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处理180万吨甲醇dmto-ii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年处理180万吨甲醇dmto-ii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年处理180万吨甲醇dmto-ii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年处理180万吨甲醇dmto-ii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年处理180万吨甲醇dmto-ii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1第一章总论711项目概况712设计依据713工艺特点714产品方案715主要物料规格及消耗816厂址概况917主要经济指标10第二章总图设计1121设计依据1122设计范围1123厂址概况1124总平面布置11241总体布局12242分区说明12243车间布置15244技术经济指标1725工厂运输17251全厂运输定员18252厂内运输设计1826工厂绿化19第三章化工工艺及系统设备2031工艺路线的选择20311主要的MTO技术20312主要的MTP技术24313其他公司MTO/MTP技术263131EXXON公司26314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的应用技术2932生产流程简述30321概述30322工艺流程设计31323流程设计创新点3233烯烃制备工艺流程的选择3234设备设计选择33341反应器的设计及选择33342旋风分离器的设计45343储罐选型46344塔设计选型48345干燥器设计66346泵选型67347换热器选型和设计74348压缩机选型和设计94349管道选型和设计97第四章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10641设计依据10642空压站10643氮氧站106431氮气质量浓度及输气量107432流程特点107433氮氧站的组成和布置107434定员10744冷冻站107441冷公用工程系统107442冷却水用途108443冷冻盐水系统108444冷冻站主要设备108445定员108第五章自动控制10951概述10952仪表的设计选型原则11053反应段控制方案110531泵的控制111532换热设备的控制111533储罐的控制111534反应精馏塔的控制112535闪蒸罐11254精馏工段控制方案112541加压精馏塔的控制113542常压精馏塔的控制113543闪蒸罐的控制11355控制点一览114第六章供电及通信11561设计依据及总则115611总则115612依据11562供电电源11663变电所和配电间116631高压供电系统设计116632总降压变电所设计117633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117634车间变电所设计118635厂区高压配电系统设计11864动力和照明11865用电要求11966应急电源12067防雷和接地12067危险区域划分和设备选择122671标准及规范122672危险区域电气设备选型12368电信123681原则124682电信方案124第七章土建12671设计依据12672厂区自然条件12673建筑、结构设计128731建筑设计范围128732建筑设计原则128733建筑结构设计128734有关标准图和技术规定129735生产厂房及生产车间129736小型建构筑物129737综合楼129738成品及半成品储罐区129739锅炉房1297310危险厂房1297311防火防爆130第八章供水排水13181概述13182编制依据13183给排水系统设计132831给水系统设计132832排水系统设计134第九章环境保护13791概述13792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13793环保治理措施138931废气138932废水138933废渣138934噪声139935环境保护检查与考核细则139第十章供热142101概述142102热量供需情况142103供热系统设计1421031、蒸汽系统设计条件1421032蒸汽冷凝水系统设计1431033管道布置与敷设144第十一章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145111设计标准与依据145112设计范围1451121自然通风1451122机械通风146113设计目标146114通风系统146115采暖系统147第十二章外部工艺和供热管道148121设计依据148122管道直径148123管道工艺计算148124管道布置1491241管道铺设原则1491242泵的管道布置1501243换热器的管道布置1501244塔的管道布置1511245管廊上的管道布置1511246其他管道布置152125管道轴测图152126检修平台及检修通道的设置152127安全措施152128架空要求152129外管架的布置设计1531291外管架的形式1531292外管架的跨度和宽度1531293外管架的高度及距设施的最小间距1531294外管架的选材154第十三章储运系统155131设计依据155132储存系统155133储存系统的安全措施1571331储罐之间的间隔1571332防雷防静电措施1571333防火防爆措施1571334其他措施157134运输系统157第十四章维修系统159141设计原则159142主要检修任务1591421塔,槽设备1591422泵设备1601423换热器1611424储罐1631425管道系统163143检修人员职责163144维修体制1641事后维修1642预防维修1643改善维修1644维修预防1645生产维修164145巡回检查165146同步检修与协同检修165147维修管理1661471维修管理模式1661472维修人员的管理167第十五章消防系统169151设计依据169152设计内容169153主要危险物169154厂区消防布置170155消防措施1701551基础消防措施1701552生产过程的防火防爆171156消防系统1711551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17115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721553泡沫灭火系统1721554消防栓系统1731553其它灭火系统173第十六章职业安全及工业卫生174161设计规范174162安全操作174163安全责任制度175164职业安全1761641工业毒物1761642燃烧与爆炸1771643噪声1771644腐蚀178165工业卫生1781651工作场所1791652辅助用室179第十七章经济分析180第十八章物料衡算181181概述181182物料衡算原则181183物料衡算181第十九章热量衡算185191概述185192热量衡算原则185193热量衡算1861931物料流股数据1861932计算基准温度及热力学数据1861933全局热量衡算186第二十章热量集成技术与节能工艺188201换热网络综合概述188202夹点技术处理换热网络188203换热网络的初步确定1902031物流数据的确定1902032最小传热温差的确定1912033组合曲线的绘制1932034换热网络综合1962035R101反应器与R102反应器处的换热201附录一设备一览表203附录二控制点一览表208附录三参考文献213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年处理180万吨甲醇DMTOII分厂设计,采用总厂生产的甲醇为原料,购进专用催化剂(D803C1101)化工产品为另一原料,在反应精馏塔中实现转化,同时副产C4输送回分厂用于裂解合成烯烃。