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影响物质溶解性第一课、第六章溶解现象、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什么?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溶解性。 阅读教科书P16第一段的内容,思考它提出的两个问题。 (2分钟),1、3根试管分别加入5mL水2,将食盐、蔗糖、消石灰分别振荡1g3,静置,观察溶解情况,实验研究了同一水中食盐和蔗糖多溶解,消石灰少的现象。 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2根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植物油2,1根加入少量水3,另1根加入少量汽油,实验性2,现象:植物油不溶解于水,溶解于汽油中。 结论:同一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不同,1,1根试管中加入5mL水,3g硝酸钾,振荡,观察3,不完全溶解、加热、观察,实验性地探讨3。 现象:硝酸钾加热前不溶解,加热后溶解。 结论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同一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变大。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醇、汽油、开拓:干洗衣物,一、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一边加入硝酸钾一边搅拌,看能否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量的水溶解硝酸钾2、加入少量水,搅拌,加水后,观察硝酸钾持续溶解。 3 .加热、搅拌,观察加热后硝酸钾的溶解。 在P17实验1-3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持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持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 .在上述前提条件下,重要的是什么? 3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溶质是否继续溶解,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其他物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强调了如果在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这种溶质,溶质就不会再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不会改变。 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溶液?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则充分振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果不减少,则在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相反为不饱和溶液。 如果溶液中没有溶质的话,可以加入少量同种溶质进行观察,如果溶质不能溶解的话,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而是不饱和溶液。 强调不能以溶液中有无残留固体为依据,“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为根据”,指出并修正了以下问题的错误:1.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2 .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必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3 .在同一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必定比其他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不一定正好有饱和的可能性。 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 练习:砂土的粗盐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 目的是用氯化钠饱和溶液反复清洗粗盐粒子来精制食盐。 其原理提示: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粗盐中的氯化钠,而粗盐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是不饱和溶液,因此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进入溶液中,通过过滤得到精制食盐。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不饱和溶液可以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何改变呢?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提高温度,注:以上是正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物质。 强调了添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最可靠且简单的方法。 (2)通过改变溶剂的质量和温度,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 1 .物质的溶解性与以下要素无关的是() a溶质性b溶剂性c温度的高低d溶剂的质量,练习,2.1杯NaNO3溶液,已证明是饱和溶液() a蒸发10g水NaNO3结晶析出b温度降低10oC时,NaNO3结晶析出c加入10gNaNO3结晶,NaNO3结晶d 3 .以下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一定温度,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d .一定温度下,如果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则成为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并非必然与溶液的浓度和稀有相关,总结2相同的物质、相同的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三)稀薄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总结:稀薄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例】化学有很多概念相对统一。 如图所示,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为_。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以进入图中_ _ _ _ _ _ (I、ii、iii、iv )的区域,目前有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但要制成饱和溶液,一般采用_的方法。 回答: (1)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2)加入2)iiiNaCl固体,结晶析出到不溶解蒸发溶剂为止,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第6章溶解现象,将一定温度的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下变为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溶解度可以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一定温度、100克溶剂(一般指水)、饱和状态、质量(克)、物质溶解性定量显示-溶解度,蔗糖在20下的溶解度为203.9g。 在1,20下,100g的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在2,20下,在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就会饱和。 提高:说一下溶解度的意思,检验问题一次相关说正确吗? 因为A20下20g的固体物能溶解于100g水中,所以20下20g .B20下20g的固体物溶解于水中成为饱和溶液,所以20下20g .C20g的固体物溶解于100g水中正好成为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 因为D20时在100g水中最大溶解20g的固体物,所以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 .在检查问题2、1、20时,在100g水中溶解36g的氯化钠溶液并饱和时,在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_g。 在36、2、0下,在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但在0下,硝酸钾溶解度为_g。 硝酸钾在13.3,3、3、3、20下的溶解度为31.6g,此词的意思是什么?其关系代入下表: 20、31.6g、100g、131.6g、4、2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在该温度下272g的该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溶剂的质量分别是多少?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检查问题:难,a、3、2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氯化钠为() a .易溶性物质b .可溶物c .微溶物d .难溶物,1 .不溶物这个故事正确吗?因为碳酸钙在2,20下的溶解度是0.0013g,碳酸钙是_溶解物质。 第三节物质溶解性第三课,第六章溶解现象,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20.9、85.5、110、24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13.3、31.6、45.8、63.9、138、202、168,(2)溶解度曲线,某物质的不同温度、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与该点对应的温度下两者的溶解度相同。 曲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大。 a, b,面:溶解度曲线上(以下)所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解度(g ),温度(t ),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 80、70、60、50、40、3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硼酸、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能检测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可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3 .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4 .由溶解度曲线决定如何在一定温度下制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消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一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对温度的影响小,如NaCl,3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减少,如Ca(OH)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规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情况:检定问题【典型例】(2011株洲中考)为甲, 在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图表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b .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相同,在c.t1下将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两溶液均在饱和溶液d.t2下将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两种溶液都溶质析出,检查问题如图所示,显示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所述,准确地说,()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甲的质量60gC .降低温度,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甲, 乙方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相等,检验问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示出来,以下说法准确地说() A.30时50g的水能溶解25g的甲物质b。 升温后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溶液C.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为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第三节物质的溶解度为第四小时,第六章溶解现象,美丽的结晶是如何形成的? 结晶:从溶液中析出结晶的过程。 结晶析出的溶液称为母液,母液是对析出的溶质饱和的溶液。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可溶物(例如NaCl )。 (3)结晶方法的分类,(1)结晶: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晶体性质: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溶解度和结晶化方法的关系(1)急剧上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以采取降温结晶,另外,可以采用降低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温度的方法。 (2)慢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以采用使结晶蒸发的方法,可以采用使溶剂蒸发的方法,将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3)下降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以采用升温方法,通过升温,可以将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4)急升型物质中混入少量缓升型物质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精制;急升型物质中含有少量急升型物质时,可以用使结晶蒸发的方法精制。 (根据主物质的结晶化方法,检查问题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30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 _ _ _ g;(2)温度为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为了精制甲,采用_法。 30,20,降温结晶,运用,我国有很多盐碱地,湖水中溶解了大量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在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尝试你学到的知识说明其道理。 氯化钠和纯碱在温度下的溶解度,原来如此! 由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不怎么变化。 为了得到氯化钠结晶,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而是必须采用使溶剂蒸发的方法,所以在夏天晾干盐(使溶剂蒸发)。 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显着增大,应该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结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历史题目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邢台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北师大版)
- 2025 年小升初济南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苏教版)
- 医疗机构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防控指引(2025年版)试题
- 中国儿童遗尿症疾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管理学原理(00054)自考真题+答案2025年7月
- 相约2025年冬奥征文10篇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记录表
- 天津市河西区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地基换填处理计算(2017版)
- NB∕T 13007-2021 生物柴油(BD100)原料 废弃油脂
- GB/T 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智学网成绩报告简介
- 顾客财产清单验证确认记录表、产品发放登记表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 家谱电子版模板2
- 地下室抗浮计算含锚杆计算表格(自动版)
- 职业健康体检表
- DB43∕T 990-2015 辣椒耐弱光性鉴定技术规程
- 简单娱乐yy频道设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