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9001B版质量手册doc_第1页
GJB9001B版质量手册doc_第2页
GJB9001B版质量手册doc_第3页
GJB9001B版质量手册doc_第4页
GJB9001B版质量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CDMQM012011质量手册【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IDT)和GJB9001B2009编制】(第E/0版)编制审核批准发放日期20110401发放编号CDM124104/0120110401发布20110401实施101质量手册目录01质量手册目录(1)02质量手册批准书(3)03任命书(4)04公司概况(5)1质量手册说明(7)2组织机构(9)3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职责分配(11)4质量管理体系(14)41总要求(14)42文件要求(16)423文件控制程序(CDMQP01)(19)424记录控制程序(CDMQP02)(24)5管理职责(27)51管理承诺(27)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7)53质量方2针(28)54质量策划(29)55职责、权限和沟通(30)56管理评审程序(CDMQP03)(37)6资源管理(40)61资源提供(40)62人力资源控制程序(CDMQP04)(41)63基础设施控制程序(CDMQP05)(45)64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DMQP06)(48)65信息管理创新(CDMQP07)(50)7产品实现(54)71产品实现的策划的策划程序(CDMQP08)(55)72与顾客有关过程(CDMQP09)(59)73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CDMQP10)(64)734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CDMQP11)(71)738新产品试制程序CDMQP12)(74)74采购和外包过程控制程序(CDMQP13)(77)375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CDMQP14)(81)756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CDMQP15)(88)76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CDMQP16)(91)77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CDMQP17)(94)8测量、分析和改进(97)81总则(97)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CDMQP18)(99)822内部审核程序(CDMQP19)(103)823过程监视和测量程序(CDMQP20)(107)824产品监视和测量程序(CDMQP21)(109)8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DMQP22)(113)84数据分析控制程序(CDMQP23)(116)85改进851改进控制程序(CDMQP24)(120)85纠正程序控制程序(CDMQP25)(123)85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CDMQP26)(125)CDMQP26不良成本控制程序(125)图1组织机构图(2)(130)图2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541)(131)图3产品实现过程图(71)(132)图4合同评审流程图(72)(133)图5电机生产工艺流程图(134)表1程序文件目录(135)表2质量手册会签表(136)表3质量手册会签表(137)表4质量手册更改记录(138)02质量手册批准书有限公司企质办,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08,IDT和GJB9001B2009标准要求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2011版/E版),通过审订正式批准颁布。5本手册是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是指导我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准则。要求我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贯彻执行。本手册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本手册自实施之日起质量手册(第四版同时作废。总经理2011年2月25日03重庆德马变频电机研发制造有限公司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08,IDT、GJB9001B2009和CNCA01C0132007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电机,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和产品认证的领导,特任命同志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质量保证负责人。其职责是6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识别、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公司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认识;4、对外负责联络处理有关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代表公司向外提供质量保证;5、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6、负责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负责与认证机构联络,协调认证方面的事宜。7、组织建立认证标志控制和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的文件化程序。总经理2011年月25日04公司概况1质量手册说明11目的手册编制的目的是A本质量手册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围绕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7系,并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范各项质量活动,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度。B本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需要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要求的产品。12范围本质量手册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GB/T19001和GJB9001B版标准的全部内容,无删减;13适用范围本质量手册适用于公司军、民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质管理量活动。14使用指南本质量手册用于第三方认证注册、第二认定、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15产品覆盖范围A军品B16质量手册编制161本质量手册采用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JB9001B中的术语和定义。162本手册以GB/T19001,在本质量手册中GB/T19001的要求内容用“宋体”字表示,对国军标GJB9001B的特殊要求用“加粗楷体”字表示。163本手册由公司企质办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熊德明批准发布17手册管理A质量手册由企质办负责发放和管理;B质量手册分受控与非受控两种版本。受控版本发放时应登记编号,加盖受控文件印章;非受控版本发放时只登记不编号,加盖非受控文件印章。用于内部质量管理活动的手册为受控版本,发到承担质量职责的部门和公司最高管理层人员,对外发至第三方认证机构;C质量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涂改、复制、未经批准不得外借,调离工作岗位必须将手册归还,办理核收交还手续。18手册更新与评审8A质量手册应符合GB/T19001和GJB9001B版标准的要求,并随其最新版本作规定调整;B质量手册满三年作一次评审,并决定是否需要修改;当手册经过多次更改/重大修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时,为保持手册的适宜性,应对质量手册进行修订换版;C在新版质量手册发布时声明废止旧版本企质办负责收回和处置废止的旧版本;D质量手册修改按QP01文件控制程序规定。