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石头城PPT课件_第1页
西塞山怀古石头城PPT课件_第2页
西塞山怀古石头城PPT课件_第3页
西塞山怀古石头城PPT课件_第4页
西塞山怀古石头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连州刺史,又贬朗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被贬谪长达22年,但却始终不屈。他的诗,内容多抒写内心苦闷,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著精神。风格雄豪苍劲,语言干净明快。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有刘梦得文集。,1,.,西塞山怀古,刘禹锡,2,.,西塞山风光,3,.,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解题:,4,.,学习任务,1、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3、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5,.,1、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诗歌背景:,6,.,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下”和“收”字用得好。,“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7,.,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8,.,“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山形依旧枕寒流”句,用拟人的手法。“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9,.,2、中唐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10,.,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11,.,小结,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表现手法:对比、借古讽今,12,.,怀古诗词,怀古诗词,是诗人在游览古迹或阅读史书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13,.,思想内容: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2、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3、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忧国伤时。,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手法:用典,对比,借景抒情(情与景),借古讽今,怀古伤今。,语言:含蓄蕴藉。,14,.,品读怀古诗的方法,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3、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4、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15,.,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注释】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16,.,(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答: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韦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阴雨、江草、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的画面。或: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17,.,石头城,刘禹锡,18,.,学习任务,1、欣赏诗歌,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3、体悟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之情和对当权的警醒之意。,19,.,石头城知多少?,“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城,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置重要。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城”;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年(626),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20,.,读诗歌,思考,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意象?给人什么感觉?2、诗人选择这几个意象的目的是什么(主旨)?3、此诗最大的艺术手法是什么?,21,.,河山依旧物是人非繁华易逝好景不存,意象,意境,情感,山,故国,潮水,月,都城冷落荒凉,悲凉凄清寂寞神伤,凄清苍凉,慨叹,满目疮痍国运衰微,愁闷,群山沉寂苍莽,22,.,主旨,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23,.,小结,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24,.,试比较石头城与越中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