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1页
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2页
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3页
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4页
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某高校评估单位某咨询公司评估报告完成日期20111010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1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2项目基本情况112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1123建设规模及内容1124项目设计方案113项目用能概况27131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27132能源消耗情况28第2章评估说明2921评估依据29211任务依据29212相关法律、法规等29213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30214相关标准与规范等31215技术资料3322评估原则3323评估范围和内容3324评估方法3425评估工作程序35第3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3831项目所在地概况383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能源消费情况39321能源供应39322能源消费4033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40第4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4141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分析41411选址分析41412总平面布置分析4142建筑单体与建筑热工设计及评价42421建筑单体设计4242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423建筑热工性能验算4643配套工程节能设计及评价49431暖通节能设计49432给水排水节能设计52433电气节能设计5244主要用能系统及其能耗指标57441系统用电能耗57442系统用电能耗指标58443能耗分析5945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59第5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6151项目能源消耗分析6152项目能效水平评价6153政策符合性分析62第6章节能措施评估6461项目节能措施64611节能技术措施64612节能管理措施6762节能措施效果评估70第7章评估结论与建议7171评估结论7172问题与建议72第1章项目概况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略12项目基本情况12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地点略。122项目性质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为新建教学科研设施项目。123建设规模及内容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为地上5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3000平方米,基底面积4630平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4000万元。124项目设计方案1241总平面设计1、场地概述(1)基地位于城市开发区,四周有城市道路,交通及市政设施齐全。(2)地势平坦,无高低起伏;基地内无建筑物、构筑物及保留树木。2、总平面布置本项目用地位于XXX的东南侧,将实验实训中心布置在XXX西南侧,位于XXX西北侧。建筑形体为南北并列的两个“口”字型体块其中物理实验用房设在北侧体块内,化学实验用房设在南侧体块内。两个体块通过连廊相互联系,两者之间设置阶梯教室,为公共使用区域。围绕的停车场采用植草砖铺装,并间种乔木,成为“绿色停车场”。3、空间景观设计分为三级空间景观节点。一级空间景观节点XXX区和校园入口广场。校内剧院临水而建,且主立面正对校园入口广场,凸现出其标志性的建筑特性。二级空间景观节点实验实训中心入口广场和XXX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均面向XXX而设,将中心景观引入教学组团内,形成建筑空间与校园空间的自然融合。三级空间景观节点组团内部庭院。“口”字型的建筑布局围合出建筑内部庭院,美化了内部教学环境。同时通过对庭院四周建筑立面的架空、透空等处理手法,使组团内部庭院和组团外部校园环境相互渗透,融合成有机的整体。4、道路交通(1)建筑用地位于某高校的南部,用地东邻城市道路,西南北面临校园内部道路,基地北侧即为校区的主要入口。本项目靠近校园主要机动车环路南段,位于教学区内部步行系统的南部尽端。(2)围绕建筑群设置交通环线,环线外围布置停车场,保证了各大楼之间的庭院的安静和安全,同时又可供消防车环行。(3)实验实训中心西面临近校园主路,南面北面为校园次路,东面临教学区步行道路;南面面向教学区步行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由学校统一调配其中包括无障碍停车位。1242建筑设计1、功能布局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由物理实验实训用房和化学实验实训用房组成。物理实验实训用房位于北侧“口”字型体块内,共五层,第三层南侧为办公用房,其余用房为实验实训用房。化学实验实训用房位于南侧“口”字型体块内,共五层,第三层南侧为办公用房,其余用房为实验实训用房。两个体块之间设置阶梯教室,为校园物理、化学教学公用。技能实验实训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3000平方米其中物理实验实训用房建筑面积11225平方米化学实验实训用房建筑面积11225平方米阶梯教室及两层连廊建筑面积550平方米2、内部交通组织主体建筑由两栋五层建筑组成,地面至檐口的高度为2015米,属于多层建筑,在每栋建筑的四角均设有四部封闭楼梯间,满足疏散要求,两座建筑之间设置大型阶梯教室,为物理、化学教学共用,并在东侧三、四层设连接体相通。3、立面及空间设计造型在延续了一期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灰砖面材的使用和局部金属构件和玻璃幕墙的手法,增强了校园建筑的时代感和优雅感。