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1页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2页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3页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4页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钙化的CT和MRI识别,周,解放军第九二医院特殊诊断科,1,1,颅内常见钙化,2,1,生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脉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基底节区钙化,小脑齿状核钙化,其他部位硬膜钙化,3,2。病理性钙化,1)感染性疾病TORCH综合征,脑囊虫病,脑结核,脑包虫病,脑肺吸虫病,4,病理性钙化,2。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中毒,5,病理性钙化,3)家族性疾病结节性硬化症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铁钙质沉着症柯克尼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基底细胞痣综合征,6,病理性钙化,4)血管性疾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脑梗塞,7,病理性钙化,5)肿瘤钙化大脑半球肿瘤松果腺肿瘤脑膜肿瘤鞍区肿瘤小脑桥脑角区肿瘤小脑和第四脑室区肿瘤,8)病理性钙化6)颅内钙化白质脑病等病变放疗后为其他外伤性颅内钙化,9)钙化的CT表现,钙化在CT上是高密度的,CT值超过100HU即可判定钙化。 应与急性出血和胶状囊肿相鉴别。10、钙化磁共振成像性能,磁共振成像性能更易变。理论上,钙化中没有水,也没有氢原子。磁共振检查不产生信号(低信号/无信号)。事实上,相当多的钙化病例在T1WI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表现为低信号。在高信号强度的T1WI上钙化并不罕见,这在基底节钙化中很常见。这可能与钙化中的一些钙盐化合物(如磷酸三钙和氢氧化钙)有关。当T1WI和T2WI显示低/无信号时,应与血管空泡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相鉴别。血管流出空间呈血管条或点的形状。含铁血黄素沉积在陈旧性出血灶中很常见。当鉴别困难时,CT扫描是可行的。当钙化在T1WI上呈高信号时,应与脂肪病变(脂肪瘤)、黑色素病变(黑色素瘤)、亚急性出血和富含粘蛋白的病变级顺磁性物质沉积相区分开来。最简单的方法是CT扫描。13,2,生理性钙化,14,1,松果体钙化,最常见的颅内钙化之一,约占每日病例的75%。大多数没有临床意义。但应注意中线是否有明显偏离:仔细观察是否有早期松果体肿瘤,建议进行磁共振检查。如果直径超过1.0厘米,应怀疑松果体肿瘤。患有松果体钙化的10岁以下儿童应警惕松果体区肿瘤。15,16,2,脉络丛钙化,主要见于侧脑室三角,其发生率类似于松果体钙化。它是圆形或不规则的,大部分是对称的,在少数情况下它可能是大的或不对称的,不能被误认为脉络丛乳头状瘤。一般来说,没有临床意义,但观察侧脑室三角区钙化的脉络丛是否移位,并根据移位的方向,有助于发现和定位脑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大脑镰钙化也很常见,通常为线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少数可能有多发性结节状钙化。T1WI上有时可见明显的大脑镰钙化,伴有高信号的骨髓脂肪。基底神经节钙化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也很常见。通常双侧钙化相对对称,少数可能不对称。苍白球钙化是最常见的。同时可见于尾状核和丘脑。当基底节钙化发生在30岁以下时,应警惕病理性钙化,病理性钙化主要由代谢或内分泌疾病引起。应仔细询问癫痫症状,并对钙磷代谢和内分泌进行生化检测。小脑齿状核钙化相对少见,其意义与基底神经节相同。可以是理性的或路径的病理性钙化可以是颅内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或伴随症状,也可以是颅内病变预后和恢复的结果。根据钙化的形态和分布,分析其原因,分为五种情况:1)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状钙化是颅内感染性病变的钙化特征;除了传染病外,结节性硬化症也应考虑。2)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中的颅内钙化,脑实质中的双侧、板层和弥漫性钙化。生理钙化和家族遗传病引起的钙化,如法氏综合征和恶病质综合征,也应考虑在诊断中。28,3)条状、脑回、条状和圆形钙化是血管病变的特征,包括AVM(动静脉畸形)脑三叉神经血管瘤。4)脑肿瘤钙化:大多数为肿瘤内的部分钙化,其特征为肿瘤背景下游各种形状、程度和范围的钙化,密度或信号异常。少数肿瘤可以完全钙化,如脑膜瘤。5)其他无特征的钙化。有必要结合钙化周围病变的临床和参考影像学表现。感染性疾病,许多疾病康复后会有钙化或钙化。通常表现为多发、分散和结节状钙化。