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改)_第1页
c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改)_第2页
c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改)_第3页
c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改)_第4页
c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版LNG加气站运营质量管理手册第编制孔德志审核戴逸审批蒋建林泰兴市盛泰新奥车用燃气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月目录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CNG)关于颁布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的通知4质量管理手册修改记录表5职能分配表6第一章总则711质量方针712质量管理手册管理713质量管理手册编写的依据8第二章管理职责911基本要求912组织机构图1013质量管理体系图1014任命书12第三章管理制度13一、岗位责任制1311站长岗位责任制131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313安全员岗位责任制1414设备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415压力容器操作工岗位责任制1516收银员岗位责任制1517班组长岗位职责15二、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1621气瓶建档1622气瓶标识1623定期检验1624维护保养16三、CNG长管拖车检验制度17四、安全管理制度17五、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制度19六、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20七、气瓶检查登记制度20八、资料保管制度21九、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21十、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22十一、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22十二、事故上报制度22十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23十四、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23十五、CNG加气站事故抢险预案24十六、加气站安全巡检制度31十七、CNG加气站车辆进出制度32第四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4一、充装工艺流程图34二、CNG子站操作要求34一操作规程341CNG拖车到达子站和卸载过程352CNG拖车完成卸气从子站移走的过程363加气操作规程364安全注意事项385安全警告396主要事项39三安瑞科CNG子站常见问题与处理39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1五日常维护、保养42颁布令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是本单位充装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阐述,是开展气瓶充装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性文件,全体人员必须充分理解,认真执行。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是我公司(站)依据TSG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修订的第一版质量管理手册,现予颁布,自2013年3月28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总经理2013年3月28日质量管理手册修改记录表序号页码内容概要批准人更改人签字实施日期职能分配表部门人体系要素站长办公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设备负责人车间负责人营销负责人其他责任人员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注审批主办协办参与或必要时参与第一章总则11质量方针111目的确定本单位的质量方针,推动本单位气瓶充装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提高。112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的各个岗位。113总则A质量方针创新清洁能源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B质量方针释义创新清洁能源,即以创新思维与手段进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即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C质量目标健康安全环保12质量管理手册管理121概述本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本单位开展气瓶充装活动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文件,为保证质量管理手册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完整性,对手册的制订、修改、发放、宣贯和保管予以控制。122职责1221手册的编号、发放、登记、宣贯、更改和存档由资料管理员负责。1222手册的编制、修改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1223手册由本单位管理者代表批准颁布。123要求1231手册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起草、讨论和修订。1232手册采用活页装订的方式,以便于更改换页。1233本手册为受控文件,手册发放时要注明受控状态并登记“发放编号”,由持有者签收。1234手册发放范围加气站站长、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气瓶充装人员及有关人员。1235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手册,不得在手册上涂改,不得外借。如发生遗失,应及时申报和登记,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补领。持有者调离本单位时,应将手册退还并办理相关手续。1236各版手册均应在档案室长期保存一份,并标记版本信息和使用有效期。1237在执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手册进行修改A本单位机构或管理职责有重大变化;B编制手册所依据的有关法规、标准有较大变动;C在执行中发现手册内容不适用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D发生其他必须修改的情况。1238手册的更改一律采用换页、插页的方式,由资料管理员统一向手册的持有者发放更改通知和相应的更改页来实现。收回的原页,应作相应记录并进行作废处理。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权擅自对手册进行修改。1239手册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宣贯并负责解释,技术负责人对各部门执行手册的情况实施监督。