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2章 对社会的理解_第1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2章 对社会的理解_第2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2章 对社会的理解_第3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2章 对社会的理解_第4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2章 对社会的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对社会的理解21理解社会的基本概念社会系统为了方便讨论,这里需要区分两个概念社会与社会系统。社会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郑航生,2009,P68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社会是人类的实践系统,也就是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帕森斯所说的人类行动系统。从静态角度看,在社会中,除了个人就是社会关系。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相互联结所构成的网络被称为社会系统,它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关系网络。我们很多时候所说的社会实际上是指社会系统。社会系统是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分布和流通的网络,不同的社会地位占有着不同的资源。个人或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很多紧俏资源比如紧俏物资、内部消息、工作岗位、放心的合作伙伴、高素质人才,等等只有通过特定的社交网络才能获取,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得来的。拥有特定资源的社会子网被俗称为圈子。圈子是很多优质资源的集中地。社会系统也是个人在社会中的流动网络。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个人进入到特定社会地位的机制是不同的,包括血统关系世袭、社会关系网或者私人介绍、推荐、考试、文凭、选举以及市场竞争或经济竞争李强,2008,P10,等等。在进步的社会中,个人进入更高社会地位的方式越来越依赖后天发展的资质而不是血统关系等先赋特征。211社会系统的构成成分框架个体角色群体直观地看,社会是由群体构成的,群体是由角色构成的,角色是由个体承担的。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集合,其存在不仅为个人自己所能够意识,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郑航生,2009,P147各种社团、组织、社区、共同体都是群体。角色是指群体中与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人的行为期望。郑航生,2009,P118角色表达的不是个人形象,而是社会对某种身份、地位的期望。角色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结点。奚从清,2010,P23个体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到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谓角色扮演是指个体按照群体的角色期待和规范要求完成角色行为的过程。正因为存在着角色扮演,交往双方大致能够预知对方的行为倾向性,人们之间的稳定交往才是可能的。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个人。奚从清,2010,P42虽然角色扮演总意味着隐藏个性,但个人的角色扮演总是富有个性的。只要不影响角色功能,很多个性表现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个人同时具有多种身份,在不同群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群体因为这个个人而建立了联系。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认为,个人在进入一个群体时,不但会在这个群体中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还会将他参加的其他社会群体的社会网络带进来。周雪光,2003,P114换句话说,在群体内两个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并不仅仅是两个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两个网络之间的关系。角色扮演将个体与角色结合在一起,所以有时我们会很难区分角色的表现是角色使然还是个人的本真人格。戈夫曼认为存在着两种角色扮演者,一种是犬儒主义者,他们知道自己在表演,是作假,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另一种则完全是真诚的,他们彻底进入角色,角色的人格与其个人人格是一致的。奚从清,2010,P29犬儒主义的角色扮演者并不是为了欺骗,这种“表演”被戈夫曼成为印象管理或印象整饰,即人际互动时,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一些技巧着装打扮、肢体语言技巧、人际礼仪,等等来管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以此促进他人更准确理解自己的行为,做出符合自己计划的行为反应。角色表现的是个体形象还是角色形象,这取决于交往双方的社会距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相互之间的理解越类型化,也就是越角色化;社会距离越近,相互之间的理解也就越个性化、越人化。任何角色扮演者都不可能完全处于角色的状态,因为个体越是专注于角色职责,越是精益求精地完成角色任务,个体也就越会投入感情,而感情不是角色的特征,而是个体人的特征。所以,我们更多地将角色表现看作是个人试图符合角色期望的个人表现。角色扮演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发挥角色功能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体验和确证自我本质力量的过程。个体的主体性决定了,他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包括新的角色规范,甚至全新的角色。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扮演多个角色,这多个角色被称为角色集。角色集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组相互依存的、由不同人扮演的角色。群体就是这样一组角色集。凝聚力、内部关系、规范、领导力量是构成群体的核心要素。郑航生,2009,P147从规范的显性水平看,社会群体区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具有明确的规范和领导核心,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是不明确的,也不具有稳定的领导核心,内部是一种松散的关系结构。从情感距离的角度看,群体被区分为初级群体比如家庭、邻里、密友,等等、次级群体比如学校、工作单位、政府机构,等等。