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什么?,哲学不是宗教,为什么却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科学,为什么也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艺术,为什么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道德,为什么也导人向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想问题的话,我们就会理解,对于哲学本身,我们是应该予以追问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对于哲学家来说,他们感到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就是问他“究竟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什么,说出你自己的认识2、你最喜欢的西方哲学家是谁?请给出一个的评价3、你读过什么哲学书吗?哪一本?4、你认为世界上最根本的是什么?人?太阳?天使?水?爱?红色?你的身体?你的灵魂?或其他任何东西?或者根本就没有?5、苏格拉底说:没有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你同意吗?你思考过自己的生活吗,对“哲学”一词的词源学考察,“哲学”一词的词源学考察,“philosophy”“Philos+sophia”“爱”+“智慧”,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柏拉图,爱智的大智慧(GreatWisdom),哲学智慧,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大聪明”。中国传统话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牛津词典:,thesearchforknowledge,espthenatureandmeaningofexistence.学问的研究,尤指对存在的性质和意义所作的探讨。,systemofthoughtresultingfromsuchasearchforknowledge.,由对学问的研究所得之思想体系、原理、原则、人生观。,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箴言:“人啊,请认识你自己”。,古罗马哲人霍诺留斯说:“往何处?为什么?怎么走?这就是哲学的一切。”,哲人语录,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哲学的产生,亚里士多德:哲学源于惊讶。惊异、好奇、探索、敏感的鲜活心态;惊讶是哲学活动的开端和动力,也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不论现在还是最初,人都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开始是对身边所不懂的东西感到奇怪,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象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万物的生成”。亚里士多德,世界究竟是什么?,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自我”在哪里?,“惊奇是学问之父”-古希腊哲学家“哲学研究是从那种好奇不满足的心情出发,心里觉得完全确信,而又说不出确信的是什么,长期注意所产生的那个过程,正像在浓雾中注视一件越来越近的东西。”-罗素,黑格尔:那最初隐蔽蕴涵着的宇宙本质,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它必然会向勇毅的求知者揭开它的秘密,而将它的财富和宝藏公开给他,让他享受。,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精神家园。”,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聪明的人凭思想行事;领悟力较底的人凭经验;愚昧的人凭需要;动物凭本能。”,哲学产生的物质条件,“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风景也无动无衷。”-马克思,“哲学”一词的语义学考察,中文“哲学”之“哲”,“哲学”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当中是没有的。最早发明这个词,并用之来翻译西文philosophy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者西周。,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书皋陶谟“知人曰哲”,哲:聪明、通达,“哲”之为“学”:“使人聪明/通达的学问”,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哲学在西方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基本线索是:第一阶段:崇拜世界的阶段本体论阶段(ontology)第二阶段:崇拜上帝的阶段神学阶段(theology)第三阶段:崇拜心灵的阶段认识论阶段(epistemology)第四阶段:崇拜语言的阶段语言哲学阶段(Languagephilosophy),西方哲学发展脉络,哲学参考书目哲学概论1、哲学通论孙正肇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西方哲学1、苏菲的世界2、西方的智慧伯特兰罗素,文化艺术出版社3、智慧之旅西方古典哲学漫笔苗凡卒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欧阳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著梁春译,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6、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7、听大师讲哲学吴光远编著,中国民航出版社2003年8、哲学是什么胡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和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1、世界观和哲学(1)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多种多样。按照适用范围划分,哲学方法:最普遍方法。如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质量分析方法、辨证否定方法,等等。科学方法:使用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特殊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数量方法,统计方法,等等。经验方法: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适用于特定时间、地点、事件的个别方法。如各类技术人员的操作方法,民间的一些谚语所包含的方法,如太阳逢中线,三天不见面;一场秋雨一场凉。,哲学方法是最普遍的方法,构成其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所以它往往成为其他方法的理论原则,成为方法的理论,即方法论。毛泽东曾经用过河来形容哲学的方法论的性质和功能。他说,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象是过河,完成任务的方法就是桥与船(chuan),而哲学就是“桥论”和“船论”。,()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37,用高度抽象的语言研究根本性/终极性问题。,根本性/终极性问题:,生与死的问题(短暂的生命),宇宙起源问题,哲学,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38,哲学是对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概括,(4)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关系的演变,a.古代:(亚里士多德)哲学与科学浑然一体(无所不包的科学)b.近代:(笛卡儿)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科学之科学)(“是什么”的发问方式是哲学的,正是哲学的发问方式促成了科学的诞生)c.现代:各有分工。一般与特殊、指导与基础,在古代西方,哲学与科学融合在一起,哲学家认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近代以后,具体科学逐步从哲学大家庭中分离、独立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各自有了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西方哲学家又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即包含所有具体科学真理并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尔就曾经打了一个比喻:哲学是一棵参天大树,其中,形而上学是树根root,物理学是树干trunk,其他各门科学是树干上的枝branch。