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网B.磁性物质网C.真空网D.金属物质网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2012菏泽中考)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1330316510050001300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2012大理中考)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7.如图所示,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能听到令人震撼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声音能在(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渐渐听不到了,恢复瓶里的空气,重新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真空(选填“能够”或“不能”)传声。8.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三、实验探究题(7分)9.(2012防城港中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煤油1324空气(15)340水(常温)1500空气(25)346海水(25)1 531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0.(6分)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和听到第一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2 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多少m?(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物质温度/速度/ms-1空气20344水201 450松木203 320铁204 90011.(6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两个平行悬崖间的山谷中喊了一声,2 s后他听到由一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又过了4 s,听到另一边悬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A项黄鹂鸣叫声是鸣膜振动;B项歌声是人的声带振动;C项猿声是声带振动;D项风雨声是空气振动。2.【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网来阻断声音的传播。3.【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把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经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根据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使观众能从各个角度接收到声音,并使声音延续(混响),使观众感觉到声音的气势磅礴,故B说法错误。5.【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速。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铅的密度最大,但是声音在铅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铁和铝中的传播速度,故A说法错误;铝、铁等一些固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气体的密度,在固体中的速度也大于在气体中的速度,故B说法错误;铝、铁、铅都是固体,空气和氧气是气体,铝、铁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的密度,故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C。6.【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相关知识。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考生的耳朵的。答案:振动空气7.【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能听到令人震撼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声音可以通过衣架和细绳传入人耳,即表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渐渐听不到了,空气减少,声音减小,表明真空不能传声。答案:固体不能8.【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由题意知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了右边音叉发出的声音传到了左边音叉,引起了左边音叉发声。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知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由此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答案:空气振动9.【解析】本题考查声速的大小。由题表可知: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传播较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答案:小温度10.【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相同的路程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子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铁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两次时间间隔为1.2 s。根据计算时间的公式t=sv可得:s344 m/s-s4 900 m/s=1.2 s,计算得这条直铁管长约为444 m。答案:444 m11.【解析】从发出声音到听到被悬崖反射回来形成的回声,左边悬崖所用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加油站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航行管制员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及答案
- 汽车驾驶维修考工试题及答案
- 外加工合同4篇
- 高空施工终身劳动合同(3篇)
- 安徽二建市政考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企业设立与农业科技合作合同
- 钢铁企业职工工伤事故赔偿及保险协议
- 水工专业笔试试题及答案
- 0.4mm隔潮膜报告及首页20230605
- 维修成本优化研究
- 八大员-标准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企业研究院建设行业管理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 员工大会制度
- GB/T 44311-2024适老环境评估导则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全册】
- JTS-204-2008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PDF解密
- NBT 10643-2021 风电场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解密
- 初中英语单词表(For-Junior)2182个 带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