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1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2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摩登时代,导入,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的世纪”,阅读课文78,思考:为什么19世纪会被称为“科学的世纪”?,拿破仑波拿巴统治期间,为培养人才,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以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他用国家权力保障了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使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思想在人民中间得以延续,在将爱国主义发扬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学者、军事家、工程师和实业家。,知识宝典,1、西欧各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1804年12月3日,即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第二天,巴黎理工学校的学生奉命参加了三军检阅队。拿破仑走到这个队列前,亲手将一面锦旗授予排在队列首位的1804年该校的第一名毕业生手中,旗上绣着“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大字。随后拿破仑命令该校队列紧跟在禁卫军之后而位于三军之前通过检阅台,1814年1月,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理工学校的全体师生向拿破仑请战,皇帝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他不希望法兰西未来的精华充当战争的炮灰,毕竟他们是未来的学者而不是武士,法兰西需要他们的头脑,他们的集体价值大于法兰西皇帝的王冠,法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16世纪欧洲科学家的小阁楼,19世纪欧洲科学家的实验室,比一比,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设立大学实验室,宽敞的实验室、精良的实验仪器。,2、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说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下设的系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什么?,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偏重社会科学、神学和医学,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科,柏林大学1810年,柏林大学创建,成为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这里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求学的母校,也是全球扬名的列宁、周恩来、朱德、李卜克内西、梅林等世界伟人学习、工作过的地方;该校还出了31个诺贝尔奖得主,出了世界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出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等等杰出人物。,麻省理工学院(MIT)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与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1865年创建。创建之初,只有15名学生。经过近140年的发展,现已有学生近万名,并且已被世界公认为与牛津、剑桥、哈佛等老牌大学齐名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科学学会成立,美国总统杰弗逊认为国家少不了科学,亲任包括农艺、医学、天文等学科在内的美国哲学学会会长。1844年,总统泰洛主持了美国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1863年,总统林肯批准成立美国国家科学院。在19世纪,美国共建立了400多个科学技术组织。,英国18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技术活动基本上是靠个别学者、个别工匠分散进行的,缺乏促进进步的社会组织,科技学会为数不多,人员也少。在工业革命中,情况就不同了,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由地方企业家赞助的科学技术团体,其中最早的一个是1766年在英国伯明翰成立的太阴学会。,当时,科学研究的氛围非常浓,硕果累累,除了生物进化论,还涌现了许多重要人物和著名学说,你知道吗?,科学的世纪,现代原子论的提出1803年,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化学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所组成。他的原子论为许多经验性的化学定律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解释,使人们认识到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统一本质。,走向银河系1783年至1802年,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首次发现了太阳的自行,并确定了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银河系的形状和大小,证明太阳仍然不是宇宙的中心,从而使人类的认识又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揭示化学元素周期率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通过对当时已知的63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机敏地发现了这些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提出了化学周期律。他依据这个规律,大胆预言了十几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它们的性质,后来被一一证实。,认识构成生命的细胞19世纪生物学最突出的成就是细胞理论的提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建立。,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的基本生命单元,动物学家施旺又将其推广到动物界。,3、重大突破:19世纪中期,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科学的世纪:1、西欧各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2、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地。(1)宽敞的实验室、精良的实验仪器。(2)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出现了专门的理工大学。(3)以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3、重大突破:19世纪中期,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为什么19世纪被成做科学的世纪?,我会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遍及欧洲北美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赶超英国。,导学,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灯泡等,内燃机,飞机,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发电机,西门子,1866,德国,电动机,格拉姆,1870,比利时,电灯泡等,爱迪生,1879,美国,内燃机,卡尔本茨等,19世纪80年代,德国,飞机,莱特兄弟,1903,美国,有线电报,莫尔斯,美国,有线电话,贝尔,19世纪晚期,美国,无线电报,马可尼,19世纪晚期,意大利,19世纪中期,阅读表格,你能获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发电机,西门子,1866,德国,电动机,格拉姆,1870,比利时,电灯泡等,爱迪生,1879,美国,内燃机,卡尔本茨等,19世纪80年代,德国,飞机,莱特兄弟,1903,美国,有线电报,莫尔斯,美国,有线电话,贝尔,19世纪晚期,美国,无线电报,马可尼,19世纪晚期,意大利,电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西门子和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发明电动机的格拉姆,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爱迪生与电有关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这些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主要发明,这些发明以什么作为动力?此动力有何不足之处?,蒸汽,损耗大、应用范围小、污染大、使用不方便,电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与蒸汽机相比,它的优点是什么?,19世纪巴黎的电力铁路,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1900年巴黎世博会电器宫夜景图,思考:与蒸汽相比,电力作为动力有何优点?,电能的优点?,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能按用户需要科学分配能量。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便于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电能无污染。,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我来说,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纽约、底特律、新泽西等地在内的几乎整个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断电。通讯、交通一片混乱,曼哈顿街道上的红灯全部熄灭,道路上拥堵着装满乘客的汽车和奔跑着追逐汽车的人们。联系日常生活说一说:“如果没有电,生活将会怎样?”从2003年开始,在我们身边也进行了一场又一场与“电老虎”之间的斗争,你能为家乡解决电荒问题提一些好的建议或设想吗?,科技改变生活!,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汽车(从此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卡尔本茨:内燃机发明者之一,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使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应用,马车,蒸汽火车,铁轨火车,汽车,飞机,思考: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广泛应用,石油开采和提炼,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科技影响生产!,19世纪电讯事业发展,贝尔试电话,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电话,有线电报,新的信息传递工具有哪些?这些新技术的发明为信息时代的到来起到了什么作用?,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电力的开发与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应用,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最突出,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的建立,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塑料制品,最初的油田,科技开启现代生活!,谈一谈: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感悟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展望工业革命,你期待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能解决当前社会的哪些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电力的广泛应用,(1)内燃机的诞生(卡尔本茨),(2)汽车的出现1885年卡尔本茨(德),(5)贝尔发明电话1876年(德),(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