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 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_第1页
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 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_第2页
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 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_第3页
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 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_第4页
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 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720. 3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of :on 720. 3 720(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本部分是 720的第3部分。附录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王振营、李宁、杨崇良、董英山、路兴波、付仲文。 720. 3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范围 720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玉米对玉米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方法。 720的本部分适用于转基因玉米对玉米田主要害虫及优势天敌种群数量、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玉米病害影响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72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404. 1 存竞争能力的检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720的本部分。靶标生物基因玉米品种;转基因受体玉米品种;当地普通栽培玉米品种。 720. 10 m),三次以上重复,常规耕作管理,全生育期不应喷施杀虫剂。种方式和播种量进行播种。 720. 定苗后107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玉米。记载整株玉米(蚜虫、叶蜻记载上、中、下3叶)及其地面各种昆虫和蜘蛛的数量、种类和发育阶段。开始调查时,首先要快速观察活泼易动的昆虫和(或)蜘蛛的数量。对田间不易识别的种类进行编号,带回室内鉴定。吸虫器调查法:在玉米定苗15 后在玉米心叶中期、心叶末期、花丝盛期和灌浆后期各调查一次,共计五次,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用吸虫器抽取5株玉米(全株)及其地面1 抽取的样品带回室内清理和初步分类后,放人75%乙醇溶液保存,育阶段和数量。洲玉米螟)1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相邻四行的20株玉米,在心叶末期和穗期(收获前)各调查一次。心叶末期调查玉米心叶被害情况,收获前剖秆(包括雌穗)调查玉米植株被害情况。判断标准见表A. 1,计算各小区心叶期玉米螟对叶片为害级别(食叶级别)的平均值,然后按表A. 2的规定判定玉米对玉米螟抗性水平。穗期调查记录玉米螟蛀孔数量、活虫数和蛀孔隧道长度(体调查对象为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仁、高粱条螟、桃蛀螟仁等主要鳞翅目害虫。对于高粱条螟和桃蛀螟的植株被害率、蛀孔数和幼虫存活数可结合5. 3. 2调查亚洲玉米螟危害时一同调查。1调查方法在玉米心叶末期和穗期各调查一次,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相邻的两行20株玉米,对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具体病害的分级标准按表A. 3、表A. 4、表A. 5和表A. 6执行。米粗缩病、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的发病情况用发病率式(1)计算。100.(1)瓢式中:D发病率,%;N病株数,单位为株;丁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对玉米叶斑类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抱菌叶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纹枯病和玉米穗腐病的发病情况,通过对玉米鉴定材料群体中个体植株发病程度的综合计算,确定各鉴定材料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计算见式(2):12 720. 3X R)、,八八一下,于下气。(2)式中:I病情指数;)111病害某一级别的植株数,单位为株;R病害的相对病级数值;几手一一病害的最高病级数值;丁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肢动物群落结构以及主要病害的影响。 720. 3范性附录)分级评价标准表A,1玉米心叶受玉米螟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食叶级别症状描述1仅个别心叶上有少量针刺状(夏1 孔2仅个别心叶上有中等数量针刺状(镇1 孔3少数心叶上有大量针刺状(1 孔4个别心叶上有少量绿豆大小(2 孔5少数心叶上有中等数量绿豆大小(2 孔6部分心叶上有大量绿豆大小(2 孔7少数心叶上有少量直径大于3叶斑病分级标准病情分级症状描述1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3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5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30写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7穗位下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 1%3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2%一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11%发病面积占果稿总面积26%发病面积占果祖总面积51写A. 6玉米矮花叶病分级标准病情分级症状描述0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