4、竖向设计共五层,室内外高差045米,一层层高为450米,二层以上层高为390米。建筑高度为2015米(室外地面至檐口高度),建筑性质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5、主要装修及构造做法(1)墙体材料地面以上墙体200厚混凝土双排孔砌块内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2)地面材料教学楼实验楼一层门厅花岗石地面实验室、教室、办公室、走廊高级地砖电脑机房防静电活动地板侧厅、公共走廊、公共楼梯花岗石地面开水间、卫生间防滑地砖设备用房、戊类储藏室水泥地面配电房防静电地面(3)楼面材料二层及以上实验室、办公室、楼梯、走廊高级地砖开水间、卫生间防滑地砖设备间、储藏室水泥楼面电脑机房、中心机房防静电楼面放映间、音控室、灯控室防静电活动地板(4)屋面形式倒置式防水保温混凝土屋面(5)门类型防火门防火分区间采用木制甲级防火门,设备间采用木制乙级防火门外门铝合金门框玻璃门(6)窗类型(包括透明幕墙)南向窗采用LOWE(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铝合金断热桥型材,窗墙面积比0385,窗的传热系数KW/M2K30,遮阳系数060。北向窗采用LOWE(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铝合金断热桥型材,窗墙面积比038,窗的传热系数KW/M2K30。东向窗采用LOWE(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铝合金断热桥型材,窗墙面积比0392,窗的传热系数KW/M2K30。遮阳系数040。西向窗采用LOWE(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铝合金断热桥型材,窗墙面积比0395,窗的传热系数KW/M2K30。遮阳系数040。(7)外墙面装饰采用面砖外墙面和少量玻璃幕墙。(8)内墙面装饰设备间采用穿孔板吸音墙面;主要楼梯间采用干挂花岗石墙面;卫生间、开水间采用瓷砖墙面;除特殊说明外大部分墙面采用乳胶漆墙面。6、电梯型号共设2部电梯。选用15M/S1T的电梯为客货两用电梯,并兼做无障碍客梯。1243给水设计1、水源生活给水由校区给水管网供给,夏季高峰用水时的水压040MPA。一路进水,每栋楼建筑接入管管径均为DN100。2、用水量(1)冷水用水量最高日为2288M3最大时为4325M3表11项目冷水用水量预测表名称用水量标准L/人D数量人最高日用水量M3/D用水时间H时变化系数KN最大时用水量M3/H学生5040002000815375教工4010040815075浇洒地面2L/M2D2000M24041010小计20803925未预见水量1020840合计22884325(2)开水用水量最高日为82M3最大时为138M3表12项目开水用水量预测表名称用水量标准L/人D数量人最高日用水量M3/D用水时间H时变化系数KN最大时用水量M3/H学生20400080610134教工2010002610004合计821383、给水系统给水管压力040MPA,根据给水管网压力、建筑物高度及建筑功能,由校园自来水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的给水方式。4、开水供应饮用水采用电开水炉。1244排水设计1、排水方式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污水经室内排水管道收集后排出户,集中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校园污水管网。2、排水系统根据建筑专业的要求,建筑设置内落水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排入雨水管道,雨水立管出户后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室外雨水管汇合后排入校区雨水管网。3、管材及设备材料室内外冷水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快装连接件连接。室内消防给水采用热浸镀锌焊接钢管,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焊接钢管。室内污水管采用PPI螺旋消音管(PUCU),支管为PPI排水塑料管。室内雨水管采用PPI承压雨水管。室外污水管及雨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或加筋管。1245暖通空调设计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的主要功能用房为各类实验室、研究室、办公等。本工程设置通风系统。1、实验室通风系统(1)一层药品房采用通风药品柜通风,每个通风药品柜的风量为900M3/H,并设全面排风方式,排风量按照10次换气计算。(2)二层基础、物化、准备室,三层原吸室、气相室、热重室等设全面排风方式,排风量按照10次换气计算。(3)四层各材料室、食品检测采用通风柜通风,每个通风药品柜的风量为1500M3/H,并设全面排风方式,排风量按照10次换气计算。(4)四层各有机室、高化采用全封闭通风试验台通风,每个全封闭通风试验台风量为3600M3/H。(5)四层准备室、高物,五层生物、标本室等设全面排风方式,排风量按照10次换气计算。(6)五层食品检测采用封闭式通风柜通风,每个封闭式通风柜风量为1500M3/H,并设全面排风方式。(7)各房间采用气窗或外窗自然补风。(8)所有通风柜排风系统的风机均集中设置在屋面上,排风机的出风管高空排出,满足排放要求。2、其它部位通风(1)卫生间设机械排风,排风次数10次/小时。(2)电梯机房设置壁式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及分体空调进行降温。3、通风系统划分及设备见表13、表14。4、通风系统的控制为便于运行管理和节约能源,建议在有效和简化原则下设置必要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施工。(1)实验室通风柜系统排风机为变频风机,每个通风柜排风支管上设一只常闭电动关闭阀,由通风柜控制电动阀开闭,并连锁屋顶变频风机调节排风量。控制系统、及配电控制柜由专业厂家提供并深化设计。(2)每个实验室的送、排风系统,其风机的起停控制开关均布置在该房间内。每台风机自带控制柜。