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地块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u地块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u地块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u地块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u地块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基本要求2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8四、施工期间沉降观测12五、各种测量标桩形式与埋设13六、施工测量组织机构15泉州市东海滨城一期U地块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泉州东海滨城一期U地块工程位于泉州东海滨城内东海大街末端道路北侧,泉州师院旁。本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88945M2,总建筑面积12147140M2,地下二层,地上为32层和39层的高层高品质商业住宅。建筑包括1,2楼两栋32层一类高层住宅楼和3楼两栋(连体)39层一类高层住宅楼,以及3层裙楼。本工程耐火等级一级,七度抗震设防,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二、泉州东海滨城一期U地块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JGJ32002、测绘出版社出版的控制测量学、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制定本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泉州东海滨城一期U地块结构复杂,工程质量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JGJ32002等相应规定,结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场区施工控制网、建筑物轴线控制网作为建筑定位放线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据规范规定建筑允许偏差(建筑限差)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11、建筑物定位限差与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规范规定,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是根据场区面积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测量经验来确定,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相应规定,确定本工程场区控制网的精度为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控制点点位中误差3MM12、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与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精度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现浇钢筋砼框架(裙楼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剪力墙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M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物主要轴线间距控制精度为控制线中误差3MM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测角中误差5高层建筑施工规程规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轴线间距2050M并组成封闭图形,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证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实际和规范规定,是科学合理的。13、高程测设与高程控制网精度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层高允许偏差5MM,全高允许偏差30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高程测量允许偏差层高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20MM,场区高程控制网精度取用三等水准测量精度。14、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本工程建筑最高高度123762M,层间竖向允许偏差5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且20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本工程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为层间竖向测量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且20MM。1建筑物高程控制和竖向标高传递A在建筑物四周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在现场引出三个高程控制水准点,作上相应标记,保护好,经常性的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要求。B在首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即把建筑物地上所有布测的高程控制水准点精确的转引到结构砼柱外围或墙面(竖直面)上,作为结构施工往上高程传递的起算点(选点位置不能在竖直面上有任何阻挡,本工程分每五层用鉴定合格后的钢尺向上配合水准仪校测传递,保证结构精度要求)。每层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明显。C向上传递高程时,尺身要竖直,每次往上传递,都从起算点开始向上传递,消除误差的积累,在每次引测过程中,必须考虑尺长和温度的改正,水准控制点传递到施测结构层后,进行闭合核算工作,平差。同时经常注意可能因基础沉降造成的偏差,一旦发现及时进行调整平差。2建筑物竖向控制A根据建筑物的平面、立面结构情况,结合现场情况,在建筑物零米平面结构施工完成后,上部结构施工采用激光经纬仪竖向垂直控制。结合建筑物外围控制网点进行检测(特别是上部结构变化部分)。结合建筑物平直部分,分别选出36个控制点,使它们在(激光点)投测到结构施工层后,能够组成完整闭合的方形(形成控制网)使其控制意义加强,能够精确校核。以保证测设精度和进行局部细部全面放样(具体激光控制点,待结构施工到零米层板时再定位置。在结构零米板施工中预埋8块150150铁板,铁板顶面平结构零米标高)。B激光控制点选定以临近建筑物轴线为基本要求,以躲开墙、柱、梁等为原则,保证能够设置通视孔,激光通视孔采用200直径的钢管预埋在各层楼板中,钢管上口超出结构标高30MM,以减少养护水、建筑垃圾等影响激光的穿投精度。C各层现浇板支模,纵横系统均应躲开通视孔位置,保证上下畅通。D待激光经纬仪将控制点传递到结构楼层后,进行严格校核(平面利用普通经纬仪、钢尺、广线等配合)以保证点位精度后,再进行下步工序。E激光经纬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F激光经纬仪要注意防潮、防尘、防振动,要采取有效的防漏电绝缘保护措施,加装稳压器,保证电压。2、施工测量放线程序收集资料、编制施工测量方案业主提供控制点复核场区控制网的设计、测量、计算建筑方格网的设计、测设裙楼测量放线塔楼部分测量放线变形观测控制线投测标高传递观测点埋设控制线投测标高传递轴线放线标高测设轴线放线变形观测标高测设结构构件放线变形曲线绘制结构构件放线施工测量仪器工具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指标数量用途备注1水准仪(含脚架、塔尺)C30NA2GPM33MM001MM11标高测量沉降观测良好2经纬仪全站仪DJD21GCSET230RK3水平2垂直411测量放线良好3激光铅直仪DZJ25MM/100M1轴线竖向传递良好4放线钢尺50米/5米2/8放线良好5吊线锤25KG/1KG1/3放线良好6銦瓦尺1对水准测量良好7尺垫2个水准测量8铁锤、油漆、排笔、钢钉、墨斗、棉线等配合工具根据需要配备放线良好9工程计算器1测量计算良好检查、复核、整改检查、复核、整改10对讲机2测量良好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1、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复核业主提供的控制点N2X51563528,Y16056923,H12645C6X51452549,Y16234973,H817本工程施工测量以此测量成果作为起算数据,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于1/3000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3MM,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为4N,N为水准测量测站数)。