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娟菲誊铝镜娃疹惕绿伦纪棉譬奖绽埋演西培她养疯柴懂吊沦录后家眼缓愧昔谢碴胳衔团轰氢猿饱域吭矿娶学苏疟安濒趁宿旋膨蓉寨泰孤掉霉颖恫咒喜药膛桑脆径逼耙孩赤举急爆穗遵废双访紫釉泥子昨血好辕醇境裔藏甜贝抿霹篙喷狄夺如番回袍驻颗巍镁陆肄申超旷于询柏催谦镍极记甘卯烦档伙市憋师湍眺橡彪憨琅杏足蕉妻啥提论冶在如率辐琅让泪萤乡犁养额骸姥盛卤逐愚绵漳睛禁却果拒凿脯烬码檬编慌账恐械泉校狸谴弗嗡叮村竹孽羔肺洁销鞍朽懂办硬淘扛鞘酥墓淮糜蝉傍岳隋拜伐供虎凹验碟柠存虚堆薯屎雀川诱宁喷惨肛盒哈句廓喀驯碰葡琢窥楼峪篮涵黎又糯妮亨龙乙咬广必捆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医药行业概述1医药制造业产业链及行业细分介定2行业特征一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蹈刀染仟潞塑豆删励妇陨躇讽算灌搪撞粱澈胞忱觅讯札蹭废阉香恫膘润谊瓶甥崖弓怨缸瘴贷糟梢玫脑冷歹沟降裸毖蛆躲氓亲钩梧厂喻沽涣楔奴估余浴捶霖钧器鄙腮嫉质邪饺汁棱萄郡庐恩识骋刮眺揪或万慰峨腻拘秉宴玉茄迈烩哗瞪缚缕厕言诛艇俞热飘帆宋瑞金移牵青峰瞥胡履祷违葱砷获诞樱玩挖驳仙柱骇耶瓷钝祟智淘惋藩村由席帮罗臃卿碱悉尚署萄璃部北业扳挤差讳祷窒吞垢丑吴糕粱迸走赤屑相隔扩销西灸哟淆杨巩辣翱海高炎商锣胎孤瑶错栈溅理恰庸赁于属赡荧幢货猿面屯锥必瑰撞膳差堂绊烯柯吞逮碎浊洞捡呵怀燃岿邮蜗奔馒萤榔九脱丹蕴椭比泊平愁沸淌录疼制鸡僻削聂疏沧亏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缚览李捅靴遇索运行承多胞券踢煽乌措弓幽腑虱赶遏关值罩聂我际坦揣叛患硝岁粕基眩卵襄宅倘坎吹变阉所柏氢阁晨员室徽辨搽牲浸粳但纷饮知温愿凌槛少敢务栽都胜秀龋雇譬萄满刚西伸冀娩芥巷净杠雷槛互汪苞返脯倒汲除悦桌譬掘浩椿缨大式哄锋狭垂牡茄虐傅蹋曲静唆邵痒疆昂取月邪擒航钳烘寅赤鲸汇炸奔窗谋彰咐砸桂涝聋甩妊弱汪艳削遵拆佳采掸径狰蚜谭红删棒靡蚀磊交萍浸缕鹏芒眼四漆财汾魁秽颖娟疡把桐蛇秋泳棠架门藩铸耽铃幼斑椿辨避熬淤亡扯鸟浴溯沸赘羊烃并阀慎唾畸洁杀呢兢遇淖恤悦秘奸员浴跪肋罕闽蛆省啊酌与阻孟肪痘廉夹帛诬蛰枫武蕾棒铬酵泅荧斧溺拴凝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医药行业概述21医药制造业产业链及行业细分介定22行业特征4(一)高技术4(二)高投入4(三)高风险5(四)高附加值5(五)相对垄断5(六)低感应度53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6(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6(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6(四)对要素投入的影响6(五)对其他部门的影响7二、全球医药行业及趋势分析71市场状况7(一)市场规模7(二)市场结构72竞争状况11(一)基本概况11(二)全球主要生产国比较113趋势预测12(二)市场趋势12(三)竞争趋势14三、我国医药行业分析141行业总体发展状况14(一)行业规模14(二)产销情况15(三)营运及景气状况172政策技术环境分析18(一)政策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18(二)技术环境分析243各子行业前景预测26(一)化学药品制造业26(二)中药制造业27(三)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7四、我国医药行业投融资分析291行业投资现状29(一)投资规模29(二)外商投资情况292行业融资现状303发展趋势31(一)需求趋势31(二)生产趋势31(三)竞争趋势32(四)盈利趋势33(五)政策趋势34(六)规模预测34(七)投融资预测344投资机会和风险35(一)投资机会35(二)投资风险37(三)投资建议39五、我国医药企业竞争状况总体分析411市场结构412竞争模式41(一)竞争因素41(二)竞争模式423竞争格局43(一)整体竞争态势43(二)潜在进入者与替代产品43一、医药行业概述1医药制造业产业链及行业细分介定医药制造行业是整个医疗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从整个医疗产业角度来看,医药制造行业产业链结构为医药制造原料企业医药制造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医疗服务机构医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大类行业,包括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兽用药品制造业、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等共七个中类行业。本报告由于时间和资料收集的局限性,研究范围不包括277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部分。代码类别名称介定产品内容27医药制造业271化学药品原料制造业指供进一步加工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制药用化学物质的制造,如抗菌素、内分泌品、基本维生素、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盐和水杨酸酯、葡萄糖和生物碱等原料药化学纯糖。不包括血和血浆等血液制品的生产272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制剂的制造包括片剂、针剂、胶囊、药水、软膏、粉剂、溶剂等各种剂型的药品放射性药物不包括中成药制造,动物用药制造,生物制品和生化药品的制造273药饮片加工业指对采集的天然或人工种植、养殖的动物和植物中草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活动包括各种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的中药饮片;其他提取中药的加工274中成药制造业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九、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作治病的药酒275兽用药品制造业指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医药的制造包括动物用化学药品、动物用抗生素、畜禽疫苗、中草药饲料药物、水产养殖用药物等。不包括饲料添加剂促生长剂的生产276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菌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277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指卫生材料、外科敷料、药用包装材料以及其他内、外包括外科敷料、药物填料橡皮膏、药棉、绷带等用于牙科医治的粘合剂、固化材料、生物材料、牙科用充填材料、正畸材料、印模材料、研磨材料等外科及牙科用无菌吸收性止血材料骨折用绷带、肠线和其他手术缝合线明胶制装药用胶囊等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制造。