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 1、什么是地震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它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岩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2、地震是怎么产生的自有人类以来,就始终感受到来自地震的威胁,中国2000多年前就有地震的记录历史!地震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尽管科学家们到目前为止仍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经过100多年的不懈努力,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地震模型,弹性回跳模型即是其中之一。科学家们推测,地表岩石的大规模迅速错动是强烈地动的原因。地球深层构造力造成地球外层大规模变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质断裂的突然滑移则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在实验室里岩石受压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破裂”或”破坏”。在有的突发破裂中,断裂把岩石切开,两侧岩石相对滑动,多条裂纹把岩石裂成碎块。如果岩石破裂的碎块能再拼合起来,这种破坏类型称为脆性破坏。另外一种岩石破坏中,标本的两侧不突然滑移,而是缓慢地碾磨,沿着一个倾斜断面仍粘合在一起。这种岩石的破坏不能象脆性破坏那样快速释放储存的弹性能量。在自然界大规模的破裂面被称为地质断层,许多断裂非常长,有的可在地表追踪几千米。象在实验室中见到的那样,一条断层的两侧既可以逐渐并难以察觉地互相滑过,也可以突然破裂,以地震这一形式释放能量。在后一情况下,断裂两侧向相反方向错动。现在广为接受的地震发生的物理模式,最初缘于美国工程师里德对1906年圣安德列斯地震的研究中产生的。1906年以前,跨被圣阿德列斯断裂切过的区域做了两组三角测量,一组在18511865年,另一组在18741892年。里德发现,1906年以前的50年时间内,断裂西侧向北北东方向相对移动了3.2米。当这些测量数据与地震后测量的第三组数据比较时,发现地震前和地震后,平行于圣安德列斯破裂的断裂,都发生了明显的水平剪切。科学家据此认为,地震是由于变形岩石的弹性回跳,是地球上部沿地质断裂发生的突然滑动,这种滑动沿断面扩展,这种滑移破裂传播的速度小于周围岩石中的地震剪切波波速。存储的弹性应变能使两侧岩石大致回到先前未变形位置。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变形的区域越长、越宽,释放的能量就越多,地震的强度也越高。岩石的垂直应变也很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回跳沿倾斜断面发生,引起地表水平线沿垂向垮落并形成断层崖。大地震造成的断层崖可达好几米高,有时沿断列走向延伸几十或几百千米。岩石力学实验室里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地震前期应变在地球岩石中的变化。在这些实验中,将水饱和岩石试样在高温下的流体介质中压缩,表征在局部构造力作用下地壳缓慢变形,在构造断裂邻近造成岩石中微裂隙的集中。水缓慢地扩散并充填到岩石的裂缝和孔隙之中。由于微裂隙的发展,沿断裂的高应变区的体积增加,导致岩石的应变膨胀,这个膨胀过程进一步导致断裂带弱化。同时,裂隙水使得潜在断层面的摩擦力降低,以致最终沿一个主要断裂面滑动。按这种方式变形的断裂产生弹性回跳并传播扩展。通过研究主滑动附近的裂缝发育过程,有助于对地震前震和余震的理解:前震是沿断裂的应变和破裂物质中微破裂的结果,而那时主破裂并没有发生。前震中的有限滑动稍微改变了局部应力的格局。水的运动和微裂隙的分布,终于使一个更大破裂发生,造成主震。主破裂的发生及断层局部的摩擦生热,导致沿断裂带的物理条件与主震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结果是发生一系列次级的断裂活动,造成余震。之后,该区的应变能逐渐降低,开始一个新的应变积累过程。3、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由于地震预报还处于研究阶段,绝大多数地震还不能做出临震预报,地震的发生往往出乎预料。地震的突发性使得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不仅没有组织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而且难以采取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进行应对。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据1988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专家组的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全球地震灾害死亡总人数超过120万人,其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是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19001986年间地震死亡人数占在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其中中国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占42%,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的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集。统计表明,约60%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造成的。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等都引发大火,关东地震中死亡14万人当中,约10万人因火灾死亡。4、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近代地震的震级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的幅度计算得出。古代地震的震级是根据文献资料记载的破坏情况推算出来的。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即地震时地表宏观物体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因此针对某次地震事件来说,它的震级只有一个,而地震烈度在离震中不同的地方是不相同。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和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我国和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把烈度分为十二度。一次地震发生之后,距震中区距离不同的地方受到的破坏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震中区烈度最高,破坏最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低,破坏程度越小。同一震级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同和发生地震的地点不同对地面造成的破坏损失往往是大不一样的。一般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以及震源深度较大的地震,造成的损失或破坏较小一些;而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或者震源较浅的地震,造成的损失或对地面的破坏要相对大得多。5、避震十法则(1)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大的晃动时间为1分钟左右。这时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时,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6)在商场公司、剧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在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场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6、家庭如何制定防震措施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7、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8、家住楼房怎样避震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震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9、家住平房怎样避震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炕沿下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坚固的桌子下(旁)或床下(旁)。震时不可取的行为滞留在床(炕)上;躲在房梁下;躲在窗户边;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10、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11、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12、在户外怎样避震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棚;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13、在野外怎样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14、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有哪些具体规定1998年12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条例规定,一个完整的发布地震预报过程包括四个程序:地震预测意见的提出、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和地震预报的发布。1)地震预测意见的提出与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地震预测意见属科学行为,它必须是依据真实、可靠的资料通过科学分析得到的,绝非是无根据的主观臆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地震预测意见,但必须上报县级以上地震工作部门或机构,而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只能由县级以上地震工作部门或机构通过召开地震会商会的形式产生。2)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制度。由于地震预报发布属政府行为,不仅要考虑地震预测中的科学问题,而且要考虑与其有关的社会、经济影响。各级地震工作部门或机构作为同级政府主管地震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向政府报告地震预报意见的同时,必须提出相关的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建议。为此,有必要建立地震预报的评审制度。但紧急情况可以不经评审。地震预报的评审工作规定由国家和省级地震工作部门组织。3)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临预报只能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但考虑到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特别是近几年来对一些中强地震作出有减灾实效的发布短临预报的实例,特别授予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的权限。但这个特别授权只能在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15、什么是地震谣传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事理论-综合版(旧版)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字一到十的课件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2课时 走进美丽乡村
- 水闸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
- 通风系统安装与调试方案
- 水画课件观看体验
- 用户体验设计55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工程照明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附还款来源保证的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合同补充协议
- QC新老七大工具培训课件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JJF 2025-2023高动态精密离心机校准规范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