全过程三废产生少,绿色环保,且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原子利用率高,分离容易,耗能也较小。12设计依据1国家地区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2化工部关于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3化工部关于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4有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华清县地区的气象,水文,交通,环保等资料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法规13工艺特点本厂采用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应塔中实现反应,甲醇蒸气从塔底通入,气液两相在475、021MPA、D803C1101催化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烯烃,产物不断蒸出,同时副产C4输送回分厂用于裂解合成烯烃。尽可能地做到减排环保。14产品方案本厂产品主要是乙烯和丙烯,乙烯为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丙烯为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副产品有大量水,混合烷烃,芳香烃,焦炭,氢气和碳氧化物,故反应产品气的精致,分离,回收和综合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表11产物组成表组份WTH2CH4084COX012H2O5620CH3OH0275DME0255乙烷034乙烯1726丙烷112丙烯1676二烯烃炔烃180E03丁烷018丁烯1108丁烯2276异丁烯025C5以上121结焦136总计10000表12主要产品方案产品名称本厂规格国家规定产量万吨/年单价元/吨乙烯999聚合级408500丙烯996聚合级2611000丙烷996纯极品26500本厂产品出场价格均处于市场较低值,产品纯度高,且由于厂区交通便利,运费低廉,具有绝对的竞争力。15主要物料规格及消耗序号项目规格数量吨/年1原料11甲醇工业级180万12D803C1101工业级2252公用工程21冷却水151800万22中高压蒸汽40MPA50万16厂址概况厂址选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地处东经13112至13330,北纬4545至4655。县域三面环山,东南西部为山区和半山区,北部为平原区,地貌特征概括为“四山一水四分田,半分芦苇半草原”。行政区域面积10,00127平方公里,人口424万。宝清县经济繁荣,发展势头强劲,是黑龙江东部地区重要的商贸重镇和区域交通枢纽。全县市场体系健全,金融机构覆盖城乡,通讯设施发达,电力供水充足,有省级中小企业园区一处,规划面积500公顷,是客商投资兴业的载体和平台。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在距我县2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双鸭山、佳木斯、七台河、鸡西、富锦、集贤、友谊、密山、虎林、饶河、八五二、八五三、五九七、八五一一、北兴等近10个市(县)和10个国营农场,是通往饶河、密山、虎林对俄口岸的黄金通道。2008年全县地区总产值实现6727亿元,财政总收入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3419,人均GDP15万元。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法治环境建设先进县和首批平安县等。其中S308、S205、S307贯穿宝清县,而东关村以南广阔的平原更加方便了厂址的具体选择,且目标厂址所在地基本没有居民区,大大减少了化工厂废气废水排放给居民造成的危害。我厂主要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所用原料中的甲醇全部由鲁能宝清煤电化开发有限公司的甲醇工厂提供,催化剂由大连化物所提供。我厂生产的低碳烯烃将可作为化工商品部分提供给区内有相应需求的化工企业,其余产品可通过陆路、航空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中亚、印度等国。因此,分析认为在此建厂,有利于产业发展、公用辅助、传输物流、环保、安全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充分实现各方建设、经营和资产高效化,能为我厂的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必备条件。17主要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值1设计规模万吨/年662年操作日小时/年80003原料及辅助材料消耗万元/年1804工厂用地面积亩1005总定员人666总投资万元1922307全厂总产值万元/年6390008产品年总成本万元/年5247369投资回收期年710全投资净现值万元52348第二章总图设计21设计依据化工企业总图管理规定原化工部文件化工企业总图运输技术规定HG/T20649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压缩机厂房建筑设计规定HG/T2067389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T2069587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90化工工厂总图运输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HG/T205619422设计范围厂内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交通运输设计。