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一村一品  实现共同富裕(调查报告) _第1页
发展一村一品  实现共同富裕(调查报告) _第2页
发展一村一品  实现共同富裕(调查报告) 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发展一村一品实现共同富裕调查报告发展一村一品实现共同富裕乡大棚蔬菜生产调查大棚是设施农业的一种。我国最早起源于东北地区,山东省寿光市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我县“九五”期间实施农业调产战略,开始发展大棚。大棚是通称,有后墙的叫温室,无后墙的称大棚或大拱棚。一、目前我乡大棚发展情况乡15个行政村,4092户,16104口人,耕地34956亩。在农业调产中,我们针对西片企业少,土地平坦,水利条件较好的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生产,形成了以东李为中心,辐射北李、柴王、北小张、南小张等村的大棚黄瓜生产。目前,全乡拥有大棚800余座,年产黄瓜3200万斤,年纯收入800万元,受益区群众人均蔬菜纯收入1400元,大棚成了我乡西片纯农业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乡东李村93户,371口人,耕地1047亩。1993年开始发展温室生产,1997年开始建大棚,目前全村拥有大棚360座,户均4座,靠大棚种植黄瓜,2016年人均收入6000元。村民王怀珠2016年投资10万元建15个大棚,当年收回投资,今年纯收入万元。在大棚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在数量上以规模化争取规模效益,一方面在原寿光技术员指导的基础上,不2/3断引进先进实用技术,既提高产量,又提高品质。仅东李村淡季日产黄瓜万公斤,旺季可达5万公斤,产品占领了临汾、襄汾、河津、侯马等市场,东李的黄瓜不仅左右着襄汾,而且左右着临汾市场价格。从2016年到2016年,全乡大棚发展势头良好,不断增加,明年有望再增加500座,发展到1300座,大棚将成为我乡的一个主导产业。虽然大棚势头较好,群众积极性高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政府的服务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规模还偏小,对市场价格的控制力还不强;三是品种比较单一;四是缺乏一定规模的交易场所。二、大棚经济效益分析建设一亩大棚,一般按宽米、长53米建设。固定投资主要是水泥柱、竹杆和钢丝,需投资2700元,生产投资主要是棚膜、地膜、种子、鸡粪、底肥、农药和浇水等,需4300元,第一年投资需7000元。春茬2月份育苗,7月中旬结束,平均亩产12500公斤,一般收入万元,高的可达万元。秋茬7月中下旬直播,10月底结束,平均亩产7500公斤,一般收入40005000元。两茬年收入万元。第一年每棚纯收入800010000元。固定建设投资可长期使用,即从第二年开始,每棚仅有生产投资,亩纯收入可达到1100013000元。3/3三、保证大棚菜健康发展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从大棚发展趋势和我乡实际情况看,大棚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掌握、人人会干的好产业,应该大面积发展。(一)建立蔬菜交易市场。由县乡共同投资建设,形成集蔬菜交易、包装生产、饮食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市场。(二)改善水利条件。大棚菜生产用水次数多,要求水源质量严格。加大对西片五村综合开发力度,为大棚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大棚发展要走规模化道路,即有利于形成市场,又利于调节市场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