,19世纪的德国学者海姆在黑格尔和他的时代(1857)一书中描述了黑格尔哲学在30年代对科学的巨大影响:“那时全部学术都从黑格尔的智慧的丰盛餐桌上得到滋养;那时一切学科都为哲学学科服役,目的不外是想从绝对者领域的最高监督以及著名的辩证法的无所不通的威力那里给自己弄到一些东西;那时任何一个人,如果他不是黑格尔的信徒,他就必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愚人,一个落后的和可鄙的经验主义者;那时人们都认为,国家本身所以在不小的程度上感到安全和巩固,正是由于黑格尔老人已经论证了它的必然与合理;而且那时由于同样的原因,不信奉黑格尔的学说,这在普鲁士的文化和教育机构的人看来,几乎就是一种罪过。”(转引自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78-79页,三联书店1963年版。),赫尔姆霍茨在1862年写作的PopularLecturesonScientificSubjects的著作中说明了十九世纪中叶黑格尔哲学与科学家的激烈冲突情形:他的自然体系,至少在自然哲学家那里,乃是绝对的狂妄。和他同时代的有名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人拥护他的主张。因此,黑格尔自己觉得,在物理科学的领域里为他的哲学争得象他的哲学在其他领域中十分爽快地赢得的认可,是十分重要的。于是,他就异常猛烈而尖刻地对自然哲学家,特别是牛顿,大肆进行攻击,因为牛顿是物理研究的第一个和最伟大的代表。哲学家指责科学家眼界狭窄;科学家反唇相讥,说哲学家发疯了。其结果,科学家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强调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扫除一切哲学影响,其中有些科学家,包括最敏锐的科学家,甚至对整个哲学都加以非难,不但说哲学无用,而且说哲学是有害的梦幻。这样以来,我们必须承认,不仅黑格尔体系要使一切其他学术服从自己的非分妄想遭到唾弃,而且哲学的正当要求,即对于认识来源的批判和智力的功能的定义,也没有人加以注意了。(转引自英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393页),十九世纪以前的科学家一直被人们称为哲学家,其科学著作被称为哲学著作。大科学家牛顿,长期以来一直自称也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的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物理学著作也取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进化论(evolutionism)先驱拉马克的代表性著作叫做动物哲学(1809),化学家道尔顿的代表性著作叫做化学哲学的新系统NewSystemofChemicalPhilosophy(1808)事实上,尽管近代以来各门具体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但“科学家”这个概念直到1833年才开始使用。,从理论上说,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具体科学研究的客观世界某个领域、某个局部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就是说,在研究对象上,哲学与具体科学有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之分。联系在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材料和证明,离开具体科学的哲学是空洞的;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两种性质的指导作用: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哲学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正确的哲学,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指导,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哲学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2)哲学的基本派别(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0,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51,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52,不可知论,庄周梦蝶的故事提出了认识论的重要哲学问题。,(2)哲学的基本派别,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B、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思想。,57,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5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3)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形态.,59,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五行”说“间相生,交相克”交相克:金克木,斧头可以砍树;木克土,树木从地下钻出;土克水,水来土挡;水克火,水把火浇灭;火克金,金尽管厉害,但火可以把金属熔化。间相生:木生火,木头燃烧可以生火;土生金,土里有金属;金生水,金属熔化后变成水;水生木,水滋润树木;火生土,火把东西烧了,变成灰土。,中国古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理论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不同),6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原子是组成世界的最基本单位,是世界的本质;物质就是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分性等,视为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中国人(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3501物质微观338.wmv,摩登时代_人是机器448,寓言盲人摸象120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8,“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做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我不看此花时,此花与我的心同归于寂,我看此花时,此花与我的心一同开放(心外无物),()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帆动,而是心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类型.,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74,存天理,灭人欲,绝对理念,小结与问题,1、什么是世界观?2、什么是哲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内容是什么?4、哲学的基本派别?5、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6、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及挑战()恩格斯、列宁论“物质”及新物质观的意义,()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特点及缺陷:直观性、猜测性、缺乏科学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特点及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伽森狄,霍尔巴赫,物质=原子,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评价,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危机,放射性现象的发现,电子的发现,原子可分,原子可变,“唯物论被驳倒了”,唯心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可知性,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关系。