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_第1页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_第2页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_第3页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_第4页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汽车成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人类在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便利等优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据不完全的统计,现在世界上每年有70万人以上死亡,残疾人达到了20002500万人。 20世纪,世界上有3300多万人在车轮下死亡的交通事故成为“不断的战争”。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看起来更严重。 中国的交通事故基本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上升。 每年在全国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在20世纪50、60年代从数百人发展到数千人,到70年代发展到12万人。 1984年以后,在事故中死亡的人数急剧增加,1984年到1984年之间略有下降。 1991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增强。 汽车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汽车等汽车的所有权急剧上升。 到2001年为止,全国每天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达到了300人。 2001年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道路交通事故75.5万件,事故共死亡10.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超过印度、美国和俄罗斯。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道路、环境等各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任何因素的可靠性、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引起各种冲突和矛盾,引起交通事故。2.1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人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 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被认为主要是驾驶员的观察、判断、操作等发生的错误。 一般来说,思想瘫痪,速度过快,车与车之间无法保持安全的距离等,包括驾驶员的身体、生理、精神、情绪等状态和年龄、经验等内在原因。 例如吸烟、喝酒、疲劳、药物作用等会导致驾驶员工作能力下降。 另外,从需求的观点来看,我想尽量节约体力、时间、燃料费。 由于这个动机,当行人遇到不通过人行横道、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就越过护栏的现象很常见的行列和隔断车时,驾驶员经常在进入非汽车道路的瓶颈道路上,驾驶员不争抢道路,不互相让步等,这些违反现象经常人为地引起交通事故2.2车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车辆是工具,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故统计显示,车辆造成的事故比例并不大,但如果能进一步改善车辆的结构和性能,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就可以从某个角度防止驾驶员的失误,至少也有减少事故损失的可能性。 为了安全、快速行驶,汽车配备了前灯、停车灯、挡风玻璃、安全带、后视镜等。 如果某个设施发生故障,可能引起交通事故的汽车的使用性能对交通安全也很重要,动力性越好,制动性越可靠,同时,越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低,随着汽车的使用时间的延长,各部件的磨损程度越大, 使用性能下降,技术状况恶化,如果不马上进行检查和调整,刹车脱落,轮胎破裂,喇叭不响,容易发生汽车钟摆等异常现象,引起各种交通事故。2.3道路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道路作为依赖于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对交通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许多国家的统计结果显示事故的责任主要在于人和车,实际上司机的疏忽和错误大部分是由于困难的道路条件,道路条件与道路设计、施工、养护是分不开的。具有足够强度的路面,在行驶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下,不发生过度的磨损、破裂、变形,同时,在能够保证一定程度的滑动阻力和一致性,为安全行驶创造有利条件的道路线性设计时,合理地配置曲线的半径和拐角,使曲线变高, 由于弯道变宽,防止了侧翻和打滑现象,同时,在发现障碍物时,聚集在有充分前景的十字路口的汽车、行人、自行车的行驶方向各不相同,所以在十字路口存在很多的干涉和碰撞,设计时尽量避免四路以上的十字路口应该利用交通信号控制交叉交通流的相对速度,采用分离车道和分离道路为左右转车车辆的运行提供方便,减少车辆在交叉路口区域的碰撞。2.4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关于交通环境的内容,气候条件(雨、雾、视野)、沿路植被、建筑、城镇、人的交通意识、社会的经济状况、交通立法、医疗条件等很多。 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以典型的交叉路环境为例。 十字路口周围建筑物密集,店铺林立,摊位散乱的各种霓虹灯,招牌,店面装饰五颜六色,吸引着司机的目光,音乐的声音,叫卖声,令人烦躁,这种环境能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影响正确的判断。 另外,由于刺激,驾驶员看不到周围的各种现象也很危险。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和适用性3.1绝对对数引用绝对对数进行评价,采用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4个指标。 这个方法直观易懂,缺点也很明显。 它简单地以数值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也没有关注每个地区的交通总量的差异和同一地区的交通要素的变化,缺乏可比较性。 对我国来说,交通安全统计还不全面,报告资料还不详细,用这种方法评论道路交通安全是不够的。3.2事故率法事故率法分为地点事故率法、路段事故率法(运行事故率法和事故密度法)、地区事故率法(人口事故率法、车辆事故率法等)、综合事故率法(当量死亡率、亿车公里率等)。(1)人口事故率法Rp=(D/P)x10(e6)其中,Rp是100万人的人口交通事故的死亡率d是死亡人数p是某个国家和城市的人口。(2)驾驶事故率法Rt=(D/N)x10(e8)其中,Rt是亿车千米的交通事故死亡率d是死亡人数n是某地区的总行车公里数。 事故率法用相对指标表现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比较高。 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事故率来评价交通安全,一方面,有时无法反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真实结果。 关于综合事故率法的当量和换算系数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合理性存在争议。3.3概率一数理统计法该方法的基本想法通常是确定正常条件下发生事故的概率分布,以此分布作为判断的依据。 从事故的发生数是否在正常的概率范围内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