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个体首先进入初级群体,社会生活以情感依赖为主;随着能力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个体进入次级群体,社会生活以责任关系为主。初级群体中互动的人数较少,且比较稳定,在互动过程中双方注意力不会被严重分散,会比较充分地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因此容易产生较深刻的亲密感情和独特的独占欲,具有排他特征。相反,在次级群体中,人数众多、变动不居,很难考虑个性化需要,因此心理距离也相对较大,更多地是考虑责任和义务。涂尔干认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认同产生了群体。齐美尔不同意涂尔干的这个观点,他认为是人们之间的具体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群体。周雪光,2003,P116群体与价值认同是同层次现象,我们只能说,群体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认同,但不能说文化认同生成了群体。从发生学角度看,群体和价值认同是交往的结果。人们之间的交往行动塑造了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特定的群体。文化认同是在群体生成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互动逐渐达到的。当然,个体要加入已经存在的群体时,首先要接受群体的价值观才可能被接纳。社会互动不是直接基于客观信息的,而是基于主观意义的。对社会互动起作用的是对信息的意义解释。意义共享只有通过符号才是可能的,所以符号互动理论特别强调符号对于社会互动的重要作用,它认为人与人的互动就是符号互动。人们对符号的运用和意义解释是依赖于情境的,而这个情境很大程度上是由群体提供的。个体在互动时所采取的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会因群体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个体会按照当时所在群体的价值观和规范进行交互,否则就表现出“不合群”的特征。这是群体对个体的约束方面。当然,特定地位的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也会时不时地表现出来,由此影响群体的价值观和规范。社会学理论对两类特殊的群体比较关注,一类是组织,另一类是阶级。组织之间的常见关系是合作与竞争,阶级之间的常见关系是压迫与抗争。有关组织和阶级,后面会继续讨论。综上所述,社会系统其实就是扮演角色的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被区隔为一系列群体。群体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关系子集,它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关系存在。群体存在的过程就是一组角色及其关系生成与消亡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所谓的社会结构并非静止不变的死的模式,而是变化中维持平衡的“构型”彼得什托姆普卡,2011,P11。212社会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生产经济政治思想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社会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确保人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人的个体几乎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从功能角度出发,社会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众多社会学家对社会功能结构的层次区分大同小异。总体来说,社会系统可以自底向上可以分为生产系统含生产管理、经济系统含市场与经济管理、政治系统含法律法规、军事、思想系统含文化教育,每个子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出多个层次。社会系统的最下层子系统是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是自然过程的组合,加工和处理的是自然信息锺学富,2007,P179,上层子系统处理的是社会关系信息。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物质财富,在此基础上其他更高层次的系统才能运转。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是人类面对的首个问题。当然首个问题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最重要的问题是幸福。财富只是幸福的物质前提。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框架。宏观地说,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而微观地讲,我生产的直接目的却不一定我自己的消费。就成熟个体而言,其生产能力是单一的而消费需求却是全面的,所以人类生产的财富需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由此可见,生产和消费从来都是社会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其社会化程度不同而已。也就是说,人类生产的真正目的从来都不是私人的,而是社会的。很多人比如老人、孩子、残疾人等没有能力参与财富生产,还有很多人没有机会参与财富生产,但是消费却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因此经济系统不但要选择设置哪些行业、生产什么产品、提供哪些服务,还要完成产品和服务的合理分配以确保社会的稳定整合。分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市场和社交网络的交换,另一种计划给予或直接占有。无论哪种方式,都无法独立完成经济系统的功能。当然,市场是效率和合理性相对比较高的方式。它是人类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发明。但是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本身是不完备的,因为市场中“局部交换基于交易双方的个体利益的泛函极值”与“资源产品资源的最佳配置产品的使用价值传递到最需要者那里市场的整体泛函极值”之间存在着无法自我化解的矛盾。锺学富,2007,P182也就是说,设置市场的目的是使产品流动到最需要它的社会角落,但是每笔自由交易的依据却是交易双方利益最大化,二者并不总是一致的。而且历史已经表明,这种不一致是常态,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不一致性发展到了极致。总的来说,经济系统通常是无法独立和完备的,需要其他系统对它的制约,才能完成它的社会功能。制约它的系统是政治系统。换句话说,经济系统从功能上看就与政治有关。政治系统是一种超经济力量,包括行政系统、法律系统、警察系统、军队系统等,它维护特定经济系统的结构和秩序。这个系统制定经济系统的运转规则,并对违规行为和外部干扰进行处理,使经济系统有效运转。实际上,经济系统与政治系统是共谋关系。比如资本主义制度就通过不对等的市场关系来维护私人资本的增值,从而不断扩大剩余劳动的私人占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场不独属于资本主义。