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设计
23页 12000字数+论文说明书+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装配图.dwg
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设计开题报告.doc
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设计文献综述.doc
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设计答辩稿.ppt
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设计论文.doc
任务书.doc
头轮.dwg
小带轮.dwg
滑块联轴器.dwg
5万吨/年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斗式提升机的
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1
2、设计方案的论证........................................................ 2
3、斗式提升机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方式的选择...................................3
4、斗式提升机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和选择及外形尺寸...........................6
5、斗式提升机的主要部件及设计.............................................8
6、斗式提升机制法的选择、技术性能和外形尺寸...............................21
7、斗式提升机的安装、支撑与维护...........................................24
8、斗式提升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27
9、结论...................................................................28
10、致谢..................................................................29
11、参考文献..............................................................30
12、英文摘要..............................................................31
摘要:本机是与烘干机配套的D160型斗式提升机。本机为垂直斗式,它由运行部分(料斗与牵引胶带)、带有止逆器的上部区段、带有张紧装置的下部区段、中部机壳、驱动装置、传动部分组成。本机适用于向上输送粉状、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或半磨琢的散状物料。卸料方式为离心式卸料,并利用耐热橡胶输送带为牵引构件。本机的提升高度为16米。在设计中,着重设计了驱动装置的皮带轮、联轴器以及传动部分的头轮。另外还说明了本机的检修、维护等事项。
关键词:斗式提升机 驱动装置 料斗 带轮
One side whitewash the wheat of processing factory to transport the cup type promotion machine of workshop section
Abstract: Model D elevators are of the vertical bucket type. It consists of bucket, rubber belt, head section with stop dog, foot section with take-up pulley, intermediate sections, power driving unit, safety lock, etc. They are suitable for elevating pulverizes, granular and small sized nonabrasive or semiabrasive loose materials. Its unloading way is gravity electrode, and it uses the rubber conveyer bands as tractive components. The machine?s winding depth is seven meters. In this design, emphasising on designing the pulley and coupling of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drive pulley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Finally it interprets the machine?s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etc.
Key word: elevators power driving
1前言
1.1一般结构和工作过程
斗式提升机又叫斗提机、升运机[1、8]。它是属于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设备[1]。斗式提升机的结构由下列部件组成:牵引构件、料斗、机头、机座、机筒、驱动装置和张紧装置、逆止制动装置等组成。牵引构件环绕并张紧于头轮和底轮之间,在牵引带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固定着承载物料的料斗。全部构件均用外壳封闭,防止了灰尘的飞扬和物料的抛散。外壳上端称为机头、下端称为机座,中间称为机筒。机筒的长短可根据提升高度由若干节组成。提升机的驱动装置与头轮轴相连,提供给提升机必要的动力,以保证提升机正常运转,机头上有逆止制动装置,防止头轮逆转。提升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物料——>机座(进料口)——>机筒——>机头——>卸料(出料口)
1.2 应用范围和分类以及工作特点
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垂直输送散粒、碎块物料的输送设备,也可以大倾角(大于70度)的倾斜向上输送物料。为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斗式提升机具有各种不同的制法和装法,因此,能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部门[2]。
斗式提升机输送物料的方向分为垂直输送和倾斜输送,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垂直输送方式,当垂直输送不能满足特殊工艺要求时,才采用大倾角输送。由于倾斜式斗提机的牵引构件在垂直度过大时需增设支承装置,因而使结构复杂化,故一般很少采用倾斜式斗提机。按安装方式不同,斗提机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按牵引方式构件的不同又可分为带式和链式两种,在一般情况下,料温不超过60℃时用带式提升机,输送的料温超过60℃时用链式提升机[1]。按卸料方式又可分为离心式、重力式和混合式三种,离心式适合于输送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物料,重力式适合于输送含水分较高,粘性、散落性不好的物料;混合式介于前两者之间[1]。