表13通风、防排烟系统划分及设备表序号机组编号服务地点型号规格(玻璃钢离心风机)风量M3/H全压PA转速RPM功率KW台数(台)一、排风系统1PF11一层药品房47245A1450300062014501112PF12一层药品房4726A145010000100014504013PF21二层基础1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4PF22二层基础2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5PF23二层基础3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6PF24二层基础4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7PF25二层物化1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8PF26二层化工2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9PF27二层化工3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10PF31三层原吸室,气相室,热重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11PF41四层材料1,材料2实验室通风柜4725A14506000690145022112PF42四层材料1,材料2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13PF43四层材料3,材料4实验室通风柜4725A14506000690145022114PF44四层材料3,材料4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15PF45四层材料5,材料6实验室及准备室4725A14504600780145022116PF46四层有机1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17PF47四层有机1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18PF48四层有机2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19PF49四层有机2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序号机组编号服务地点型号规格(玻璃钢离心风机)风量M3/H全压PA转速RPM功率KW台数(台)20PF410四层高化1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21PF411四层高化1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22PF412四层高化2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23PF413四层高化2实验室通风柜47263A145014400760145055124PF414四层准备室通风柜47245A14503600600145011125PF415四层高物1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26PF2/41二层准备室,四层准备室4725A145040007801450220127PF51五层食品检测1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28PF52五层食品检测1实验室通风柜4725A14504500780145022129PF53五层食品检测2实验室通风柜4725A14504500780145022130PF54五层食品检测2实验室47245A14503600600145011131PF55五层生物实验室,标本室及其通风柜,4725A145046007801450221合计7990表14通风系统其他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吸顶式通风器风量300M3/H,风压110PA,功率55W台102方形壁式通风器DFBZ28型,风量1650M3/H,风压58PA,功率40W台11246电气设计1、供电系统设计(1)负荷分级各类场所的应急照明、值班室照明、疏散指示、消防电梯、客梯用电、防排烟设施、防火卷帘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为三级负荷。(2)供电电源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由学校电网提供相互独立的两路10KV电源,高压电缆穿保护管埋地引入设在化学楼一层的高低压变配电所。(3)负荷计算电气负荷详见表15表16表17表18表19主要电气参数如下安装容量34126KW需要系数079自然功率因数08有功功率计算值114264KW无功功率计算值98582KVA补偿后的功率因数096需补偿无功功率计算值650KVA补偿后视在功率计算值122037KVA表15化学楼一区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组安装功率PKW需要系数KXCOSTG计算有功功率PJKW计算无功功率QJKVA计算视在功率SJKVA一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一层实验室设备900003008007527002025二层照明14001000850621400868二层实验室设备30000400800751200900三层照明14001000850621400868三层空调500008008007540003000四层照明200010008506220001239四层实验室设备1120004008007544803360五层照明14001000850621400868五层实验室设备500004008007520001500应急照明10001000850621000620功率小计41100222801506126893负荷同时系数080093计入K后合计178241400722669照明合计(含空调)088632034217186设备合计074115041058615633表16化学楼二区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组安装功率PKW计算系数KXCOSTG计算有功功率PJKW计算无功功率QJKVA计算视在功率SJKVA一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一层实验室设备2100003008007563004725二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二层实验室设备1300004008007552003900三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三层实验室设备500007508007537502813三层空调400008008007532002400四层照明400100085062400248四层实验室设备1660004008007566404980五层照明400100085062400248五层实验室设备900004008007536002700屋顶通风机546010008007554604095应急照明10001000850621000620电梯220010006013322002933功率小计80160402503096350781负荷同时系数080093计入K后合计322002879543197照明合计(含空调)079568044807234设备合计074265202431635980表17物理楼一区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组安装功率PKW计算系数KXCOSTG计算有功功率PJKW计算无功功率QJKVA计算视在功率SJKVA一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一层实验室设备3200003008007596007200二层照明400100085062400248二层实验室设备1260004008007550403780三层照明300008508506225501580三层实验室设备300008008007524001800四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四层实验室设备1850003508007564754856五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五层实验室设备2400003008007572005400应急照明10001000850621000620功率小计96600367652678645488负荷同时系数080093计入K后合计294122491138544照明合计(含空调)081484034875965设备合计075245722142432600表18物理楼二区负荷计算表用电设备组安装功率PKW计算系数KXCOSTG计算有功功率PJKW计算无功功率QJKVA计算视在功率SJKVA一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一层实验室设备560000250800751400010500二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二层实验室设备1560004008007562404680三层照明14001000850621400868三层实验室设备240008008007519201440四层照明12001000850621200744四层实验室设备2050003508007571755381五层照明700100085062700434五层实验室设备2100003008007563004725应急照明10001000850621000620电梯220010006013322002933功率小计123400435353319254745负荷同时系数080093计入K后合计348283086946539照明合计(含空调)081456032855620设备合计074302682758340951表19某高校实验实训中心总负荷计算表负荷分区安装功率PKW计算有功功率PJKW计算无功功率QJKVA计算视在功率SJKVA化学楼一区41100178241400722669化学楼二区80160322002879543197物理楼一区96600294122491138544物理楼二区123400348283086946539功率合计34126011426498582150949无功补偿65000补偿后低压侧负荷11426433582119097补偿后功率因数096变压器损耗11915955高压侧负荷11545539537122037变压器选择160000负载率76(4)供配电系统及变电所化学楼一层设一个组合式变电所,采用户内成套设备。内设2台800KVA干式变压器(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低压受电主开关与母联开关自投自复,保障供电可靠性。(5)功率因数补偿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具备自动过零投切、分相补偿等功能;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6)应急电源本工程的照明应急电源采用分布式系统,由应急灯及疏散指示灯自带电池供电。(7)动力设备控制本建筑物内一般动力设备采取现场手动控制、远地控制及BA系统综合控制。空调通风风机及消防设备除能现场手动控制外还能由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联动控制。小功率电机采取直接起动方式,大功率电机采取软起动方式。2、照明设计(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本工程设计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各场所的照明照度值按国家规范要求选定,主要场所的照度值如下办公室300LX一般教室300LX实验室300LX制图教室500LX美术教室500LX多媒体教室300LX厕所、走廊、楼梯间100LX变电所、配电间200LX(2)灯具及光源本工程照明设计力求做到与装修设计完美结合,灯具美观大方,光源以高效节能灯、T5荧光灯为主;荧光灯具采用低谐波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092。(3)应急照明大空间场所及疏散通道设置疏散照明;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出入口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变电所、消防控制室设置备用照明及安全照明,其照度按规范要求确定,平时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应急时照明持续时间不少于180MIN。疏散指示标志灯为常亮方式,由灯具自带蓄电池作备用电源,持续运行时间不少于90MIN。(4)室外照明建筑物外立面设计泛光照明。泛光照明由专业公司设计。(5)照明控制一般场所的灯光由现场配电箱集中控制或就地的墙壁开关控制,应急照明在火灾情况下由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联动控制。(6)灯具配置见表110表110照明灯具配置一览表序号灯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功率合计1暗室指示灯19W电子镇流器只218WW2暗室红灯140W白炽灯只6240W3吸顶灯环管荧光灯32W电子镇流器只1504800W4筒灯111W电子镇流器只50550W5单管荧光灯128WT5电子镇流器只601680W6黑板灯128WT5电子镇流器只1504200W7吸顶式方灯128W环管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只208558380W8双管荧光灯228WT5电子镇流器只23112936W9双管荧光灯228WT5电子镇流器只2550142800W合计52842256KW1247建筑智能化设计1、综合布线系统在实训中心内设置区域信息中心机房,服务于实训中心、美术楼、音乐楼和剧院等4个建筑,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均引自学校一期信息中心机房。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在实训中心一层设置区域安防控制中心,服务于实训中心、美术楼、音乐楼和剧院等4个建筑。实训中心内共设固定彩色摄像机41台,带云台彩色摄像机2台,电梯轿厢专用摄像机2台。3、广播系统在实训中心区域安防控制中心内设置广播主机以及MD、LD、CD、卡座和麦克风等音源设备,以及满足本工程背景音乐和公共广播等要求的控制设备和扩音功放设备等。