2组织机构(图1)董事长9图1组织机构图3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职责分配表1质量管理体系活动职责分配表质量管理体系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章节体系要素行政人事部企质办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质检部供应营销部设备安全部财务部4质量管理体系军41总要求财务部企质办行政人事部质检部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设备安全部供应营销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10民军民42文件要求军民421总则文件要求军民422质量手册军民423文件控制军民424记录的控制5管理职责军民51管理承诺军民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军民53质量方针军民54策划军民541质量目标军民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军民55职责、权限和沟通军民551职责和权限军民552管理者代表军民553内部沟通表1(续)质量管理体系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章节体系要素行政人事部企质办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质检部供应营销部设备安全部财务部军民56管理评审军民561总则管理评审军562评审输入11民军民563评审输出6资源管理军民61资源的提供军民62人力资源军民621总则人力资源军民622能力、意识和培训军民63基础设施军民64工作环境军65信息7产品实现军民71产品实现的策划军民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军民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确定军民722与产品有关要求评审军民723顾客沟通军民73设计和开发表1(续)质量管理体系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章节体系要素行政人事部企质办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质检部供应营销部设备安全部财务部军民731设计和开发策划军民732设计和开发输入军733设计和开发输出12民军民734设计和开发评审军民735设计和开发验证军民736设计和开发确认军民737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军738新产品试制军739试验控制军民74采购军民741采购过程军民742采购信息军民743采购产品的验证军744采购新设计开发产品军民75生产和服务提供军民751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军民752生产服务过程确认军民753标识和追溯性军民754顾客财产表1(完)质量管理体系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章节体系要素行政人事部企质办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质检部供应营销部设备安全部财务部军民755产品防护军756关键过程军757交付军758交付后的活动13军民76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军77技术状态管理8测量、分析和改进军民81总则军民82监视和测量军民821顾客满意军民822内部审核军民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军民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军民83不合格品控制军民84数据分析军民85改进军民851持续改进军民852纠正措施军民853预防措施注主要领导职能相关领导职能归口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4质量管理体系401目的规定公司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总要求。402适宜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403职责A)总经理是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领导公司建立、实施与保持质量管理体系,14批准质量手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建立、实施与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向总经理汇报体系运行,负责改进项目的实施;C)企质办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归口管理,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公司体系有效运行。41总要求411公司按GB/T19001和GJB9001B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通过以下方面达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A确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全部过程及其在整个公司中的应用,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其具体体现在本手册的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B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有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的系统,为了能够有效的实施和管理这些过程,公司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特点,确定所需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运作顺序,通过本质量手册各相应部分予以规定。C为了使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公司确定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明确规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开展的活动和投入的资源;确保这些过程的运作均有程序或文件,使其有章可循和有效实施,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D确保这些过程达到预期的结果,公司提供必要的用于过程运作以及对过程监视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包括资金、人力、必要的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并通过对信息的判定,以支持所需过程的运行和对所需过程的监视。E规定对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的方法,了解过程运行的的趋势及实现策划结果的程度。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412公司按GB/T19001和GJB9001B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413公司根据情况需要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过程进行外包,委托供方完成。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外包过程”有,焊接、铸造、热处理、时效处理等特殊过程。这些过程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公司按本质量手册74和752的要求进行控制。414公司接受顾客对过程的监督,保持产品的可追溯性。415军品“外包过程”控制15A公司将过程外包时,按要求对其进行评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外包过程内容包括评审该外包过程是否符合公司技术能力不足或经济效益等的需求,评审该外包过程是否符合GB/T19001和GJB9001B标准71C“针对产品确定过程”的要求,及本质量手册71C的规定。B按本质量手册74的要求对外包过程的供方进行选择评价,按本质量手册752的要求对“外包过程”的供方的过程能力进行确认。评价合格的外包过程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作为公司选择外包过程的供方的依据。