句话该说什么。还是布小朋打破沉默,他伸出手,两个人的手握到一起。布小明说:“康参谋,你还好吧?”“还好。小朋,你都当副师长了我早想到会有这一天,祝贺你”“谢谢。”二人落了座。服务员端上来四个菜,启开一瓶红酒,过来倒酒。康文定抓过酒瓶,给自己倒上,说:“我知道你不喝酒,你就以茶代酒吧。”其实如果康文定给他倒一杯,他是不会拒绝的,不知为什么,今晚他特别想喝一点,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欲望。喝了两杯酒,康文定放开了一些,忽然问了一句:“你姐她还好吗?”布小朋心中一阵剧痛,愣了好久才说:“她去世了都六年多了。”咣的一声,康文定手中的杯子倒了,酒洒了出来,他慌忙地扶起杯子。他喘着粗气,抬拳捶了下脑袋,摇头不语,许久才说:“怎么会呢?怎么会呢?你姐她是个好人”布小朋此刻心中充满了愤怒,他攥紧了拳头,真想一拳把对面的人打倒在地。但是他不能打,他打不出去,他把拳头张开,又是许久才说:“我姐说,你也是个好人”康文定冷笑了一声,似乎不同意这个说法,伸手拿起酒瓶,倒满一杯,端起,咕咚一声全灌了下去。布小朋耐心等待康文定说出参与投标之事,如果他张嘴求情,他一定满足他。康文定快要喝醉时,终于扯到这上头,他舌头打着弯说:“小朋,今天来找你,一是我特别、特别、特别想见你,二是我想告诉你,我参与你们技术楼的投标了。”“我知道。”“以前我不知道你管这事。我来的目的,是想告诉你,我想撤标。”“为什么?”“你和我爸是一样的人,办事认真,我掺和进来,会让你为难。”这话让布小朋一热。愣一下,他说:“我不怕为难。”“谢谢。但我还是决定撤。”康文定把一瓶酒喝下去,人就醉了。布小朋叫来小辉,两人把康文定抬上车。布小朋望着奔驰车在黑夜里往前驶去,两个尾灯一闪一闪,渐渐不见了,被黑暗吞没。(选自陶纯一座营盘,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布小朋得知康文定投标之后的情感起伏,暗线是康文定撤标的迅速果断,两条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B . 小说描写布小朋眼中的康文定,通过今昔对比,既突出康文定的困窘和颓唐,也侧面写出了布小朋内心的怜悯,为下文写他“不怕为难”做了铺垫。C . 小说结尾布小朋望着汽车尾灯被黑暗吞没,这一闲笔通过对实有生活情景的随意点染,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布小朋的心情,暗示了康文定的命运。D . 小说将布小朋置身于情感与利益交织的“练兵场”中,借由他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凸显了小说“沧浪之水,淬砺军魂”的主旨。(2) 在与康文定见面的过程中,布小朋表现出怎样复杂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3) 小说画线句子,既是理解小说人物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10分) (2017高一上本溪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粽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绑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束。在鼓励简约包装的同时,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企业是包装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袋,多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让那些希图用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投机取巧的企业,没有出路。个人的微小行动可以汇聚成环保大作为。让包装回归“绿色”,缓解环境压力,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毕竟,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摘编自让包装回归“绿色”,2017年9月27日新华网)材料二:长期以来,过度包装屡受诟病,为何仍大行其道呢?很大程度是商家推波助澜。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饰,更能抓人眼球,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多看一眼。包装豪华了,商品显得更上档次,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赚取的利润也更多。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理解。除了商家的利益驱使,最根本的还在于高价买“面子”的不理性消费观念。事实上,普通家庭购买商品,大多还是讲究物美价廉,不会过分追求高档包装。可见,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最主要还在于礼品消费。送礼的人抱着“好包装上档次,送礼出手有面子”的心态,对商品本身质量是否过硬,反倒不那么关心,最重要的是看着“高大上”就行。好面子、爱虚荣,在这般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过度包装似乎从不缺市场。