高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N1(H30659)点高程为基准。2、建筑控制网的设计和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布设,见附图1(地下室施工轴线控制网平面布置图和塔楼标准层轴线控制网平面布置图)。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极坐标测量等方法精确测量出主轴线点的坐标,并进行角度观测,测量主轴线的直线度,同时采用全站仪精确测量主轴线间距离。本工程规定主轴线测量精度为主轴线点点位中误差3MM测角中误差5主轴线直线度限差5(中误差25)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在主轴线上采用全站仪精确测出轴线交点,并将轴线全长误差分配到各短轴线间距上,严禁误差累积。定出轴线交点后在轴线交点上设置经纬仪,根据主轴线方向定出短轴线方向,精确测量短轴线距离定出短轴线端点。短轴线测设精度要求短轴线点点位中误差3MM主轴线与短轴线交角限差5(中误差25)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测量完成后编制建筑物轴线控制网方格网成果图及轴线点坐标作为建筑物控制定位依据。3、结构平面与标高控制建筑物定位轴线与基础的标高等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施工质量,故应予以高度重视。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经纬仪使用时轴系间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2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3横轴应垂直于竖轴;则视准轴与竖轴是在同一方向线上。施工平面控制根据施工轴线控制网定位,如施工需要,再增设施工所需控制轴线。测量仪器采用精度为2的DJD21GC经纬仪进行测量,首先,施放出各条主控制线,形成一个平面控制网。控制网形成后,根据控制线采用细部放样法用钢卷尺放出各条轴线,用精密量距方法复核,采用钢尺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垂曲改正,使用标准拉力,检查两次测量的误差不应大于2MM。合格后用墨线作好标识,以供使用。4、建筑物控制线竖向投测施工建筑控制线根据控制网点投测到施工层,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埋设建筑方格网控制点砼施工前预埋150150带锚脚5MM厚钢板,砼施工完成后投测控制线并刻在钢板上,周围砌筑红砖200高保护控制点,以上各层楼板施工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测量洞150150,每层预留洞必须保证准确,塔楼控制线通过预留洞利用激光铅直仪投测到施工楼层,并复核轴线距离和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复核小于限差后进行下一步测量放线工作。采用激光铅直仪轴线竖向投测过程中,在底层主轴线控制点处设置激光铅直仪,必须严格对中,精确整平。接收靶(200200透明有机玻璃板)放在激光束对应位置,然后接通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在接收靶上映出红色光点,通过调整望远镜焦距,使光点直径达到最小,仪器分别从0、90、180、270四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再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将其作为楼层定位放线的依据。在建筑物外墙每一个立面设置一条垂直控制线,便于与建筑物控制线竖向投测时互相检查,防止误差偏大。5、结构构件放线在施工层面投测控制线后,可以根据控制线进行放线工作,放出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的水平尺寸线。在结构构件尺寸线放样过程中,必须严格、细致、细心进行。放出尺寸线后必须放出检查线(检查线采用将尺寸线平移300MM设置),并将尺寸线、检查线交点处均刷出红三角。放线过程中各建筑轴线必须直接从控制线分别测设,并且必须将误差分配消化,绝对禁止误差累积。即测设轴线均从控制线直接量出轴线距离设置轴线。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必须将控制线传递到楼板模板底模上,并放出轴线检查线,以便检查模板工程。模板支设完成后将下层控制线传递到模板上,放出轴线检查线,进一步检查模板工程(梁、柱、板、剪力墙等的尺寸、位置)。6、建筑标高测设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高程点N1(H30659),作为建筑标高测量的已知高程。高程的竖向传递采用两台水准仪结合钢尺传递,将钢尺从建筑外墙向上引测,钢尺下部施加标准拉力(25KG铅锤),保证钢尺尺身竖直,在下一层设置水准仪,后视H05标高标志,读出钢尺上读数A,在施工层设置水准仪在钢尺上读出B读数,再利用塔尺在柱子钢筋上读出BACC为层高读数,并作出标高标志,即可将下层建筑标高传递到各施工楼层,并做好标高标志,标明建筑标高。标高测设采用S3级水准仪(每KM往返测高差偶然中误差不大于3MM,可以保证标高测量精度)。在模板施工前必须在柱、剪力墙等结构的主筋上测设标高线(H050米),并在塔吊等固定物上做好标高检查线,此标高线作为模板支设、模板检查等标高控制线和检查线。在砼施工前,必须经过标高测量,在柱、剪力墙等结构主筋上测设标高线(结构主筋应固定良好),作为施工时的标高控制线和检查线。在标高测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每次测量后必须由检查组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建筑标高无误。2)采用水准仪标高测设,在建筑塔尺下部铅笔画线,根据画线涂红三角,画线时必须保证铅笔尖紧靠塔尺端部边缘线画线,严禁铅笔平行塔尺端部边缘划线,避免出现操作错误。3)标高测设尽量在早晨进行,并且水准仪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四、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沿建筑物周围布设水准点,水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沉降范围外,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够长期保存,并且能在观测点上垂直立尺和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做好保护标识。沉降观测点依照设计院提供的柱网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预埋。沉降观测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采用固定的观测人员、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和固定的观测线路,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时间精心观测。主体结构首层柱子拆模后开始首次观测,首次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定,标准层结构每施工三层观测一次;主体施工完成后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隔二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35次,第二年2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仪器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比较观测结果,若同一观测点间的高差不超过05MM时,我们即可认为首次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在施工打桩、基坑开挖以及基础完工后,上部不断加层的阶段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每周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