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C公司采用进货检验、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到供方现场监制、验收;供方提供相关控制证据等方式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D当合同有要求时,公司的“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D公司根据以下方面确定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外包过程”对公司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的影响大小,外包过程”对产品质量影响大小的风险分析结果。确定公司和“外包过程”的供方在“外包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职责,根据“外包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双方在外包协议中的约定,公司和“外包过程”的供方所承担的管理任务,采取适宜的控制方式。公司按本质量手册74的要求评价和选择“外包过程”的供方,按本质量手册752的要求对“外包过程”供方的过程能力进行确认,验证“外包过程”输出产品是否满足要求,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416公司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能免除公司满足所有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417按顾客要求,当军品存在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工作过程中的某些工作过程,公司在产品实现策划时,对存在的工作过程作出相应规定。418当公司军品存在软件产品时,将按照GJB5000A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建立、实施并改进其软件过程,不断提高其软件过程的成熟水平。42文件要求16421总则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421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A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D公司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EGB/T19001和GJB9001B标准所要求的记录。421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A第一层次文件质量手册按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GB/T19001和GJB9001B标准描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文件。B第二层次文件质量文件公司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管理标准,即各种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工作标准,即部门职责和岗位人员任职要求;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和证实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记录等。422质量手册A确定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及所涉及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对公司组织机构和部门质量职责作了描述,是公司质量管理的纲领性和法规性文件;B公司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及引用这些程序文件;C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了表述。423文件控制公司编制了CDMQP01文件控制程序,按CDMQP01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的文件是有效版本。公司通过以下方面对文件进行控制A编制的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必须得到有关负责人的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性17与适宜性;B文件的规定与公司实际运作保持一致,随着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变化,应及时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必要时予以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改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F确保公司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顾客提供的图样、产品标准等,得到识别并管理,控制外来文件的分发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对外来文件可能出现的变更/更新进行跟踪识别,以确保使用有关版本的适用的、有效的外来文件。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对作废文件应将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及时收回。若由于法律法规或其他原因,或因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作废保留的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军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H建立图样和技术文件会签制度,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I建立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设计、编制、领用、复制、更改、回收等管理制度,确保现场使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J建立图样和技术文件归档管理制度,规定和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按规定及时归档。K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载体可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但应保证其查看或打印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具。424记录控制A公司编制CDMQP02记录控制程序,对为提供产品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运行证据的记录予以控制。B公司需控制的记录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文件控制记录、18培训记录、监督和测量设备管理记录、设备管理记录、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纠正/预防措施相关的记录等;与质量有关的记录产品设计开发记录、质量计划相关的记录、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记录、产品监视和测量记录、不合格品审理处置记录、产品标识及追溯性记录、统计技术应用记录等。C公司所有的记录均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并按CDMQP02记录控制程序规定对记录进行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进行控制。D公司对较重要产品的外包过程,供方在生产过程中供方产生和保持的记录进行控制,以便于必要时查询和追溯。供方有关的记录指供方产生或供方从他处获取的记录,供方应对这些重要记录采取必要措施,应对这些记录进行识别,规定相应的控制方式。公司在外包过程协议中予以落实。E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的记录要齐全,满足规定要求,记录内容完整,所规定的记录项目不得有遗漏,使军品形成过程有完整的质量证据。F记录应能清楚的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应尽可能给出定量的数据或可进行等级差别评价的记录,涉及产品特性,尤其是关键特性需要有实测数据表明产品特性达到的水平。G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19423文件控制程序(CDMQP01)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使用和管理直至作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质量管理活动有关场所使用的文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和管理。