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塑封自动上料机机架部件设计及性能试验【优秀机械机电毕业设计论文】【A6046】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9821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1-11
上传人:木***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集成电路
塑封
自动
上料机
机架
部件
设计
性能
机能
试验
实验
优秀
优良
机械
机电
电机
毕业设计
论文
a6046
- 资源描述:
-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22页,18000字左右.
英文翻译一份.
任务书(4页)
开题报告(5页)
图纸共28张:
A0-装配图.dwg
A0-机架.dwg
A2-底板.dwg
A2-后右侧门.dwg
A2-后左侧门.dwg
A2-控制面板.dwg
A2-控制箱.dwg
A2-前固定门2.dwg
A2-右侧门.dwg
A2-左侧门.dwg
A2-左右侧固定门.dwg
A3-侧电器板.dwg
A3-隔板.dwg
A3-后电器板.dwg
A3-开关固定板.dwg
A3-开关固定侧板.dwg
A3-前固定门1.dwg
A3-前固定门开关座.dwg
A3-前上门.dwg
A3-前下门.dwg
A3-前右后左立柱1.dwg
A3-前左后右立柱2.dwg
A4-调节螺钉.dwg
A4-铰链.dwg
A4-拉手扣.dwg
A4-螺帽.dwg
A4-前门铰链.dwg
A4-上垫块.dwg




























- 内容简介:
-
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王金权 学 号 0341137W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课题名称 集成电路塑封自动上料机机架部件设计及性能试验 阅读文献 情 况 国内文献 12 篇 开题日期 2007 年 4 月 9 日 国外文献 5 篇 开题地点 基 301( W)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 现代信息产业和信息社会的基础,是改造和提升我 国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1。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在构成集成电路产业的三大支柱 (之中, 年来,我国 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是从 实证明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目前,全球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2。 当 人类进人一个新千年的时候,蓬勃发展的计算机、通讯、汽车电子和其它消费类系统对 高性能、高可靠、多功能、小型化、薄型化、便携式及低成本。 3。在迎接这一挑战中,世界的集成电路封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芯片封装技术也一直追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发展。一代集成电路就有相应一代的封装技术相配合 4。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 3 个阶段 5第一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 ),以通孔插装型封装为主;典型的封装形式包括最初的金属圆形 ( )封装,以及后来的陶瓷双列直插封装 (陶瓷一玻璃双列直插封装 (塑料双列直插封装 (。第二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从通孔插装型封装向表面贴装型封装的转变。从平面两边引线型封装向平面四边引线型封装发展。表面贴装技术被称为电子封装领域的一场革命,得到迅猛发展。第三阶段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 ),集成电路发展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特征尺寸达到 要求集成电路封装向更高密度和更高速度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集成电路封装正在呈现下述快速发展趋势:( 1)为适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向着高 密度、高 I O 数方向的发展需求, 装正在从四边引线封装形式 (向球栅阵列封装形式 (转变,信号传输由微型焊球代替传统的金属丝引线,信号输出由平面阵列方式代替传统的四边引线方式。这是由两边引线向四边引线、由通孔插装向表面贴装为代表的第二次 装的革命性技术变革后的第三次技术变革。( 2)为适应快速增长的以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等为代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求, 装正在向着微型化、薄型化、不对称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3)为适应人们日益高 涨的绿色环保要求,集成电路封装正在向着无铅化、无溴阻燃化、无毒低毒化方向快速发展,这对传统的 装及其封装材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全球集成电路封装正在按照既定的规律,蓬勃地向前发展,呈现出 8 个发展方向:( 1)向着高密度、多 I O 数方向发展;( 2 )向着提高表面贴装密度方向发展;( 3)向着高频、大功率方向发展;( 4)向着薄型化、微型化、不对称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5)从单芯片封装向多芯片封装发展;( 6)从两维平面封装向三维立体封装方向发展;( 7)向着系统封装 (方向发展;( 8)向着绿色环保化方向发 展。 随着电子工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集成电路封装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对集成电路封装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含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另外半导体集成电路在封装过程中,环境因素和静电因素对 12。随着 染控制、环境保护和静电防护技术就越来越影响或制约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因此,在集成电路生产、封装中的前后道各工序对生产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洁净度,还需要对静电防护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通过严格和苛刻的净化 、管理生产车间,在 重要的还是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这样既可减少环境对集成电路生产封装的影响,又可提高生产效率。而 芯片封装是 导体制造工艺的快速进步和市场对微小芯片的急切需求,对芯片封装设备的定位精度和运动速度、加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主要进行集成电路芯片塑料封装自动上料系统 机架部件 的设计及性能试 验。研制自动上料系统,可代替手工上料,填补手工上料在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生产工艺上的不足。 就目前国内外关于集成电路封装的文献表明,技术水平上,尽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4。就半导体生产设备而言,主要还依靠进口,另外在国内封装生产线上 15。在市场方面,南通富士通、江苏 长电、四川乐山无线电公司等国内大型封装企业国内封装企业迅速发展,跨国半导体企业继续将封装测试基地转移到国内,专家预测今后几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以每年 30%左右的增长速度增长,到 200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9475亿元 16面对蓬勃发展的 对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本课题研制的集成电路塑封自动上料机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燮康 先发展、努力做大做好半导体封装产业 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3,(107):42 范琳 . 微电子封装技术与聚合物封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J. 新材料产业 , 2005, (8 ): 393 高尚通 . 跨世纪的微电子封装 J. 半导体情报 ,2000,37(6):14 梁红兵 追随 J2002:22 5 张蜀平 ,郑宏宇 . 电子封装的新发展 J, 2004, 4( 1) :36 . 1995,40:1477 . 2000,23(2):918 A of . 997(9):549 . of 96. 1996:2010 of 98. 1998:611 张建萍 . 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1,30(4):4112 杨恩江 . 环境与静电对集成电路封装过程的影响 J. 电子电路与贴装 ,2004,(3):5313 刘延杰 ,孙立宁 ,孟庆鑫 ,祝宇虹 ,刘新宇 J. 工具技术 ,2005,39(5):1914 关白玉 集成电路与专用设备发展状况 J造技术, 2004,29(3):5415 张伟锋 标设备的自动上料技术分析 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4,118:5516 俞忠钰 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5,128:117 龙乐 电子与封装 J, 2003,3(9):6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基本内容 本课题结合纵向科研项目“集成电路塑封自动上料机研制”研究需要,进行集成电路芯片塑料封装自动上料系统的机架部件设计及性能试验。系统主要有料片传送部件、料片自动排片部件、工控机系统及传感检测系统等组成。 预计解决的难题 ( 1) 上料机机架部件结构设计 ( 2) 上料机系统部分性能试验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查阅相关技术资 料确定课题总体设计方案上料机机架部件结构设计上料机系统部分性能试验。 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课题组已在手工上料机械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前期预研工作 计算机 相关技术资料 五、计划进度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3 月 31 日 4 月 8 日 查阅资料,翻译英文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4 月 9 日 4 月 15 日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4 月 16 日 5 月 13 日 上料机机架部件结构设计 5 月 14 日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