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常用模式及应用.ppt_第1页
呼吸机常用模式及应用.ppt_第2页
呼吸机常用模式及应用.ppt_第3页
呼吸机常用模式及应用.ppt_第4页
呼吸机常用模式及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二、机械通气的目的三、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应用时机四、机械通气的禁忌症五、人与机的联系六、呼吸机模式七的选择、呼吸机常规参数的调整八、机械通气的监测九、不同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原理一、呼吸机的工作原理、肺与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呼吸机-气道压差气体流量跟随压差流量氧合以改善肺泡的通气/血流比膨胀以降低肺毛细血管-肺泡静水压、有创和无创,2。机械通气的目的,1。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2。纠正低氧血症,3。减少呼吸工作消耗,4。防治肺不张。为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的安全使用提供通风保证。稳定胸壁,3。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应用时机。出现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时,应使用机械通气。如果机械通气延迟,患者会因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CO2)滞留而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且机械通气的疗效显著降低。因此,应尽早实施机械通气。(3)机械通气的指征和时机,若符合以下条件,应实施机械通气:积极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意识障碍的严重异常呼吸形式,如呼吸频率 35 40次/min或6 8次/min,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析显示严重的通气和氧合障碍:血氧饱和度50毫微克,特别是在全氧治疗后 60 mmhg,血氧饱和度 90%时,血氧饱和度0.6。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血氧饱和度 50毫微克,血氧饱和度 85%。目标值、机械通气期间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肺部疾病:分泌物滞留、感染、支气管痉挛、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液体超载心脏病: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降低药物: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气道压力:平均气道压力、呼气末正压通气氧浓度:纠正严重低氧血症的措施、1。增加氧气,使氧气和氧气尽快达到目标值,(2)加入呼气末正压,从3 cmH2O逐渐增加到5 cmH2O,直至达到目标值。一般而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8至8 12毫升水,而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3至5毫升水。3.延长钛,增加碘:戊比率,直到反比例,调整通气频率,调整方法的酸碱度和二氧化碳分压,调整通气量,改变室性心动过速,频率不变改变室性心动过速,同时改变室性心动过速和频率, 尝试较高或较低的VTI:E或f,不正确地重置通气频率,烦躁不安,给予适当的镇静水平,8,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监测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通常使用的参数,1。 血气:动脉血气、脉搏氧饱和度、经皮O2和经皮CO2测量2。气道压力:峰值压力、平台压力、呼气末正压(外部和内部)、压力波形3。呼吸模式: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4。血流动力学:血压、尿量、心输出量、肺动脉楔压。胸片:气管插管位置,气压伤或肺炎迹象。不同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原理。从通气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体征、呼吸衰竭、肺衰竭、通气泵衰竭、典型例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呼气末肺容积,再扩张塌陷和渗出的肺泡,从而减少分流,减少动态肺过度膨胀,保护呼吸肌免受过度使用引起的疲劳,治疗目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通气原则,1。以难治性低氧血症为特征:应维持血氧饱和度和血氧饱和度的目标值;2.VALI容易引起,因此应实施肺保护策略:应允许高碳酸血症和肺开放;3.选择最佳的窥视方法;4.必要时,应采用辅助通气技术,如体外或肺外气体交换、俯卧位通气、高频通气、液体通气、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一氧化氮吸入等。5.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的适当应用。1、危重哮喘的通气原则。准确掌握通气指征;2.实施允许高碳酸血症的策略;3.避免气体捕集和过高的PEEPi;4.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的适当应用。1、慢性阻塞性肺病通风原理。无创正压通气的正确应用;2.准确掌握有创通气的适应症;3.保持酸碱度正常,避免酸碱;4.适时收回机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1。可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或CPAP,必要时可使用有创通气;2.使用控制通气(同时使用吗啡或哌替啶);3.窥视;加入5 10cmH2O4.同时使用强心药、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严重创伤,1。严重缺氧,氧疗难以纠正,出现呼吸窘迫和呼吸肌疲劳,患者有意识地转为正压通气的指征;2.应确定是否有气胸,如果有气胸、血胸,应先放置胸腔引流管;3.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正压通气可以固定软化的胸壁,缓解呼吸窘迫。应使用控制通气模式(应适当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