13质量管理手册编写的依据131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32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33气瓶安全监察规定134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R40012006135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37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131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1314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920091315其它有关条例、法规、标准等。第二章管理职责11基本要求11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112岗位人员得到任命。113人员要求1131技术负责人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技术负责人任职资格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按规定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1132安全员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学历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的安全员为专职12组织机构图总经理总工程师13质量管理体系图办公室安全科运营部计财部兼职安全员加气站加气工运行工维修员站长技术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充装工检查员收营员管理部门或人员质量控制点14任命书任命书经公司研究决定任命同志为泰兴市LNG/CNG汽车加气站站长,全权负责加气站管理实务。运行技术指导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设备管理维护气瓶充装检查质量电脑收银磁卡办理年月日聘任书根据泰兴市LNG/CNG汽车加气站业务发展需要,特聘戴燚同志为加气站技术总负责人,肖鹏同志为技术员,孔德志同志为安全员,叶俊同志为设备管理员。年月日第三章管理制度一、岗位责任制11站长岗位责任制111认真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政策,组织全站完成安全生产等各项任务,负责加气站全面管理工作。112全面负责本站内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113掌握本站加气情况及设备运行状态,督促加气、维护人员在检查维护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114参与编制本站应急检查方案,落实公司应急抢修预案,确保安全生产。115负责组织每月的岗位工作质量检查,做好评比和记录工作,制定本站工作、学习、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116组织每日的各类报表,监督每日的财务核算工作。117负责本站保安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落实治安措施,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及设备不受破坏。118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1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21熟悉介质充装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专业技术知识,对本单位介质充装的安全质量技术工作负责。122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充装设备、工艺设备建档率、专管率和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在用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检验合格率达到100。123负责组织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124组织制定、修订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并负责贯彻执行,确保充装质量得到有效控制。125督促做好充装资料的管理工作,使其得到正确的使用,并妥善保管。126协助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督促整改,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127对本单位出现的事故隐患和发生的事故,应认真分析和处理并落实整改措施。13安全员岗位责任制131兼职安全员接受企业安全科科长的业务指导,负责本岗位的安全工作。132组织开展本岗位的各种安全活动,负责安全活动记录,提出改进安全工作意见和建议。133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安全教育,组织岗位安全练兵和开展事故应急方案演练。13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135检查监督岗位人员正确使用个管理好劳动保护用品,各种防护器具及灭火器材。136发生事故时及时了解情况,争取有效措施维护好现场,救护伤员,并向上级报告137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14设备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41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设备、仪器、计量器具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完好、准确、灵敏、可靠;142负责建立设备、仪器的台账和技术档案,明确专人管理,确保专管率;143负责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认真贯彻执行计量法规,并纳入法定管理,确保其灵敏、准确;144负责加气站日常维护工具及加气站设备备用配件的申报和保养145负责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制订定期检验计划并及时申报,确保其安全使用的;146认真做好气瓶的使用登记工作,协助做好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确保气瓶在有效期内使用;147制订检修计划,督促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维修设备,防止设备带病运行,确保设备完好,正常使用,并做好设备维护台帐;148参与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对违章使用设备有权予以制止;149协助站长进行员工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1410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15压力容器操作工岗位责任制151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拒绝操作违章的指令。152负责站区日常加气的操作和加气设备的监护工作。153负责站区加气机等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配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154负责站内加气机参数的记录、整理。