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效应课程设计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1页
电光效应课程设计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2页
电光效应课程设计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3页
电光效应课程设计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4页
电光效应课程设计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电光效应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3060101任课教师赵晓云设计(论文)成绩教务处制2015年07月04日目录摘要1液晶电光效应实验21实验目的22实验原理221液晶电光效应222电光调制原理323液晶光开关的工作原理524液晶光开关响应时间特性725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726液晶光开关构成图像显示矩阵的方法83实验内容931实验仪器932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14实验总结15摘要本报告介绍了电光效应原理,并利用电光效应完成了电光调制实验。电光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是指各向同性的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表现为折射率因外电场而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利用电光效应将调制电压加载到光波上的技术就叫电光调制。电光调制根据所施加的电场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纵向电光调制和横向电光调制。本实验完成用液晶电光效应的电光调制。关键词电光效应电光调制液晶电光效应常黑状态常白状态液晶电光效应实验1实验目的(1)根据液晶的电光效应特性,可制成光开关器件。在掌握液晶光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测量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曲线,并由电光特性曲线得到液晶的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2)测量驱动电压周期变化时,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曲线,并由时间响应曲线得到液晶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3)测量由液晶光开关矩阵所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性以及在不同视角下的对比度,了解液晶光开关的工作条件。(4)了解液晶光开关构成图像矩阵的方法,学习和掌握这种矩阵所组成的液晶显示器构成文字和图形的显示模式,从而了解一般液晶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2实验原理21液晶电光效应液晶是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取向特性。目前液晶材料都是长型分子或盘型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非线性的光学材料。当液晶分子有序排列时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偏振面旋转,双折射等效应。液晶分子是含有极性基团的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按电场方向取向,导致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从而液晶的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因外电场引起的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称为液晶的电光效应。液晶是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在做有机物溶解实验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的,1961年美国RCA公司的HEIMEIER发现了液晶的一系列电光效应,并制成了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具有驱动电压低一般为几伏,功耗极小,体积小,寿命长,环保无辐射等优点,在当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器件中。22电光调制原理LN晶体横向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如图2当光经过起偏器P后变成振动方向为OP的线偏振光,进入晶体Z0后被分解为沿X和Y轴的两个分量,因为OP与X轴、Y轴的夹角都是45,所以位相和振幅都相等。即,于是入射光的强度为AOEYX当光经过长为L的LN晶体后,X和Y分量之间就产生位相差,即从检偏器A(它只允许OA方向上振动的光通过)出射的光为LEX和LEY在OA轴上的投影之和于是对应的输出光强为将输出光强与输入光强比较,再考虑(11)式和(12)式,最后得到为透射率,它与外加电压V之间的关系曲线就是光强调制特性曲线,本实II/0验就是通过测量透过光强随加在晶体上电压的变化得到半波电压V。