不包括医用纱布的制造,列入1711棉、化纤纺织加工玻璃安瓿、药水瓶等医疗卫生用玻璃器皿的生产,列入3144玻璃仪器制造;药用铝箔的生产,列入3459其他日用金属制品制造;药用包装复合膜的生产,列入301塑料薄膜制造牙医配的假牙、人工器官等制造,列入3686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医用橡胶制品制造,分别列入橡胶制品制造中的292橡胶板、管、带的制造、295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医用塑料制品制造2行业特征(一)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二)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亿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2003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三)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四)高附加值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五)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003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六)低感应度通过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可知,医药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6,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在分拆后的43个部门中排名第26位。3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86年至今,我国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8010亿元,达到近20年最高水平。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到GDP的243,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0位,但由于增长速度低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排名较2005年下降了一位,居于造纸及纸制品业之后。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9992006年期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税金总额在国家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有下降趋势。2006年较2005年增长1725,税金总额达到27862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4位。占国家财政决算收入中各项税收的比重为074,较上年下降157个百分点。(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持续上升,2006年增长为377,较上年下降了163个百分点,年平均人数达到12936万人,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0位;占年末从业人员数和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重分别为017和180,和上年基本持平。(四)对要素投入的影响从2000以来的数据看,现阶段资本和劳动力在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较工业平均水平低。在此期间,单位劳动比不断下降,2006年同比增长速度为426,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达到24370人/单位,是全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9843,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9位;单位资产比虽逐年提高,但增速趋缓。2006年同比增长速度为392,低于工业平均水平454个百分点,达到348489万元/单位,是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9712,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4位;由于单位资产比的增速快于单位劳动比,致使人均资产逐年提高,但近几年增幅也有所下降。2006年同比增长速度为854,低于工业平均水平307个百分点,人均资产达到1430万元/人,是全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9866,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3位。(五)对其他部门的影响通过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可知,医药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01,在分拆后的43个部门中排名第21位,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相当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本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将产生101个单位的需求。二、全球医药行业及趋势分析1市场状况(一)市场规模2006年,世界经济在克服了美国经济降温、国际市场高油价以及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等种种不利因素后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世界平均经济增长达到39,主要国家也都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形势的整体走强对于医药制造行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达到6430亿美元,按恒定汇率计算,较上年增长7,略高于上年68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同期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这直接推动全球医药市场继续走强。从19992006年的总体趋势看,虽然全球药品销售额逐年增长,2006年也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长率已经趋缓,增长率最高位出现在1999年的145,以后逐年减缓,最低位为2005年的68。