3职责31企质办负责质量管理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32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控制和管理;33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4工作程序41文件分类公司文件分为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外来文件和记录。411质量管理文件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C公司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412技术文件A产品技术标准;B产品图样;C工艺文件;D作业指导书、规范和规程。413外来文件A法律法规;B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C供方提供的文件。414记录20证实公司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符合要求提供的证据。42文件编号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由以下内容组成公司名称代号文件类别号文件顺序号批准年号注公司名称代号CDM;文件类别号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管理标准QW文件顺序号从01开始依序编号;批准年代号公元年份号(2011)。422文件的表格编号按CDMQP02记录控制程序规定。423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按有关规定。43文件状态标识版本号/修改状态B/0其中“B”为版本号,以英文字母顺序顺延编制;“0”为修改状态,从09顺序顺延编制。44文件的编写44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442质量手册又企质办组织编写。443程序文件由主管该项工作的部门组织编写。444技术部负责编写技术文件,涉及到军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按以下规定进行控制A按图样和技术文件会签制度规定进行审签,审签包括编制、审核、工艺、质量、标准化、批准;B按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对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设计、编制、领用、复制、更改、回收等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现场使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21C按图样和技术文件归档管理制度规定,确定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每个项目完成后,技术负责人及时将文件整理归档;每年年末,由技术部检查图样和技术文件归档情况。并按规定及时归档。D为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各部门每年检查一次文件的有效性,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在现场的唯一性。445管理文件由主管该项工作的部门组织编写。45文件的审批文件发布前应地到批准,以确定文件是充分适宜的。451质量手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452程序文件由企质办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53技术文件由起草部门负责人审核,有关部门负责人会签,分管副总经理批准;454管理文件由主管该项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批准。46文件的标识46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版本号为标识。462外来文件以归档日期为标识。47文件的受控状态471文件分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内部使用的文件属受控文件,非内部使用的文件属非受控文件。472受控文件加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非受控文件加盖蓝色“非受控”印章。48文件的归档与管理;481文件批准后送交该文件的管理部门归档,受控文件应列入受控文件目录。482归档应确保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保持清晰,易于识别。483借阅归档文件,应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49文件的发放与管理491受控文件发放,由文件管理部门填写“文件发放控制表”,按文件发放范围发放,确保所使用处可获得适用的文件的有效版本;受控文件发放应编发放号,并文件加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492非受控文件发放只作发放登记,不编发放号,只加盖蓝色“非受控”印章。493文件以严重破损影响使用时,文件持有者应到文件管理部门办理更换手续,换22发新文件。换发新文件应交回旧文件,文件管理人员将破损文件收回销毁。新文件的发放编号仍用原文件的发放编号。494文件使用者将文件丢失,应按规定办理文件补发手续,文件管理人员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于新的发放编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编号作废。410文件的更改4101文件更改,应由提出文件更改的部门填写“文件更改伸请单”,说明更改原因,重要的更改应附充分证据。4102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由原审核、批准人或授权人负责进行。4103文件更改批准后,由文件更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发到文件持有者。4104文件更改,应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改状态得到识别。411文件的保存41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载体可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但应保证其查看或打印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具。纸质文本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重要的电子文本文件应留备份文本。各部门所保管的文件应编制受控文件清单(目录)。4112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任何人不得在文件上乱涂乱画。4113受控文件未经文件管理部门同意,不准私自外借/复印。412文件的换版与作废4121文件经多次更改/内容更改已不清晰影响使用/文件进行大幅度修改后,应进行换板。4122换板文件的审核、批准由原审核、批准人或授权人负责进行。4123在换发新版时,宣布原版文件作废。413文件的作废与销毁4131失效/作废的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从发放/使用的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防止作文件的非预期使用。4132作为资料留用的作废文件,应加盖“作废留用”印章方可留用。4133销毁作废的文件,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方可实施销毁。414文件的借阅、复制4141借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借阅。4142复制文件,应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复制,复制受控文件应按规定23进行登记编号。415外来文件的控制4151公司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应得到识别,并控制发放4152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需识别其适用性,并确认其有效。4153外来文件应统一编号、标识。4154经确认有效的外来文件,由文件收集管理部门按规定发放到使用该文件的相关部门。416文件的评审与更新4161文件管理部门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确认,必要时进行更新。4162经评审确认要时进行更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本程序(44,45)规定再批准。5支持性文件51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52CDMQP02记录控制程序6记录61文件发放控制表62文件更改伸请单63文件更改通知单24424记录控制程序(CDMQP02)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予以控制,以提供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倨。