,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大约有45亿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意识。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经过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考古发现,人是在300万年前才诞生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C、从动物的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无生命物的反应特性,科学已经证明,在若干亿年前的原始地球上,是非生物的无机世界,没有任何生命,但这些非生物的物质有一种反应特性,这种反应特性就是无机物为了适应自然界以改变自身的存在的状态,或使自己变成他物,这种反应是死板的、机械的、被动的、毫无选择的,比如,岩石的风化、海水的潮涨潮落、铁生锈(3Fe+2O2=Fe3O4),“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空谷回音、滴水穿石”。,1.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156.wmv,人类起源1436,与野狼生活在一起的德国狼孩242,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意识的产生不能离开社会劳动,劳动与语言的产生2.55,劳动与语言的产生2.55,2、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本质: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且反作用于物质,1.1意识人脑结构552.wmv,工业大跃进227农业大跃进53,三、世界统一于物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2、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空观3、社会的物质性4、实践是是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性光谱31.1无声微电子虚拟世界1011.1物质统一性:宇宙爆炸331,(1)运动的含义(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界限(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1、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运动的物质,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设想有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观点,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两重性,即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运动的绝对性(绝对运动),无条件性变动性,静止的相对性(相对静止),有条件性稳定性,相对静止的两种情形,a.一事物相对于它事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b.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对立的统一,割裂物质运动的两重性,片面强调运动的绝对性或相对性,会导致形而上学或诡辩论。,两者的辩证关系,a.对立统一,相互依存,b.相互渗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运动以静止为度量,100米短跑,起点静止,终点静止,跑动过程,两种错误倾向,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牛顿,形而上学不变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鲁底诺,相对主义诡辩论,看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呀,两种错误倾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阿基里斯每追上1米,乌龟向前走0.1米,阿基里斯每追上0.1米,乌龟向前走0.01米,阿追上0.01米,龟再走0.001米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4)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进化方向,退化方向,(4)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四大皆空”“人生如梦”,小结:,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观看下段视频,思考时间的特性,(1)时间、空间的定义,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反性,时间,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光阴似箭,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具有三维性,即长、宽、高,我国传统的时间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一日,地上十年,我国传统的空间观念,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惠施,方地为车,圆天为盖宋玉,康德、马赫的主观主义时空观,宇宙既不可能没有边界,又不可能有边界理由:1、假定宇宙是无限的,没有边界-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边界的宇宙2、假定宇宙是有限的,是有边界的,-我们无法想象宇宙边界之外的空无在康德那里,时空被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在马赫那里时间则成了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时空观中的主观色彩。,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与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人们曾经相信,时间是由无数瞬间组成的,瞬间与瞬间之间彼此连接,不可分割,并且以均匀的速度前后相续,就这样从过去向未来延伸。如果画在纸上,就是一条箭头指向前方的直线,这便是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牛顿的“绝对时间”的观念。在牛顿那里,时间被理解为与物质运动无关的均匀的流逝着的持续性,空间被理解为与物质运动相分离的空框子,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内在联系被抹杀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与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现代科学证实,宇宙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和物质,也不存在绝对流逝的时间。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都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视频中所说思想是正确的吗?(链接视频1.1.7:佛教谈时空。),时间通常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测量的。(2.73.5亿年前,一年是385390天3.54.0亿年前,一年多达410天20亿年以前,一昼夜相当于现在8小时),空间是以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测量的。(测量广阔的宇宙空间用光年,测量狭小的微空间用物质波、电磁波。)1.1物质与时间:钟慢效应233,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时间的膨胀608,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中给出的“尺缩效应”、“钟慢效应”诸结论就是对这一思想的科学证明。,(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3)时间、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物质运动无限性的表现,有限性,3、社会物质性的主要表现,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以物质力量改变物质力量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小结:,时间、空间的定义和特性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社会的物质性,返回,第一节重点掌握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4.