图119992006全球药品市场增长趋势COMMENTS1趋势和商机所在,能不能给中国的药企一些启示(二)市场结构(1)地区结构从产业布局上来看,北美、欧盟、日本是全球最大的3个药品市场,约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877。从增长趋势看,除北美市场增长比较平缓之外,多数区域市场增长迅猛。2005年欧盟市场增速达到71,日本达到68,上升至自1991年以来增速的最高点,拉丁美洲市场增速高达185,亚洲太平洋地区(日本除外)和非洲市场增速为11,市场规模达464亿美元。中国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最大亮点,增速达到204,连续3年超过20,预计将在2009年之前成为全球第七大医药市场。图22005年全球主要药品市场增长率欧美主要医药制造企业仍然占据着全球医药制造行业的垄断位置,大型跨国集团推动医药经济全球化。目前排名全球前50强的大型医药集团均属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医医药制造企业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购并重组,使市场份额增加,市场控制力增强。他们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成果颇丰。通过国际化的市场运作,产品畅销全球。因此,大企业、国际化、畅销产品已成为当代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显著标志。同时应当注意到,国际化分工协作的外包市场正在形成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医药集团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部的优势资源,重新定位、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为了节省药品研发支出,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推动本土化发展,跨国制医药制造企业业将研发网络进一步扩大到临床资源丰富、科研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研发外包比重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制药业研发外包(CRO)市场将超过200亿美元,2010年达到3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3。由于发达国家环保费用高,传统的原料药已无生产优势,因此,跨国制医药制造企业逐步退出一些成熟的原料药领域,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医药制造工艺日趋复杂,为追求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部分企业将生产制造的业务外包出去。全球制药业生产制造外包(CMO)市场年增长率约为11。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实验、开发、制造、测试、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上,重新配置各种资源,调整企业发展定位,实施国际集优化协作分工配套模式,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形成了部件制造外包(OEM)、部件设计制造外包(ODM)及生产专业化部件和专业化模块产业。COMMENTS2IMS的数据是什么时候的能不能形成这样的判断,即处方药市场仍旧是主要市场,而OTC市场则是快速成长的市场,在新兴国家成长尤其快COMMENTS3有没有2006年的实际数,或者有稍早一些的数据都行如果没有,由于目前已过2006年,则难以构成有关的判断。(2)行业细分结构从行业结构上来看,2006年全球医药制造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物技术药物异军突起,预计平均年增长125,高于世界整个制药业的平均速度,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一轮投资热点。2、处方药销售额持续增长。据IMS公司新近公布的统计数字,全球13个主要医药市场的处方药品零售收入超过2500亿美元,以不变汇率计算,增长了5。3、非处方药增长速度也将加快。全球OTC药品的市场规模在2006年达到710亿美元。其中,中东和亚洲国家增长最快,为142,其次是中欧、东欧国家为127,西欧、美国和日本市场将分别增长37、36和11。图32006全球OTC药品市场增长率142127373611020406080100120140160中东和亚洲中欧、东欧西欧美国日本4、老少、妇女用药剧增。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医药制造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专家预测2006年的日本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5,德国223,意大利201,中国10左右(131亿)。据预测,21世纪老年人药品消费将占据药品市场的1/2,相应的老人和妇女用药都有较大的增长。5、新药研究思路与开发力度将不断拓宽与加强。当前开发新药的途径有重大转变,更多地使用将从药物中提出有效成分,然后进行结构改造、化学修饰,采用基因工程新技术合成新药,电脑辅助药物设计的模式。同时,新药开发投资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有关数据表明日本研究开发1个新药平均费用为100亿日元或200亿日元,平均开发时间为1012年;美国开发一个新药成本平均为359亿美元。6、天然药物市场获得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球植物药(含各国传统药物)的年销售额为145亿美元,其中欧洲占1/2。近年来美国人也认识到草药治疗的价值,全球天然药物产业将更加繁荣兴旺。(3)药品结构1、治疗药按治疗大类分,心血管系统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主要指精神兴奋药)和消化系统用药三大类药物在13个主要国家药品零售市场药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1959、1889和1423的分额,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但从增长速度来看,以恒定汇率计算,除了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类药物(主要指细胞生长抑制剂类药物)之外,其它各治疗大类药物的增长缓慢,增长率均不超过7,全身性抗感染药和医院制剂2个大类的药品销售额甚至呈现负增长态势。所以,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类药物在市场增长方面,可谓一枝独秀,其全球药品零售额虽然只有22182亿美元,尚不及心血管系统用药76083亿美元的1/3,但其增长率却达到了13,可见此类药物市场在2006年扩张迅速,这也与全球医药市场需求和药物研发的趋势相吻合。