155正确穿戴、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负责站内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和工(器)具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156负责站场的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157配合做好其它应急突发的事件。158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16收银员岗位责任制161严守商业秘密,热爱本职工作,严格遵守相关财务制度;162遵守本岗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163结账收款时,对所收现金要坚持唱收唱付,及时验钞,减少风险;164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客户要求做到微笑服务,耐心接待、有问必答;165负责每天营业款按规定存入银行,并及时与财务核对帐目;166负责归档登记本岗的资料和操作记录;167负责营业厅的卫生;168负责IC卡的办理和故障处理工作;169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17班组长岗位职责171在站长的领导下,协助站长完成加气站的各项工作任务;172督促操作工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准确地做好各项记录;173熟练掌握站内的各项业务流程、事故的应急预案;174负责当班加气工作、处理各项加气业务;175与调度联系加气情况及安排加气业务;176负责站内加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本班的设备维护、维修工作;177负责做好交接班工作;178整理组内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做好反馈工作;179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处理解决好各种业务矛盾;1710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二、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21气瓶建档211对在本单位加气的车辆均应建立台账和档案,并采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212根据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等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213气瓶档案包括压力容器型号,生产厂家,生产和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技术参数,检验周期和日期等应妥善保管,并将有关资料录入计算机。22气瓶标识221充装的气瓶上应粘贴警示标签、安全标签和允许充装的标签;222气瓶永久标志的编号及其钢印部位应符合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规定;223粘贴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应符合GBL6804气瓶警示标签及所在地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23定期检验231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车主必须对气瓶实行定期专业检验;232气瓶的定期专业检验周期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在气瓶定期的专业检验周期外应进行日常气瓶检验,主要以视检为主,观察气瓶是否有擦痕、气瓶表面是否不光滑、气瓶是否有裂痕,保证气瓶日常使用中的安全;233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234检验后的气瓶应及时变更数据库数据。24维护保养241加强对气瓶附件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其完好;242做好气瓶外观的清洁工作,保持瓶体整洁。三、CNG长管拖车检验制度为了确保CNG长管拖车的安全使用,必须对长管拖车气瓶组实行定期专业检验。31CNG长管拖车气瓶组的定期专业检验周期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在定期的专业检验周期外应进行日常检验,检测内容为311箱体框架1箱体框架无损伤,焊缝无裂纹,无明显变形。312瓶组1瓶体外壁无机械刮伤或碰伤,表面涂漆完好,标志清晰,紧固件无松动;2瓶阀及其连接面尤泄漏,与瓶阀相焊的焊接接头无泄漏。313管路系统1管路上各焊点无泄漏,管路与球阀连接点无泄漏;2汇总固定用U型螺栓紧固;3与钢瓶相连的连接管无泄漏;4检查每个气瓶的压力表是否正常工作。314装卸装置1各球阀转动灵活,无泄漏。2快装接头密封可靠,开闭良好。32CNG长管拖车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瓶组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33检验后的气瓶应及时变更数据库数据。34维护保养341加强对CNG长管拖车附件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其完好;342做好CNG长管拖车气瓶组外观的清洁工作,保持瓶体整洁;四、安全管理制度411全体职工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管理的法规、标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气瓶充装质量和安全。412应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本单位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其他人员应担负起各自的安全责任。413安全员在站长或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作业场所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对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有权采取果断措施。414对全体人员应进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明确岗位责任,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415作业中如发现设备、设施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停止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应向有关负责人报告。416坚持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安个检查方式,每逢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应组织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设备的完好状况、防火、防爆、防雷电、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或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具体措施,并及时整改,做好安全检查记录。417根据季节特点做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工作,如夏季的“六防”安全检查,冬季的“四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对策。418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必须制订具体的动火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动火,确保万无一失。