市场只是一种交换方式而已,它在逻辑上与政治意识形态无关。布罗代尔把当代经济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物质生活、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其中资本主义凌驾在物质生活和市场经济这两大基层之上,它追求高利润。资本主义是一种财产关系,属于政治系统。在布罗代尔看来,竞争和垄断是势不两立的两种结构,而唯独垄断才称得上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于对市场的垄断。王义祥,2004,P145这个道理很简单,自由市场看起来像是不受权力干扰的等价交换的空间,但实际上自由市场中真正的权力是资本,而资本通过自由市场必然走向垄断,从而破坏市场自由市场成了资本增值的工具而不是财富的均衡分配手段。政治系统能够有效运转需要一个合法性前提。这个合法性前提就是某种价值特别是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统摄政治系统的就是思想系统。思想系统的功能是生产和再生产知识、伦理规范、价值观、意识形态,促进社会整合。如果源自经济活动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如果没有生成文化共识,则无法为继太久。思想系统的混乱势必导致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的混乱,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彻底崩溃。在社会系统这个多层次系统中,任何一层子系统都是上层次子系统的基础,上层次子系统对下层子系统起到制约作用。低层系统的变化势必引起高层系统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生产系统中的技术革新是一种革命性力量。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甚至思想系统可以阻止新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或者禁止新发明,但是一旦新技术成了生产系统的一部分,经济系统、政治系统以及思想系统必定会做出调整。社会系统既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处理系统,又是权力的分配和运作的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就是权力的宏观分布结构。推动人类社会运转的其实就是权力背后则是财富。这里的权力包括专业权力最终转变为权威、经济资本权力、法律权力、行政权力、意识形态的文化权力。这些权力中最根本的是经济权力,即生产资料所有权。从来都是生产资料拥有者才有能力组织生产、组织暴力保护自己的财产、生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整合社会。也就是说,生产资料所有权必定会衍生出其他社会权力。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试想想,有钱人和穷人哪个更有胆量和实力去作恶,尤其是很多恶行只表现为民事案件的时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是阶级社会的根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有意味着剩余劳动的私有。人类劳动的特点是生产剩余价值,也就是生产劳动剩余。个体的劳动成果去除自己的付出体力、智力等,就是个体的劳动剩余。然而这个剩余却不是天然属于个体的,因为这个剩余并非纯粹源自个体付出。人类的历史性决定了,任何个体都是在前人遗留下了的资源、工具、智慧基础上进行的劳动和创造。此外,社会系统中大量组织和群体只消费不生产,但是它却可以使得生产系统更加高效和稳定。如果劳动剩余天然地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则这部分人无法存活。因此,劳动剩余在所有权性质上不属于任何个体,它属于全社会,这主要是因为劳动本身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实践。劳动剩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有了劳动剩余才可能应付自然灾害,才会有“有闲”阶层的存在,才会有机会生产精神文化,由闲而贤。人类个体是被“抛到”社会中的,所以任何个体都有权占有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一部分物质财富,占有量应该按照他所提供的社会贡献多少来定。也就是说,按劳分配原则是针对劳动剩余而言的。但是这很难具有定量标准,所以现实社会分配以合理为公正尺度,不以绝对平等为公正尺度。在现实中,“合理”其实很难衡量,事实是能够被容忍的不合理性就是合理性。真正的公正必须等待劳动剩余足够丰裕,占有足够的劳动剩余才会由少数人的特权变成所有人的普遍权利。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社会系统的简化的功能层次结构,只是为了获得宏观整体认知。其实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简单划分成上述四个子系统对很多社会现象都是缺乏解释力的。实际情况是,上述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交叉、缠绕才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系统。22组织的运作特点公司、企业、学校、政府等等都是组织。组织是这样一种正式群体,人们聚在一起是为了追求明确界定的任务,组织对于其成员有明确的纪律和立场要求,这些纪律和立场源自执行特定任务的需要。齐格蒙特鲍曼,2010,P47组织与其他群体的区别在于对角色职能、责任、行为规范的明确规定。这些明确规定就是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相比,其他群体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显性制度,只有动态变化的隐性文化。组织由角色、角色关系隐含着角色的社会地位、角色行动的规范、组织决策的权威等要素构成。这里我们要区分权力和权威。权力是不顾他人反对而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或遏制他人行动的能力,而权威则指的是由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他人的服从程度。郑航生,2009,P198权力属于一种强制力。但是组织运作主要靠合作而不是强制,权力如果不能转变为权威,组织行动便难以彻底落实。所以,是权威而不是权力才是组织的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组织在个人的生活机遇和社会的资源分配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理解了组织也就理解了社会。前面讨论的构成成分框架和功能层次框架同样适用于理解组织。下面专门讨论组织运作的基本特点。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西蒙HSIMO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意指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无法按照充分理性的模式去行动,即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全部选择,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最大化。