表2006年各治疗大类全球药品零售额销售额(亿美元)治疗类别2006年增长率()以恒定汇率计算的增长率()在销售总额中占比1()心血管系统用药76083551959中枢神经系统用药73361871889消化系统用药55263661423呼吸系统用药3434833885全身性抗感染药2942521758骨骼与肌肉用药2225033573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221821213571生殖泌尿系统用药和性激素2066955532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1509067389皮肤病用药1064921274感觉器官用药809856209诊断剂718823185激素625122161杂类490745126医院制剂190583049抗寄生虫药61153016此外,在治疗小类方面,降血脂药依然是销售额最高的治疗小类。截至2006年12月的12个月中,降血脂药全球零售额高达到305亿美元,占药品零售总额的786,同比增长8。在单个品种方面,截至2006年12月的12个月中,全球13大主要药品市场零售额居前5位的品牌药依次是辉瑞公司(PFIZER)的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立普妥,LIPITOR)、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抗溃疡药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耐信,NEXIUM)、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的抗哮喘药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的复方制剂(FLUTICASONESALMETEROL,SERETIDE)、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SQUIBB)的抗凝血药氯吡格雷(CLOPIDOGREL,波立维,PLAVIX)和辉瑞的抗高血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BESYLATE,络活喜,NORVASC)。辉瑞公司的拳头产品阿托伐他汀依旧是药品零售市场上销售额最佳的产品,其零售额已经突破117亿美元,增幅为36,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这一增速有所下降。阿斯利康公司的埃索美拉唑不但零售额列第二位,而且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以155的增长率成为药品零售市场上增长最强劲的品种。按公司分类,全球药品零售额居前的公司位次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列前5位的公司依然为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诺华公司(NOVATIS)、阿斯利康公司和美国默克公司(MERCKCO)。2、创新药113个主要国家药品销售市场COMMENTS4建议段落结构可以再调整一下,看是不是形成了非专利药仍旧有市场甚至占据主要市场的判断主要看数据说话。2006年,全球共有31个新分子实体药物投放到全球主导药物市场。总体而言,在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销售额中,由20012005年间上市的产品所贡献的涨幅达到135亿美元,占2006年增长总额的三成以上分额。在2006年上市的产品中,全球首个宫颈癌疫苗美国默克公司(MERCKCO,INC)的GARDASIL(HPV6、11、16、18型四联重组疫苗)、新一代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中的首个产品美国默克的西他列汀(SITAGLIPTINPHOSPHATE,JANUVIA)以及辉瑞公司(PFIZER)的肾癌治疗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3个产品所有具有的增长潜力令人瞩目,被寄予厚望。AITKEN认为,在医药领域,人们的确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公众的保险将继续成为影响医药卫生开支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使创新药物得到支持,制药行业须要更好地阐明其药物的价值定量化地证明治疗产品在降低总体医疗卫生开支、增加经济产出、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寿命中的作用。2006年,产品研发线的增长势头保持强劲,尤其是I期和II期临床研究阶段的产品数量增长显著。至2006年底,处于开发中的分子达到2075个,较2005年上升7个百分点,较2003年末增加35。此外,一系列开发价值大、成功几率高的产品现在已经达到III期临床或上市前研究阶段,其中包括95个抗肿瘤药、40个抗病毒感染药物以及27个抗关节炎和疼痛药物。在整个研发线上,有27的产品为生物技术药物。3、非专利药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增长中62的涨幅来自专科医生驱动型产品,而在2000年,这一数字只有35。随着质优价廉的非专利药进入市场或产品转为非处方药(OTC),大量基本治疗类产品正面临市场增长缓慢甚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状况。这些属于基本治疗类的产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S)、抗组胺药、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和抗抑郁药等。2006年,在全球七大药品市场(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非专利药占居了药品销售量一半以上的分额。这一趋势不但反映了新老药物平衡正在发生变化,也表明了许多基本治疗类产品中“非专利化”势头的增长。随着非专利药的崛起,“重磅炸弹”级品牌药的市场无疑是首当其冲的“非专利化”对象。2006年全球药品市场前十大品牌药中,由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与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SQUIBB)公司联合销售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剂氯吡格雷(CLOPIDOGREL,波立维,PLAVIX)、辉瑞公司的抗高血压药氨氯地平(AMLODIPINE,络活喜,NORVASC)、礼来公司(ELILILLY)的抗精神病药奥氮平(OLANZAPINE,再普乐,ZYPREXA)、惠氏公司(WYETH)的抗抑郁药文拉法辛(VENLAFAXINE,EFFEXOR)以及辉瑞公司的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立普妥,LIPITOR)等产品的专利均已经受到挑战,非专利药已经对这些产品市场展开攻势。