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集团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时间2008年4月10日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工程名称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结构型式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91900M2层数地下2层地上5层建设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施工单位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部门技术部编制人编制时间2008年4月10日报审日期2008年4月10日审批部门国博项目部审批日期审批人审批意见年月日施工组织设计会签表工程名称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结构型式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91900M2层数地下2层地上5层建设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施工单位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部门2008年4月10日编制人会签部门技术部会签部门质量部会签意见会签人年月日会签意见会签人年月日会签部门工程部会签部门安全部会签意见会签人年月日会签意见会签人年月日会签部门经营部会签部门会签意见会签人年月日会签意见会签人年月日第一章编制依据111工程建设文件112现行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113现行有关施工、设计的规范、规程、标准314企业相关管理文件8第二章工程概况921工程总体简介9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9221工程地质概况10222水文地质概况1023建筑工程概况10231装修装饰10232防水工程1124结构工程概况11241混凝土结构工程概况13242钢结构工程概况1325机电工程概况14251建筑电气工程概况14252通风与空调工程概况1525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概况17254智能建筑工程概况20255建筑电梯工程概况21第三章工程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2231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2232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22321工程特点22322工程难点2233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24331抵抗风险管理流程图24332项目施工期间的管理难度大,微小环节的失误即会造成重大影响。24333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25334项目施工进度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26335项目施工经营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26336紧急情况处理27第四章施工组织部署2841总体施工部署28411施工部署的原则28412施工总体部署30413施工总体流程3342项目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35421项目组织机构35422任务划分3643总体施工顺序3844工程进度计划3845主要资源配备38451劳动力配备384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39453主要测量试验仪器设备配备42454主要工程材料和周转材料计划43第五章施工准备4851技术准备48511图纸会审485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48513施工方案编制计划49514试验准备50515测量准备5052劳动力、物资及机械设备准备5153现场准备51531与老馆加固施工单位交接51532现场临设及电源、水源等的交接51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5361结构施工方法53611施工测量特点及测量技术措施54612地下防水工程54613钢筋工程56614模板工程61615混凝土工程67616脚手架工程73617预应力工程75618砌筑工程80619人防工程816110回填土工程826111大型施工机械826112屋面工程856114钢结构工程8861141钢结构工程概述8862装饰装修工程96621装饰装修工程概况96622装饰装修工程特点96623主要施工方法9663机电安装工程115631机电安装工程概况115632机电安装工程难点和特点115633预留预埋工程116第七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13771安全防护措施13771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37712照馆方和集团CIS形象要求,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137713基坑周边的防护137713脚手架作业防护138714工具式脚手架作业防护139715用电梯及悬桃、移动式卸料平台安全防护要求139716洞口及临边防护139717大模板安全要求14172文明施工措施141721管理目标142722组织体系142723内业资料142724场容场貌14373消防保卫管理措施144731成立组织健全制度144732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144733用火、用电管理145734暂设、料库管理146735机修车间及木工间的防火147736护场巡逻147737灭火准备14774科技创新措施148741科技创新及技术攻关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48742建设部推广十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14874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管理措施15075成品保护管理措施151751成品保护组织制度151752成品保护奖罚措施151753分项工程成品保护措施15176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152761工程质量目标15276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52763