过度包装使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反过来商家瞅准了消费者心理,不断升级包装,生产更多华而不实的产品,导致恶性循环。一些经过特别包装的商品,价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装的几倍,甚至更高。但是,商品质量并没有什么两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再往大了看,“一流包装,三流产品”,一个企业,不在“里子”上讲究,却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也不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礼品原本寄托的是纯真质朴的情感,一旦过度包装,反而使感情变了味儿,成了利益输送和交换。特别是那些公款送礼者,“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谊”,最终财友两空,正是教训。(摘编自包装“瘦身”靠倡导新型消费观,2017年9月29日人民日报)材料三: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200元左右价位、包装朴素的月饼礼盒成了主流。不过,一些给亲友送礼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包装更精致一些,精明的网店为此专门推出了月饼豪华包装礼盒。“自家吃月饼没啥讲究,太繁复的包装反倒是浪费;如果是送给长辈,我就单独买个包装。”今年中秋节,市民彭女士换了种买月饼的方式:先买好月饼,再到网上另买合适的包装盒,既便宜实惠,也能图个漂亮体面表达心意。“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包装太同质化了,可选择的样式太少。网上单卖的包装盒花样多,可以慢慢挑,针对不同的送礼对象选不同的包装盒。”彭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月饼六块不足百元,而网购一个包装盒也就十几块钱。以“月饼包装盒”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上能搜到4000多件相关商品,在京东商城上能搜到近200件相关商品。看似简单的月饼包装盒,被商家们玩出了新花样,清新插画包装、文艺牛皮纸包装、竹篮礼盒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心仪的包装。网上销售的月饼包装礼盒价格并不贵,10元上下、纸质的月饼包装盒占主流,工序稍复杂、文艺范儿的包装能卖到几十元的价位。“这几年,月饼企业几乎都不怎么做豪华包装的月饼了,更看重月饼本身的口味。”本市一家知名月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摘编自节俭风逼退月饼豪华包装,2017年9月30日北京日报)(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详细阐释了该如何整治过度包装,以往过度包装屡禁不止,这提醒我们治理的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的力度要有所加强。B . 材料二分析了过度包装长期以来大行其道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商家难辞其咎,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C . 我们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他们现在购买月饼时,关注的是月饼的口味,而不再是产品的包装。D . 以上三则材料都谈论了月饼的包装问题,虽然现在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过度包装的现象,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还有很多,但前景令人乐观。(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通过材料一我们认识到,要想治理过度包装这一现象,单纯地依靠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倡导是很难奏效的,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执法来进行约束和惩罚。B . 材料三的内容能够证明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家是有导向作用的,所以,勤俭节约的风气、健康绿色的消费观会使过度消费渐渐地难觅市场。C . 三则材料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材料三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语言通俗充满生活气息。相比之下,材料一和材料二更加客观、专业。D . 三则材料都选在中秋节前夕这样的时间发表,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形成了舆论氛围,从而使百姓在中秋节做到绿色消费。E . 