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记录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公司记录的控制。3职责31企质办负责记录的归口管理,并对各部门的记录进行监督检查;32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记录的控制和管理。4工作程序41公司需控制的记录范围41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内部审核记录、管理评审记录、文件控制记录、培训记录、监督和测量设备管理记录、设备管理记录、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纠正/预防措施相关的记录等;412与质量有关的记录产品设计开发记录、质量计划相关的记录、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记录、产品监视和测量记录、不合格品审理处置记录、产品标识及追溯性记录、统计技术应用记录等。413公司较重要产品的外包过程,供方在生产过程中供方产生和保持的记录。42记录的编制421记录的标识记录必须有以下内容A记录产生的日期;B记录填写者签名;C记录代号(公司名称代号部门代号/记录类别号记录编号)25422记录的编制A)记录由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等组成。B)记录可用表格、文字、照片、录象、磁盘、实物样品等媒体贮成。423记录填写A)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单杠划去;各相关栏目签名不允空白。B)如因笔误/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应用单杠划去原始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及日期。C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的记录要齐全,满足规定要求,记录内容完整,规定的记录项目不得有遗漏,使军品形成过程有完整的质量证据。D记录应能清楚的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应尽可能给出定量的数据或可进行等级差别评价的记录,涉及产品特性,尤其是关键特性需要有实测数据表明产品特性达到的水平。42记录的管理421归档A)各部门质量活动形成的记录,由部门文件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归档;B)记录归档后应根椐记录的大小进行组卷,以利于检索。422借阅A)借阅记录应经记录保存部门负责人/授权人员同意,方可借阅,并按规定办理手续。B)当合同要求时,公司可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提供有关的记录,给顾客顾客代表评价时查阅。423保护A记录载体可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记录和保存;用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等形式保存,应保证其查看或打印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具。B记录保存应有适宜的环境,防止损坏/丢失,作好防潮、防霉、防蛀、防火等保护工作。纸质文本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用硬拷贝或电子媒体保存的记录应注意防压、防磁、和防晒等;用电子文档保存的重要记录应备份,预防内容丢失。26424保存期限。企质办统一规定记录保存时间,各主管部门编制本部门的“质量记录清单”。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的寿命周期相适应,满足产品的可追溯性的要求。其保存期限A)外购物资、半成品的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为年;B)成品检验试验记录保存期限为产品的寿命周期加一个日历年;C)重要的工艺过程记录保存期限为年;D)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保存期限为年。425处置A)当记录的保存期限超过规定时,经部门负责人审查批准后销毁。B)为积累历史资料的目的而需保留的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文件管理人员在记录上加盖“逾期留用”印章存档备查。43外包过程记录控制431公司对较重要产品的外包过程供方在生产过程中供方产生和保持的记录进行控制,以便于必要时查询和追溯。432供方有关的记录指供方产生或供方从他处获取的记录,供方应对这些重要记录采取必要措施,应对这些记录进行识别,规定相应的控制方式。433公司在外包过程协议中对其记录的控制应予以落实。5支持性文件512CDMQP01文件控制程序6记录记录名细表275管理职责501目的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和保持,明确各部门质量管理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并要确定和沟通,以实现管理承诺,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完成,增强顾客满意。502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公司内部质量管理职责权限的确定和沟通,以及管理评审。503职责A)总经理负责制定质量方针,批准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规定各门的质量职责、权限,确定内部沟通,并进行管理承诺和管理评审;B)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建立、实施与保持,通过检查和监管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提出改进建议;C)企质办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协调,进行归口管理。51管理承诺总经理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率先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通过学习、培训、会议、文件、宣传等方式,使公司全体员工树立质量意识,认识到满足顾客要求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清楚的了解让顾客满意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使公司全体员工认识到产品质量与每一28位员工对质量的认识紧密相关,应积极参与提供质量有关的活动。B制定与公司经营宗旨相适应质量方针,明确公司的质量宗旨和方向。C在质量方针框架内制定公司的质量目标,并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确保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建立质量目标,使公司全体员工,明确公司在质量方面的追求,并使质量目标通过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管理得以落实。D组织管理评审,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评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使质量管理体系得以不断保持和完善,使管理承诺得到落实。E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获得必要的资源。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总经理遵循“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把“满足顾客要求”贯穿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增强顾客满意”为公司的最终目的,为此应做到A持续地宣传和贯彻顾客至上持续改进的宗旨,在公司员工中牢固树立,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达到和超越顾客的要求,不断追求顾客满意是我们的永远追求,并把顾客满意率列入质量目标进行考核;B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对公司产品的要求、过程的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如对产品特性的要求、生产和检验规范等。