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5676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59第八章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17281总平面布置原则及方案172811施工现场概况17281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173813总平面布置图17382办公设施布置17383生产设施布置173831施工用仓储设施布置173832养护室布置174833机修用房布置174834施工场地内厕所布置174835施工用场地布置174836主要施工机械布置1758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17685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布置17686现场排水排污布置17787施工现场围挡及出入口布置17788施工现场道路布置177881临时道路177882洗车槽177883场区地面硬化177884消防应急通道布置17789各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178第一章编制依据11工程建设文件名称备注日期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建筑专业图纸A0001A8204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建筑专业图纸AE006AE7112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建筑专业图纸AF001AF008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结构专业图纸S0001S0003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结构专业图纸S0001S29302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暖通空调专业图纸M0111M3902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给排水专业图纸P0001P3026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专业图纸E4001E69012008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强电专业图纸E0001E39012008年3月12现行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类别名称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类别名称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发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发布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发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发布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46号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第80号行业法规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发布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1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京建施(2003)2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京建施(2003)3号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标准京建施(2003)4号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市外地来京人员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第39号令地方法规市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规定2000质监总站第36号市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暂行规定97京建法172号地方法规市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京建法(1998)50号13现行有关施工、设计的规范、规程、标准类别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名称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国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国家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类别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名称编号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2352001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实验方法标准GB50152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型基础)04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剪力墙结构)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楼梯)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楼面、屋面)04G1014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G32936(2005合订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国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行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类别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名称编号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J1402001