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5.各种形态的代表性言论和思想家6.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8.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运动,9.意识的本质10.实践的基本特征1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12.简述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表现1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法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用联系、运动、发展、矛盾的观点看事物、看问题。有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认为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公孙龙,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世界怎么样?1、定义,2、辩证法的源头古希腊的辩论术,“辩证法(dialec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时代的辩论术,其本意是指在论辩中揭露对方论述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求得真理的方法。它的发明者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我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就像我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一样。”,苏格拉底的对话逻辑举例,苏格拉底:“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过路人:“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别人,这是大家公认的道德准则。”苏格拉底:“但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为什么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过路人:“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就要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过路人:“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的对话逻辑举例,苏格拉底:“假如你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过路人:“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究竟什么才是道德的呢?”过路人:“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现在却什么也不知道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实质精神助产术,辩证法意味着“对话”。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将论题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真理。辩证法是通过对话达到真理的方法。辩证法意味着“正反”。在对话中,苏格拉底总是佯装自己无知而与别人唱反调,从而对同一论题形成正反两种观点,通过两种观点的反复辩论,真理最终脱颖而出。辩证法是通过辩论逼出真理的逻辑。,诡辩论,辩证法:“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智者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自信他的授课简单明了,即使是傻瓜也能听懂。他告诉一个穷学生可以等到自己接手第一桩法庭诉讼案,挣到收入之后再付学费。而那个年轻人接受培训后却并不去开业。于是普罗泰戈拉就诉诸法庭,要求偿还他的学费。他在法庭上辩论说:该学生必须付给他学费:如果学生胜诉,就按原约付款;如果学生败诉,就按判决付款。他的学生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如果我胜诉,按照判决我就不用付款;如果我败诉(即我没有获得诉讼收入),按照原约我也不用付款。,形而上学的第一种含义:,公元1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后继者安德罗尼科(Andronicus)将其讲述哲学原理即“第一哲学”的十四卷著作放在物理学之后,无以名之,就叫,即“在物理学之后”。,3、“形而上学”的由来,此书在被译成中文时,译者借助孔子师徒“究天卜之际”的著名哲理论文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话,将其译为“形而上学”简单地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特别是指本体论思想。,形而上学的第二种含义:,黑格尔从西方形而上学所包含的“抽象和不变化”的含义中引伸出一种方法论的意义,即: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称之为“知性的形而上学”。现代西方学术界经常在第一种含义上指称形而上学,黑格尔本人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这一概念。,4、辩证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中国古代与古希腊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地燃烧着的活火。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他的那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格言,与孔子的“逝者如斯”一样,成为千古绝唱。,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他本可以继承希腊一个城邦的王位,但因迷恋哲学对王位毫无兴趣,最后把王位让给了兄弟。,古代朴素辩证法老子的辩证法,老子的朴素辩证法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相反相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先后相随。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命题,揭示了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普遍规律。物极必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较全面、多层次地阐述了世界辩证本性的哲学家。,在漫长的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一些经院哲学家把荒唐无稽的提问,空洞烦琐的考证,千篇一律的公式证明等也称之为“辩证法”,辩证法被糟蹋得声名狼藉。(例如:上帝能否造出一块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的“三段式”,古希腊辩证法由“正”和“反”两个因素组成。黑格尔认为,这种辩证法只有对立没有统一,从而导致否定的结果。真正的辩证法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对立的因素应该得到统一。为此,黑格尔在“正题”和“反题”之后又加上了“合题”,形成了著名的“三段式”,即“正题反题合题”,简称“正、反、合”。“正”与“反”本来是矛盾的概念,根据矛盾律,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但黑格尔认为,一个概念(“正”)中往往包含着否定的概念(“反”),即包含着矛盾,这种矛盾着的正反概念之间,必须有一个能够包含两者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合”),矛盾冲突才能得到解决。,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辩证法体系,但他的辩证法是概念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具有唯心主义性质。,打个比方:一只母鸡(正题)下了一个鸡蛋(反题)。母鸡一看,纳闷了:“这个东西不是我啊,它和我完全不一样呢!”但是孵化了十几天,小鸡(合题)破壳而出。原来,它还是一只鸡,但又不同于那只母鸡,也不同于那个蛋了。