419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护用品、用具,加强自我防护。4110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实行定期安全活动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4111定期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421进站人员必须遵守站内各项管理规定。422严禁在站区内吸烟及使用明火。严禁携带火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站。423进入站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接受值班人员的监督检查。424进入加气站生产区的非工作人员参观人员除外,需持有本人有效证件或由公司安全科人员陪同方可入站。425参观人员需持上级主管部门签发的介绍信,需有公司人员陪同方可入站。426除停放停车场内车辆外,其它所有入站车辆必须加戴防火帽。427严禁穿钉鞋入站,进入生产区一律穿着防静电服装。428进入加气站生产区内必须关闭呼机、手机,禁止拨打手机。429未经同意,禁止动用站内任何消防设施和工具。4210未经公司批准,站内禁止拍照和录像。4211外来办事车辆必须按指定位置停放,不得随意停放。4212驾驶人员要严格执行进站人员管理规定,严禁在站区内随意走动。严禁随车携带无关人员进入站区。4213参观人员应按照指定或带领的路线参观,未经陪同人员许可,不得随意在站内走动或动用站内任何设施。431安全标志是指在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人员注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标志。432安全标志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起警示作用,以提醒所有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433加气站在生产、施工、经营过程中必须按国家、行业有关规定及视现场安全情况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434重点防护部位、作业点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加气区域必须划分明显的安全警示线。435安全标志不得随便挪动、破坏。436定期检查安全标志,及时更换、维修标志。437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对各加气站安全标志进行检查、监督,对没按规定树立安全标志的加气站进行处罚,并限期整改。438液压子站附近严禁吸烟,不得有明火。439不得储存易燃物品,不得在靠近液压子站的地方放置带油的擦布绵纱等物。4310机器运转部分是危险区域,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得靠近。4311在液压子运行过程中,不要接触排气管路和其他高温部件。4312为了安全操作加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五、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制度51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相应规程的规定要求。52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并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54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55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56应按规范要求对特种设备实行定期检验,并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57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应当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并作出记录。六、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61加气站计量仪器应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62可燃气体报警仪器应定期标定、校对精度。当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持灵敏可靠。63安全阀定期校验,新安全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64压力表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新压力表在安装前应进行检定或校准。65安全阀、压力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停用的情况,必须立即停用。66液面计应实行定期检修制度,当液面计发现玻璃板裂纹、破碎、假液位、指示模糊不清等情况时,应停止使用。液位计应按规定核定最高安全液位,并用红线标注。67建立计量仪器仪表台账,做到及时检定或校准,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七、气瓶检查登记制度71充装前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71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712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713瓶内无剩余压力的;714超过检验期限的;715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验的;72充装后应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应立即进行处理。7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情况,应认真作好记录,能够进行追踪检查。八、资料保管制度81资料保管工作应明确专人负责,并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建档和保管工作。82上级下发的文件,应及时登记,以便查阅,学习和贯彻。83充装工作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做到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归档,以便必要时提供检查。保存时间不少于二年。84设备应做到一机一档。特种设备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并进行动态管理。85气瓶资料除采用计算机管理外,还应建立台账和档案,其档案内容应符合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规定。86对过期的充装资料,应按规定办理销毁手续,并做好记录。87凡已归档的资料,需要借阅均应办理手续,仅限在本单位使用。九、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91不合格气瓶分为通过处理能够成为合格的气瓶和不能成为合格的气瓶两种。凡不合格的气瓶均不得进行充装。92对暂不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不合格气瓶,可通过处理成为合格气瓶,在未作处理前,应与待充装的气瓶分开堆放,经按规定要求处理符要求后方可进行充装。