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C转化的要求应得到满足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法律法规要求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也会随时间而进行修订,公司转化的要求及已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D顾客要求的信息应确保在公司内部沟通和传递,不但要理解顾客当前需求和期望,也要了解顾客未来的需求和期望,并争取有所超越。E公司定期或不定期通过顾客走访、电话询问、书面征询意见等方式,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改进方面的意见。并将其作为公司产品质量改进的依据。F公司每年对顾客满意率进行一次测量分析,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以不断提高29顾客的满意程度。53质量方针531总经理批准发布质量方针,并确保确保质量方针符合以下要求A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与经营方针一致,符合公司实际和公司产品特点。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围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充分体现对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D在全体员工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并落实到各自的质量活动之中。E总经理通过管理评审以确定质量方针的适宜性和持续改善的有效性,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予以修订以适应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持续改进的需求。532公司质量方针“科技创新,优质高效,顾客至上,遵信守约。”质量方针内涵公司以先进的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最好的质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公司的生命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现我们对顾客的承诺。54质量策划541质量目标5411公司质量目标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并对质量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负责;质量目标若要修定,则应经总经理重新批准发布。5412公司制定质量目标的原则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顾客满意,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413质量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A质量目标建立在质量方针基础上,在质量方针确定的框加内并展开。B质量目标的内容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目标具体,可测量,经过努力可以实现。C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D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不同的职能和层次,确保质量目标在公司的相关职能部门得到记建立,在全体员工内得到沟通,使全体全体员工正确理解质量目标内涵和贯彻执行;并通过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管理得以落实。E质量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5414公司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管理和跟踪,对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或有能力实现进行评价,并作为管理评审的内容之一,对不符合方面进行改进,确保质量目标的实30现。公司定期并保持质量目标实施和评价的记录。5415公司2011年2015年质量目标A产品一次交付合格率95;B顾客满意度85,每年递增1;C每年开发新产品1项。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1总经理负责按GB/T19001、GJB9001B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实现公司质量目标、GB/T19001、GJB9001B标准中41条和本质量手册41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5422当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因外部/内部原因导致变更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应性和有效性。5423公司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A按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B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C公司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D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包括顾客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542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入包括A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明确的顾客要求和期望;C产品依据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对产品、过程的评价;D以往的经验教训,曾发生过的异常;E可能改进的机会;F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风险评估的结果。542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包括A运用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和以过程为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2);B确定的产品实现、支持和管理过程以及过程关系,包括外部进行的过程及其控制;C过程的实施、管理、验证职责的规定;D过程运作所需要的资源;31E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记录)的需求;F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5426总经理通过管理评审,系统的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5427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文件。5428利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自我评价,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寻求改进机会,持续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和权限公司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管理运作的现状和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对从事与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直接有关的部门和岗位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文件形式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沟通,使其相互了解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5511总经理A执行国家质量政策和法规,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组织实施;B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宜的组织机构,设置质量管理部门,由专人实施管理,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的决策,应不受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干扰,确保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权;C明确公司组织机构和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并得到沟通;D任命管理者代表,并为其有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E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其两次间隔的时间不超过12个月,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F负责确定和配置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产品实现必要的资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提供足够的资源;G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H确认并授权不合格品审理组人员,签署改变不合格品审理结论的书面报告;I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识别和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保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J领导和发挥财务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保证和监督职能作用,并履行相应的质量职能。