4、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各单体建筑内均设置有线电视系统。本系统采用HFC宽带接入网系统,有线电视前端机房设在实训中心一层区域安防控制中心内,电视信号来自城市有线电视HFC宽带接入网系统。系统采用860MHZ邻频传输模式,双向传输系统。5、多媒体会议系统本工程在实训中心会议室内设置多媒体会议系统,以满足各种形式的会议、报告、培训、会见等活动的需求。会议系统由即席发言子系统、远程电视电话会议子系统、多媒体播放子系统、扩声子系统、视频采集与显示子系统和会议集中控制子系统组成。6、多媒体教学系统本工程在实训中心、音乐楼和美术楼内各教室设置多媒体教学系统,本系统采用TCP/IP协议,运行在标准以太网环境之中,可实现教学设备的网络远程控监控、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音频点播、教学广播、网络IP对讲、视频示教和教学评估、视频监考等功能。1248实验实训设备、教学设备、开水供应设备等配置见表111表111技能实验实训中心设备配置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功率/台(W)总功率KW一物理楼1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THPLCF104004002单片机实验箱DICR5928250703微型电子计算机联想20G/128M/15/131001304单片机实验台15500755气垫导轨QG150115M9100076直流稳压电源WYK3025300157直流稳压电源HY179115300458直流稳压电源HLC电路实验仪DH4503710007010电子和场实验仪DF436001811电子束试验仪EBC126001212示波器V2521515022513磁场扫描仪ZEI76004214RLC电路实验仪FB3181210012015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11610016016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DZX11610016017示波器V2572415036018实验台2010020019集成模拟电路实验装置THM62410024020数字电路实验箱THD2246014421偏振光试验仪DW331510005022迈克逊干涉仪WSM1001260072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功率/台(W)总功率KW23圆盘旋光仪WXG465003024光具座CXJ166003625氦氖气体激光器HJIB66003626分光示教仪、书写投影仪36001827划线平台450020028工作台1010010029钻铣床ZAY70324220088030牛头刨床B63514300012031摇臂钻床Z32K4300012031数控车床HYS61354220088032普通车床CZ300A4220088033数控车床CK61304220088034数控铣床XK12304220088035五面体加工中心HVM30184260001040036五面体龙门数控镗铣1710FP400NC429000011600037数控成形磨齿机YK738042000080000038数控立式内外圆磨床瑞士10004700002800039双端面磨床M7650A/B4320001280040交流弧焊机4150045041密立根油滴仪MOD5105005042富兰克赫兹实验仪FH1010010043动平衡试验机H1000Q44000160044球磨机45500220045板框压滤机300455022046立式硅藻土过滤器SHXBCT3003004220088047卧式真空练泥机ZKJ30KG/H4150060048研磨机科达12L4150060049其它设备和仪器25019450小计203200二化学楼1膜分离实验装置NF100B21000200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功率/台(W)总功率KW2恒压过滤实验装置GL200D240008003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LGI100D2500010004转盘萃取塔实验装置CQ100D220004005填料试验塔实验装置TX200D220004006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装置QQ200D4300012007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装置LZ101D4400016008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BQ101D4300012009节流式流量计校核实验装置LJ100D44000160010雷诺演示实验装置LN100Y43000120011筛板精馏塔实验装置BJ200D25000100012厌氧发酵实验成套设备CG100230000600013实验用双螺杆挤出造粒机SHJ20210000200014高速混合机SHR10A25000100015注射成型机HY5028000160016开放式炼塑机SJK160125000100017电子万能试验机25000100018哑铃型制样机2100020019悬、桶组合冲击试验机2200040020单级反渗透设备05T/H25000100021去湿机CFZ8903300090022剪切分散机DS2002300060023石英亚沸蒸馏水器53000150024有机合成系统WMZK72000140025不锈钢鼓风干燥箱9346MBE202500500026真空干燥箱6050MBE81500120027真空旋转蒸发仪R206D161000160028不锈钢循环真空泵SHZDIII221000220029高阻计ZC364200080030冰箱206FGM10500500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功率/台(W)总功率KW31数显控温电热套SXKW60200120032实验反应釜KCF42000840033单级旋片式真空泵FY1C201000200034电动搅拌器HJ360500300035同步热分析仪HCT12200040036箱式电阻炉KBF1600I65000300037油封旋片式真空泵2XZ8B201000200038玻璃仪器气流烘干机20孔181000180039高校液相色谱仪SY81002200040040直流高压发生器BGG40/228000160041实验室用磨粉机WK10001080080042嵌入式电烤箱105000500043电磁炉102500250044马福炉SXL100854000200045微波炉208ES1101000100046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250DE121000120047恒温水浴锅双孔8列201000200048分光光度计7222050010004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862200040050激光粒度仪BT9300S2100020051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SSA36002100020052其它设备501800小计82400三机房设备1微型电子计算机联想M268E7050035002教师主控台开创卓越8033B220004003网络交换机华为1024R210002004柜式空调机KFR120LW/125324000800小计4900四电开水炉ZK630L106000600013项目用能概况131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根据本项目的设计及特点,建筑内的主要用能系统为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电梯、实验室设备及电开水炉等。