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复习课件.ppt_第1页
中国古代农业复习课件.ppt_第2页
中国古代农业复习课件.ppt_第3页
中国古代农业复习课件.ppt_第4页
中国古代农业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概要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构成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征。,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明清时期“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13四川高考说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具体: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技术的革新)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制度的变革)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经济发展模式)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经济特点),一。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构造变化,直辕犁,曲辕犁,简要归纳:,二、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1.古代几种土地制度,2.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2)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度。3.土地私有制度的影响(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2)容易造成土地买卖和兼并,高度集中。,三.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2、“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3、“小农经济”出现时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经济中一直占主导地位。,4、小农经济历史评价,历史地位,局限性,2、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的来源;,2.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积两千年的累计,才有增长4.5倍的成绩,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仅为0.1。这个发展速度,但若与欧洲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增长率相比(英国工业革命前农业生产增长率为40%,年平均增长率为5%。)就显得极为缓慢了。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限制了传统农耕技术实现革命性发展,汉景帝:“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汉书食货志,民间俗语: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正因为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所以有句老话: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5.“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1)分散性: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户生产。(2)封闭性: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不紧密。(3)落后性: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劳动力密集型。(4)脆弱性:效率低下,抗灾害能力差。,有利因素:,6、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土地兼并现象;赋税徭役沉重;社会环境动荡;自然灾害频繁,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基本特征。2.与市场联系不紧密,具有封闭性。3.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一直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