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J219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J3612004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01J1152001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程CECS719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580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J278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02J1021、0203J1021行业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构造02J1022类别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名称编号建筑幕墙J10327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5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12003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42007地方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DB11/T5122007自流平地面施工技术规程DB11/T5112007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11/367200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011694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J0193200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JT01272003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1072006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011093建筑用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DBJ/T014098膏状建筑胶粘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2896建筑内墙用耐水腻子应用技术规程DBJ01482000界面渗透型防水涂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J01542001冬期混凝土蓄热法施工成熟度控制养护规程DBJ/T013697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DBJ0821695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J01690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BJ01882005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与验收技术规程DBJ01942005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工程做法(2005)88J11地方地下工程防水图集88J61类别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名称编号工程做法(2)(2005)88J13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J9271公共建筑节能构造(2005)88J2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DB11/3822006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DBJ0191200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建房屋技术规程(轻型钢结构部分)DBJ01982005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11/3662006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J/T01732003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DB11/T3462006陶瓷墙地砖胶粘剂应用技术规程DB11/T3442006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06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标准DBJ/T011002005绿色建筑评估标准DBJ/T011012005建筑装饰优质工程评审标准DBJ/T011042005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01692003地方建筑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0170200314企业相关管理文件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文件及企业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简介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北临长安街,东靠公安部,利用原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原址,并向东新增建设用地,改扩建成为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项目内容工程名称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工程地址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建设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办公室项目管理单位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监理单位双园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规模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1900M2。其中保留老建筑物中西、北、南三段进行改造,老馆建筑面积约为35000M2;老馆围成区域以内向东扩展为新建部分,新馆南北长31960M,东西宽19475M,建筑面积为157000M2。