,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现代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拯救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中的“合理内核”,发现了物质世界本身的辩证本性,使辩证法重新“用脚立地”,从而恢复了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方面。,5、在比较中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6、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量转化为质:货币转化为资本,需要一定量的积累矛盾分析法:从商品二重性入手,发现价值二重性,进而挖掘出劳动的二重性否定之否定:小生产的个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被剥夺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货币的起源与货币的逻辑发展相一致;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利润,其中包括地租。虽然地租形式先于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的地租是属于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在逻辑上则是剩余价值的衍生,(1)总体图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2)三大规律(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五对范畴: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环节(联系)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构成,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世界的普遍联系,“蝴蝶效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38,1、联系的涵义:,2、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米的妈妈是谁?,考考你!,花,因为花生米,米的外婆是谁?,妙笔,因为妙笔生花,米的姐姐是谁?,大米,米的姐夫是谁?,老鼠,因为老鼠爱大米,()联系的普遍性,247,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链接视频1.2.2:麻雀悲歌)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一个网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252,(4)联系的条件性:,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必然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事物是世界普遍联系原理的基本要求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孤立性。,()基本要求: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过程性,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66,(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运动、变化、发展,“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运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变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发展,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2、发展的实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所谓旧事物,就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消亡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于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恩格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复杂性:同一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同一形式新内容旧形式旧内容新形式既要讲究方法又要反对形式主义,小结与问题,1.“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原题)2.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特征(原题)3.判断新事物和旧事物,返回,返回,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对立统一规律,Why?,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How?,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Where?,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四)质量互变规律(五)否定之否定规律,我的矛无坚不摧!,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1.矛盾的含义,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315,逻辑矛盾,例1阿凡提给别人写信时,有人偷看,阿凡提在信上写道:朋友啊,要说的话还很多,可是后边有个不知廉耻的家伙在偷看,因此我不能写了。那个人质问阿凡提,我什么时候偷看了,你为什么骂我。阿凡提说:“你没有看信,怎么知道我骂你”例2阿凡提的故事。毛拉告诉阿凡提,女人的话任何时候都听不得,阿说“这怎么办呢?今早我女人说要把两只肥羊送给你,现在不送了吧!”毛拉楞了半天说:“有时候可以听”。,逻辑矛盾,侦破组的老张、老李、李卫、任新负责侦查一起谋杀案。在侦案过程中,发现甲、乙、丙三人是很重要的嫌疑对象,但对谁是杀人凶手意见不同:老李肯定:乙是凶手老张认为:甲不是凶手李卫则说:丙不是凶手任新断言:甲是凶手破案后证明,杀人凶手确系三人中的一个,四位侦查员中只有一位的看法是正确的,请问:谁是杀人凶手?,形式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它是主观的,是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而造成的。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以及事物之间具有的对立与统一的运动过程。,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九道门”的追求:一男士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征婚,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根据不同的征婚条件设置了不同的小房间,请他根据自己的择偶标准和房门上的提示选择合适的房间。该男士首先看见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漂亮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漂亮的。男人推开了“漂亮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了“年轻的”门。接着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温柔贤惠的;另一扇写着:不太温柔贤惠的。男人推开了“温柔贤惠的”门。接下来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有钱的;另一扇写着:不太有钱的。男人推开了“有钱的”门就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依次推开了漂亮的、年轻的、温柔贤惠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快的、文化水平高的、身体健康的、有幽默感的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只见门上写着一行字:你追求的过于完美了,本所无法提供合适的人选,请你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黑格尔说得好:“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可见,辩证的矛盾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如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黑格尔,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恩格斯,322,资料,“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这话出自马克思之口。