23厂址概况见可行性报告第五章24总平面布置本厂的总平面布置,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施工及检修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设计多种方案后择优确定而来的。241总体布局厂区布置为矩形,东西方向长为317M,南北方向宽为211M,总面积为100亩。厂区四周为总厂公路。厂区具体位置,所在地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等见可行性报告“第五章厂址选择”。厂内可划分为厂前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和储罐区。根据建筑物的朝向,主导风向的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设置行政区于分厂的南侧,辅助区于中部,生产区于中北部,储罐区于工厂北部。厂区总体布局时主要的布置理念为1工厂总平面图应在节约用地的基础上,满足工厂的生产、运输、安全要求;2按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3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应联合多层布置,厂区、功能分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4工厂总平面图布置应考虑工厂发展的可能性和妥善处理工厂分期建设的问题。242分区说明2421生产区布置生产区包括合成车间、精馏车间等。合成车间占地面积4600M2,主要装置有流化床反应器、急冷塔、旋风分离器、催化剂再生器、闪蒸罐、污水气提塔、水洗塔、水洗碱洗塔、泵、换热器、压缩机等设备。精馏车间占地面积6900M2,主要包括八个精馏塔。车间外公共区域设有控制室,。生产车间厂房内设置多处自动灭火装置2422储罐区布置双鸭山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故将罐区设在厂区的最北面,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罐区地面种植草坪,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罐区的空气污染;同时罐区四周设有封闭式防火堤,在泄露等意外事故发生时可以阻止液体外渗及火势蔓延。储罐区总长70M,宽50M,分为原料中间产物罐区和成品罐区,两区之间相隔总厂大路。原料中间产物罐区面积为1000M2,正常生产时设三个立式浮顶罐,分别为两个原料甲醇罐体积562M3,直径71M,高度142M,一个中间回收催化剂储罐体积56M3,直径33M,高度66M。产品储罐区占地面积2500M2,设有两个设计储藏时间为1天的乙烯产品立式储罐直径85M,高度17M,两个设计储藏时间为1天的丙烯产品立式储罐直径76M,高度152M,一个设计储藏时间为1天的C5产品立式储罐直径45M,高度9M,一个设计储藏时间为1天的烷烃产品立式储罐直径37M,高度74M,两个设计储藏时间为1天的燃料气产品立式储罐直径88M,高度176M。附近设有产品的罐装区及装罐站,并配有小型辅助消防站。各个储罐之间的间距符合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储罐区内设置集水设施,设置可控制开闭的排水设施。2423辅助车间布置1、变电站变电站位于厂区南侧边缘,靠近总厂大路,方便电线的进出。变电站周围设置围栏,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可以确保安全生产。2、中心控制室总控制室位于行政楼的北侧,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是全场自动控制的中心,实时监控生产区、储罐区及各辅助生产设施的运行情况,同时负责与各部门的联系,调整生产指标。3、中央化验室中央化验室设在综合大楼辅楼一楼,检测原料、产品质量,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负责日常的检测与化验工作。4、氮气站氮气站主要提供氮封、检修时“氮吹扫”用的氮气。空气站提供检修时空气吹扫的空气。氮气站设在比较靠近生产区的位置,方便设备检修,且可以节省管道。本厂的氮气主要由总厂提供。5、维修站维修站位于厂区的中部区域靠西南侧,占地面积300M2,内部间隔有机修、仪修、电修等小车间,分区布置可以避免维修车间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维修站与生产车间保持较远距离,可以防止维修车间产生的火星引起易燃易爆液体发生爆炸。6、消防站主消防站位于厂区北面,对生产车间、行政区、辅助车间的辐射距离均小于100M。附近设有一蓄水池,道路设置使厂区发生火灾时,车辆可迅速到达现场。7、装卸台装卸台设置在产品储罐旁的空地,靠近工厂北大门。占地面积470M2,负责产品的装卸运送,周围道路宽阔,交通便捷。8、应急中心临近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主要负责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24小时全天有工作人员留守。2424厂前区布置厂前区位于厂区的东南侧,处于上风区。办公楼的建筑结构大气,设施全面,环境优美。大楼前设有一个大型的喷水池,周边有花坛绿地,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央化验室设立在办公楼的辅楼一楼,远离生产区和机修车间,可以满足其需要比较洁净,不受震动影响的环境的要求。同时,在办公楼内设置卫生室,负责员工的日常体检工作和安全防护宣传监督。停车场设在大门进口处,用于停放进场员工车辆。2425绿化布置厂区进行了充分的绿化,在办公大楼的前专设绿化地,可以美化环境。在一些建筑物的四周植有草坪,消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罐区地面植有大量草坪,发展用地上也进行了充分的绿化。243车间布置2431合成车间1)整体布置合成车间采用钢架结构,分多层布置,每层高为75米,楼顶为平台。车间长宽均为18米。根据流程方向,车间和管廊均采用一字形布置,管廊设在车间中部。合成车间采用反应精馏塔作为主要反应器,主要由进料搅拌器、换热器、回流罐、闪蒸罐和泵等设备构成。