周雪光,2003,P161具体来说,在进行策略选择时,人们并不会穷尽所有的策略,而只是考虑其中一部分策略这些策略是那些比较容易想到的,并且也不会将这些策略两两比较两两比较能穷尽所有组合,可能会生成更为优化、更为清晰的选择尺度,而是按照注意的先后次序,对这些策略依次比较,选择一个更好的再与下一个策略比较,最后也不会依照“最大化”原则作取舍,而是按照“满意”原则选择一个策略,即一旦遇到满意的策略,策略搜索过程就结束了,不会真的去追求最大化。换句话说,人们在决策时不是按照完全理性的方式,而是按照“合乎情理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周雪光,2003,P296因此,面对问题时人们常常只会寻找一个看起来不错的答案。这可能是源自另一个做事原则成本和风险最小原则。由于人们处于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所占有的信息并不完备,比较尺度又含混不一,可能找不到最优解,或者说找到最优解所消耗的成本常常大于那个最优解所带来的收益。有限理性不但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韦伯曾坚信,组织可以做到完全理性。他从组织目标效率出发,按照完全理性的逻辑设计了一种现代组织的模式,这就是著名的科层制。他认为这种结构的组织比其他形式的组织更有效率。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它的特点是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与公务关系的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是依附于个人,等等。郑航生,2009,P183这种管理方式当然有优势,它已经成为现代组织都试图模仿或者实现的管理方式,因为它的设计基于完全理性。然而这种理性组织在现实中最终表现出非理性的结果官僚主义。不同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官僚主义表现是不同的。由家长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遇事推诿、相互扯皮、敷衍塞责、热衷于谋取私利、不关心群众痛痒、一言堂以及命令主义;由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的表现为浮夸习气、墨守陈规、繁文缛节、文牍主义、例行公事、文山会海。郑航生,2009,P190官僚主义的责任主体就是官僚阶层。在任何组织中,官僚们一旦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就很容易演变成组织的破坏力量,因为这个独立阶层的利益往往与组织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组织的有限理性完全可以从组织的决策过程中观察到。组织在运转过程中,感知到了问题、矛盾或者试图采纳新的技术或者管理规范时,都会启动决策过程。与个人决策过程相比,组织决策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信息沟通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博弈的政治过程,这个政治过程会持续到决策执行阶段执行者会对决策进行再度解释。周雪光,2003,P293即使是技术性的信息沟通过程,它也不总是理性可控的,因为决策任务指组织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并非总是清晰的,来自各方的信息可能不一致,并且还可能不是原始信息,而是解释后的信息。客观信息只有通过解释才能体现对组织决策的意义,而解释本身就会受到解释者经验、角色、身份、立场特别是利益要素的影响,所以在组织决策过程中参与者对信息的使用往往是策略性的而不会是客观中立的,周雪光,2003,P167最终无法实现完全理性。组织决策的第二特点是它受制于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规章制度规定了哪些部门产生何种信息、哪些信息是保密的、事务的决策流程、什么人参与直接决策、关注哪些方面即注意力分配、利益分配格局等等,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使用并不总是一个理性过程,实际上仍然是政治冲突的结果。周雪光,2003,P172在制度约束之下,组织决策参与者往往做不到完全理性。总之,我们很难将非理性要素排除在组织决策之外。相对于人这种创造性生物而言,组织制度几乎无法达到完全严密的水平。这就使得在组织内部产生出非正式群体比如裙带关系、派系关系这种韦伯主义理性之外的东西。这是因为,即使再严格的组织也不是抽象的角色体系,而是扮演着角色的个人的交往体系。在正式组织关系中,人们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在扮演组织角色过程中,个体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同情、钦佩、趣味相投或者相反的情绪情感等因素,都会影响角色行为。郑航生,2009,P182现实中的组织运作时刻也没有离开过非正式群体及其规则,支撑组织正常运转的真实结构并非是严格的、单纯的科层制结构。组织追求理性是为了效率,可是影响效率的不仅仅只有制度的理性水平这一个要素。梅耶ELTONMAYOR的霍桑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关怀也会提高工作效率。理性一旦成为固化物,并非总是好事。过度理性的制度往往是冷冰冰的,无法容纳人际情感。这种制度下的人际关系变成了纯粹的事际关系。正如赵汀阳先生所说,事际关系是一种大脑与大脑的关系,不是人心与人心的关系。这不是一种人道的制度环境。在这种制度下,组织效率往往是有限的,并且容易导致官僚主义。人们努力工作并非总是为了钱,成就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很多人的吸引力不亚于金钱。组织管理的任务不仅仅是如何安排角色岗位以高效完成任务,而是如何系统组织角色、岗位、技术操作、个人需要等要素来以适当的效率完成任务。韦伯的失误就在于将组织简化为一种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建立的一个技术体系,而不是人的交往体系。韦伯所说的组织理性实际上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眼中只有效率。这当然不能说现实中的组织不是理性组织。这明显有违常识。现实中的组织仍然是理性的,只不过组织理性只为组织服务,而个人的理性常常只为自己服务。组织目标与人的动机并不总一致。组织内部抽象的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但是角色扮演者之间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合作这样简单,权力、自尊、情绪、情感等因素必然参与其中。再加上个体理性的有限性、信息的不完备、利益的相互制衡以及注意力分配的限制和时间的短缺,最终导致组织理性只能是有限性的。决策失误是常有的事儿,组织自身充满了缺陷和问题,这也是组织进化的内因之一。主动依赖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组织是一种“活的”有机体,它是一种自适应系统。组织的种群生态学理论甚至将组织群体比喻成生物种群,认为类似于生物种群一样,组织群体也存在着变异、选择和存留现象,其中变异是指组织的创新,选择是指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存留是指组织的生存。邱泽奇,2002,P274也就是说,像生物种群一样,单个组织总会消亡,但是组织种群会发生进化。