然而,确定哪种感染通常更困难。30,1)TORCH综合征实际上是由脑组织的病毒或原生动物感染引起的脑炎。它主要发生在胚胎期或分娩期,因此也称为先天性宫内感染或先天性TORCH感染。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是最常见的。它主要引起坏死性脑炎,特别容易侵犯脑室周围白质,坏死灶最终产生局部钙化。表现包括智力发育障碍、脑积水或癫痫发作。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钙化通常位于脑室周围,可导致胎儿大脑发育畸形,如大脑回、多脑回和无脑回。弓形虫感染引起的钙化往往依赖于周围,并可分散在脑实质内,经常引起中脑导水管狭窄。疱疹病毒感染的钙化可能发生得很晚,并且仅在3岁以后。弓形虫、风疹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同时影响其他系统,如视网膜。32、TORCH感染还可影响脑血管,引起脑血管炎性内皮增生,引起脑梗塞、脑软化、脑穿通畸形囊肿等。由血管阻塞引起。其他表现包括大脑小头畸形、全身性脑萎缩和脑白质髓鞘形成。33、34、35、36、2)脑囊虫病,慢性期脑囊虫病,囊虫病死亡后,囊液逐渐被吸收,囊虫病被组织化,最后发生钙化。钙化特征:多发性和散在结节状钙化。钙化病变通常较小、圆形且大小均匀,仅有少数单一病变或少数病变,且许多病变可广泛分布于所有脑实质。大约一半的脑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晚期在颅底和鞍区附近出现散在的钙化点,这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不同。脑结核瘤早期,中心干酪样坏死区可出现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时呈环形强化,中心点状高密度钙化,构成典型结核瘤的靶样征象。钙化可能发生在晚期的整个结核瘤中,以结节的形式出现,或部分以间歇的环或蛋壳破裂的形式出现。39,40,4)脑包虫病的特征是在脑实质中形成巨大的囊肿。囊壁可能有壳状钙化,完全或不完全,或结节状钙化。囊壁钙化的出现有助于鉴别无钙化的颅内囊性病变,如神经上皮囊肿和蛛网膜囊肿。代谢和内分泌疾病,43,特征:双侧,斑片状,弥散分布。为了确定哪些是代谢和内分泌疾病,需要进行临床生化测试。颅内生理钙化也可以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可能是家族性或散发性的,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其他免疫疾病可以单独或联合发生。临床症状:与低钙血症有关,其特征为慢性手足抽搐、癫痫发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白内障、皮肤粗糙、指甲营养不良和脊椎外运动障碍。生化检查特点: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升高。钙化特征:弥漫分布于双侧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核和大脑半球皮层较低水平的皮质髓质交界区。双侧对称,斑片状,条状,新月形或点状钙化。诊断应结合临床,尤其是生化指标。47,48,2)假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定义: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无反应,导致低钙血症,称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生化检查显示低钙血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表现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相同,但肾小球和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有反应。生化指标显示血清钙、磷正常。这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好处。脑内钙化类似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主要取决于临床和生化指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硬脑膜广泛钙化,如大脑镰和小脑幕,钙化也可能发生在基底神经节和其他脑实质,通常是对称的。诊断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是虚弱、疲劳、肾绞痛、腹痛、关节痛、便秘以及精神症状。生化检查时血清钙增加。维生素D中毒主要见于长期服用维生素D的婴儿。钙化特征与其他钙化相同,呈双侧对称分布。结节性硬化症被定义为先天性、家族性和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脂腺肿瘤、癫痫和精神发育迟滞为特征。病理特征是错构瘤。为了影响身体的所有器官,大脑是最脆弱的,而其他器官可能参与或不参与。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半球、脑脊液通路附近,特别是室间孔附近的室管膜下区,少数位于皮质区。钙化通常发生在室管膜下的病变处。虽然钙化也可能发生在皮质结节中,但大多数是部分钙化和部分钙化的混合病变。