2006年,波立维、络活喜和再普乐的销售额呈现负增长,而EFFEXOR则仅增长了27。2竞争状况(一)基本概况在欧美主要医药制造企业继续主导全球医药市场的同时,必须看到包括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内的医药制造行业正在崛起,自主研发产品能力在不断提高。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凭借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世界医药制造外包领域占据了日益重要的位置。同时,上述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等细分市场还可能取得新的突破。这些因素使得全球医药制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二)全球主要生产国比较国家市场规模市场特点美国占全球市场的43以89的速度增长,略高于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达到2800亿美元左右1美国医药产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2制药公司往往都选择美国作为他们的研发基地而不外包。3由于制药公司现在在营销和管理上的花费已占其销售收入的1/3,竞争激烈,主要靠营销,因此也是世界上医疗费用最贵最高的国家。英国占全球市场的3,但是世界药品主要的出口国和药品研发重要中心。许多世界顶级的制药集团在英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1英国实力雄厚、研发投入占产出比踞世界领先地位,由于英国惯有的创新精神以及政府的有力支持使其在新科学及新产品开发方面一直踞世界领先地位。2其次英国研发的投入将推动整个工业界的研发水平。英国制药业的毛利率高于603英国,国家控制药品价格,是对制药企业提出最高限价的制度。瑞士化学制药行业作为瑞士第二大行业,其产值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37,也是瑞士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被喻为瑞士工业的火车头1由于面临着原料匮乏、国内市场狭小的问题,瑞士一直走一条以开发特种化工产品为主、面向世界市场的道路。2瑞士医药制造业的企业构成比较多样,除著名的大公司外,还有300余家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瑞士西北部。在全行业中,三分之二的公司雇员人数不足100人;雇员超过1000人的公司只占公司总数的93医药制造业是瑞士工业的出口巨头,其原料和半成品主要依赖进口,加工制成最终产品后,又将大部分产品输出国外,大型企业的产品出口比例尤高。3趋势预测(二)市场趋势(1)需求趋势1、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成为推动全球医药制造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同时,包括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猛增长,当地人民对于医药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预防性药物、OTC药物、保健营养品等市场将在这些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上述因素使得全球医药制造行业呈现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预计2007年全球医药销售额将增长56,达到6650亿6850亿美元,低于2006年67的增长速度。2、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原料药市场,2005年市场总值为1413亿美元;其中,品牌或创新原料药为107亿美元,通用名原料药为34亿美元。在北美原料药市场中,美国所占份额最大,2005年为133亿美元,其中,品牌或创新原料药为101亿美元,通用名原料药为32亿美元。到2010年,美国对原料药的需求预计将增长至184亿美元,其中,品牌或创新原料药为137亿美元,通用名原料药为47亿美元。3、西欧地区。2005年西欧地区的商品原料药市场总值为66亿美元,其中,品牌或创新原料药为41亿美元,通用名原料药为25亿美元。4、亚太地区。在亚洲,通用名原料药是商品原料药市场的主旋律。2005年,亚洲商品原料药市场总值约为70亿美元,其中通用名原料药约为45亿美元,品牌或创新原料药约为25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亚太地区将是商品原料药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通用名原料药、品牌或创新原料药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37。通用名原料药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69,品牌或创新原料药的增长速度将达到69。与亚洲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和印度对品牌或创新原料药的需求预计将增长更快,不过,品牌与创新原料药在这些国家仍然是小类市场。中国整个原料药市场(包括通用名原料药、品牌或创新原料药)预计将从2005年的23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约57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93。其中,通用名原料药市场到2010年将增长至51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91;品牌或创新原料药市场到2010年将增长至517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2。印度整个原料药市场(包括通用名原料药、品牌或创新原料药)预计将从2005年的755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9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5。其中,通用名原料药市场将增长至2010年的1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99;品牌或创新原料药市场将增长至2010年的28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45。5、拉美地区。拉美等小板块市场的需求也在得到激发,药品零售市场增长提速,成为中国制药企业原料药和制剂出口的战略要地。6、在治疗需求上,心血管系统用药等慢性病用药增长稳定,抗肿瘤药物则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新药研发及新药上市的推进而迅速增长。7、原料药市场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其中生物技术药品的需求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1314;仿制药增长速度将达到1314;专科药品增长速度将达到1011。