1、空调系统项目可研报告未提出技能实验实训中心空调系统的具体方案,但提出在化学楼三层安装空调,并计算空调设备的安装功率为90KW。2、通风系统按项目可研报告方案,在技能实验实训中心的各实验室、卫生间、电梯机房设机械通风、防排烟系统,共安装31台玻璃钢离心风机、10台吸顶式通风器、1台方形壁式通风器,总安装功率8049KW。设备型号规格的具体选择见前表13表14。3、照明系统本项目照明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和值班照明,各场所的照明照度值按国家规范要求选定,室内照明光源以高效节能灯、T5荧光灯为主,一般场所的灯光由现场配电箱集中控制或就地的墙壁开关控制。安装灯具名称、数量及规格见前表110,灯具总安装功率为233KW。4、电梯项目可研报告提出在技能实验实训中心的化学楼和物理楼各设1部电梯,均选用15M/S1T的电梯为客货两用电梯,单台电梯功率为22KW,但未提供具体电梯型号的选择。5、实验实训室设备等项目可研报告未提供技能实验实训中心的实验实训设备、机房设备和电开水炉的配置方案,按节能评估书编制内容深度要求,在评估阶段,项目单位提供了相应设备清单(见前表111),全部设备总安装功率为2965KW。132能源消耗情况1、能源消耗种类本项目能源消耗主要种类为电力。2、能源消费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经计算,本项目在全部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年耗电量为5977万KWH。其中照明年用电143万KWH,占用电总量的991;空调年用电099万KWH,占用电总量的689;电梯年用电056万KWH,占用电总量的094;通风年用电205万KWH,占用电总量的342;实验实训设备等年用电4712万KWH,占用电总量的7884。第2章评估说明21评估依据211任务依据项目咨询(节能评估)合同书212相关法律、法规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4)某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7)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30号令)(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9)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43号令)(10)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11)高等学校校园设施节能运行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12)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13)某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某省人民政府令第159号)(14)某省节约能源条例(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九号)(15)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16)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第6号令)(17)某省实施细则(18)某市实施细则213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2)某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送审稿)(3)某市“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送审稿)(4)某市建筑节能专项规划(20102015)(5)某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20102015)(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7)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17号)(8)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9)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10)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1)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12)机械工业第十八批节能机电产品推广项目及第十七批淘汰落后机电产品项目(13)机械工业节能产品推广项目及淘汰落后机电产品项目(第一至第十六批)(14)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15)国家经济贸易委员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214相关标准与规范等(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某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质2006277号)(11)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12)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13)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建科2009163号)(14)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建科2009163号)(15)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建科2009163