93下列不合格气瓶应作报废处理931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932擅自进行过违规修理、改造的气瓶;933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气瓶;934检验不合格的气瓶。上述不合格气瓶,未作报废处理前,应采取隔离措施,单独存放。待有一定数量后,经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同意,送交指定的气瓶检验单位进行破坏处理。94对报废气瓶不得自行处理,在未作处理前,必须在瓶体上作明显的报废标记。95对不合格气瓶的处理,应作好处理记录。十、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01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做到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102各岗位人员的配置应符合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相关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103制订本单位的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参加培训考核,以满足充装工作的需要。104已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及时参加复审,确保证件有效。10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参加正常的取证、复审培训外,应结合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培训。106对其他作业人员应根据岗位具体情况,应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并有培训记录。十一、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111认真贯彻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积极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采取如下一些做法1111利用单位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气体、气瓶知识,潜在危险、预防措施及事故教训等,增强用户安全意识;1112在气瓶上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1113印刷安全使用气瓶的小册子发给用户;1114利用安全月组织人员开展宣传活动。112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及时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十二、事故上报制度12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的管理规定,发生事故后,必须按规定立即报告。122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应当迅速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告。123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消防、安监等部门报告。124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应立即向环保、安监等部门报告。125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应立即向安监等部,门报告。十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初起范围较小易控制时期比较有效的救援安全技术措施。但山于事故的突发性,紧迫性,易造成人员心理紧张,引起失控,致使事态扩大。为熟悉安全救援技术,增强人员应对事故的心理素质,对各类事故的抢险救援的方法进行演练,是确保救援预案实战的保证。每年5月份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131组织参与应急救援人员学习本单位事故预案的抢险救援方法,以达到以下目的1311熟悉应急救援时各自岗位职责,落实到位1312熟悉危险区的隔离,控制事故扩大;1313熟悉各类事故的控制要点、部位及正确的抢险方法;1314熟悉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方法、方向,尽量减少人员损伤;1315熟悉各种抢险工具的使用;1316熟悉抢险中自我保护的方法。132演练方法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1321桌面演练为室内图上演练。在抢险演练过程中,各人适时动作,以熟悉在抢险救援中,自己应处的位置及工作职责。1322功能演练,各类枪险救援人员对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进行锻炼,以提高抢险救援技术水平。1323全面演练以某种事故救援预案为假设点,进行模拟实战演练。133每次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并作好充分准备。每次演练后应有评价,并形成演练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并及时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十四、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14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积极配合各地安全监察机构对本单位的各项监督检查。142认真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把好充装质量关。143积极参加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认真贯彻落实。144对安全监察机构向本单位提出的存在问题,做到认真及时整改和汇报。145经常向安全机构监察汇报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求得指导和帮助。146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材料。十五、CNG加气站事故抢险预案151总则1、为了快速、有效、妥善处置意外发生的各种突发事故事件,充分发挥现场应对突发事故事件的反应能力,加快信息传送速度,便于有关部门快速组织救援行动,控制事态的发展,特制定本预案。2、本预案本着求真务实、易懂易于操作、快捷有效的原则,对各种突发事故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逐一细化了每项操作步骤,便于现场第一响应人对突发事故事件采取正确处置方法。3、突发事故事件是指在天然气加气、维修两个生产环节的作业过程中和生产区域内,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及自然因素而引发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4、对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熟练程度、快速反映能力及抢险自救能力。5、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和安全防范措施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定期对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完善。152抢险重点部位1、加气站液压子站撬体,2、CNG槽车。153抢险机制1、抢险组织机构总指挥联系电话副总指挥联系电话成员加气站操作工等抢险组组长安全监护技术保障物资筹备通讯及后勤保障成员加气站操作工2、接报程序加气站当班班长负责将事故发生时的情况汇报加气站负责人和公司。