考虑到搅拌器和泵正常操作时震动较大,故将其尽量设置在较低楼层,远离立柱并靠近管廊。2)合成车间各类设备布置1、反应器反应精馏塔(1)塔设备为半露天,用裙座支承安装于基础环上。与塔设备相关的设备如冷凝器、回流罐、回流泵等按轴线就近布置,减少管线占地。冷凝器设置在顶楼平台,利用自然重力作用使回流液进入第二层车间的回流罐内,再由泵打入塔顶回流。(2)反应器较高,为便于操作和维修,楼顶平台之上每隔5M设有宽度为1M的操作平台。2、换热器换热器根据物料进出位置布置在相应平台。换热器封头离相邻设备间距不小于1000MM,有管道相连的卧式换热器之间最小净距不小于750MM,方便检修。换热器轴线尽量对齐塔设备及相关设备,方便管道连接,缩短管线。卧式换热器底部距离平台不小于600MM。3、泵车间内泵的出口轴线对齐,减少管道铺设的难度,备用泵与相应泵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0MM,方便检修更换。3)合成车间布置图1、车间平面图包括各个平台俯视图,装置区的范围、方位、尺寸和坐标。2、车间立面图包括反应器等设备立面图,换热器位置,各层的相对标高,设备编号。详见工艺设计施工图内的合成车间平面立面图。2432精馏车间1)整体布置精馏车间采用钢架结构,分多层布置,每层高为75米,楼顶为平台。管廊按照物料进入车间及精馏塔走向设置为“T”形。1半露天布置精馏设备生产中不需要经常看管,受气候影响小,精馏车间采用半露天布置,自然采光和通风好,可以降低厂房的耐火等级,方便改扩建。同时,以楼层平台嵌入精馏塔,可以起到支撑加固作用,使得整体建筑更加稳固,将不同的塔布置在一个塔架上,可减少投资和维修费用。2平面布置精馏车间有8个精馏塔,根据流程方向,各精馏塔采用“一”字形布置。精馏塔高出楼层部分在楼顶平台之上每隔5M设有宽度为1M的操作平台。各塔中心对齐,塔中心据车间楼板边缘45M,留有足够的空间供三座塔的日常检验维修。2)精馏车间各类设备布置1、精馏塔塔设备为半露天设置,用裙座支承安装于基础环上。与塔设备相关的设备如冷凝器、回流泵等按轴线就近布置,减少管线占地。三座塔成组布置,位于同一轴线上。加压精馏塔塔顶部分气相直接通入常压粗馏塔塔釜换热器进行热交换。2、再沸器再沸器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布置在底层。3、冷凝器常压精馏塔冷凝器露天布置在楼顶,利用液体的自然重力作用回流进入二层的回流罐,可以降低能耗。4、泵车间内泵的出口轴线对齐,减少管道铺设的难度,备用泵与相应泵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0MM,方便检修更换。负责进料与输送中间产物泵布置在二层靠近管廊处,可以降低管道敷设费用。3)精馏车间布置图1、车间平面图包括两层俯视图,装置的方位,尺寸。2、塔设备立面图,含换热器,各层的相对标高,设备编号。3、详见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合成车间平面立面图。244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数量单位1厂区占地面积66667平方米2厂前区占地面积2859平方米3辅助车间占地面积4169平方米4分离车间面积6908平方米5合成车间面积4645平方米6储罐区面积3440平方米25工厂运输序号货物名称运输量及运输方式(吨/年)形态包装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1运入11甲醇180万液体12催化剂100固体散装2运出21乙烯40万气体22丙烯26万气体23丙烷2万气体251全厂运输定员该部分不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详述。252厂内运输设计运输线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及环境卫生的要求,线路短捷,人流、货流组织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并与区内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宜呈网络布置,使厂区内、外部运输、装卸、贮存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运输系统;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与厂外道路连接方便、短捷;建设工程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厂区内所有道路都是环状。主干道宽度为10米,路边设置2M人行道,次干道宽度6米。厂区内道路呈平面互相正交状。道路宽度均大于4M,满足消防车道宽度的要求。厂区设有2个出入口,分别为北侧大门,南侧大门。北侧大门宽15M,供货流人流进出。南门宽度为10M,主要供货流运输。厂前区设置有一矩形的停车场,可供进出厂汽车以及自行车的停放。厂内所有的道路最窄处不小于4M,可允许检修车辆的通行及确保消防车能够迅速地抵达失火地点。本厂地面全部达到无土化,地面以水泥和柏油两种组成,可以承受最大载重汽车引起的压力,同时利于清洁。26工厂绿化本厂主要在以下地段重点进行绿化布置,进场总干道及物料出入口、厂前区、洁净度要求高的车间以及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的车间。办公楼前布置大型喷水观景池和花坛,美化了厂容。厂区围墙周围设置1M宽的绿化隔离带,可以净化厂区空气,营造绿色化工厂的整体氛围。辅助车间周围几乎均设置了绿化带,改善小气候、降低太阳辐射温度、调节气温和湿度、减少尘土、衰减噪声、保护环境。厂区绿化根据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特点,选择抗甲醇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木花草开展绿化。在厂区道路两侧采取乔木、灌木和绿篱搭配栽植的形式。第三章化工工艺及系统设备31工艺路线的选择目前以甲醇为原料制得乙烯、丙烯的技术主要分为MTO和MTP两种。MTOMETHANOLTOOLEFIN是指由甲醇制取低碳烯烃乙烯和丙烯的化工工艺技术;MTPMETHANOLTOPROPYLENE是指由甲醇制取丙烯的化工工艺技术。MTO/MTP的反应机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醇先脱水生成二甲醚DME,然后DME与原料甲醇的平衡混合物脱水继续转化为以乙烯、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少量C1C5的低碳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分子量不同的饱和烃、芳烃、C6烯烃及焦炭。