与生物被动适应环境、被选择淘汰不同,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主动适应,因为组织本质上人的群体。组织依赖创新而不是随机选择某种组织结构来适应外部环境。组织所面对的生存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要素,而组织决策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并不机械地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组织规则行事,而是权衡各种要素的过程。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普遍“最好的”组织形式这从根本上否定了韦伯的幻想,最佳适应就是最好的组织方式。由于拥有的团队、资金等限制条件以及组织功能的不同,即使处于相同的外部大环境中,各个组织所面临的局部环境也会不同,并且环境中的同一个要素对于不同组织的意义也会不同,因此组织对于环境的反应也会千差万别,这最终导致了组织形态的丰富性。比如,具有相同功能的组织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组织结构,而功能不同的组织可能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组织形态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是组织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环境为组织提供它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各种制度文化约束,得不到所需要的资源或者组织文化与环境文化不相容,组织将无法长期生存。组织理论将组织的外部环境区分为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组织任务相关的技术体系及自然资源条件,而所谓制度环境就是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周雪光,2003,P72权变理论和资源依附理论关注的是组织对技术环境的依赖。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最佳结构不但取决组织自身的技术条件、组织目标和规模等要素,还取决于所面对的具体资源环境条件。周雪光,2003,P71资源依附理论认为,组织所需要的、由环境提供的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附程度。邱泽奇,2002,P276组织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它决定了组织所能获取的各种稀缺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也就是说,什么人在运转组织,这些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对于组织的生存很重要。制度学派则关注的是组织对制度环境的依赖。组织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是直接的,获取不到资源组织便无法运转。组织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是间接的,如果组织的行为有违制度环境的要求,会引起社会公愤,导致组织合法性的危机。不具有制度合法性的组织虽然不会立即停止运转,但会面临极大的困难,最终会解体消亡。所以,组织必然采取与制度环境相符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这有时会导致组织会做一些低效率的事情或者设立与效率无关内部机构和规章。对相同制度环境的依赖会导致不同功能的组织在内部制度和机构设置等方面越来越相似,这被组织理论称为组织趋同现象。它是适应的结果。制度学派认为,追求效率的工具理性并不是组织的最重要特征邱泽奇,2002,P279,社会中不以效率为主旨的组织也很常见,比如政府、民间组织、学校等等。真实的组织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工具,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适应性才是组织的最基本特征。由于技术环境要求效率,制度环境要求和谐,所以很多情况下,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是矛盾的,至少是相互竞争的。因此,与韦伯的预期相悖,效率无法成为组织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更不可能是唯一目标。组织必须在效率和合法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组织搞一些“形象工程”看似有悖效率,实际上是一种争取社会合法性的行动。那些迫使组织采纳特定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被称为组织的合法性机制,它不仅约束组织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从而促进组织间的资源交往,总之提高了组织的生存能力。周雪光,2003,P75为了使得争取合法性的行动对组织效率带来太大消极影响,组织通常会把内部真实的运作和官方组织制度相对分开,二者采取松耦合的方式。比如组织虽然采纳了某种制度,但却在组织实际运作过程中不实际实施或者敷衍。这会导致组织的正式“官方”结构成了象征性的东西,组织内部采用非正式的职业规范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这就使得非正式结构成了组织的实际结构。周雪光,2003,P77这都是适应的结果。组织一旦建立,其首要目标倒不是组织的具体功能,而是生存。也只有组织能够生存,它才可能成为其成员的发展工具。有时组织为了生存,其运作甚至会偏离最初的组织目标,这被德国社会学家米歇尔斯ROBERTMICHELS称为目标替代现象。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组织会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学习、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并将经验转化为组织制度,以此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那么是否可以认为,组织只要不断地学习和创造新制度,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如果真的是这样,学习力强的组织个体便会不断地进化而不会消亡了。其实,组织理论已经发现组织的适应性水平和适应能力是相互矛盾的。周雪光指出,组织的制度化水平代表组织的适应性与它的适应能力之间有着一种深刻的矛盾。周雪光,2003,P173由于规章制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面向过去的,如果幸运的话,它的确能确保组织稳定、持续地有效运转,这是因为组织制度会将干扰信息过滤掉。可是未来是变化的,组织在未来会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组织制度在过滤掉干扰信息的同时,也会过滤掉一些对组织有意义的新信息。没有新信息,组织就不会进化。因此组织制度越是清晰、越是严格,组织的适应性也就越高,可是组织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差。因为,稳定的制度意味着稳定的利益格局,稳定的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成为组织制度革新的障碍。因此旧制度在过去越是稳定和有效,探索新制度的成本也就越大。