如上图所示,透过率与V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若不选择合适的工作点会使调制光强发生畸变,但在VV/2附近有一直线部分(即光强与电压成线性关系),这就是线性调制部分。为此,我们在调制光路中插入一个/4波片,其光轴与OP成45角,它可以使X和Y两个分量间的位相有一个固定的/2位相延迟,这时若外加电场是一个幅度变化不太大的周期变化电压,则输出光波的光强变化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即其中V是外加电压,可以写成,但是如果VM太大,就会发生畸变,输出光强中将包含奇次高次谐波成份。当时,。23液晶光开关的工作原理均匀扭曲排列起来的液晶结构具有光波导的性质,即偏振光从上电极表面透过扭曲排列起来的液晶传播到下电极表面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度。在未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来自光源的自然光经过偏振片P1后只剩下平行于透光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到达输出面时,其偏振面旋转了90。在施加足够电压情况下一般为12伏,在静电场的作用下,除了基片附近的液晶分子被基片“锚定”以外,其他液晶分子趋于平行于电场方向排列(上下两电极形成的空间相当于平行板电容器)。于是原来的扭曲结构被破坏,成了均匀结构。下图为光线垂直液晶面入射时本实验所用液晶相对透射率(以不加电场时的透射率为100)与外加电压的关系。由下图可见,对于常白模式的液晶,其透射率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一定电压下达到最低点,此后略有变化。可以根据此电光特性曲线图得出液晶的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阈值电压透过率为90时的驱动电压;关断电压透过率为10时的驱动电压。液晶的电光特性曲线越陡,即阈值电压与关断电压的差值越小,由液晶开关单元构成的显示器件允许的驱动路数就越多。TN型液晶最多允许16路驱动,故常用于数码显示。在电脑,电视等需要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中,常采用S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以改善电光特性曲线的陡度,增加驱动路数。24液晶光开关响应时间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定义上升时间R透过率由90降到10所需的时间下降时间R为光透过率由10升到90所的时间。上述的定义是对常白型的液晶而言不同的液晶其D和R是不同的,除了与材料有关以外,还与电光效应、粘滞系数、弹性系数K节及液晶膜的厚度D有关,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是比较大的。上升时间;透过率从10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下降时间透过率由90降到10所需要的时间。液晶响应时间越短,显示动态图像效果越好,这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指标。25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表示对比度与视角的关系。对比度定义为光开关打开和关断时透射光强度之比,对比度大于5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对比度小于2,图像就模糊不清了。下图表示了某种液晶视角特性的理论计算结果。下图中,用与原点的距离表示垂直视角(入射光线方向与液晶屏法线方向的夹角)的大小。图中3个同心圆分别表示垂直视角为30,60和90度。90度同心圆外面标注的数字表示水平视角(入射光线在液晶屏上的投影与0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图中的闭合曲线为不同对比度时的等对比度曲线。由图可以看出,液晶的对比度与垂直与水平视角都有关,而且具有非对称性。若我们把具有下图所示视角特性的液晶开关逆时针旋转,以220度方向向下,并由多个显示开关组成液晶显示屏。则该液晶显示屏的左右视角特性对称,在左,右和俯视3个方向,垂直视角接近60度时对比度为5,观看效果较好。在仰视方向对比度随着垂直视角的加大迅速降低,观看效果差。液晶视角特性26液晶光开关构成图像显示矩阵的方法液晶显示器通过对外界光线的开关控制来完成信息显示任务,为非主动发光型显示,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耗极低。我们可以利用液晶光开关来实现图形和图像显示任务。矩阵显示方式,是把图(A)所示的横条形状的透明电极做在一块玻璃片上,叫做行驱动电极,简称行电极(常用XI表示),而把竖条形状的电极制在另一块玻璃片上,叫做列驱动电极,简称列电极(常用SI表示)。把这两块玻璃片面对面组合起来,把液晶灌注在这两片玻璃之间构成液晶盒。为了画面简洁,通常将横条形状和竖条形ITO电极抽象为横线和竖线,分别代表扫描电极和信号电极,如图(B)所示欲显示图(B)的那些有方块的像素,首先在第A行加上高电平,其余行加上低电平,同时在列电极的对应电极C、D上加上低电平,于是A行的那些带有方块的像素就被显示出来了。然后第B行加上高电平,其余行加上低电平,同时在列电极的对应电极B、E上加上低电平,因而B行的那些带有方块的像素被显示出来了。然后是第C行、第D行,余此类推,最后显示出一整场的图像。这种工作方式称为扫描方式。这种分时间扫描每一行的方式是平板显示器的共同的寻址方式,依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一个液晶光开关按照其上的电压的幅值让外界光关断或通过,从而显示出任意文字、图形和图像。