加气站负责人电话公司联系电话3、指挥岗位职责31总指挥职责接到加气站事故报告,应立即启动公司抢险机制,亲自或指定副总指挥紧急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各就各位,按制定的抢险实施方案,控制事故的蔓延和发展,负责事后追查起因和责任。32副总指挥职责接到加气站事故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并随时同总指挥联系。根据事故程度对应急工作实施统一组织协调,随时和公司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做好应急救援的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队伍的调动等事故现场有关工作。现场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副总指挥所下达的命令,并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抢险结束,依照条件宣布关闭应急预案。4、成员职责负责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进行现场指挥,前者不在的情况下,可代为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指挥工作。41操作工职责1负责站内阀门开闭和电力的切断及火源的隔离;2负责临时性抢修、抢险工作的实施工作;3负责设备及抢修材料备件的维护保养工作;4负责施工现场清理工作;5掌握各项抢险技能,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42安全监护职责1接到泄漏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各就各位,保证现场消防设备完全处于立即可使用状态,同时安排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封锁现场路口,杜绝一切火源接近,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群;2配置适用足够的消防器材,随时做好消防灭火准备;3做好对事故信息的整理维护和上报工作;4配合做好其他工作。43物资筹备职责必须保证抢险所需的物资及时到位,并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现场要求。44通讯及后勤保障职责1清楚公司各部门、政府部门、消防、公安、救护等外单位通讯方式和联系电话;2保证通讯工具畅通;3迅速将接到的报警电话通知公司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4听从指令并负责将各项指令准确传达到被指定的人;5组织抢险现场的后勤物资供应及车辆调度。5、报警方式51公司电话加气站发生事故时,当班班长应立即向站长汇报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事故预案,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52外部联络电话包括地方政府和医疗、消防、公安等需要紧急响应的部门联系电话。6、抢修、抢险车辆及设备工具主要抢修、抢险设备及车辆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干粉灭火器ABC86只二氧化碳灭火器5KG2只活动扳手200450MM1套开口扳手1套内六角扳手公制、英制1套老虎钳1把尖嘴钳1把十字螺丝刀1把一字螺丝刀1把管道钳1把抢险车辆长城皮卡1辆抢修、抢险配套用具铜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毒面具抢修、抢险物资;各种管件、不同管径的具气夹等带气镶接料。154呼叫报警程序1抢险信息传递流程图2站长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现场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消防抢险措施,同时上报重大险情并呼叫出动抢修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带齐必需的装备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出事现场。3“110”或“119”转来的求助电话,必须将现场情况及最终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公安、消防部门。4抢修、抢险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现场情况需要疏散公众、封路、救火、救伤或其它情况时,由现场总指挥命令呼叫中心人员与“110、119、120”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协同作好抢险救援工作事故扩大蔓延。5抢修、抢险队应在事故发生点听从现场总指挥指挥,进行控制和实施抢修/抢险。155事故类型及抢险程序1事故类型爆炸事故燃气泄漏引起的爆炸事故火灾事故燃气泄漏引起火灾,电器火灾事故泄漏事故因天然气泄漏引起的险情事故2抢险流程具体的操作安排要听从事故现场的总指挥安排。在上级领导还没有到达现场时,站长或者值班班长就是现场总指挥,组织抢救人员,疏散无关人员,隔离危险区。同时站长或者值班班长充当通讯人员及时的报警寻求帮助。1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人员依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立即做出事故的处理方法。站长、值班班长或当职安全员负责对事故的处理指挥,按员工分工、组织和指挥报警、断气、断电、灭火,待事故得以控制后隔离和保护现场。2现场总指挥根据事故危险情况级别,启动应急救援的预案,如果发生事故与预案有一定差距,则立即改变成适宜的方案。3总指挥接到现场总指挥关于事故的警报后,指示现场总指挥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工作或者视情况疏散撤退人员。4设备维修工负责切断气源和电源,根据管道流程分别负责关闭总出气阀和设备总电源开关,照明电根据现场情况,酌情处理,听从现场总指挥的调度。5加气工当发生燃烧事故时,应迅速使用灭火器具进行灭火,如火苗难以扑灭,或发生爆炸或泄漏事故时,负责隔离现场及警卫。6依据现场的需要,由总指挥负责联络解决事故的有关部门,为解决事故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7待事故结束后,保证事故不可能再发生的情况下组织救援人员的撤离,事故现场的调查工作和恢复工作。156应急程序1液压子站应急程序燃气泄漏1发现者立即就近按下液压子站PLC面板或加气枪的急停按钮,停止加气,并关闭最接近泄漏点的上、下游阀门,打开放空阀放空,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及相关人员做好灭火预防准备工作。2迅速隔离现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严禁烟火,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迅速准备以下物品灭火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爆应急灯一盏、试漏水、高压生料带两盒、所需管材、管件、阀。火灾1、应迅速切断气源,即关闭进气总阀,关闭液压子站的进、出气阀,关闭电源。2、启动消防器材,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进行灭火。3、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及站长,并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的情况,启动应急程序。4、如火势大,立即发出火灾事故警报,拨打火警电话,疏散附近无关人员,迅速隔离现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5、对相邻设备进行喷淋降温,防止因设备内燃气泄漏发生爆炸。