所以,组织要想在未来获得成功,不能完全依赖稳定的成型制度。向过去成功经验学习并用来应付未来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组织理论称为学习陷阱。这里我们要准确理解组织的成功,它首先并非是指组织设计或者规章制度的成功,而是现实中组织团队的成功。特定的做法有时并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同样的做法在一个团队内可以导致成功,在另一个团队却可能导致失败。盲目相信成功经验或者成功学,只会使组织僵化。组织在未来成功的必要的条件是明晰的规章制度、灵活的组织结构、强有力的开明领导、有激情的组织成员。这里我们更加强调的是人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冷冰冰的制度条文适合用于处理组织内各部门、各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制度的灵活性、掌权者的人格、专业权威才是群体合作共事的整合因素。激励是组织的管理核心组织运作的两个基本内容就是任务和管理。各个组织的功能不同,其任务也就不同。任务相同的组织在工作流程方面也可能不同。工作流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系统,它还与组织管理有关系。技术性系统一旦确立,其效率便相对稳定,很难提升。所以,组织一般向管理要效率。而管理机制的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安排,而是人际关系的安排。组织创建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技术性的工作系统,人才是第一位的。组织一旦稳定,管理则是第一位的。即使是技术型人才,哪怕是创业初期的元老,如果成为理性管理的障碍,也会被逐出组织。组织管理有两项任务监督和激励。背后的理念是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是道德意义上的,管理者有理由怀疑组织成员的工作没有达到组织的要求。这与人性善恶的人学假设无关。道理很简单,排除掉敷衍、失误等因素,组织成员必须准确理解组织的命令、清晰理解组织命令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并且有能力执行命令时,其行动才有可能符合组织的要求。齐格蒙特鲍曼,2010,P50实际上,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常常是不一致的。组织成员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全力以赴地工作,组织如果不能满足成员的某些重要需要,成员就会离开组织或者成为组织发展的内部阻碍因素。因此组织必须为其成员提供努力工作的“诱因”,包括物质回报、工作环境和交往机会、自我实现的机会等等。对于简单任务的管理,监督是可以胜任的。但是任务越是复杂、其专业性越强、工作周期越长、不确定性越强,就越难以实施监督。而且这种任务常常需要组织成员主动的身心投入,过度监督反而会打击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组织通常采用激励措施。激励和监督功能上是互补的。从发挥主动性的角度看,人们更倾向于激励而不是监督。激励也是在无法监督的条件下的管理策略。监督很简单,因为它面向任务;激励很复杂,因为它面向人。所以,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激励问题。所谓激励问题,是指在由于信息不完备、信息不对称、信息隐蔽、行为隐蔽而导致委托方比如经理无法观察到代理方比如雇员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委托方如何通过给予特定的鼓励引导来促使对方付出努力的问题。组织内部的激励用于防止搭便车等投机行为,处理的是行为隐蔽问题。组织之间的激励用于解决信息隐蔽问题,即代理方组织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故意隐蔽某些关键信息以便从中渔利,损害委托方组织的利益。交易成本理论将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内部管理者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统统归结为合同关系。如果由于组织部门之间的行为隐蔽不可控而导致交易成本不可控,组织可能会将自身拆解为几个独立的组织,将组织内部的关系转化为组织间的关系;如果由于组织间的信息隐蔽不可控而导致交易成本不可控,组织可能会采取兼并措施,将组织间的关系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关系。交易成本理论指出,选择哪种方式履行合同取决于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涉及和执行合同的成本,它分为两大类协调成本和激励成本。周雪光,2003,P40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导致激励成本。对于组织来说,所有的问题都是合同问题,所有的合同问题都是委托代理问题,所有的委托代理问题都是激励问题。周雪光,2003,P51因为合同理论告诉我们,不存在绝对完备的合同,仅仅依靠合同的监督力量是有限的。委托方必须制定激励机制,以促使代理方付出努力完成合同。激励的秘诀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在共同的价值观背景下,为对方提供满足需要的激励物以及设计获得激励物的方式。代理方越是能够参与激励物的获得方式设计,所设计的获得方式也就越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理论上,最佳的激励方式就是民主自治,当然这只有在社会主义之后的社会中才是常见的。23社会系统的总体特征一、社会系统是在冲突中寻求平衡的动态变化的关系网络社会现实是由事件而不是客体组成彼得赫斯特洛姆,2010,P203,社会系统表现为一种过程性而不是实体性。人类社会不是从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开始的,也不会在某个时间点停留下来,它永远处于变化当中,除非人类灭亡。社会关系并不是经过友好协商后再建立起来的。我们在社会关系中能看到两种力量强制和认同。强制和认同共同造就了社会。完全没有认同,只有利益争夺,那就只剩下相互厮杀,无法形成社会;完全没有强制,完全依赖仅有的一些认同也形成不了社会,利益的诱惑和相互敌视的偏见要远大于有限几个认同的约束力。毕竟利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认同的形成本身也离不开强制。军队、警察是暴力性的强制手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是文明一些的强制手段。在阶级社会中,甚至劳动都是被强制的。比如,劳动市场、工资变动、工作无保障和周期性的大规模失业等,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实施强迫劳动的手段。厄内斯特曼德尔,2002,P42在强制和认同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宏观上表现为两种状态平衡和冲突。功能主义强调文化共识背景下的社会功能,强调平衡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冲突理论则强调强制作用下的社会冲突,强调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功能主义将系统论的功能结构分析应用于人类社会,关注社会整体的功能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为维持社会整体的平衡发挥着一定的功能,社会的稳步发展有赖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正常发挥。