其中老馆北侧和西侧的首层及南侧三层为办公用房,北侧和西侧的二、三层为展厅;新馆地下二层,用于文物库房及停车,地下一层用于展厅,并设有学术报告厅及数码影院,地上五层,均为展厅。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21工程地质概况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岩土勘察报告2005房建详勘025,拟建场区地貌属于平原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东侧地势较低,西侧较高,地面标高为4388M4759M。勘察最大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四大类。在本工程拟建场地范围内,不存在影响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基础底标高为1405M,天然地基方案地基承载持力层为中粗砂层和细砂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为260KPA。222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工程勘查报告,本工程实测到三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413M750M,标高3902M4050M,分布不连续,仅在局部分布层间潜水二水位埋深1590M2006M和1640M1780M,标高2598M2815M和2600M2863M,连续分布,总体趋势南高北低;层间潜水三水位埋深2300M2413M和2970M,标高1613M,分布连续,水力性质经历了由承压向无压的转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层间潜水二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层间潜水三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23建筑工程概况231装修装饰门窗工程木质防火门、木门、夹板装饰门、钢质门、钢框玻璃门、铝合金框玻璃门、钢质防火门、钢质三防门、钢质卷帘门、全玻门、铝合金框玻璃窗、铝合金百叶窗、钢筋砼防护密闭门、钢筋砼密闭门、防射线辐射门等。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通体玻化防滑地砖楼地面、水泥楼地面、彩色水泥自流平涂料楼地面、抗静电活动地板楼地面、耐酸砖楼地面、花岗岩石材楼地面、硬实木复合地板等。楼地面通体玻化防滑地砖地面、水泥地面、彩色水泥自流平涂料地面、现制水磨石地面、硬实木复合地板、耐磨混凝土、花岗岩地面;踢脚及墙裙通体玻化防滑地砖、水泥、花岗岩踢脚、樟木、现制水磨石、耐酸砖踢脚、。内墙面防火型乳胶漆、轻钢龙骨矿棉吸声板、釉面砖防水墙面、抗菌防霉可檫洗高级涂料、干挂花岗石、轻钢龙骨石膏板刷乳胶漆、木吸音板墙面、大理石板防水墙面、天然安石粉墙面等。顶棚矿棉吸声板顶棚、板底喷涂顶棚、铝合金方板、板底刮腻子抹灰顶棚、轻钢龙骨硅钙板、水性耐檫洗涂料、轻钢龙骨穿孔吸音石膏板顶棚、水泥加压板、铝合金网板吸声吊顶等。外墙装修外墙喷仿石涂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232防水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混凝土加2道44厚SBS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墙为50厚挤塑聚苯板。新馆地下防水混凝土顶板,加2道44厚SBS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0MM厚C20钢性混凝土钢性防水保护层。地下室车库及文物库房室内及周围文物走廊防水做法为1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局部增加15MM厚环保型聚氨酯涂膜;文物库房顶板上及管线夹层内防水做法为两道15MM15MM有胎型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室内楼面文物库房顶板防水为防水混凝土顶板,加两道2厚单面和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卫生间、淋浴间、厨房、设备机房等楼地面防水为15MM厚环保型聚氨酯涂膜,涂膜高度淋浴间高度至吊顶下,其他房间上卷18M。屋面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采用三道设防,4厚SBS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5厚双面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15MM厚环保型单组分聚氨酯涂膜。屋面工程水泥板屋面、水泥砂浆屋面、水泥砖屋面、聚合物砂浆屋面、防滑地砖屋面、花岗岩石材屋面24结构工程概况241混凝土结构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桩筏基础,其余采用带上反柱帽的平板筏形基础的结构类型,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及屋顶大跨部分采用钢结构,平面上结合楼电梯间、机房等比较均匀地布置若干组钢筋混凝土筒体,与框架梁柱一起构成结构抗侧力体系,形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基底标高为1325M,局部集水坑最深标高为1600M,基础底板厚度800MM。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框架及剪力墙筒体为一级。基础桩承台尺寸(BLH1/H2厚度)(单位为MM)16001600500500、210008000700/3001800、1065050000700/3001800等。外墙厚度为500MM,内墙为650MM、600MM、500MM、400MM。基本柱网60M60M、90M90M、180M180M、120M180M;框架柱截面主要有1000MM1000MM、1200MM1200MM、1000MM4000MM、2670MM700MM、2000MM14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宽高MM)主要有500MM2400MM、1400MM1000MM、600MM2850MM、1100MM1400MM、1100MM1800MM、1200MM1500MM、500MM1700MM、800MM1000MM2125MM等。二次结构为新馆1280M文物库房隔墙采用页岩砖,新馆各层展厅隔墙、新馆室内隔墙、新馆防火墙等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老馆局部采取轻钢龙骨板材隔墙。老馆新增128M标高结构楼板及地陇墙砌筑。钢筋类别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连接为20MM采用直螺纹连接、其余用绑扎搭接。工程抗震设防8度,建筑安全等级一级,新馆设计年限为100年,老馆设计年限为30年。