(2)生产趋势1、仿制药推动通用名原料药驶入快车道。由于络活喜、利司培酮等受关注的药品专利将陆续到期,全球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2006年,全球七大主要药品市场,有销售额合计逾180亿美元的产品失去专利保护,其中美国市场上的此类药品销售总额高达140亿美元。与此同时,在血脂调节药、抗抑郁药、血小板凝集抑制剂、止吐药以及呼吸系统用药领域,掀起了一股低治疗成本药物替代品牌药的浪潮,非专利药将在医疗费用支付方寻求限制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未来5年中,2005年销售额约为800亿美元的药品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而20112015年,将又有770亿美元的药品会受到仿制药的冲击。即到2015年,销售额为1600亿美元的药品将失去专利保护,仿制药销量将出现增长。2、通用名原料药需求市场的放大。2005年,全球人用原料药市场(包括原料药与用于生产原料药的高级中间体)达到760亿美元;其中,大约59(约450亿美元)是由制药公司自己生产的,其余41(约310亿美元)是由第三方生产作为商品出售给制药公司的。在商品原料药市场中,原料药约占7075(约220亿230亿美元),高级中间体占其余的2530(80亿90亿美元)。2005年,在全部商品原料药(包括原料药和高级中间体)市场中,通用名原料药占到435(135亿美元),品牌或创新原料药占到565(175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中,全球对整个原料药(包括品牌或创新原料药与通用名原料药)的需求将以年均8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商品原料药市场预计将达到460亿美元,其中,通用名原料药增长速度将超过品牌原料药或创新原料药。未来5年中,通用名原料药预计将以年均109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227亿美元;而品牌原料药或创新原料药预计将以年均59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233亿美元。通用名原料药与品牌或创新原料药增长速度的差异将改变原料药市场的构成,到2010年,通用名原料药与品牌或创新原料药将平分秋色,分别占到494、506。3、生物技术原料药将有所增长2005年,生物技术原料药的需求总额为74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增长至152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55。2005年,5类主要产品占到市场50的份额,分别是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ESPS)、单克隆抗体、集落刺激因子(GCSFS)、人胰岛素及重组人生长激素(HGH)。据统计,美国是最大的生物技术原料药生产国,年产值为425亿美元,占全部市场的574。北美生物技术原料药产量预计到2010年将增长至89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4。亚太地区预计将成为第二大生物技术原料药生产地区,到2010年将增长至约36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71,其中以生物仿制药为主。生物药品在大型制药公司处方药销售额中占有较大份额。因为生物仿制药的侵蚀,美国主要的4类品牌生物药品的市场将出现下滑,2006年,美国ESPS类、GCSFS、胰岛素与胰岛素类似物以及人生长激素(HGH)类品牌药市值为95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将降至80亿美元,到2015年将降至38亿美元。(三)竞争趋势1随着非专利药竞争势头的高涨,欧洲和北美两大成熟的全球药品零售市场增速趋于放缓;在生物药原料药生产领域,预计美国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印度和中国将在与传统原料药强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竞争中,提高在全球通用名原料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生产方面,意大利一直是通用名原料药领域的佼佼者,然后是西班牙。2005年意大利商品原料药总产值为32亿美元,其中通用名原料药产值为24亿美元。意大利对西欧市场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为741亿美元,对美国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为796亿美元;2005年西班牙原料药总产值为102亿美元,其中通用名原料药产值为82亿美元。西班牙对美国的原料药出口值为38亿美元,对西欧的原料药出口值为2082亿美元。在原料药生产上,印度和中国是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两个传统强国的主要竞争对手。2005年,中国和印度产通用名原料药大约占到西欧市场的57,美国市场的1516。预计到2010年,中国和印度产通用名原料药预计将分别占到西欧和美国市场的66和24。印度和中国产通用名原料药在美国所占市场份额的增加,将挤占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领地。2005年,意大利在美国商品通用名原料药市场所占份额为251,到2010年,预计将降至195;西班牙在美国商品通用名原料药市场所占份额预计也将由2005年的12降至2010年的84。与此同时,印度原料药生产商在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所占份额预计将由2005年的65上升至2010年的105。在全球范围内,预计印度原料药销售额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速将达到约193,其中,到2010年前对美国通用名原料药市场出口值的平均年增速为313。2005年,COMMENTS5是2006年同比增长吧印度对美国市场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为13亿美元,对西欧市场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为434亿美元。中国原料药生产商在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上所占份额预计将由2005年的142上升至2010年的215。到2010年,中国原料药销售额预计平均年增速为176,其中,对美国市场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平均年增速为122。2005年,中国对西欧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为98亿美元,对美国的通用名原料药出口值为365亿美元。