K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325512副总经理A协助总经理工作,对分管的工作全面负责;B在总经理领导下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对运行中的问题进行监控;C领导及指导分管部门工作,并向总经理汇报重大改进及资源要求,以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D组织产品实行的策划,审批分管部门所编制的文件,组织修订分管部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E配合总经理教育员工树立质量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增强顾客满意程度,使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F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5513各部门负责人、主管A有责任使本部门人员充分理解质量方针并使之贯彻执行;有责任持续改进本部门的工作绩效;B规定所属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接受分管领导的监督和指导;C制定本部门的质量目标,组织开展及落实与本部门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组织整改本部门管理中的不符合项;D遵守已确认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自查;E保证所属人员得到适当培训,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本部门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工作;F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外部信息和本部门的信息管理;G负责本部门的文件和记录的管理。H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5514企质办A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活动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B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对其归口管理;C负责内部审核的归口管理,组织编制内部审核策划文件,协调审核活动,配合审核组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D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开展管理评审和质量改进;33E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负责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F归口管理公司内部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G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控,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H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5515行政人事部部A负责人力资源及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B组织制定公司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C组织制定公司各类人员的的任职能力准则,编制和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质量教育培训,并进行资格鉴定;D负责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记录,并建立人员培训档案;E负责公司行政事务管理;F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5516技术部A负责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更改的控制;B负责产品实现策划,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质量计划/质量大纲;C负责标准化管理,贯彻执行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D负责工艺设计和工艺管理,编制工艺方案及工艺文件;E负责技术状态管理和新产品试制管理,处理生产中发生的设计/工艺问题;F组织实施产品技术方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协调有关工作G负责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控制,军品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确保现场使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H负责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和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按规定及时归档;I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5517生产制造部A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好生产调度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B认真贯彻执行产品的技术文件和有关的质量文件,按要求对生产过程实施过34程控制;C严肃工艺纪律,搞好工序管理,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进行确认和管理;D负责对外包过程/外协的质量控制及与供方的信息沟通;按特殊过程控制要求对外包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和再确认。E负责产品标识和追溯性管理,制订和贯彻实施产品标识方法,搞好在制品管理,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及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F配合技术部做好新产品的试制工作;G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运用适宜的统计技术有效地控制产品的符合性质量;负责不合格品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统计;H负责产品包装及车间内搬运质量控制,保护好半成品、成品;I)负责工作环境控制,组织并监督安全和文明生产,确保生产的设施、工作环境能满足工作需要。J做好生产过程的各种记录,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K遵守国家保密法规,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的商业秘密。5518供应营销部A采购负责物资采购及外包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物资供应的质量保证能力;负责物资采购,对采购质量、时间、数量、价格负责;负责选择和评价供方,建立合格供方档案;严格执行物资入库验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