李强,2008,P41这一点明显是正确的。功能主义理论对社会系统的功能分解也有一些合理性。但是功能主义并不考察社会的发生学机理,因此它缺乏历史眼光,只是一种描述性的社会学理论,对很多社会现象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比如功能主义理论是这样解释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在任何社会分工体系中,总有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而人们的才能智慧各不相同,因此让最有才者去承担最重要的工作,让弱者承担其他工作,这样就形成了社会分层的等级结构。李强,2008,P42这种解释很幼稚。最初合理的不平等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要选择,却被功能主义说成了逻辑上必然。事实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在消除各种不平等,至少不再采取那么赤裸裸的方式。不平等反映的是一种权力关系,不是分工差异。功能主义只看到分工结构,看不到权力分布,忽略了有些功能是可以替代的。平等问题实质上是公正问题。社会差等属于正常现象,也是必然现象。但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差等表现为制度化的不公正。阶级社会中,公正往往是暂时的、局部的、口头的,而不公正倒是常态。资源的有限性、社会关系的强制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交换双方知识的不对等以及制度的不合理,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导致社会交换中的不公正。不公正必然引发冲突。这不是功能主义这种描述性理论能够解释清楚的。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达伦多夫就曾批评帕森斯关于社会系统的构想是乌托邦主义,无视价值观冲突和制度的冲突,是错误的。李强,2008,P51冲突理论认为,对资源的争夺始终是社会的主旋律,社会的基本状态就是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冲突的结果。邱泽奇,2002,P73冲突理论的贡献不在于承认社会冲突这一现象,功能主义也承认冲突的存在,并认为冲突是社会功能的一部分。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科塞LCOSER认为冲突具有社会矛盾的“安全阀”的功能,它可以释放社会矛盾所积累的能量,有助于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功能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默顿在理论中增加正功能、反功能、潜功能等范畴来描述它们。但这些没有改变功能主义理论的性质。事实上,仅仅从功能角度来讨论冲突是不够的。冲突理论的贡献是认识到冲突的发生学意义。社会中权力和权威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稳定、平衡的背后其实是强制。强制的背后是冲突。正是因为冲突的存在,才使得社会关系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关系。所以,冲突分析比功能分析更加具有解释力。功能主义通常只能解释社会现状是如何得到维持的,尽管新功能主义更加强调冲突和对社会的批判态度鲁思华莱士等,2008,P46,但功能主义的解释不是机制性的和发生学意义上的解释,而冲突理论通常关注社会的发生学原理。当然,冲突理论不关注人际中间的冲突事件,它关心的是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达伦多夫和马克思都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群体的自觉意识在群体冲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群体意识的群体被达伦多夫称为准群体,缺乏阶级意识的阶级被马克思称为自在阶级。达伦多夫认为,准群体之间的对立并不能导致冲突,具有明确群体意识、拥有自身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和稳定成员队伍的“利益群体”的形成是导致冲突的关键一步。李强,2008,P59意识形态越是成熟、成员交往越是频繁、群体流动性越低、成员主观认同度越高就越容易形成利益群体,再加上杰出的领导者,利益群体就具有了强大的战斗力。由于意识形态理论、领导者、成员之间交往水平、成员的主观认同、群体开放水平成员流动性等要素都会受到特定的社会结构和自然地理位置条件以及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因此冲突理论认为,恰当的社会控制措施比如直观利益的碎片化、利益的多元化可以阻止准群体向利益群体转化,再通过将冲突处理制度化,将政治问题转化为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从而消除破坏性的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的稳定。应该说,这些措施对于化解民族冲突、种族冲突、宗教冲突是有效的。冲突理论所构想的这些措施很多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变为社会现实,这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很强大。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引发阶级冲突的根本矛盾。阶级矛盾源自财富分配的不公正。很多社会控制措施在延缓而不是消除阶级冲突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正,这会使得阶级冲突在爆发时更加集中和更加剧烈。非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的局限是只谈群体冲突,回避阶级斗争。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并非所有的群体冲突都能用来解释社会演化。劳资冲突能够改变行政管理、工资体系;民族冲突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各种集体事件能够引起法律革新;阶级冲突则能够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一个国家的政体。什么是阶级韦伯主义者和新韦伯主义者坚持用市场关系作为第一要素来划分阶级。比如,吉登斯提出按照“市场能力”进行阶级划分,将阶级划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有教育或技术资格的中产阶级、占有体力劳动力的工人阶级。李强,2008,P98这里的市场能力是指个人可以带到市场上增强其讨价还价地位的各种形式的相关属性。李强,2008,P87阶级划分的市场能力取向,实际上是将政治权利问题转化为经济、法律问题。市场能力这种尺度很难成为客观的尺度,用它来划分阶级只能带来理论上的含混性。将技术资格等同于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能力也许是太乐观。劳动力市场总是买方市场,资本家们一旦发现某个领域成为卖方市场,就会将资本转移到其他领域。