,对立属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同一性,?,化合与分解,人与自然,秋与冬,知与未知,磁与电,生与死正与负教与学买和卖先进与落后成功和失败,物质实体:如阴电与阳电、个人与集体;事物过程:如生产与消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事物的互相对立的性质(如刚与柔、上与下、积极性与消极性)和趋向(如必然性和偶然性);事物中某种对立的侧面:如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等。,矛盾对立双方的构成,狮子和放大镜不构成矛盾,它们两者虽然不同,但并不具有相互规定、相互依赖的性质,一方的存在并不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而它们并不构成矛盾的对立方面。,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一块磁铁的两极、自由和纪律、敌人和朋友、化合和分解、遗传和变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等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N,S,“武”由“止、弋”组成。弋即戈,是一种带长柄的兵器。“武”即武力、战争,其本意却是停止战争,求得和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范蠡与文种春秋时,吴越争霸。范蠡在越国二十余年,一心辅助越王勾践。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终于使勾践报仇雪恨,洗刷了会稽被围的耻辱。接着,范蠡又为越王谋划北渡江、淮,使越王称霸诸侯。范蠡也被越王勾践封为上将军。至此,范蠡便有了功成身退的想法。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失意时,他能卑恭待人,与人同处患难;一朝得志,便薄情寡恩,不容人共享安乐。范蠡认为,当年留在越国,只因勾践尚在患难之中,负有灭吴雪耻的重任。如今大功告成,正是离开越国的时候。并且,自己已身为卿相,高位大名之下不可久居,否则必有后患。因此,及早离去才是万全之策。于是,范蠡写下一封书信,辞别越王,带了一些珠宝细软,独自与家眷徒仆一起乘船前往异乡另谋生计,安度晚年。范蠡来到齐地,隐姓埋名,勤耕力作。不多久,就家境富裕起来,生活安乐。,范蠡十分关心自己的同僚好友文种大夫在越国的处境,便派人送去一封书信,要他想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明白越王只可共患难不可同荣乐的为人,及早离去,保全自身。文种接到书信,思考再三,终不忍离开越国,只是称病不再上朝,闲居家中。越王勾践怀疑他图谋不轨,便赐宝剑一口,命他自尽。文种临终,后悔自己不听范蠡的告诫,饮恨而死。,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333,喜与悲、难与易、福与祸、攻与守、胜与负、战争与和平、正确与错误等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朝着对立面转化。,克隆棉羊“多莉”,克隆过程,“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传说有一次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向老子请教问题,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立在一旁,老子那时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静养,大概听到了动静抬起眼皮来望了望,孔子赶忙再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回答:“还好”然后老子又开始闭目养神了,孔子便立即带领学生告退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都感到奇怪问孔子到:“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为什么没问什么问题就忙着回家呢?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刚强的牙齿却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们了吗?”,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一些成语或俗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日中则昃(z),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市场竞争,战场厮杀,学术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338,4、,(1)地位不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的发展都起作用,但二者的地位不同。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两样东西不会无缘无故地联结在一起,更不会毫无根据的转化。所以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性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有着任何条件下都能贯彻下去的趋势,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统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一点是说,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因而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无论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或互相贯通,都是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这一点是说,差别、对立和斗争,总是和同一相联系,为同一性所制约的。一切矛盾的斗争,都是在相互联结的关系中进行的,在同一体系中进行的。如果双方彼此孤立,毫不相干,根本就斗争不成。如战争和石头。,例如生物进化中的遗传和变异,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省职工医院护理人员招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鹤壁市市直单位第一批公益性岗位招聘2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86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化妆品级补骨脂酚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湖南益阳市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公开招聘(第一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事业单位已发布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湖北交投集团部分中层管理岗位竞聘上岗2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招聘辅警48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发展和改革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本溪市第一中学面向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DL-T5704-2014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云南师大附中2024年数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CSPEN-成人营养筛查与评定量表2024(附评分表)
- 招标代理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水平三(五年级)体育《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说课稿课件
- 2023发电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整定计算技术导则
- 月度工作总结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箱涵高支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