2选型及其设计方案论证
2.1选型
目前国内常用的斗式提升机均为垂直式,主要有ZL型和HL型;PL型和TB型;D型以及D型的改型产品等。
D型斗式提升机采用橡胶带作为牵引构件;间断布置斗,快速离心卸料;适用输送物料有粉状、颗粒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状物料,提升高度在4~30米范围内;输送量在3.1~66立方米/时范围内,且造价低,结构简单。而HL型斗式提升机采用锻造的环形链条作为牵引构件,输送量在16~47.2立方米/时范围内。PL型斗式提升机采用板式套筒滚子链条作为牵引构件;适用输送块状、比重较大、磨琢性的物料,输送量较大。ZL型斗式提升机采用铸造链条作为牵引构件提升高度约在8~29米范围内;输送量大。考虑D型斗提机较其他型号的斗式提升机结构简单,造价低,输送量不大,提升高度不高等优点,本机采用D型。
2.2设计方案的论证
本机是一硅微粉生产工艺烘干粉输送工段的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在本工段的作用是将硅微粉经提升机输送到16米的高度。在该设计中所提供的指标如下:
项目 容重
(吨/立方米) 输送量
(吨/年) 提升高度
(米) 进料口位置(米)
数值 1.4 5万 16 0.5(地下)
经查有关资料知:在所有的斗式提升机型号中,接近此送量的只有TD100(H制法)和D160(S制法)两种斗式提升机。所以方案拟定在此两种型号之间选择。
方案一:D160型垂直输送、固定式、带式、离心式斗式提升机;
方案二:TD100型垂直输送、固定式、带式、重力式斗式提升机。
TD型斗式提升机采用高强度的输送胶带,它比传统的D型斗式提升机性能好,输送量大,提升高度高,规格全,但价格要比D型的高。另外,D型斗式提升机《机械化运输手册》查得其技术参数中运输量最小的是D160型(S制法),为3.1m3/h,TD型的技术参数中运输量最小的为TD100(H制法),为7.6 m3/h;并且D160型适用于离心式卸料,而TD100型适用于重力式卸料。所以,对于该厂的设计要求:输送量为7.14m3/h,卸料方式为离心式,提升高度为16米,故方案一更适合。
所以,选择方案一。
3斗式提升机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方式的选择
斗式提升机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物料装入料斗的装料过程;物料从机座提升到机头的过程即提升过程;物料从机头卸出的过程即卸料过程。装料是否装满、提升机是否稳定是决定斗式提升机提升效率的重要因素。
3.1装料过程
3.1.1装满系数及影响装满系数的主要因素
料斗的装满过程直接影响提升机的输送能力。衡量装料阶段好坏的标志用料斗的装满系数ψ来表示,通常装满系数越大,斗提机的输送效率就越高[1]。装满系数为:
ψ=料斗内盛装物料的体积/料斗的几何体积[1]
对于在不同带速、不同进料方式下的装满系数见表3-1。
影响装满系数的因素很多,其中与料斗的形式;牵引构件的线速度;机座的装料方式和物料的物理等因素有关。
零压保护——通过接触器KM的自锁触点来实现。当电源电压消失(如停电),或者电源电压严重下降,使接触器KM由于铁心吸力消失或减小而释放,这时电动机停转并失去自锁。而电源电压又重新恢复时,要求电动机及其拖动的运动机构不能自行起动,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由于电网停电后自锁触点KM的自锁已消除,所以不重新按起动按钮就不能起动[8]。
9结论
本设计中采用D160型斗式提升机,它输送量不大,输送高度不高,还有横截面尺寸较小,占地面积少;价格便宜,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封闭性能;耗用动力小等优点。缺点是:可能对过载敏感性大;料斗和牵引构件较易损坏。由于逆向进料有利于物料进入机座时与料斗正面相遇,此时料斗直接装料,物料直接进到料斗内,因此装满系数大,机座内堆积物料少,大大减轻了料斗在机座内推移堆积物料的阻力,所以该机的装料方式选用逆向进料。在卸料过程中,有三种卸料方式,对于该机的速度系数K<2.22,由《机械运输手册》查得应采用离心式卸料。在传动装置中,该机由异步电动机、普通V带轮、渐开线齿轮减速器、金属滑块联轴器等组成。该机传动滚筒轴的转速为47.5转/分,而电机转速为940转/分,所以总传动比i总=30.3。传动比分配是这样的:普通V带轮传动比i2=1.515,圆柱齿轮减速器ZLY—250—10—Ⅲ传动比i1=20。头轮采用表面凸起3~4mm高的腰鼓形结构。它配合固定式螺杆张紧装置张紧胶带,以防止带子跑偏。为了防止提升机因故障或停电而停车逆转,在机头上安装了滚柱式逆止器。
DG型是D型的改型产品,与传统的D型相比,驱动装置改为电动机—轴装式减速器组合,从动滚筒为可拆式,故该机安装、维修方便;另外,该机的张紧装置位于头部和尾部两处,头部张紧装置的调节为调节行程的2/3,尾部为1/3,从而降低了进料口的高度,增加了调节行程方便性[9]。
10致谢
在毕业设计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但仍遇到许多我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毕业设计终归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李立和老师,他在运输机械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不辞劳苦,帮助我搞好毕业设计,对我所提出的问题总是能给予及时和满意的解答。还要特别感谢谷辉老师,谷老师在这段时间里非常繁忙,但在审阅我的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给予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另外,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也是我这次设计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一并感谢。
参 考 文 献
编者-书名-出版厂家-出版日期-所需内容的页码
[1]张安云-机械输送设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43~64
[2]无-D型斗式提升机使用说明书-合肥运输机械厂-1986-1~2
[3]余梦生、吴宗泽-机械零部件手册:造型、设计、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811~815
[4]卜炎-机械传动装置手册(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98~605,670
[5]何家森、林莹、朱江-电工技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45
[6]卜炎-机械传动装置手册(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06~212,600~670
[7]梁庚煌-机械运输手册(第二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86~97,157~158
[8]陆玉、何在洲、佟延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91~192
[9]郑萍-现代电气控制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
[10]张之仪、吴葵等-机械化运输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87~90
[11]周明衡-联轴器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