主反应为OHDEMCOH2332甲醇)N2,3,4,5,6,7,8NDECN2甲醇制取烯烃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选择与活性以及相应的工艺流程设计。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筛选和制备,所以在两种技术下又有不同公司研得了具有各自工艺特点的技术。311主要的MTO技术3111UOPHYDROMTO技术该工艺技术是由UOP环球油品公司与挪威NORSKHYDRO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工艺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和再生器,其核心部分为循环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及氧化物回收系统。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采用湍动流化床,再生器采用鼓泡流化床。反应热通过产生的蒸汽带出并回收,失活的催化剂被送到流化床再生器中烧炭再生,然后返回流化床反应器继续使用。在整个产物气流混合物分离之前,通过一个特制的进料气流换热器,清除其中的大部分水分和惰性物质,然后气体产物经气液分离塔进一步脱水、碱洗塔脱CO、再经干燥后进入产品回收工段。产品回收工段包含脱甲烷塔、脱乙烷塔、乙炔饱和塔、乙烯分离塔、丙烯分离塔、脱丙烷塔和脱丁烷塔。该工艺的核心部分类似于炼油工业中成熟的催化裂化技术,仅仅是反应段反应再生系统的热传递不同,并且操作条件的苛刻度更低,技术风险处于可控之内。该工艺的产品分离段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制烯烃工艺类似,且产物组成更为简单,杂质种类和含量更少,易实现产品的分离回收。UOP/HYDRO公司SAPO34催化剂具有适宜的内孔道结构尺寸和固体酸性强度,能够减少低碳烯烃齐聚,提高生成烯烃的选择性。UOP/HYDRO公司在SAPO34催化剂基础上开发了新型催化剂MTO100,在0105MPA和350550下进行反应,可使乙烯、丙烯的选择性达到80。3112DMTO技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MTO研究工作,于1995年完成了流化床MTO的中试运转,其发展的适合两段反应的催化剂及流化反应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MTO技术。DMTO具有酸性催化特征、高转化率400近100转化、低压反应0103MPA、强放热400500OC,224221KJ/MOL甲醇16731648KCAL/KG甲醇、快速反应及分子筛催化的形状选择性效应的技术特点。2004年8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省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合作建设万吨级甲醇制低碳烯烃中试项目DMTO工艺,只建设甲醇制烯烃反应单元、水气急冷分离及废水汽提单元。2006年4月,工业化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共运行1150H。DMTO中试装置反应器采用密相流化床,反应温度为460520,反应压力001MPA,乙烯收率为4050,丙烯收率为3037,甲醇转化率大于99。平稳运行241H时,乙烯和丙烯平均选择性约792,甲醇平均转化率约995。工艺流程图如下随后大连化物所积极发展了新一代DMTO技术DMTOII,并于2010年5月完成DMTOII工业性试验。两者的技术特点对比如下所示DMTOII试验装置包括原有DMTO装置部分(包括甲醇转化制烯烃单元、空压机部分、动力站),以及为DMTOII试验增加的C4分离单元和C4转化单元。DMTOII和DMTO均使用同一种DMTO专用催化剂(D803CII01)。由于DMTOII是DMTO基础上的再发展,兼有DMTO的技术特征,例如可以连续反应和再生的密相循环流化反应,根据市场情况乙烯/丙烯比例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调节,并且对原料和工艺设备无特殊要求及工艺无环境污染问题等。此外,DMTOII还具有如下新的特征甲醇转化反应与C4转化反应采用同一种催化剂。在保障甲醇转化效果的同时,实现C4的高选择性催化转化,显著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甲醇转化和C4转化均采用流化反应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反应区进行,可以共用再生器,耦合构成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利用C4转化反应强吸热的特点,在高温区进行C4转化反应,既符合该反应的转化要求,也能实现热量的耦合;甲醇转化和C4转化目的产物一致,产物分布类似,可以共用一套分离系统。DMTO工业化试验装置工艺流程简图如下3113SMTO技术中石化上海研究院、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和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共同开发了由甲醇制烯烃的SMTO技术,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乙烯、丙烯选择性达到82,中石化上海研究院已建成36万吨级的工业试验装置,其60万吨年SMTO技术工艺包已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鉴定,并已由中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此工艺包开始建设60万吨年SMTO示范装置。工艺的全过程分为反应再生系统和反应气分离系统两部分。反应部分只有气固两相,其反应过程甲醇先脱水生成二甲醚(DME),然后二甲醚与原料甲醇的平衡混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水,转化为以乙烯、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该催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工艺流程图如下UOPHYDROMTO、DMTO、SMTO工艺技术对比项目UOP/HYDRODMTOSMTO原料甲醇二甲醚甲醇反应器流化床流化床流化床催化剂SAPO34MTO100SAPO34DO123自行研制产品,乙烯45505050乙烯丙烯选择性808582乙烯丙烯丁烯909090有上图表可见,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具有更好的选择性。