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五首,关于诗歌,诗歌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从诗的音律角度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1)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2)近体诗:(唐及以后的诗歌)律诗、绝句。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按内容分类: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古诗鉴赏旨要: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五首,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701761),字摩诘(ji),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2、来日:来的时候。3、绮(q)窗:雕画花纹的窗户。绮,有花纹的丝织品。4、着花未:着花,开花。未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示疑问。,【注释】,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可以很多很多,为何诗人独问梅花是否开花?,思考:,诗歌赏析,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作者简介,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友人友人或为妻子。,题目解释,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节奏,夜雨寄北(七言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即友人问;“未有期”即游子在答。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朋、欲归不得的的愁苦跃然纸上。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彼此相隔一方,超越时空,足见感情是多么真挚。,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是寄给友人或妻子的信息,而不是像前句那样的遥相问答。虽无问答,但彼此的憧憬,已在不言之中。故引出下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表愿望,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是由当前的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既然盼“共剪西窗烛”,则游人思归之切,自不待言。盼望归后与妻子“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与“巴山夜雨”相共而不得与与妻子相聚共话的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可想而知。,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和对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书法作品欣赏,淮上与友人别,郑谷,作者简介,郑谷(约848-约909),晚唐诗人,字守愚,袁州人。有诗集云台编。,淮上,即扬州。江苏省的城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火车站,古城扬州运河,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长江边上杨柳依依,,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扬子江”,长江的别称,点明了离别的地点,“杨柳春”点明了季节。,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致。,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春天里的离别,依依惜别的深情,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有王子安集。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作者简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五津:,指长安,送别之地。,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首联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咫尺。,作者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作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歧路:,沾巾:,无须,不要。,分手的路口。,沾湿手巾,指哭。,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王勃这首送别诗,一洗酸楚的情调,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全诗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诗豪之称著有刘梦得集。,作者简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白居易在酒席上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写作背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地点是在扬州。“初逢”理解为久别之后,再次相逢。“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诗文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永贞元年(805)年,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被调回长安,作诗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被贬连州刺史4年半,辗转调动12年后,被调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颔联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空吟:徒然地吟诵。,用典,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昭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被害的王叔文、被贬的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用典,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会有千帆驶过,枯萎的树前头有万木争春。颈联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目及答案
- 幽默三国读后感550字(9篇)
- 售后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脚本
- 城市绿化养护项目管理合同
- 营销方案撰写指南
- 可爱的小仓鼠爱的作文(15篇)
- 时间变化的声音课件
- 通稿2003读后感9篇范文
- 诗歌修辞手法与意境构建:八年级古诗鉴赏教案
- 记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感动作文(10篇)
- 《颅脑与腹部损伤》课件
- 2025年企业劳动者雇佣合同样本
- 安徽省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
- 企业级实验设备的投资回报分析方法
- DB37T 5133-2019 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顺产产后护理查房
- 《糖尿病饮食教育》课件
- 承包村里集体建设用地协议范文
- 胸腰椎骨折的康复治疗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