号)(16)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建科2009163号)(1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18)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171661997)(19)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0)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21)关于印发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的通知发改环资2008704号(2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国家节能中心)(23)国家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17批)215技术资料1、某高校新校区技能实验实训中心可研报告2、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22评估原则(1)独立性原则由节能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人员独立进行操作,不受被评项目当事人的利益影响。(2)真实性原则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作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给出评估参照体系,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真实。(3)实操性原则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及方案、用能工艺(系统)调整意见,为下阶段设计、招标及施工等提供具体操作依据。23评估范围和内容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就项目对能源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范围包括项目的建筑设计、配套工程设计、节能专项设计,以及项目运营期的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等。主要评估内容如下(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2)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配套工程节能设计,及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2)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4)项目用能情况;(5)节能技术措施、节能管理措施,及其效果和效益。24评估方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主要有标准规范对照法、专家判断法、类比分析法等。根据本项目特点,本次选用标准规范对照法和专家经验判断法。(1)标准规范对照法是指通过对照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评估要点包括项目建设方案与节能规划、相关行业规划、准入条件以及节能设计标准对比;主要用能设备与先进能效标准对比;项目产品能耗指标与相关能耗限额标准对比等。具体到本项目,主要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建筑热工设计和专项设计审核验算,对照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判定该项目设计建筑是否为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建筑。要求项目的建筑设计、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采暖及空调设计、主要耗能设备的选择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对性能系数及能效比的规定。依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如该项目建筑的体形系数、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的朝向、平均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规定性指标时,可直接判定该设计建筑为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建筑。当该设计建筑不能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时,则必须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对项目建筑进行节能综合评价。同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采取了适用的节能措施,其节能措施所产生的节能效果。(2)专家判断法是指在没有相关标准和类比工程的情况下,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技能,对项目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专家判断法,应从生产工艺、用能情况、用能设备等方面,对项目的能源使用做出全面分析和计算。25评估工作程序节能评估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选择评估方法、项目节能评估、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节能评估文件、根据评审意见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等。(1)前期准备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确定项目节能评估范围、评估内容和重点,确定评估依据。(2)选择评估方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一种评估方法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3)项目节能评估组织技术人员,聘请专家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对项目的专项设计、有关节能设计进行分析计算,计算项目能耗和能效水平,分析项目节能技术措施及其节能效果。(4)形成评估结论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评估结论,提出初步评估意见。