312主要的MTP技术3121鲁奇公司甲醇制丙烯技术(MTP)20世纪90年代,德国鲁奇(LURGI)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甲醇制丙烯(MTP)技术,每吨丙烯消耗甲醇32T,其与MTO不同之处是除催化剂对丙烯有较高选择性外,反应器采用固定床而不是流化床,采用由南方化学(SDCHEMIE)公司提供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2001年在挪威建设了MTP示范装置,取得了工业化数据。鲁奇公司甲醇制丙烯(MTP)工艺为固定床,流程与甲醇制汽油装置类似,目前反应器直径可放大到10M,技术基本成熟。甲醇进入绝热式DME预反应器,使甲醇转化至DME与水再进入MTP反应器,同时将水蒸汽注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甲醇DME转化至以丙烯为主的烃类产品。反应产物离开反应器后进行冷却并分离出水。产品气体经除去微量水、CO2与DME后进一步提纯至纯度为97的聚合级丙烯,同时副产一定量的汽油、LPG、以及少量的乙烯、燃料气。工艺流程图如下3122清华大学甲醇制丙烯技术(FMTP)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与清华大学和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FMTP)工业化技术。该甲醇制丙烯技术包括FMTP中试装置和催化剂制备装置。FMTP技术是以甲醇为原料,以S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活性组分,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将甲醇转换为丙烯产品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在2个独立的流化床反应器区中分别进行MTO、EBTP乙烯和丁烯歧化反应过程,产物汇总后进入分离系统,丙烯产品出装置,C2及C2以下组分、C4及C4以上组分循环返回EBTP反应器继续转化。C2、C4两股物流在返回烯烃转化反应区之前有少量驰放,以免惰性组分积累。催化剂顺次通过EBTP、MTO反应器,经汽提后进入再生器烧焦,再生催化剂连续返回反应器以实现连续反应再生。FMTP技术分离工艺的杂质脱除工艺采用激冷、压缩工艺,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吸收解析部分和C3C5分离。在吸收解析部分中吸收塔和一级解析塔之间设置平衡塔以稳定系统的运行和操作,提高C2及更轻组分的分离效率,加大系统操作弹性。分离过程采用吸收解析和精馏方法,以汽油或碳原子数为14的醇类、醚类或酮类中至少一种作为吸收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有效地吸收低碳烯烃混合气体中的C3C5组分,通过吸收、解析、精馏的方法将C3C5组分分开。该方法适合MDTO气体中C3C5组分的分离,可以分离不同生产工况下的产品气体。终端产品收率如下乙烯收率为2,丙烯为6872,丙烷和丁烷为12,汽油为4。能分离出纯度大于996的丙烯产品,并保证系统丙烯回收率大于99。工艺流程图如下313其他公司MTO/MTP技术3131EXXON公司EXXON公司反应再生系统EXXON公司提出的流化床MTO技术采用SAPO系列催化剂,副产物C4组分在主反应器或另设的辅助反应器中进一步裂解,部分转化为低碳烯烃,以提高低碳烯烃收率。当采用辅助反应器时,再生催化剂流经辅助反应器进入主反应器,并从主反应器流回再生器。辅助反应器的气相产物不再进入主反应器。EXXON公司开发了提升管循环流化床技术,在带立管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裂解反应,产物中C4组分与低碳烯烃产品分离后返回立管用作流化介质,并在立管中裂解生成低碳烯烃。EXXON分离流程EXXON公司提出了从MTO产物中分离乙烯和丙烯的方法。反应产物首先经脱丙烷塔分离出C4,塔顶C3组分进行DME脱除和水洗、干燥,然后进入脱甲烷塔或脱乙烷塔、乙烯塔等进行常规精馏分离,所述流程为概念原则流程。3132法兰克福金属技术有限公司法兰克福金属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甲醇制备丙烯的方法。甲醇蒸气在AL2O3催化剂上反应而获得含有二甲醚的第一种混合蒸气,该混合蒸气在装有择形沸石催化剂含质子的硼碳烷硅酮的串联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生成含有丙烯的混合产物。反应产物经过冷却除水后进入精馏塔,塔顶为C2以下组分,少量驰放后返回串联反应器的入口端;塔底为C3以上组分,经丙烯分离塔分离,塔顶为丙烯,塔底产物少量驰放后返回反应器入口,增加丙烯收率。3133BASF公司BASF公司提出的甲醇/二甲醚制烯烃技术,采用硅酸硼催化剂,包括两段反应及两段分离。原料在第一反应区中与催化剂接触发生催化裂解反应,产物经第一分离系统分出C2C4烯烃及C1C4烷烃,余下的C5组分进入第二反应区与催化剂接触发生裂解反应,产物经第二分离脱除芳烃组分,然后返回第一分离系统。该专利的特点是循环C5组分与原料在不同的反应区域及条件下发生反应。3134LUMMUS公司烯烃分离工艺ABBLUMMUS公司烯烃分离采用前脱丙烷后加氢、丙烷洗工艺技术。来自MTO的轻烯烃混合气经压缩机3级压缩、酸性气体脱除、水洗和干燥后,进入高、低压脱丙烷塔进行分离。高压脱丙烷塔顶物流经压缩机4级压缩后送至脱甲烷塔,塔顶主要是甲烷,经热量回收后作为燃料气并入燃料气管网。低压脱丙烷塔塔底物流送至脱丁烷塔,得到混和C5和混和C4副产品。脱甲烷塔底物流送至脱乙烷塔进行C2和C3分离,塔顶C2组分经过乙炔加氢反应器后进入乙烯精馏塔,塔顶为聚合级乙烯。塔底C3进入丙烯精馏塔,塔顶为聚合级丙烯。神华包头180万T/A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装置中的烯烃分离装置采用的是此技术。3135惠生烯烃分离工艺上海惠生工程公司根据MTO产物分布特点,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TO反应产物分离技术PROA工艺,完成了60万T/AMTO分离工艺包。MTO反应产物经压缩、杂质脱除、干燥后进入分离系统。在分离系统中,利用PROA专利技术,采取精馏与溶剂吸收结合的含轻质气体低碳烯烃分离的方法取代了传统深冷分离工艺。专利公开了不使用深冷和低温脱甲烷精馏塔,仅使用丙烯冷基和一级低等级乙烯冷基的分离过程用一个预切割精馏塔对C2馏分进行非清晰切割,塔顶产物包括CH4、H2及其他轻质气体,部分碳二馏分及相平衡的少量C3;塔釜产品为其余C2及更重组分。将预切割塔的出口气体冷却后进入一个吸收塔,用C3、C4、C5、C6或其烃类混合物组成的吸收剂分离其中的C1和C2。