6、迅速准备以下物品灭火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爆应急灯一盏、试漏水、高压生料带两盒、所需管材、管件、阀。7、灭火后确定天然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后,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并查找原因。8、抢修完毕后,经检测合格后恢复加气工作并做好记录。爆炸1应迅速切断电源,即切断火源,防止火灾,并关闭所有气阀,切断气源。2立即发出火灾事故警报,拨打火警电话,迅速隔离现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及站长,并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的情况。3形成应急救援机构,对事故进行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各个小组各负其责。4迅速准备以下物品灭火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爆应急灯盏、试漏水、高压生料带两盒、所需管材、管件、阀、蛇行管四根。5爆炸后确定天然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后,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并查找原因。6对爆炸后的现场进行恢复工作并做好记录。2加气枪应急程序泄漏1加气机上高压管道因意外拉拽崩开造成泄漏,值班人员或发现者立即停止加气,放散管道内燃气;2迅速隔离现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及站长,并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的情况;3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立即报警;4迅速准备以下物品灭火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爆应急灯一盏、试漏水、高压生料带两盒、所需管材、管件、阀。火灾1值班人员或发现者立即停止加气并迅速切断气源,关闭电源,按急停按钮关闭撬体电源,放散管道内燃气;2迅速隔离现场,疏散附近无关人员。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及站长,并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的情况;3如果有把握灭火则立即采用灭火器灭火,同时用水进行冷却,如果无法控制事故要立即报警。等候指令并随时观察以防意外;4迅速准备以下物品灭火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爆应急灯一盏、试漏水、高压生料带两盒、所需管材、管件、阀;5灭火后确定天然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后,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并查找原因;6抢修完毕后,经检测合格后恢复正常工作并做好记录。爆炸1应迅速关闭所有气阀,切断气源;并切断电源,即切断火源,防止火灾;2迅速隔离现场,疏散附近无关人员。迅速通知值班人员及站长,并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的情况。候指令并随时观察以防意外;3形成应急救援机构,对事故进行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各个小组各负其责4迅速准备以下物品灭火器、防爆工具一套、防静电服两套、安全帽两个、防爆应急灯一盏、试漏水、高压生料带两盒、所需管材、管件、阀;5爆炸后确定天然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后,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并查找原因;6对爆炸后的现场进行恢复工作并做好记录十六、加气站安全巡检制度为确保加液压子站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加气站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时间安排站长、安全管理员、班长、当班运行工工作安排161日检每天必须检查的内容1检查运行工作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和记录是否准确完整;2检查设备运行操作时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3检查加气设备设备有无“跑、冒、滴、漏”现象;4检查加气机高压管路连接部位有无漏气现象,加气软管的放置是否合理,接地线是否牢固,加气机工作是否正常,加气员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加气操作;5检查拖车、撬体、加气仓管路连接部位有无漏气现象,观察各压力表、温度表读数是否正常;6检查操作人员是否穿戴防静电工作服,严禁穿带钉子鞋,加气工上岗必须佩戴安全帽;7检查站区道路是否保持畅通,不得随意堆物、占用,站内不得杂草丛生8每1小时对站区进行安全巡视,对违反入站参观制度人员进行劝阻。162周检每周必须检查的内容1液压子站工艺管道及设备上所有阀门是否灵活可靠;各种压力表、温度表是否准确完好报警器是否灵敏;2仪表间内配电柜、仪表柜、空压机及干燥器控制柜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完好;配电柜内电源各触点接触是否灵敏;3加气机、高压管道等加强巡视和维修、防止泄漏;4检查天然气池漏报警装置,保证灵敏可靠;5检查加气仓工艺管道及设备有无漏气工艺管道及设备上所有阀门是否灵活可靠各种计量表、压力表、温度计是否准确完好;6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必须定期对其进行保养、维护。163排污按要求对设备及工艺管道线进行定期排污雷雨天气严禁进行天然气等可燃气放散作业1每日按要求对缓冲罐进行排污;2空压机、无热再生干燥器系统每天排污一次;3加气机的过滤器每两天排污一次,排污时,打开排污阀约“然后关闭,重复三次。十七、CNG加气站车辆进出制度171汽车进站前请驾驶员同志要告知乘客熄灭烟火,不要使用手机。172进站前请减速行驶,按照车序进站。站内限速5公里,禁止鸣笛,严禁烟火,依序加气。17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站内。174必须听从站内工作人员安全管理。175请车辆停在指定位置加气,加气前应熄火,拉好手刹,关闭一切电源包括收音机、CD机。176请驾驶员同志将IC卡交给加气操作人员后,打开引擎盖和后备箱盖,并请引导乘客下车后到休息室内或安全区内等待。177在车辆加气时请不要站在车前、加气机前,以防止出现安全意外或妨碍操作工加气操作。178在车辆加气过程中,严禁给车加水、加油或检查维修汽车。179严禁未拆卸加气枪就启动车辆。1710严禁驾乘人员操作加气机和私自拔卡。以防发生安全事故。1711不听劝阻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车辆及人员,站内工作人员有权不给加气或停止加气。1712请驾乘人员保管好自身的钱和贵重物品。1713维护站内卫生,不乱扔纸屑、果壳。1714请不要损坏站内公共设施,如有损坏要按价给予赔偿。第四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充装工艺流程图加气员指引车辆至加气位置提示驾驶员关闭引擎及音响设施引导驾驶员及乘客下车引员驾驶员打开后备箱并收取IC卡检查加气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取下加气枪,做好防护措施插入IC卡,输入密码和加气量确认检查加气前的气瓶压力提示驾驶员站在安全线以外等候二、CNG子站操作要求一操作规程1CNG拖车到达子站和卸载过程11各管线连接操作步骤111将拖车停到指定位置,用楔块固定好拖车前轮,摇下拖车支腿使牵引车离开,打开拖车后仓门,启动拖车自动刹车装置。