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底板C35S12地下室外墙C40S12水池、有覆土地下室顶板C30S10地下二层顶板(人防顶板)C35S8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筒体C50框架柱C40C60600M1350M2100M2880M标高展厅梁(预应力混凝土)600M1350M2100M2880M标高展厅楼板学术报告厅、演播室顶板梁其他部分预应力梁及板转换梁、其它柱C40其它梁、板及楼梯等次要构件(圈梁、过梁、构造柱)C30混凝土强度等级坡道底板、顶板C30S8、C35242钢结构工程概况1、劲性钢结构柱劲性钢柱截面形式材质及截面尺寸(MM)单位重量KG/M1材质为Q345C,6004003535373KG/M2材质为Q345C,50040035353495KG/M3材质为Q345C,3702003535384KG/M2、钢结构桁架项目编号内容HJA(21000M标高)21000M标高中央大厅上方展览厅楼盖,桁架采用方钢管相贯焊桁架体系,楼盖设置在桁架上弦上,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板制作。HJB(29000M标高)展览厅屋盖,桁架采用方钢管相贯焊桁架体系,其上设置冷却塔及机房,屋盖设置在桁架下弦上,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板制作。HJC、HJD、HJE(34500M标高)34500M标高公共空间屋面部分观景屋面部分其它屋面部分,桁架采用方钢管相贯焊桁架体系,楼盖设置在桁架上弦上,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板制作。除A2区中央大厅桁架相对独立外,其余部分钢桁架连成一体。桁架端部外边缘悬挑4375M,外挑部分通过三道钢次梁相连。钢桁架HJF(42500M标高)42500M标高公共空间屋面部分,桁架采用方钢管相贯焊桁架体系,整个桁架放置在8个混凝土筒体上,支座采用铸钢件制作。桁架为方钢管相贯焊桁架体系,材质为Q345C,平面桁架的上、下弦及腹杆均采用焊接方钢管,上、下弦共计30030014、40040018、40040030等十多种截面,其中最大截面为60060030方钢管;最大壁厚为50MM,其截面为40040050方钢管;腹杆则大量采用20020010和30030014方钢管。桁架间次梁为热轧H型刚,材质为Q345B,截面有H340250914等十余种。25机电工程概况251建筑电气工程概况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建筑电气变配电室及供电干线三路10KV电源进线,三路同时工作,互为备用。变电所设在1280M中部,分界室设在博物馆北侧6M处。封闭母线联结,高、低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电气动力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采用双路市电及应急电源供电,一路引自正常母线,一路引自由发电机供电的应急母线,末端互投;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适当位置互投;二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至各层电井内配电箱均采用经封闭母线竖干式低压配电方式,至各层电井内事故照明配电箱采用低压电缆T接方式配电方式,较为分散的负荷采用电缆供电,老馆均采用电缆供电。大容量冷水机组采用封闭母线由低压柜直接供电。电气照明安装除特殊及精装修区域外,一般场所均选用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节能型灯具。各展厅设墙面插座和地面插座。在报告厅及演播室设舞台灯光系统。对展区及文物陈列的区域的照明,控制其照度和紫外线量,根据需要选用灯具。设有应急备用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整体照明工程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部分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统一管理。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在6M标高的东南角设置柴油发电机房,内设2台1340KW柴油发电机组。对于供电连续性要求高的安防中心,消防中心,网络机房,通讯机房设置UPS备用电源。建筑物防雷防雷等级为二类,用10MM圆钢做屋顶避雷带,利用结构柱做引下线,基础底板与护坡桩组成接地体以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的要求,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防雷及接地安装接地及安全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机房、卫生间等部位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各级电源进线均安装浪涌保护器,设过电压保护装置。252通风与空调工程概况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送排风系统地下车库按照建筑防火分区设置通风和消防排烟合用系统,采用双速通风机;公用厨房将设置直流通风系统,厨房通风部分在冬季热处理,夏季冷却处理,排风包括炉灶排气罩和房间排风;锅炉房设置平时通风和事故排风系统,排风机和设置在锅炉房内的送风机采用防爆型设备;地下暖通空调机房、配电设备机房和给排水设备机房分别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柴油发电机房设置通风设备,负担房间通风和发电机组工作补风,日用油箱间设置排风系统;140M标高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机房设置排风系统,穿越机房的风管道设置电动多叶密闭阀;演播室设有机械排风系统,过度季可直接补入室外新风,减少设备的制冷负担。加压送风系统本工程在所有不能设置可开启外窗的防烟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口每隔两个楼梯平台设置一个;在所有不能设置可开启外窗的消防电梯或合用前室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每层设置加压送风口;文物库房部分在主要疏散通道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次走廊设置消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文物库房区的疏散走廊设置消防机械排风系统和相应的消防排烟补风系统;陈列展厅排烟口常闭并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当展厅净空高度较大时,手动开启按钮将通过电信号开启排烟口,同时连锁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运转,关闭失火防火分区的空调通风系统;地下停车库按照防火分区设置平时通风和火灾时的机械排烟合用系统;西入口大厅的高位设置消防用机械排烟双速风机;数字