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及其辅机.ppt_第1页
汽轮机本体及其辅机.ppt_第2页
汽轮机本体及其辅机.ppt_第3页
汽轮机本体及其辅机.ppt_第4页
汽轮机本体及其辅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主要内容,一、概述二、汽轮机本体三、旁路系统四、液压油及DEH系统五、润滑油系统六、轴封系统七、汽机疏放水系统八、凝汽器系统,一、概述,机组布置方式:室内纵向布置,机组右扩建(从汽机房向锅炉房看,机头在左侧),机头朝向固定端。,负荷性质:带基本负荷并调峰运行,机组运行方式:定一滑一定方式运行,1.主设备使用条件,循环冷却水:设计温度20夏季最高温度33,机组运转层标高13.7m,凝汽器背压:双背压为4.4/5.4kPa(a)/(平均背压4.9kPa(a),1.主设备使用条件,循环冷却水系统供水方式为一次循环(直流)供水。电厂水源为长江水源,有海水倒灌。,燃料电厂燃煤设计煤种为神府东胜煤。,水源电厂水源为长江水源。长江水量充沛,且含沙量很小,可充分保证电厂用水量的需要。,1.主设备使用条件,额定功率(铭牌功率TRL)下参数额定功率600MW额定主汽门前压力24.2MPa(a)额定主汽门前温度538额定再热汽阀前温度566,汽轮机型式:本机组选用东方汽轮机厂提供的N600-24.2/538/566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2.系统及设备描述,阀门全开(VWO)功率660.244MW,2.系统及设备描述,加热器级数8级3高4低1除氧给水温度(TRL工况):286.3,2.系统及设备描述,给水泵为每台机组配置:2台50汽动给水泵和一台35%启动及备用电动给水泵,2.系统及设备描述,2.系统及设备描述,第四级抽汽用于除氧器加热、驱动给水泵汽轮机及厂用辅助蒸汽系统。驱动给水泵汽轮机的备用汽源采用冷再热蒸汽。,主蒸汽管道从过热器出口集箱单管接出,在进入汽机前分成两路,分别接至汽轮机左右侧主汽门。,再热蒸汽冷、热段管道,均采用采用双-单-双连接方式,锅炉和汽机地接口均为两个。,2.系统及设备描述,二、汽轮机本体,1.汽缸,高、中、低压缸均采用已有成熟运行业绩的结构和材料。高压内缸、喷嘴室及喷嘴、中压内缸、导流环等部件选用在高温下持久强度较高的材料。,在每个低压缸上半部设置的排汽隔膜阀(即大气阀),爆破压力值为34.3kPa(g)。,低压缸与凝汽器采用不锈钢弹性膨胀节连接,凝汽器与基础采用刚性支撑的方式。,1.汽缸,汽轮机缸效率汽轮机总内效率92.04(包括压损)%高压缸效率86.41%中压缸效率92.55%低压缸效率92.97%,通流级数高压缸8级中压缸6级低压缸227级,2.汽缸,汽轮机转子采用无中心孔整锻转子。,各个转子的脆性转变温度(FATT)的数值:高中压转子100,低压转子-6.6。,汽轮机设计允许不揭缸进行转子的动平衡。,3.转子及叶片,由于蒸汽参数高且采用直流锅炉,对汽轮机防止固体颗粒侵蚀(SPE)采用了调节级喷嘴渗硼涂层的方法。,末级叶片第一台采用镶焊司太立合金,第二台采取高频淬火的措施防止水刷。,低压末级及次末级叶片应具有可靠的抗应力腐蚀及抗水蚀措施,汽轮机设有足够的除湿用的疏水口。,3.转子及叶片,轴系临界转速值:高中压一阶/二阶1690/4000r/min、低压A一阶1724/4000r/min、低压B一阶1743/4000r/min。,采用转子接地装置和汽缸接地装置,防止发电机产生的轴电流、轴电压对汽轮机轴的损伤。,3.转子及叶片,3.转子及叶片,末级叶片长度:1016mm,主轴承是自对中心型水平中分轴承。,任何运行条件下,各轴承的回油温度不超过65,每个轴承回油管上有观察孔及温度计插座。运行中各轴承设计金属温度不超过90,但乌金材料允许在112以下长期运行。,4.轴承,4.轴承,轴瓦参数及形式,5.盘车装置,盘车装置电动盘车,盘车电动机容量/电压15/380kW/V,盘车速度1.5r/min,6.汽门与执行机构,配汽方式:复合配汽(喷嘴调节节流调节),7.汽机运行,噪声水平85dB(A),最高允许背压值0.69Mpa(g)油侧0.49Mpa(g)设计温度:管侧80壳侧80材料:冷却板不锈钢水室20g壳体20g,3.技术数据,辅助油泵交流启动泵(MSP)型式离心式数量1台容量378m3/h出口压力0.2Mpa转速1500r/min电动机型式1.1YB225M-4容量45Kw电压AC380V,交流辅助油泵(TOP)型式离心式数量1台容量281.1m3/h出口压力0.3Mpa转速3000r/min电动机型式1.2YB250M-2容量55Kw电压AC380V,直流事故油泵型式离心式数量1台容量229.2m3/h出口压力0.28Mpa转速1750r/min电动机型式Z2-82容量37Kw电压DC220V转速1750r/min,3.