针对过度包装在节日“频频”露头的情况,国家不仅有政策上的引领,而且还制定了具体完善的惩罚措施,这也是整治过度包装能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3) 过度包装造成了哪些影响?请综合以上材料进行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6高二上商丘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郑骧,字潜翁,信之玉山人。登元符三年进士第。知溧阳县,岁饥,民多逃亡。漕司按籍督逋赋不少贷,骧患之,尽去其籍。使者欲绳以法,骧曰:“著令约二税为定数,今不除,则逋愈多,民愈贫,赋愈不办。”使者不能屈。时议自建康凿漕渠导太湖以通大江,将破数州民田,调江、浙二十五州丁夫 , 所费百万计。朝廷遣官视可否,骧条析利病,力止之。钱盖自渭易熙,奏辟幕下。地震,秦陇金城六城坏,骧为盖言六城熙河重地,宜趣缮治,因自请董兵护筑益机滩新堡六百步,以控西夏。堡成,以功迁官,赐绯衣银鱼。唃厮罗氏旧据青唐,置西宁州,其子董毡入朝,其弟益麻党征走西夏。大观中,羌人假其名归附,童贯奏赐姓名赵怀恭,官团练使。至是党征自西宁求归,贯惧事露,议者希贯意欲绝之。骧谓贯欺君,请辨其伪。贯怒,将厚诬以罪,会败而止。擢京兆府等路提举常平。骧按格为常平总目十卷,颁之所部。时陕右大稔,骧奏乞以所部本息乘时广籴,得米六十万斛。高宗初,以直秘阁知同州兼沿河安抚使。时谋巡近甸金陵、南阳、长安为驻跸计,骧言:“南阳、金陵偏方,非兴王地;长安四塞,天府之国,可以驻跸。”会帝东幸扬州,复请自楚、泗、汴、洛以迄陕、华,各募精兵,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不报金将娄宿犯同州及韩城骧遣兵拒险击之师失利金人乘胜径至城下通判以下皆遁去。骧曰:“所谓太守者,守死而已。”翼日城陷,骧赴井死,赠通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谥威愍,诏赐庙愍节。选自宋史郑骧传(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不报/金将娄宿犯同州及韩城/骧遣兵拒险击之师/失利/金人乘胜/径至城下/通判以下皆遁去/B . 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不报/金将娄宿犯同州及韩城/骧遣兵拒险击之/师失利/金人乘胜/径至城下/通判以下皆遁去/C . 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不报/金将娄宿犯同州及韩城/骧遣兵拒险击之/师失利/金人乘胜径至城下/通判以下皆遁去/D . 首尾相应/庶敌势不得冲决/不报/金将娄宿犯同州及韩城/骧遣兵拒险击之师/失利/金人乘胜径至城下/通判以下皆遁去/(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丁夫指能够服劳役的成年男子,丁指到了服劳役年龄的人,但具体年龄,各个朝代规定并不一样;夫是成年男子的统称。B . 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姓名皆赐。通常是君主赐给有功劳的大臣,赐姓以君主所姓“国姓”最为常见。C . 陕右是指陕州的西部。古代常用右指西面,因为面向南,则右手在西,左手在东,所以江西又称江右,江东又称江左。D . 幸扬州是指皇上和皇后到扬州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上或皇后亲临称幸,例如“幸顾”是指皇上或皇后亲临垂顾。(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郑骧敢于担当,心系国家。他免除了县里受灾百姓的赋税,致使漕司的使者欲绳之以法;在开凿漕运河道一事上,他细致剖析利弊,尽力阻止。B . 郑骧有战略眼光,注重实干。秦陇金城一带遭地震破坏,郑骧认为六城是防护重地,为防西夏应赶快修理整治;他自请监领建造,建好了城堡。C . 郑骧不惧权奸,遭到诬陷。羌人假借益麻党征的名义归附,童贯上奏赐给姓名、官职,郑骧指出童贯这样做是欺骗君主,遭到童贯党羽的诬陷。D . 郑骧忠于君主,为国尽节。在选择皇帝出行暂住之地时,他认为长安四面都有天险 ,可供皇上暂住;金兵进犯,在城被攻破后,郑骧投井而死。(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朝廷遣官视可否,骧条析利病,力止之。至是党征自西宁求归,贯惧事露,议者希贯意欲绝之。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7高一下蚌埠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题。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注】王安国:王安石弟,后被罢官归田。小怜:泛指歌女。朱户:古代帝王赐给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1) 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近代学者谭献在潭评词辩中称这首词“结尾品格自高”,请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末二句的理解。五、 默写 (共1题;共12分)9. (12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苏轼在赤壁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