轻质气体由吸收塔塔顶排出,吸收塔的塔底产品返回预切割塔,在该塔进一步吸收C2馏分并脱出甲烷及更轻组分后送到脱乙烷塔进行C2和C3的清晰切割;脱乙烷塔塔顶得到C2馏分,去乙烯精馏塔分离得到乙烯和乙烷,塔釜产品是C3及更重组分;若进入预切割塔的进料中含有乙炔,则脱乙烷塔塔顶产品先脱除乙炔再进入乙烯精馏塔。该过程投资少、能耗较低,但仍然需要丙烯冷冻压缩机和一个单级乙烯冷冻压缩机。由于吸收剂吸收气相中的C2组分时会放出热量,当吸收塔为常规的无冷凝器和冷却器的吸收塔时,放出的热量使气液相温度升高,进而使吸收塔出口气体中的C2组分及吸收剂含量增加,采用降低气液相进口温度的方法降低出口气体的温度以减少其中的C2组分含量。当乙烯产量为30万T/A时仅需要一个轴功率小于150KW的单级乙烯冷冻压缩机。为了能取消仍需较高投资费用和大量的操作及维护费用的小容量乙烯压缩机,采用吸收剂与被吸收物流已相接触、温度已升高的条件下冷却该物系的方法,即采用设有塔顶冷凝器的吸收塔,达到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冷却该物系的目的,冷凝器采用丙烯冷剂,使乙烯冷冻压缩机不再成为必需。该方法得到的乙烯产品中乙烯质量分数可大于9995,乙烯回收率大于996。314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碳四的应用技术C4是MTO工艺的副产品,在MTO装置中采用C4利用技术可达到更高的甲醇进料利用率。目前利用C4增产丙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C4烯烃裂解技术和C4烯烃歧化技术。3141C4烯烃裂解制丙烯国内外工艺技术C4烯烃裂解是将C4C8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丙烯和乙烯的技术,它不仅可以解决炼厂、石脑油裂解及煤制烯烃副产的C4C8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增产高附加值的乙烯、丙烯产品,成为近年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根据反应器的结构,可将C4C8烯烃裂解制丙烯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床工艺,目前国外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有道达尔石化/UOP公司的烯烃裂解工艺(OCP工艺)、LURGI公司的PROPYLUR工艺、日本旭化成公司OMEGA工艺,国内有中石油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C工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道达尔石化/UOP公司的OCP工艺;另一类是流化床工艺,国外主要有ARCO/KBR公司的SUPERFLEX工艺、MOBIL公司的MOI工艺,国内有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4催化裂解工艺。3142C4烯烃歧化制丙烯国内外工艺技术烯烃歧化技术多年以前已经开发成功,只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地区丙烯价格逐步走高,这一技术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是一种通过烯烃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转换为烯烃产物的催化反应,目前以乙烯和2丁烯为原料歧化为丙烯的生产技术研究较为活跃,主要有CBILUMMUS公司的OCT高温催化工艺和法国石油研究院(IFP)的META4低温催化工艺。烯烃歧化工艺缺点是每生产1T丙烯,要消耗掉约04T的乙烯,因此只有在丙烯价格高于乙烯价格、乙烯产量过剩时才是经济可行的。近年开发的自动歧化技术,不用或用少量乙烯,应用前景看好。3143技术组合过去几年里甲醇制烯烃技术和利用C4增产丙烯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技术各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取长补短,这些技术出现了多种应用组合,导致了工艺性能的重大改进。技术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1)UOPMTO技术与OCP技术的组合;(2)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DMTO技术与LUMMUS的OCT技术的组合;(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DMTO技术;其中DMTO工艺技术是DMTO技术和C4裂解技术的组合,DMTO工艺技术充分利用DMTO副产的C4产品,将DMTO反应和C4裂解反应一体化。这几种技术组合与单独的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相比,有效地减少了每吨轻烯烃产品的甲醇消耗,提高了整个装置的P/E比率,提高了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总结通过以上技术的介绍及对比,发现大连化物所的DMTOII技术在现有的各种技术中,通过与C4裂解技术组合将整个装置的P/E比率提高,使得烯烃甲醇消耗降低10以上,具有了显著技术经济优势和应用前景。DMTO技术并已在商业化工厂中得到验证,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甲醇制烯烃技术之一。DMTO技术在煤基甲醇聚烯烃项目、PVC行业、焦化行业、乙烯工厂改造项目中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选择大连化物所的DMTOII技术。32生产流程简述321概述新建一年处理180万吨单套的甲醇制烯烃分厂,其中原料采用甲醇,工艺选择DMTOII技术。DMTO反应工艺流程框图由原料气化部分、反应再生部分、产品急冷及预分离部分、污水汽提部分、主风机组部分、蒸汽发生部分六部分组成。(1)原料气化部分原料气化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将液体甲醇原料按要求加热到进料要求温度,以汽相形式进入反应器。(2)反应再生部分该部分是DMTO技术的核心,采用循环流化床的反应再生型式,两器内需设置催化剂回收系统、原料及主风分配设施、取热设施、催化剂汽提设施,能够满足反应操作条件要求的催化剂输送系统。