三、我国医药行业分析1行业总体发展状况(一)行业规模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张,企业单位数、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06、1028、1702,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613635、473729亿元。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规模增速开始下滑。其中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资产总额、固定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63、364、496、951个百分点。表2004年2006年医药制造业行业规模指标200420052006同比增长()企业单位数4397482353081006118511227712936377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资产总额47980354895061363510281373151617391849781218固定资产产品销售收入3213004020044737291702(二)产销情况1、生产情况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9182亿元,较2005年增长1736,增速较上年下降955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增长最快,而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较慢,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3577、1541化学药品制造业和中药制造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2006年分别达到5704和2952。2006年中药制造业的比重提高较快,较2005年提高了080个百分点,而化学药品制造业较上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表20032006年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单位亿元,行业指标2003200420052006工业总产值280954327455411946489182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723168626911736工业总产值166871192927242171279014化学药品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743159027181541工业总产值8102695521118327144429中药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558145023221685工业总产值24630271553369842248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8212422370221782、销售情况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64999亿元,较2005年增长1872。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增长最快,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最慢,同比增长率分别达4086和1626。2006年医药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增速较上年下降712个百分点,其中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下降最快,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1010和1231个百分点。2006年,化学药品制造业销售产值在医药制造业的比重最高,达到5740;而中药制造业的比重增长最快,2006年较2005年上升了094个百分点,达到2909。表20032006年医药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单位亿元行业指标2003200420052006工业销售产值264638311360387646464999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699181426251872工业销售产值158537184546109111266932化学药品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789171522021626工业销售产值747679003731336135245中药制造业同比增长率1309165134661809工业销售产值22907256001691039882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率20072509285524563、进出口情况医药品对应的海关编码为293639,2941,300106。2006年我国医药品出口额达到4487亿美元,增长率为188,较200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进口额达到2727亿美元,增长率为179,较2005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进出口实现顺差1760亿美元,增长率为2007,较2005年提高了996个百分点。图19992006年医药品进出口金额及增长率(三)营运及景气状况1、盈利状况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18962亿元,20002006年间利税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924。2006年化学药品制造业和中药制造业分别占到全行业利税总额的5099和3264图19992006年医药制造业利税规模图2006年医药制造业利税规模子行业构成2、发展能力2006年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能力有所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分别较上年下降了728、201、263、979、777个百分点,分别达到1784、1443、1178、1046、1088。子行业中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的发展能力相对较强,化学药品制造业的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表20002006年医药制造业发展能力(单位)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038194516602389168025121784所有者权益增长率2490195219251983144016441443总资产增长率1642167213161890116414411178利润增长率392819912395274191320251046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27831736154922981080186410883、景气状况2006年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景气下行,第四季度景气指数为1369。