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运动和力,第六讲,1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物体的惯性,知道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4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说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为相互作用力等。,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2惯性:物体保持_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它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有关,惯性对我们有利也有弊,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原来运动状态,质量,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包括:(1)速度大小改变;(2)运动方向改变;(3)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1(2013,安徽)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离开地面后,由于_,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2(2014,宜昌)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_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_,所以紧套在柄上。,相互,惯性,锤柄,向下运动,3(2014,陕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4(2014,嘉兴)今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前往济州岛途中突然急转,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导致客轮侧翻,客轮急转时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主要原因是()A货物的重力变小B货物具有惯性C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消失D货物受到平衡力,C,B,5(2013,东营)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B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C车突然加速D车突然减速,D,6(2013,东营)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C调整两边托盘所放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B,7(2013,陕西)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子就能套紧在木柄上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8(天津中考)图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D,C,9(2013,衡阳)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_。(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_。,远,小,慢,匀速直线运动,【例1】(2013,广州)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A始终静止不动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在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大石头受到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之后会保持一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D,【变式题1】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D人在冰雪地面上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B,【例2】(2014,荆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F一直保持不变,那么从木板右边开始离开桌面边缘到木板中点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加速运动B木板减速运动C木板匀速运动D木板先匀速,后加速运动,二力平衡,【解析】长木板全部在水平桌面上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从木板右边开始离开桌面边缘到木板中点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没有变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所以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没有变化,而水平拉力F一直保持不变,所以拉力F和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木板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选项正确。【答案】【变式题2】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每次使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实验还采用转化法:观察不同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理想推理法:进一步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通过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的大小,来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了保证物体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等,必须让物体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2用小车(或小卡片)代替木块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3探究力的大小关系时在两边托盘中放上质量相等或不等的钩码,观察平衡状态是否改变。4探究两个力方向的关系时,将两个拉力向相反的方向拉或向相同的方向拉,观察平衡状态是否改变。5把静止的小车(或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后又回到原来的静止位置,这是探究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例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_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2)实验中,通过调整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解析】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研究的对象是小车,通过改变两侧钩码个数的多少来改变小车的拉力F1、F2的大小,观察二力在什么条件下小车才能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物体将会转动。【答案】,(1)小车(2)钩码个数(3)转动,【常见易错现象】认为力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把物体具有惯性说成“受到惯性作用”或“受到惯性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易混(平衡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接触不同的物体);认为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例4】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罐对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2025秦皇岛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攀枝花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 2025行业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 建设银行2025盘锦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宝鸡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绥化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运城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汕尾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工商银行2025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黑龙江地区
- 住院患者自备药品管理制度
- 复苏室心理护理
- 公司商铺降租方案(3篇)
- (标准)供电 供水协议书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电镀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道路改道及交通疏导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个性化选择与护理管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