(3)产品急冷及预分离部分产品急冷及预分离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将产生的反应混合气体在该部分进行冷却。通过急冷进一步洗涤反应气中携带的催化剂细粉,通过水洗将反应气中的大部分水进行分离。(4)污水汽提部分由产品急冷及预分离部分分离出的水,含有少量甲醇、二甲醚等物质,由该部分提浓回用,并使排放水合格。(5)主风机组部分该部分是为再生器烧焦提供必要的空气而设置的。(6)蒸汽发生部分装置内所有可发生蒸汽的热能应尽量发生蒸汽。322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工艺论证和原料路线等所确立的结果,首先进行概念设计,根据反应式或合成过程设计出方框流程图,在流程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设备和流股的形式定性地表示出各个过程大单元生产路线以及各物流的流向。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进行概念设计到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流程设计的转变。借助于静态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V70的设计,得出如下所示的工艺流程(详见设计施工图册的工艺流程图)323流程设计创新点DMTOII是DMTO基础上的再发展,兼有DMTO的技术特征连续反应再生的密相循环流化反应乙烯/丙烯比例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调节对原料和工艺设备无特殊要求工艺无环境污染问题DMTOII还具有如下新的特征甲醇转化反应与C4转化反应采用同一种催化剂在保障甲醇转化效果的同时,实现C4的高选择性催化转化,显著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甲醇转化和C4转化均采用流化反应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反应区进行,可以共用再生器,耦合构成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利用C4转化反应强吸热的特点,在高温区进行C4转化反应,既符合该反应的转化要求,也能实现热量的耦合;甲醇转化和C4转化目的产物一致,产物分布类似,可以共用一套分离系统33烯烃制备工艺流程的选择(1)酸性催化特征甲醇转化为烯烃的反应包含甲醇转化为二甲醚和甲醇或二甲醚转化为烯烃两个反应。前一个反应在较低的温度(150350OC)即可发生,生成烃类的反应在较高的反应温度(300OC)下发生。两个转化反应均需要酸性催化剂。通常的无定形固体酸可以即作为甲醇转化的催化剂,容易使甲醇转化为二甲醚,但生成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低。(2)高转化率以分子筛为催化剂时,在高于400OC的温度条件下,甲醇或二甲醚很容易完全转化(转化率100)。(3)低压反应原理上,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反应是分子数量增加的反应,因此低压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尤其是乙烯的选择性。(4)强放热在2003000C,甲醇转化为二甲醚和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均为强放热反应,反应的热效应显著。(5)快速反应甲醇转化为烃类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根据大连化物所的实验研究,在反应接触时间短至004S便可以达到100的甲醇转化率。从反应机理推测,短的反应接触时间,可以有效地避免烯烃进行二次反应,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6)分子筛催化的形状选择性效应原理上,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是通过分子筛的酸性催化作用结合分子筛骨架结构中孔口的限制作用共同实现的。结焦的产生将造成催化剂活性的降低,同时又反过来对产物的选择性产生影响。DMTO工艺的开发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上述MTO反应的特征。DMTO工艺的设计中,也应时刻牢记这些特征,将这些反应的原理性的特征融入其中。34设备设计选择341反应器的设计及选择本厂生产过程中用到4个反应器,其中有3个流化床反应器,1个固定床反应器3411甲醇流化床反应器1操作气速最小流化速度计算当流体流过颗粒床层的阻力等于床层颗粒重量时,床层中的颗粒开始流动起来,此时流体的流速称为起始流化速度,记作。起始流化速度仅与流体和MFU颗粒的物性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对于20的小MFPEDR颗粒(116502GDUPMF对于1000的颗粒MFPER22/154GDUPMF式中DP为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颗粒和气体的密度;为气体P的粘度。假设颗粒的雷诺数RE100M),R1112,而对于细粒床(DP1000的颗粒MFPER22/154GDUPMF式中DP为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颗粒和气体的密度;为气体P的粘度。假设颗粒的雷诺数RE100M),R1112,而对于细粒床(DP003),在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用丝扣紧密连接(不少于5根螺栓)接头和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2、露天储罐、气罐及户外架空管道防雷措施露天储罐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封闭气罐和工艺装置的防雷当这些设施的壁厚大于4MM时,一般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30,其放散管和呼吸阀宜在管口或其附近装设避雷针,高出管顶不应小于3M,管口上方1M应在保护范围内。露天储罐的防雷粗甲醇贮罐属于带有呼吸阀的易燃液体贮罐,罐顶钢板厚不小于4MM时,可在罐顶直接安装避雷针,但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3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得小于2M,冲击电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