影院、学术报告厅和演播室作为独立的防火单元单独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北入口门厅排风风机设置在2510M标高处的空调机房内;在使用燃气的部位设置可与燃气浓度探测装置连锁的事故排风系统;其他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部位按照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通风与空调空调风系统西入口大厅采用分层空调的形式,同时大厅和北侧、东侧入口门厅处的地面设有地板盘管空调系统;地下文物库房的空调系统为定风量一次回风全空气空调通风,空调系统采用湿度优先的原则控制,本身职位文物库房提供少量的新风以保证个别人员需要及房间正压;展厅采用可变新风比的双风机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排风将采用变频风机;数码影院设置独立的可变新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学术报告厅空调系统按照舞台和观众区分别设置两套全空气空调系统,数码影院和学术报告厅空调采用分散的座位下送风、集中回风的室内气流组织形式;演播室空调通风系统采用消声低速送风;展柜空调通风系统为设计预留,需要经设计二次深化后同展厅空调管道一起施工。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空调冷冻水系统空调冷冻水来自制冷机房,由冷水机组和蓄冰冷源提供,基载冷水机组采用定流量水泵,融冰系统的循环泵采用变流量泵,在制冷机房集中设置软化水处理装置和软化水箱,空调冷水系统采用气压罐补水泵及真空除气装置的联合定压方式,空调冷水在设置电子水处理装置的同时,运行时采用冷却水加药装置。本工程采用四管制空调水系统,仅入口大厅和部分公共休息区域采用局部两管制空调冷热水系统,地板空调采用两管制冷热水系统,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的系统形式。空调冷水系统采用分区异程式,系统压力为12MPA。空调热水系统空调热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的系统形式,系统采用分区异程式,系统定压力为70M水柱,最大工作压力为115M水柱,地板空调系统采用独立的气压罐、补水泵及真空除气装置的联合定压方式,工作压力06MPA。空调水系统空调冷却水系统在2900M标高屋顶设置基载空调冷却塔、双工况冷水机组用冷却塔和用户冷却水系统用冷却塔。冷却塔配置电伴热防冻措施。所有冷却循环系统水泵均设置于128M标高的制冷机房内。本工程预留用户冷却水系统,为可能的自带冷源空调制冷系统提供冷却水。冷水系统工作压力为10MPA,夏季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用户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为12MPA,夏季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空调热负荷及热源本工程暖通空调设计热负荷为16000KW,热源为市政高温热水,在128M标高层设置集中热交换站,地下室的东南部位设置有两台每台04MPA、蒸发量3吨/小时的燃气蒸汽炉,为冬季加湿提供蒸汽,夏季作为市政热力检修期间提供生活热水和空调再热的备用热源。交换站设置蒸汽热水换热系统,其二次热水在过渡季或夏天可以作为空调再热的备用热源锅炉房设置检测和记录用的自动控制系统。通风与空调制冷设备系统空调冷负荷及冷源本工程冷负荷为22503KW,包括空调再热负荷,采用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蓄冰空间将利用经过改造的西北侧老馆基础空间。冬季需要供冷时可采用冷却塔直接制冷系统供应。制冷主机与蓄冰设备为串联方式,主机位于蓄冰设备上游,两台基载主机并联运行,另设置四台900RT双工况主机;对于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的小房间,在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5时,可以利用冷却水直接经过板换制备所需要的冷冻水。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通风与空调地板空调系统本工程西入口大厅中部3375M、450M标高区域,140M标高的北侧入口门厅,东入口门厅设置地板水盘管空调系统。部分公共休息区域采用局部两管制冷热水系统,其它大部分区域采用四管制空调水系统。地板水盘管空调系统在大广场的地板结构上要设置30MM厚的聚苯板隔热层,而后设置塑料水盘管,再浇筑混凝土约60MM厚,在这之上才是建筑地面作法。每个集分水器环路不宜超过8个,尺寸约为1200700250MM。25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概况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生活给水系统本工程为双路供水,水源来自博物馆北侧(管径DN250)和西侧(管径DN400)的市政自来水管网。竖向分为高、低两个区,地上600M以下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供;地上600M以上为高区,由生活变频给水设备加压供给。冷却塔补水与消防用水共同贮在消防水池内,由冷却塔补水泵供给屋面的冷却塔。屋顶消防水箱补水由生活变频供水设备补水。热水系统本工程全楼提供生活热水,大部分房间提供集中热水;其余卫生间等用水点设置电热水器局部电加热。集中热水热源来自市政热水管网,经换热器换热后由热水循环泵加压供给。夏季热网检修期间,热水热源由冬季加湿用蒸汽锅炉提供。中水给水系统本工程中水供水系统竖向分为高、低两个区(同给水系统),分别由设在中水泵房的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给。中水系统不在本工程中设中水处理机房,中水水源由市政中水管网提供,在128M设置的雨水回用系统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生活污、废水排水系统本工程污、废水合流排至室外污水管道,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出。000以上污水采用重力流排出,000以下污水汇集到集水坑,经潜污泵提升后排出室外。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方式,新馆的部分屋面采用虹吸式压力雨水排水系统,新馆其余部分以及老馆屋面采用传统重力雨水内排水系统。地下车库坡道设雨水沟,拦截的雨水用管道收集到地下室雨水集水坑,用潜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雨水管道。屋面雨水大部分收集回用,小部分直接排至市政雨水管网。在建筑东北角及两个内庭院绿地设置三个雨水收集池,内设潜水泵,雨水经提升后排入雨水处理机房,经处理后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用于绿地浇洒、冲厕、车库冲洗。