技术数据,六、轴封系统,轴封供汽系统,2)设一台100容量的轴封蒸汽冷却器。轴封蒸汽冷却器按凝结水泵出口全压力设计。轴封冷却器的管材选用不锈钢。,1)轴封汽系统的压力和温度应是自动控制的自密封系统,该系统还能向给水泵汽轮机供轴封汽,轴封系统的备用汽源为冷再、辅汽及主汽。该系统设有轴封压力自动调整装置、溢流泄压装置和轴封抽气装置。,1.系统及设备描述,轴封排气风机型式:离心式数量:11台容量:2000m3/h排汽压力:3kPa(g)转速:2920r/min材料:壳体:Q235-B轴:45叶轮:0Cr18Ni9电动机型式:Y160M1-2容量:15Kw电压:AC380V转速:2920r/min,2.技术数据,汽封蒸汽冷却器,2.技术数据,汽封蒸汽冷却器(续),2.技术数据,七、汽机疏放水系统,1.系统及设备描述,汽轮机疏水、排汽系统,3)在失去压缩空气气源时,所有气动疏水阀门自动打开。,2)疏水和排汽系统为全自动,并能远方手动。,1)疏水系统的设计能排出所有设备包括管道和阀门内的凝结水。使备用设备、管道、阀门保持在运行温度状态。,c)汽室和高压缸进口喷咀间的主蒸汽管道疏水。,b)主汽轮机和给水泵汽轮机的主汽门上下阀座的疏水。,a)收集和凝结所有轴封和阀杆漏汽的疏水。,1.系统及设备描述,d)中压联合阀门,各抽汽管道上逆止门的疏水。,h)凝汽器附近疏水集箱上试验用连接件。,g)主蒸汽、再热蒸汽、各级抽汽及本体管道上低位点疏水。,f)给水泵汽轮机的疏水。,e)排汽装置阀门的漏汽。,1.系统及设备描述,2.自动控制和联锁说明,汽机防进水控制,在某些重要的蒸汽管道(如再热冷段管)的上、下方设置热电偶,以便根据该管道上、下温差来检测管道内是否积水,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运行人员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在各主要蒸汽管道的疏水口设置疏水袋,在再热冷段管低位疏水点增设疏水袋并设二个水位传感器用于自动动力驱动阀门和在主控室内报警。,汽封系统喷水减温器后设连续疏水,并应能排出喷水减温器全开时喷入的全部水量。,增设减温水控制阀和关断阀,并与机组运行联锁,在启动、停机、甩负荷时自动喷水,正常运行和停机状态下自动关断。,2.自动控制和联锁说明,汽机疏水阀运行建议说明如下:,在运行中,当蒸汽管道上、下温差急骤增大时,应及时作出进水的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隔断水源。,2.自动控制和联锁说明,汽轮机疏水系统应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疏水,在机组启动之前开启全部疏水阀,当机组负荷到额定负荷的10%时,自动关闭高压段动力操纵疏水阀;当负荷到额定负荷的20%时,关闭中压段动力操纵疏水阀;当负荷到额定负荷的30%时,自动关闭低压段动力操纵疏水阀。停机时,当机组负荷到额定负荷的3010%时,自动依次开启低压段、中压段、高压段各动力操纵疏水阀。,2.自动控制和联锁说明,八、凝汽器系统,1.总的介绍,凝汽器管排示意图,东方汽轮机厂引进德国Balcke-durr公司(简称BD)凝汽器设计、制造先进技术,设计的双背压凝汽器。,2.双背压凝汽器外形图,3.凝结水回热装置示意图,4.系统及设备描述,凝汽器,3)在凝汽器的喉部装有两组低压加热器。凝汽器采用外部反冲洗,反冲洗蝶阀的口径为Dn1600。,2)凝汽器能在VWO工况,以及循环水温33下连续运行并保证除氧要求。,1)凝汽器的设计条件以VWO工况为设计工况,循环倍率为55,循环水温升不超过10,循环水设计水温20。,凝汽器(续)4)凝汽器束管材为TP317L,凝汽器有效冷却面积不小于38000m2。空冷区和通道外侧采用厚壁管。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严密,防止循环水混入汽侧。,5)凝汽器的水室设有分隔板,循环水能通过一侧的进出口单侧运行,此时汽轮机能达到75%TRL的出力。,4.系统及设备描述,凝汽器(续)6)在规定的负荷运行范围内,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的含氧量不超过20PPb。,8)凝汽器内设有为低压旁路排汽用的减温、消能装置,当旁路系统投入运行时,低压缸排汽温度不超过其限定值。,7)凝汽器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