3实验内容31实验仪器本实验所用仪器为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综合实验仪,如下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综合实验仪外部结构如下所示其按钮功能为模式转换开关切换液晶的静态和动态(图像显示)两种工作模式。在静态时,所有的液晶单元所加电压相同,在(动态)图像显示时,每个单元所加的电压由开关矩阵控制。同时,当开关处于静态时打开发射器,当开关处于动态时关闭发射器;静态闪烁/动态清屏切换开关当仪器工作在静态的时候,此开关可以切换到闪烁和静止两种方式;当仪器工作在动态的时候,此开关可以清除液晶屏幕因按动开关矩阵而产生的斑点;供电电压显示显示加在液晶板上的电压,范围在000V760V之间;供电电压调节按键改变加在液晶板上的电压,调节范围在0V76V之间。其中单击按键(或按键)可以增大(或减小)001V。一直按住按键(或按键)2秒以上可以快速增大(或减小)供电电压,但当电压大于或小于一定范围时需要单击按键才可以改变电压;透过率显示显示光透过液晶板后光强的相对百分比;透过率校准按键在接收器处于最大接收状态的时候(即供电电压为0V时),如果显示值大于“250”,则按住该键3秒可以将透过率校准为100;如果供电电压不为0,或显示小于“250”,则该按键无效,不能校准透过率。液晶驱动输出接存储示波器,显示液晶的驱动电压;光功率输出接存储示波器,显示液晶的时间响应曲线,可以根据此曲线来得到液晶响应时间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扩展接口连接LCDEO信号适配器的接口,通过信号适配器可以使用普通示波器观测液晶光开关特性的响应时间曲线;发射器为仪器提供较强的光源;液晶板本实验仪器的测量样品;接收器将透过液晶板的光强信号转换为电压输入到透过率显示表;开关矩阵此为1616的按键矩阵,用于液晶的显示功能实验;液晶转盘承载液晶板一起转动,用于液晶的视角特性实验;电源开关仪器的总电源开关。32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将液晶板插入装盘插槽,打开电源开关,点亮光源,预热十分钟左右。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静态模式,将透光率显示校准为100,按下表外加电压值调节外加电压,并记录透过率。外加电压与透过光强关系表(表一)外加电压/V0050810121314151617234561101100100973746576401267171112676565629989989979774257,23962621711159696459563998997996967739563397261681095767625753透射率平均1002998399779774235703398263169711075876,8763758755由表一可得前文所述的液晶光开关特性曲线,得到关断电压为18V左右,阈值电压11V左右。【2】液晶的时间响应的测量模式开关仍为静态,外加电压调0,透过率置100,然后将外加电压调至2V,在液晶静态闪烁状态下,从光功率输出端输出信号,并用存储示波器观察开关时间响应特性曲线,得到上升时间、下降时间。【3】液晶光开关视角特性的测量(1)水平方向视角特性将液晶板按水平方向插入卡槽,模式开关为静态,外加电压调0,透过率置100,按下表所示角度记录透过率TH,然后将外加电压调至2V,同样转动角度记录透过率TL。最后计算TH/TL填入下表(表二)角度(度)75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75TH35247869839928972996994994100101100968888751534392TL4651534848494848484848484953656353水平方向TH/TL765931130217481933198420752072072082062041931671158574(2)垂直方向视角特性将液晶板按垂直方向插入卡槽,模式开关为静态,外加电压调0,透过率置100,按下表所示角度记录透过率TH,然后将外加电压调至2V,同样转动角度记录透过率TL。最后计算TH/TL填入下表(表三)角度(度)75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75TH3855016675281888693798993984949902844795731582458TL38451568873161741228994579208408611745752611466垂直方向TH/TL10970961031,33216411992207473456221138107097095098【4】液晶显示器显示原理将模式转换开关置于动态(图像显示)模式。液晶供电电压调到5V左右。此时矩阵开关板上的每个按键位置对应一个液晶光开关象素。初始时各相素都处于开通状态,按1次矩阵开光板上的某一按键,可改变相应液晶相素的通断状态,所以可以利用点阵输入关断(或点亮)对应的象素,使暗相素(或点亮象素)组合成一个字符或文字。以此让学生体会液晶显示器件组成图像和文字的工作原理。矩阵开关板右上角的按键为清屏键,用以清除已输入在显示屏上的图形。显示图形展示4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的完成了液晶光开关的光特性曲线测量,完成了液晶的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测量,并显示出了光开关的时间响应曲线,研究了液晶显示器的平行及垂直视角特性,用液晶矩阵输出了图形。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实验,充分理解了电光效应,理解了液晶显示原理。参考文献光学教程(第二版)叶玉堂编著学生学习心得基于对实验原理的充分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