发病年龄:2岁后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钙化是其临床特征。未钙化结节在CT上密度相等或较高,MRI优于CT,T1WI信号相等或稍高,T2WI信号混杂。然而,钙化结节的CT检出率优于MRI,两者是互补的。56,57,58,鉴别诊断,主要与TORCH(仙天宫感染)有关。59、鉴别诊断,约10%-15%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室管膜下结节可转化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CT、MRI检查显示侧脑室肿瘤,需要与侧脑室中的其他肿瘤相鉴别。60,2。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铁钙质沉着症(Fahr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有些病例有家族史,因此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临床兑现不是特征。病理学上,其特征是双侧基底神经节中铁和钙沉积。它也可以发生在丘脑、小脑齿状核和皮质下区域。61、CT检查是诊断疾病的最佳方法。双侧基底神经节的特征是对称钙化,密度均匀且高。轻度病例的钙化局限于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和丘脑,重度病例局限于皮质下、小脑齿状核和脑回的弥漫性广泛钙化。磁共振检查显示,大部分病例T1WI和T2WI呈低信号,少数病例呈高信号,这可能是蛋白质或粘多糖结合铁和钙沉积在基底节区所致。62、63、64、鉴别诊断时,应在排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的基底节钙化的情况下进行家庭调查,这有助于明确诊断。伦敦综合征,也称为纹状体小脑钙化伴白质营养不良-侏儒-视网膜变性-耳聋综合征,t临床表现:出生时正常,后期智力低下,面部表情异常,皮肤过敏,驼背,极度矮小。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白内障、小脑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周围神经病等。他死于20-30岁。67,影像学表现,CT检查:双侧基底节及其他部位钙化,颅骨及脑膜增厚,脑室系统及脑沟扩大,白质脱髓鞘呈点状或片状,CT扫描低密度,MRIT2WI高信号。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由神经嵴细胞异常引起的多系统损害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分型:型,17号染色体异常;类型二:22号染色体异常。第一类占绝大多数。69岁,临床特征,皮肤上的牛奶咖啡斑点可以在童年时或出生时就能看到,所以可以在童年时诊断出来,但大多数都在20岁左右发现皮下肿瘤。他们大多数有家族史,少数是零星的。大多数分布在周围神经的远端,大小不一。型常伴有胶质瘤,尤其是视交叉胶质瘤。型神经纤维瘤合并脑膜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椎旁后根神经鞘瘤,偶尔合并皮肤神经纤维瘤。根据神经纤维瘤多级皮肤斑点的特点,诊断并不难。钙化特征:钙化可发生在大脑半球水平的小脑半球表面。在少数情况下,钙化也可能发生在室管膜下和基底神经节区域。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戈林综合征)。基底细胞痣的颅内钙化通常发生在大脑镰和小脑幕,但也发生在脑实质。有癌变倾向的面部和躯干皮肤痣。前额凸起,脸很特别。牙科下颌囊肿。手掌和脚底角化不良,表现为直径几毫米的红斑样和点状凹陷区域。发育异常,如脊柱侧凸后凸、肋骨分叉或发育不良、第四掌骨短等。外伤后颅内钙化是罕见的。主要见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钙化呈长条状或环状,分布在原血肿部位。结合病史易于诊断。血管生成性钙化,颅内动脉瘤,部分或完全血栓形成的动脉瘤,其壁通常是弯曲或圆形钙化。这是CT平扫时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有时,动脉瘤的血栓部分也可能有点状或片状钙化。动静脉畸形(AVM),AVM钙化很常见,主要与血栓形成和复发性出血有关。钙化可以是小点或不规则斑块的形式,也可以是肿块或许多血管条钙化的形式。当后一种情况发生时,可以通过普通的CT扫描来确认诊断。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又称颅面血管瘤、软脑膜血管瘤、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大多数是散发性的,没有性别差异,病因不明。有些人认为这是由遗传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80 ,包括沿三叉神经眼支分布的面部酒色血管痣和软脑膜或脑实质内的血管畸形。面部病变是毛细血管瘤,在出生时就存在。它们通常是单边的,少数是双边的。它们分布在三叉神经眼支支配的区域,在面中线有清晰的边界。血管瘤略高于皮肤。颅内81、颅内血管畸形主要是毛细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