(5)编制节能评估文件按节能评估报告内容深度要求,编制节能评估文件。(6)修改完善根据评审意见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完善。节能评估工作工作程序见图12所示。图12节能评估工作工作程序图建设单位提供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和资料研究设计文件和资料确定评估范围、评估内容、评估重点和评估依据各能耗计算;能源购、转及使用分析;能效水平分析;建设方案及节能措施评估等实地调查和研究节能效果分析、合理用能分析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报告修改完善能源供应调查能源消费调查节能评估文件审查重新评估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3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31项目所在地概况3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及条件略。312所在地自然环境概况1、气候特征某市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是支配该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常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低温度16极端最高温度41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降水量1448MM年平均是照1784H平均无霜期227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夏季平均风速26M/S冬季平均风速27M/S制冷度日数(CDD26)216D采暖度日数(HDD18)1305D2、地质地貌某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级下降,从中山、低山过渡到低山、丘陵,最后至岗地、平原。地貌类型比较复杂,根据地貌组合特征,自东南至西北可分三个地貌区,且都呈北东方面延伸。3、地表水状况略。4、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略。5、社会环境概况略。3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能源消费情况321能源供应1、供电条件某市供电属华东电网,共拥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22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所13座,35千伏变电所9座),某发电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境内,建有2300MW火力发电机组。本项目用电电源为220千伏XX变电所,供电能力48万千伏安。2、供水条件某高校生活用水由某市主城区自来水厂供给,其自来水日供应能力为85万吨。本项目生活给水由校区给水管网供给。322能源消费据统计部门提供资料,某省2010年万元GDP能耗为0969TCE,某市2010年万元GDP能耗为1177TCE。2010年,某市全社会用电总量为2599亿KWH。目前,某省高等学校校园建筑没有相关的能耗标准,某市缺乏校园建筑能源消费现状调查统计。33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某市电力供应和自来水供应均有较大能力,本项目年用电量为5977万KWH,占某市全社会用电总量的0023(假设某市全社会用电保持不变);年用水量为711万T,占某市主城区自来水产量的0002。因此,本评估认为,项目的能源消费基本不会对当地的能源消费构成影响。第4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41项目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分析411选址分析项目选址对能源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如项目选址偏远会增加能源输送的损耗,不利于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某高校位于某市主城区的XXX,离城市主变电不远,有利于减少电力输送的损耗。某高校地势平坦,地面开阔,风力顺畅,有利于建筑物的夏季通风散热,并有利于基地内建筑的冬季太阳辐射得热,从而减少校园建筑的暖通用电能耗。评估认为,项目选址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412总平面布置分析合理的总平面布置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费,反之,会增加对能源的消费。本项目用地位于校园的东南侧,将技能实验实训中心布置在XXX的西南侧,位于XXX的西侧,周围无遮挡建筑。实验实训中心建筑形体为南北并列的两个“口”字型中空体块,并使中间相距30米,有利于接受日照和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围绕的停车场采用植草砖铺装,并间种乔木,成为“绿色停车场”。本评估认为,项目总平面设计克服了校园地块地形不规则、不利于建筑布局的缺陷,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并考虑了利用水体和增加绿化对调节小区微气候和改善小区热环境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建筑物制热、制冷负荷,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42建筑单体与建筑热工设计及评价421建筑单体设计4211建筑体型建筑体型的变化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体形系数大说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部分面积大,通过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也大。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加001,能耗将增加25,从有利于节能出发,体形系数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体形系数限值规定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因此,为了既满足节能要求,又符合使用功能、建筑造型要求,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