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目录1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确定工艺方案- 1 -3排样方式及材料利用率- 2 -4冲裁力计算- 3 -5压力中心的计算- 4 -6 . 凸凹模刃口尺寸- 5 -7主要零件的尺寸计算- 7 -8. 模架及导套、导柱的选用- 10 -9 . 冲压设备的选择- 12 -10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3 -11模具结构形式- 14 -12. 模具的装配- 15 -13小结- 17 -14参考文献- 18 -附图:附图 1.冲孔落料级进模装配图附图 2.冲孔小凸模零件图附图 3.冲孔大凸模零件图附图 4.落料凸模零件图附图 5.凹模零件图附图 6.凸模固定板零件图附图 7.卸料板零件图附图 8.垫板零件图车门垫板的冲压模具设计1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图1所示工件为客车车门垫板。每辆车数量为6个,材料为Q235,厚度t=4mm。图1 车门垫板零件尺寸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由于该件外形简单,形状规则,材料为Q235钢板,有一定的伸长率和强度,韧性及铸造性均好,适于冲裁加工,查文献4表2-3得:b=450Mpa。2确定工艺方案方案一: 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二: 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三: 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零件属于大批生产,工艺性较好,但不宜采用方案一复合模。因为最窄处A的距离为6.5mm(图1),查文献【2】表6-1得复合模的凸凹模最小壁厚需要 (2.0-2.5)×t =(8-9)mm,所以不能采用复合模。如果采用方案二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则效率太低,而且质量不易保证。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冲压精度较差,但由于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级进模也能满足。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因此确定零件的工艺方案三为冲孔落料级进模较好,并考虑凹模刃口强度,其中间还需留一空步,排样如图2所示。3排样方式及材料利用率由文献【3】表3-57查得搭边数值:a=4.5,a1=4.0由文献【3】表3-58查得K=0.9进距 s=B+K×a1=40+4.0×0.9=43.6mm条料宽度 b=L+2a×K=375+2×4.5=38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