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国会论文关于XX国会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演进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XX国会论文关于XX国会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演进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XX国会论文关于XX国会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演进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XX国会论文关于XX国会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演进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XX国会论文关于XX国会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演进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国会论文关于XX国会贸易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演进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嵌套博弈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美国国会贸易政策制定的视角。在美国国会贸易政策制定的嵌套博弈中,包含了选举博弈和制度情境之间的互动。本文引用嵌套博弈理论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贸易政策制定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自1979年中美建立经贸关系以来美国国会在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嵌套博弈;选举博弈;制度情境 1000-176X(xx)10-0100-07 :xx-08-06 基金项目: _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北型FTA非贸易理由演化趋势及中国的策略(11YJAGJW014)” 作者简介:王绍媛(1963 - ),女,辽宁大连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方面的研究。E-mail:cietdufe. 孙靓莹(1981 -),女,辽宁沈阳人,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E-mail:maggie036yahoo. 比较政治学中的“嵌套博弈”框架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总体上支持自由贸易政策与在具体贸易立法方面存在国内冲突的情况进行了很好的解释。议员作为贸易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嵌套在竞争性选举博弈之中,而后者嵌套在一定的制度情境之中。选民对议员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员在贸易政治上的立场,这是选举博弈;议员在进行*中要权衡各自选区选民要求实施保护贸易的要求和其他因素,这是议员面对的政策上的博弈。此外,随着国会制度环境是集中还是分散的不同,贸易政策政治以及选举竞争也受到外界影响路径开放和封闭的影响。上述不同博弈内容互相嵌套交织,对贸易结果的影响与单独贸易政策领域博弈的结果完全不同。因此,尽管国会两党都支持自由贸易,由于贸易博弈被嵌套在选举博弈以及国会制度情境之中,它们分别对贸易政策有着独立的影响,并转变议员在单次贸易博弈中面对的激励结构。 本文设定一个概念性框架来估计在一定时期内每次博弈对政治和决策制定的预期效果。透过各次嵌套博弈,在单次博弈中显得非理性的行为和结果往往在多重同时博弈中才会显现出真实的理性。更进一步,嵌套博弈揭示出为什么目前的保护水平既不是由政党主导的,也不是由多数派主导的。 贸易博弈最终决定了美国市场在多大程度上对他国商品开放,美国生产者在多大程度上向他国出口商品,国内产业、工人和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保护和不受与贸易有关的外部性的影响。政策制定的结果,无论是贸易理由还是任何其他领域理由,都不仅仅单纯是由议员个人的偏好决定的,即使是议员们偏好加总也没有决定作用。嵌套博弈理论和多重博弈的文献表明,政策选择和结果受多重影响共同决定。只有当所有其他博弈影响都被考虑进来之后形成的立法者政策偏好才起决定作用。选举博弈和制度情境的互动对贸易政策的博弈非常重要。 选举博弈的关键在于政党选民基础的两极化或重叠,制度情境的关键在于国会权力的集中或分散。这些情况的交叉组合会带来如表1所示的政治动态性。 表1 政治动态性的类型:选举博弈嵌套进制度情境 在高度两极化的选民基础与集中的制度结构交叉(即表1中I)的情况下,多数党领袖有需要并且有办法围绕该政策议题联合本党成员与少数党抗衡。如果两党内部都有较高的团结度,分别聚结在有分歧的不同偏好周围,这反映出选民的不同需要。制度集中为政党领袖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委员会成员选派,资源分配),确保那些选民*意见与政党意见相左选区的议员按照党派意见*。结果是政党在至少两个不重叠的政策选择中产生党派间高度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获胜联盟的成员主要(如果不是全部)于多数党,而少数党成员*反对,即各党派自己内部联盟。这引出了假设1: 假设1 制度高度集中且选民基础两极化会产生党派间高度冲突,多数党主导政策制定过程。这最容易产生各党派内部联盟。 假设2 制度高度集中和党派选民基础需要重叠使党派冲突程度较低,多数党主导政策制定过程。这种情况最能产生两党联盟。 表1中II表述的是在两党选民基础两极化的情况下,制度结构分散时的政治动态性。如果制度规则将国会权力中心分散,党派领导想要议员按党派*确保多数党偏好的法案通过是相当有难度的。如果法案被分解给不同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这意味着委员会主席和小组委员会主席在面对议案审议时,必须被说服支持本党领导偏好的政策选择。获得相关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的支持通常需要相当程度的谈判和妥协,与政党领导享有较为集中的权力完全不同。分散结构带来的妥协可能主要产生于党派内部,以必要的妥协来联合对立党派中受选民影响持相同意见的议员的支持,形成可以通过立法的跨党派联盟。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谨慎地保持平衡:一方面吸引少数党人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防止多数党支持者被孤立。假设3总结了表格中II的情况: 假设3 制度性权力的分散以及选民基础的两极化将会产生政党间的高度冲突,需要建立联盟,获取利益集团支持。这最有助于建立跨党派联盟。 表1中IV的情况最容易使利益群体寻求各种渠道影响立法。在分散的制度结构中,多个权力中心使得利益集团表达自身需要的渠道增加,进入立法议程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两党选民基础观点主张的重合也弱化了两党分歧。两党寻求共同的目标,政党领袖缺乏相应的制度工具提高本党内团结,因此两党没有内在动力去区分彼此的政策立场。在分散权力结构中各个权力中心位于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主席手中,他们的目标是保护各自委员会的立法地盘,在委员会内建立有效联盟支持议案提交大会审议。结果,就像假设4中阐明的,党派间冲突程度较低,两党多数议员形成联盟。 假设4 制度权力分散以及选民基础的重叠使党派间冲突较低,需要(想要)建立同盟,获取利益集团支持。这有助于产生两党同盟。 选举博弈和制度情境的互动会对贸易政策产生相当的影响,尤其取决于多数党和少数党的政策偏好。在集中制度下多数党更倾向于保护主义,那么保护主义就很可能行得通。但是,如果同样情境下多数党偏好自由贸易,那么自由贸易可能大行其道。在分散的制度结构中,利益集团有更多的渠道去影响政策制定,因此议员间有可能建立同盟(即使成员多为多数党内部),这种情况可能会使多数党领袖的最佳政策点偏移,这种议案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要争取的其他议员的偏好。 回顾美国贸易政策历史,可以看到上述假设描述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某些动态性。同时,选举博弈和制度情境随着时间发生了转变,贸易立法所发生的党派间冲突和结盟类型也随之相应发生变化。 1994年共和党取得国会两院多数党席位。尽管共和党将权力结构集中,尤其是在众议院中,但是政党领袖仍然受到党团会议权力以及多数党党内在关键理由上分歧的约束。20世纪90年代的中心化制度结构又被称为是“条件性政党政府”,这一观点认为,党团会议的能力是对政党领导权力的最终检验,其权威有条件地取决于多数党内部的团结5。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