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消火栓系统本工程给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室外生活、消防共用管网成环状布置,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沿路边布置。本工程室内除文物库内走廊和不宜用水保护的电气、文物用房外均设消火栓保护。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系统,竖向不分区,消防泵房设在地下二层,消防管道成环状布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除3375M入口大厅、中央大厅等空间净高大于12M的场所,变配电室、电话机房、消防、安防控制中心等电气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中所有展厅、库区外侧文物走廊、地下车库、文物管理区(除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域外)、科技保护中心、图书资料中心等场所采用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余区域均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竖向不分区,在128M的消防泵房内设3台喷淋加压泵,在345M层设高位消防水箱(与室内消火栓系统合用)和喷洒稳压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本工程燃气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地下消防泵房设三台与雨淋系统合用的水泵,水喷雾系统使用其中两台,一用一备。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在3375M入口大厅、中央大厅、135M标高的观众休息区、21M展厅入口等净空高度大于12M且地面有火灾荷载的部位设置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装置。在地下消防泵房设专用水炮泵两台,一用一备,高位水箱定压。雨淋系统本工程在60M的演播室葡萄架下设置雨淋灭火系统。地下消防泵房设置三台与水喷雾系统合用的水泵,雨淋系统使用三台,二用一备,系统由屋顶消防水箱定压。雨淋系统采用开式喷头,雨淋阀开启后,其阀后连接的所有洒水喷头同时喷水。雨淋系统设有自动控制、消防控制中心手动远控和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气体灭火系统新馆128M的总变配电室、文物库区的库房、文物管理区的库房、文物管理区部分房间,60M的网络数据中心、演播室配套控制室等重要机房,14M文物管理区部分房间,老馆南馆14M档案资料室等要求气体灭火的房间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采用IG541洁净惰性气体,采用组合分配系统进行保护。新馆文物库区设置4个钢瓶间,气体管道根据人防防护分区布置。建筑给水、排水移动式灭火系统本工程全部按严重危险等级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地下车库和柴油发电机房配183B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车库明装消火栓箱下及组合式消火栓箱下各设置2具3A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建筑给水、排水消防排水为了防止火灾时文物库区内进水,库区外的大环廊设置了4个排水清扫口供消防排水,走廊地面加设了3个排水清扫口供应急排水。本工程共设9部消防电梯,新馆6部、老馆3部,消防电梯井底设有排水潜污泵。254智能建筑工程概况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通信系统本建筑物设3000门的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设置10条中继线,300条左右直通和专用外线电话。市政电话光纤进线,弱电进线室和电话总机房设在6OM东侧。市政宽带采用单模光纤,数据网络中心机房位于60M层新馆西南侧。通讯系统还包括小型移动蜂窝电话系统,以及红机电话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新馆东侧屋顶上架有两组卫星接收天线,采用双向邻频传输系统,分配分支方式。垂直干线采用SYVW759/7,水平线采用SYYWFY755型号视频电缆。通信网络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火灾事故广播及背景音乐广播末端扬声器共用。采用分层加模块的方式,地库采用号角喇叭,设备机房采用壁装扬声器,而展厅及办公、公共区均采用吸顶扬声器。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特级火灾保护等级,消防控制中心位于博物馆老馆的14M层西北侧。由火灾探测系统、警报系统、消防排烟联动系统、防火卷帘门控制系统、手动报警系统、电梯联动控制系统、火灾紧急广播、消防泵按钮直接起泵系统等组成。根据所保护区域的功能分为消火栓灭火、自动喷淋灭火、水喷雾灭火、高空水炮灭火和气体灭火等几种方式。并设有漏电火灾监控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报警门禁巡更管理系统、音频复核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安防对讲系统以及防爆防恐系统组成。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语音部分采用3类大对数铜缆连接电话机房与每个楼层配线间。数据部分主干采用多模光缆连接数据网络中心机房与楼层配线间。水平分支部分采用六类非屏蔽及屏蔽式双绞线和双芯光纤。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空调与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蒸汽锅炉控制系统、热源与热交换系统、冰蓄冷制冷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等各子系统。楼宇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可通过数据口与上述子系统实现通信或通过电气接点连接,对其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智能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BMS),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组成。255建筑电梯工程概况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内容拖拽电梯液压电梯电梯自动扶梯本工程电梯工程由直梯、扶梯及液压升降平台组成,其中的电梯39部、扶梯20部,它们的供货、安装由业主及我方联合招标确定下的约定分包完成。液压升降平台由总包负责二次深化设计和施工。