新旧韦伯主义者们低估了经济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个人在特定社会机遇条件下,可以通过社会声望或者政治权力关系来获取特定的经济地位,比如占有特定的生产资料,但是作为一个群体,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个群体的经济地位整体上决定了它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而不是相反。所以韦伯所说的经济地位、权力、声望这三者相互独立、相互影响,李强,2008,P32只能说从个体角度看是真实的,从宏观群体角度看是错误的,这三者不是同层次的属性。阶级对立是一种政治对立,政治对立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对立。而真正的权力其实就是财富,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马克思是从生产资料占有的角度来划分阶级的。马克思所说的阶级首先不是指某个界限分明的群体,而是指某种压迫关系、剥削关系,其次才指由于财产制度而导致的人类被划分为两大对立的群体群体内部仍可继续划分。从根本上说,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并非一个抽象的法律所有权问题,而是一种利用他人为自己谋利的能力”特里伊格尔顿,2011,P173,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权利关系。在阶级的对立关系中,一方有权占有或购买另一方的劳动,另一方只能向对方付出劳动,成为“在压迫性制度下苦苦挣扎,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劳动条件的人。”特里伊格尔顿,2011,P173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社会各阶层中出卖劳动力者都是被剥削阶级,无论他的工资收入有多少,也无论他在别处是否有微薄的租金收入因为没有这点额外收入,将无法糊口,而那些利用资本购买他人劳动的就是剥削阶级,无论他是否“被发工资”。但是马克思在讨论阶级斗争时所说的阶级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有真实的社会关系互动并有政治组织。在拥有政治组织之前,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的阶级被称为自在阶级,通过社会互动意识到自身的利益并组成政治组织的阶级被称为自为阶级。自为阶级是阶级意识觉醒的阶级,只有这样的阶级才可能采取阶级规模的行动,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行动永远是个体或者小团体水平,对于社会演变很难有稳定的实质作用。然而这种阶级要想推翻现有社会制度、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社会制度,只靠阶级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出革命意识。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行动决定社会存在。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只能不断加剧不公正,无法使得某种不公正长期稳定地维持在可以忍受的水平。这样必然孕育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意识,直至革命意识。统治阶级是不会创造革命意识的,只有被统治阶级才会创造革命意识。不同阶级的革命意识创造能力是不同的。列宁曾指出,工人阶级仅凭它自己的力量,只会产生工会主义意识而不是革命意识;吉登斯也认为,阶级社会中剥夺通常只能产生冲突意识。李强,2008,P103这类意识还不具备反抗压迫、救赎自身的自觉性。创造革命意识往往是知识分子阶级的任务。知识分子是统治阶级由于权力的本性而厌恶却不得不拉拢的阶级。想通过社会控制手段来阻止阶级的形成、对立、冲突、斗争是不可能的。社会是超越任何一个群体的组织现象,社会控制并不总有效,除非社会控制成为首要目标。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资本主义社会的首要目标是资本增值,但是它又是私人主导的,所以它所采取的社会控制总是有限的。比如,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流动机制无法解决阶级之间相互封闭。无产阶级的子女依靠努力奋斗和聪明才智而直接进入资产阶级是极少的,这样的人进入中产阶级就很不错了。研究表明,多数社会流动都是短距离的李强,2008,P115,即按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的路径上下流动。阶级流动不完全是一个静态流动机制的问题,机制只是解决了逻辑上的可能性,它不代表现实中真正发生的权利,也没有解决受压迫阶级的基本权利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社会控制手段已经引发本国阶级群体内部的分化,形成阶级内部利益多样性的格局,并且产生了数量巨大的中产阶级,阶级界线在文化心理上也越来越模糊。这些都是事实。但是阶级内部的分化并非永远不变的事实,而且也是有严格的社会条件的。只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发生了这种现象而发达国家这种阶级结构的存在是以剥削其他国家为条件的。没有了对其他国家的剥削,发达国家仅靠自身的力量无法维持一个巨大的中产阶级和一小撮资产阶级。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市场交换中获利最重要的诀窍是创新,而创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历史形成的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如果通过鼓励创新,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优势,摆脱在市场关系中不利地位,也是可能的。所以,一旦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在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在经济危机或者社会动荡期间,大量中产阶级面临破产,社会阶级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再加上社会控制措施将得不到落实,阶级冲突的能量很可能得不到及时化解,仍有可能引发暴力革命。暴力革命并不总会成功。即使成功地打碎了一个旧世界,也未必能成功地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只是人类层次上的面对不公正的应激反应。革命虽然并不总是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它常常有效地改造了问题,使得问题更加清楚。人类在革命中学到的要比和平时代多得多。非马克思主义的冲突理论还忽略了另一个事实。阶级斗争绝不会简单表现为在两个孤立阶级之间的对立,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它必然表现为两个阶级联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历史上成功的革命都是一个阶级联盟战胜了另一个阶级联盟。阶级分化不等于无法形成联盟,因为利益分配的不公正损害的是多数人的利益。当然,阶级联盟不会自发形成。阶级联盟的形成除了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外,还在于组织、领导和思想启蒙教育。剥削关系的隐秘化以及冲突的制度化,的确会延缓资本主义的生命,直到所有无产者觉醒,之前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