112检查拖车各高压软管、管件、阀门是否有松动和泄漏情况检查各手动阀和气动阀是否在规定状态,如发现问题,必须处理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113连接液压顶升装置软管,按动顶升启动按钮,扳动液压换向阀手柄,使拖车管束前部适当抬高,仰角控制在811,液压管路是否泄漏,拖车是否平稳,有无异常。114关闭槽车顶升阀,将换向手柄调至中立位置,按动液压顶升停止按钮,停止液压顶升装置。115将子站组、组注回油软管和CNG卸气软管,分别与拖车上对应的快装接头连接,连接拖车防静电接地线。116打开子站的组、组注回油手动阀和CNG卸气手动阀门,打开拖车上的加气总阀门。12启动自动运行程序操作步骤按照加气操作规程操作加气完结,卸枪确认加气金额,取出IC卡交给驾驶员检查加气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盖上后备箱,引导车辆离开121系统送电,此时软启动器显示RDY,FOTTONL0界面显示系统停运状态的相关信息。122通过控制柜人机界面FOTTONL0的F1F8键,调整拖车18气瓶的状态与瓶组实际状态吻合F1F8键分别对应18气瓶当前的状态。123按ESC键退出设定状态屏,进入检测画面,按动启动按钮使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液压系统开始工作。13更换CNG拖车操作步骤131当确认第一辆CNG拖车第八瓶开始回液此信息可以借助撬体PLC显示屏提示,等第八瓶回油结束,此时可以进行换车操作132关闭拖车卸气总阀,关闭子站撬体卸气手动阀,关闭组、组注回油手动阀。133卸下槽车上组、组注回油高压红管,卸气高压红管,接地线,顶升油管,放散管。134连接顶升油管先顶升第二辆拖车到一定的高度。135插上放散管,打开注油管路的放散阀,进行放散。136在第二辆槽车上依次连接组、组注回油、卸气快装接头。137打开拖车加气总阀,打开子站撬体注油手动阀和卸气手动阀。138在PLC检测界面下按下复位和启动按钮完成换车操作,对车辆进行加气。2CNG拖车完成卸气从子站移走的过程21检查各管路、阀门状态是否正常。22降下拖车瓶组。23断开CNG拖车防静电接地线。24将拖车前端气瓶组卡锁置于锁定位置。25摇起拖车支腿,将拖车降到合适高度,连接牵引车。26摇起拖车中间支腿,移走拖车车轮的楔块。27检查拖车连接情况,确认无误后,关闭拖车后仓门松开拖车安全闸。3加气操作规程1、充装前的检查气瓶在充装之前,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以防止一切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气瓶投入充装,排除不安全因素,保证气瓶在充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1、气瓶是否是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气瓶是否属于制造单位或有关主管安全监察部门宣布报废或规定停用或需要复检的产品。12、气瓶原始标志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钢印字迹是否清晰可见。气瓶的钢印标记上的内容应包括气瓶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工作压力;实际重量实际容积;瓶体设计壁厚;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监督检验标记。13、气瓶是否在规定的定期检验有效期限内。14、气瓶上标出的公称工作压力是否符合欲装气体规定的充装压力。15、气瓶的颜色、字样是否符合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16、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17、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剩余气体与欲装气体是否相符合。18、首次充气的气瓶是否经过置换或真空处理。19、瓶体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机械损伤等缺陷。110、打开气瓶瓶阀看是否有漏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1瓶上沾有油脂,瓶嘴冻结2气瓶的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的;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3气瓶漏气,气阀不良;4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5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6瓶内压力不在规定压力范围内的;7已经超过检验期限的;8非自有气瓶和未办理注册登记的气瓶。2、气瓶充装21、充装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持有相应资格证书,同时须严格遵守压缩天然气充装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22、充装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不得佩带占有油脂的防护用品,操作前,检查设备、管道、阀门、仪器、仪表、工卡具是否齐全完好,是否灵敏可靠。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23、充装人员指挥加气车辆停靠在指定位置,在停车位置前方05M处放置安全防护三角块;24、指挥驾驶员将车辆熄火,拉下手刹车,拔下车钥匙;25、收取驾驶员IC卡,同时查看加气车牌号,按照车号后四位输入IC卡密码;26、由驾驶员打开车辆加气盖,加气员指定驾驶员站到安全线外;27、将安全钩挂固定在车身上,拔下密封塞,将加气枪插入车载瓶加气嘴,打开加气枪开关,按下加气按键开始加气如加气嘴为手动应先打开加气嘴阀。加气过程中严禁驾驶员靠近安全线;28、加气过程中要求严密监视显示盘数据和压力的变化,防止出现超压充装和加气不走字等现象。同时检查加气的相关设备有无异常,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29、加气结束后,将加气枪丌关关闭如加气嘴为手动,应先关闭加气嘴阀,排空余压,卸下加气枪,将密封塞插好,加气枪挂在加气机上,提醒驾驶员盖好加气盖。210、将IC卡交还驾驶员后,撤离安全防护三角块,将加气后的车辆放行,同时指挥下一辆待加气车就位。211、如果经检查发现加气车存在漏点等危及安全的现象,严禁向车内加气,加气员应主动提醒驾驶员及时维修,消除故障。3、充装后检查31、检查瓶内气体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32、检查瓶阀和瓶口连接处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注1如果经检查发现加气车存在漏点等危及加气的现象,严禁向车内加气,加气员应主动提醒客户及时维修,消除故障。2本规程是按照安全防护栏情况编写的,在不具备安装安全防护栏的情况下,也可采取驻车块如廊坊、挡窗板如蚌埠等措施防止车辆意外启动,并应协同有关设计部门研究更加切实可靠的防护设施。4社会车辆、外地车辆的充装41严格检查气瓶充装证的合法合规性。42检查气瓶是否合符相关规定和要求,对超过检验周期的气瓶及有明显缺陷或有泄漏现象的气瓶拒绝充装。43对符合气瓶充装要求的社会车辆、外地车辆经站长审批按加气操作规程进行充装并进行台账登记。5安全注意事项51区域杜绝热源或明火。52保证工作区域内天然气无泄漏。53非工作人员不得接近工作区域。54发生任何天然气泄漏、着火或爆炸,请遵循站内意外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55高压液压系统、高压天然气系统严禁带压检修。56液压管线检修时必须把系统卸压至常压后,并保持其系统与大气连通,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工作。57在CNG管路系统检修时,必须把系统内的天然气置换合格后,方可山专业人员进行。58电路系统严禁带电作业,必须在断电后山专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