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华为文化_第1页
简单的华为文化_第2页
简单的华为文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的华为文化中国有两家企业,联想集团与华为,在某一点上呈现着惊人的相似:创始人和他的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相差 20 多岁。这种自然性的“父与子” 、 “导师与学生”的年龄结构,在两家企业的成长史中是否有某些特殊的意义?早期,处于原始积累期的华为,集结了一群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使得处于饥饿状态的华为几乎无所不能,严酷的外部环境以及贫瘠的资源,内部管理的各种挑战,都没能彻底摧毁它的组织意志,相反却使它内在的凝聚力更加强大。无疑,“导师”任正非是这个组织的灵魂与旗手。 “他挥挥手,一个疯子就带一帮傻子,占领了上甘岭、华尔街他代表了你的利益,你相信他啊。 ”华为一位高管说。华为芯片公司总裁的感受是: “老板创业时 40 多岁,带了一批二十出头的大学生,他们比较单纯,老板给了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学问 对客户好,你就好。大多数人信这个思想,发现走正道也能赚钱,也就跟着他走正道了”当然,前提是“傻”,是相信;信则灵,信则有正念;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在成就组织的同时成就每个个体。 “聪明的人”大多是怀疑主义者,疑则不同心、不同路。任正非在27年之后总结道:“从公司过去的情况看,其实优秀的人都走光了,就剩下我们这些不优秀的人,我也是个阿甘,相信傻干会成功,所以我没走,你们也傻就留下了。过去傻成功了,你今天同样傻也会成功的,华为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傻,傻的人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是合作奋斗,每个人去自省吾身,去改变自己。 ”有人问任正非: “你认为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成熟了?”任正非想了想回答:“57 岁吧,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什么在任正非的心目中最为重要?客户, “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 ,这就从根本上定义了华为文化的一元性:面向客户的多劳者、贡献者则“发财” ,则“升官”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2012 年底,华为在某国中标近 10 亿美元,攻克了多年未拿下的“大粮仓” ,公司给参与竞标的团队 700 万元人民币奖金。第二年上半年,合同签订后,任正非又拍板再奖励 1 000 万元,时任所在地区部总裁说: “老板,已经奖励了,这次您请大家吃个饭就行了。 ”任正非很生气: “你自己吃饱了不管兄弟们死活,那我请你吃饭,把你的奖金股票工资都给我,我天天请你吃饭”接着连打 5个电话: “你要认真想想,弟兄们在一线干活不容易,要给大家分好钱啊”地区部总裁: “老板,1 000 万元太多了,我不敢要,压力太大,哪有一个项目奖这么多的?我虽然一分钱不分,但我内疚啊。 ”任正非: “那你告诉我多少合适”最后按 700 万元发放,等于奖励了两次“我们要一碗米,他不是给你一斗米,他给你十斗米;你准备了一顿大餐,他给你十根金条。 ” 华为运营商 BG 总裁邹志磊认为:“老板做的事短期内不要评价,拉长看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一个项目怎么干他不关心,只要结果,他给你政策、资源,还告诉你,这本来就是你们挣的”说到底,华为文化很简单,但文化纵深感很强。可以复制吗?当然可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原则, “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理念即可;但也难以复制,因为这种文化的一元性、纯粹性在很多组织里事实上做不到,尤其是持续的、长期的坚守更加困难。组织文化像一枚硬币,如果两面的币值不一致就会导致混乱。“在华为做事的原则是,脑子不能长草” ,邹志磊如此总结华为的用人原则。多劳者、贡献者则“发财” ,这条准则从华为创立之初到如今,始终贯彻得很彻底,由于“分配不公”引起的组织内讧、消极情绪以致团队分裂的现象在华为历史上很少发生;与此同时,多劳者、贡献者则“升官”的干部晋升机制,在华为也一直坚持得比较好。你要想快速进步,到非洲去,到艰苦地方去;你要想做“将军” ,到上甘岭去,到主航道去。华为很少讲“培养干部” ,任正非倡导的是“赛马哲学” 将军是打出来的,正所谓“谁培养了毛泽东?谁培养了邓小平”华为芯片公司总裁评价道:“公司不投机,加上理想又远大,人就被激发出来了,华为大部分人内心是有点理想主义的。公司的基本概念是朴实的,老玩花样的人在公司是不会占到便宜的,最终会被识别出来,而有贡献的奋斗者,坦荡做人做事,就会脱颖而出”轮值 CEO 徐直军说: “为什么打仗的时候最容易选拔干部?因为战争是残酷的,首先你要自己没死,你没死就意味着你带领的队伍打了胜仗,打了败仗你自己就被围掉了,你也就起不来了。时势造英雄,战争年代产生的干部是真正的以绩效导向为基础” “提拔谁,选谁,构建的是在组织里的一种导向。华为这么多年关键是在各种政策方面的导向,越来越让大家感受到你只要好好干,你是有前途的,你会有更好的发展舞台大家关注点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不是去拉关系、拍马屁,要拍马屁到客户那拍去”历史上,华为考核干部的标准是绩效与关键行为相结合,这往往导致看素质(关键行为过程)觉得你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去干,淡化了绩效这个硬条件,带来的结果有可能是: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导致提拔和使用干部的随意性大,可能带来用人不公。2005 年,公司高层进行过多轮激烈讨论,甚至拍桌子争吵,最后形成决议:干部选拔以绩效为分水岭,绩效在前 25% 的才看关键行为过程,没有在前 25% 的不在提拔之列。这样,就从制度层面杜绝了徐直军所讲的“胡志明小道”现象 通过拉关系、走门子、攀附山头得到晋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为技术专家说:“老板总讲留下来的人傻,优秀的人都走了,这是不对的,没有优秀的人怎么能造就今天的华为?留下来的人为什么头脑简单?他不需要复杂,大家都是聪明人,选择了相信就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