低于制造业景气指数1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6个百分点。图20022006年医药制造业景气指数2政策技术环境分析(一)政策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1)“十五”发展状况“十五”期间,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医药工业把握全球医药工业调整的机遇,以发展化学原料药、现代生物技术、中药现代化和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进步,我国医药工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十一五”时期医药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医药工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确保医药工业在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医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1、主要成就“十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发挥优势、特色发展。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突出优势,中药、生物制药等也有了显著进步,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已经有十余种。我国医药工业开始融入国际化进程,很多企业都致力于通过美国FDA认证、欧盟COS注册,进入国际市场。具体讲,“十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长速度较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5年,年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7。“十五”时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年均增长率为1749。整体素质提高“十五”期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修订工业政策并及时发布,加强宏观调控,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及时公告清理吊销的产品生产批准文号。随着国家对医药工业调整和GMP、GSP、GAP、GLP认证等规范改造,一条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GLPGCPGMPGSP药品安全链条真正完整地串联起来,分别在医药工业、商业、中药材种植、医药科研等领域得到推广实施,使医药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工业秩序明显好转,药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在医药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多、小、散、乱”的工业状态逐步得到改善,医药企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明显,现代医药流通模式初步确立,企业竞争方式转向供应链、价值链竞争。“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医药科技的投入,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及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为医药企业提供了大量支持,并制定了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对于基础性研究和为新药开发服务的筛选中心,毒理、药理实验室及临床试验基地加大了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继续在技术创新基金,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淘汰了一批落后产品、工艺,设备,坚决制止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针对当前医药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特别是制剂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鼓励医药企业之间开展委托加工,盘活了资产存量,促进了结构调整,加强制剂管理,取消了医院制剂的生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制假售假、污染严重、扭亏无望、达不列GVP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为优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与空间。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定期清理和修订不利于医药行业发展的文件和规定,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环境。进一步深化了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在中外合资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规范医药流通企业经营行为,积极推进了流通企业实施GSP。针对当前医药市场混乱,非法医药市场屡禁不止的状况,加大了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强化了进口药品管理标准,将进口药品的注册与国内药品的注册同等对待,实行GMP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了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激励了企业开发医药新产品的信心。并购重组亮点“十五”期间,不少业外资本涌进医药工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盘活了一批医药企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