第三章工程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天安门广场周边的重要建筑,是后奥运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窗口,是集文物收藏保管、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学术研究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为了更好的建设本工程,我公司组织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仔细审阅设计图纸和深入的剖析现场的环境和作业条件,深入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工程的特点、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编制相应对策。31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质量目标市结构长城杯、建筑长城杯和鲁班奖工期目标定额工期为960日历天,业主要求工期为765日历天安全目标无因工死亡、重伤、中毒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文明施工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32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本工程是利用原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原址,拆除原有的部分建筑并向东新增建设用地建设新馆,和经加固改造后保留的部分老馆,组成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321工程特点工程建设政治意义重大,本工程为国家级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窗口,国人关注,世人瞩目,影响深远。工程建设标准高,博物馆的藏品文物是中国历史的积淀,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财富,保护和保存文物的责任决定了本工程的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大,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1900M2,南北长3196M,东西宽1948M,既有新建馆亦有加固改造的老馆。工程位置特殊,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东侧,北临长安街,东靠公安部,南接东交民巷,是市的核心城区地带。322工程难点场地狭小,除建筑地下占地外,施工场地所剩无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极其困难,特别是现场东南角,无法形成环行道路,现场施工组织要求高。交通限制多,由于工程的特殊地理位置,周围的道路均为交通拥挤、频繁管制、单行、限时路段,施工材料的进场是工程的难点之一。高大空间结构施工难度大,入口大厅高度达311M,面积约为5000M2;中央大厅,高度达165M;展厅高度为7512M;这些高大空间部位的结构模架施工也是本工程施工难点高大空间部位装饰以及潮湿环境下装修工程质量控制难,展厅、入口大厅、中央大厅等高大空间,尤其是入口大厅净空高达27M,其吊顶、墙面装饰面层的平整度、垂直度是装修质量控制难点;新馆展厅、老馆办公区等部位吊顶为石膏板、硅钙板类封闭式吊顶,对于封闭式吊顶,当超大空间、吊顶板上方空间过高的情况下,在开关门时容易造成室内外空气压力不同,使吊顶受到向上的压力,引起吊顶的振动。这种情况除造成异常声响外,吊顶的振动还易造成装饰面层开裂甚至脱落;地下室文物库房、车库等部位装修过程中,所处环境潮湿度大,对油漆、涂料等装修面层工序影响大,因此在该部位装修施工过程中,防潮除湿、防结露的措施,是保证装修工程质量的关键。机电专业齐全,管线排布难度大,预留预埋多,机电专业包括空调、通风、冰蓄冷、基载冷冻水、燃气锅炉、给排水、自动喷洒、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雨淋、水喷雾、气体灭火、柴油发电机、电力配电、电气照明、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楼宇自控、火灾报警、通信、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多媒体环境与展示、建筑设备集成管理、视频监控、报警、门禁、巡更、音频复核、停车场管理、安全对讲、防爆防恐等系统。机房集中在128M的地下二层,大量管线集中穿过走廊等处,给吊顶内管线的空间排布造成很大难度,管线的预留和预埋量也是非常的大。约定、平行分包多,总承包管理、协调工作量大,本工程约定分包工程有金属屋顶及采光天窗工程、玻璃幕墙工程、展厅和入口大厅精装修工程、弱电工程、消防工程等三十多项工程;平行分包工程有基坑工程、老馆结构加固工程、老馆外窗及石材幕墙、展陈工程、室外市政工程等项目。约定、平行分包多,总承包管理、协调工作量大。安全、消防、保卫、环保及文明施工标准高,本工程的东侧为国家公安部,南侧为国家博物馆办公区及国博招待所,西侧为天安门广场,北临长安街,属于首都核心区,安全、消防、保卫、环保及文明施工标准高工期紧,本工程的定额工期为960日历天,业主要求工期为765日历天,施工期间跨越3个冬季、2个雨季以及2008年奥运会,还有每年的“两会”和“党代会”期间施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实际的施工日期不足600日历天。33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式烹调模拟题含答案(附解析)
- 9月系解题库(含参考答案解析)
- 灯饰照明安装考核试卷
- 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 游艺用品销售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生物质能发电的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蔬菜罐头加工中的食品安全数据统计分析考核试卷
- 小老鼠和泡泡糖说课课件
- 蔬菜种植营养需求解析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分析考核试卷
- 家庭教育指导师实务操作手册
-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实习设计-大田玉米滴灌系统
- 大学体育与健康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齐鲁师范学院
- 中考复习课件中考数学答题策略与技巧课件
- 便利店卫生清洁管理规范
- 《招标投标法》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 浙江省“温州八校”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 医院食堂营养餐实施方案
- 2024中国房企数字化产品力白皮书
- 《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