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代数杨子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近世代数杨子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近世代数杨子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近世代数杨子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近世代数杨子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近世代数杨子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世代数第二版题解近世代数第二版题解近世代数第二版题解近世代数第二版题解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14512232近世代数题解131解1与3是代数运算,2不是代数运算2解这实际上就是M中N个元素可重复的全排列数NN3解例如AOBE与AOBABAB45近世代数题解14123解1)略2)例如规定45略近世代数题解151解1是自同态映射,但非满射和单射;2是双射,但不是自同构映射3是自同态映射,但非满射和单射4是双射,但非自同构映射2略33451612解1不是因为不满足对称性;2不是因为不满足传递性;3是等价关系;4是等价关系3解3每个元素是一个类,4整个实数集作成一个类4则易知此关系不满足反身性,但是却满足对称性和传递性若把Q换成实数域的任一子域均可;实际上这个例子只有数0和0符合关系,此外任何二有理数都不符合关系56证1)略2)4789510611712第二章群21群的定义和初步性质一、主要内容1群和半群的定义和例子特别是一船线性群、N次单位根群和四元数群等例子2群的初步性质1群中左单位元也是右单位元且惟一;2群中每个元素的左逆元也是右逆元且惟一3半群G是群方程AXB与YAB在G中有解A,BG4有限半群作成群两个消去律成立二、释疑解难有资料指出,群有50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但最常用的有以下四种1教材中的定义方法简称为“左左定义法”;2把左单位元换成有单位元,把左逆元换成右逆元其余不动简称为“右右定义法”;3不分左右,把单位元和逆元都规定成双边的,此简称为“双边定义法”;4半群G再加上方程AXB与YAB在G中有解A,BG此简称为“方程定义法”“左左定义法”与“右右定义法”无甚差异,不再多说“双边定义法”缺点是定义中条件不完全独立,而且在验算一个群的实例时必须验证单位元和逆元都是双边的,多了一层手续虽然这层手续一般是比较容易的;优点是不用再去证明左单位元也是右单位元,左逆元也是右逆元;从群定义本身的条件直接体现了左与右的对称性以施行“除法运算”,即“乘法”的逆运算因此,群的方程定义法”直接体现了在群中可以施行“乘法与除法”运算于是简言之,可以施行乘法与除法运算的半群就是群为了开阔视野,再给出以下群的另一定义定义一个半群G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称为一个群对G中任意元素A,在G中都存在元素1A,对G中任意元素B都有81AABBA1AB这个定义与前面4种定义的等价性留给读者作为练习2在群的“方程定义法”中,要求方程AXB与YAB都有解缺一不可即其中一个方程有解并不能保证另一个方程也有解4关于结合律若代数运算不是普通的运算例如,数的普通加法与乘法,多项式的普通加法与乘法以及矩阵、变换和线性变换的普通加法或乘法,则在一般情况下,验算结合律是否成立比较麻烦因此在代数系统有限的情况下,有不少根据乘法表来研究检验结合律是否成立的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一般都不是太简单5关于消去律根据教材推论2,对有限半群是否作成群只用看消去律是否成立而消去律是否成立,从乘法表很容易看出,因为只要乘法表中每行和每列中的元素互异即可6在群定义中是否可要求有“左”单位元而每个元素有“右”逆元呢答不可以,例如上面例2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E1是左单位元,而E1与E2都有右逆元且均为E1但G并不是群7群与对称的关系1世界万物,形态各异但其中有无数大量事物部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对称性而在这些具有对称性的万事万物中,左右对称又是最为常见的由群的定义本身可知,从代数运算到结合律,特别是左、右单位元和左、右逆元,均体现出左右对称的本质属性2几何对称设有某一几何图形,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它的全部对称变换即平常的反射、旋转、反演和平移变换的统称,则此对称变换的全体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称为该图形的完全对称群这个图形的对称性和它的完全对称群是密切相关的凡对称图形即经过对称变换保持不变的图形、亦即完成这种变换前后的图形重合,总存在若干个非恒等对称变换和恒等变换一起构成该图形的完全对称群反之,如果一个图形存在着非平凡的对称变换,则该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不是对称的图形,就不能有非恒等的对称变换显然,一个图形的对称程度越高,则该图形的对称变换就越多也就是说它的完全对称群的阶数就越高,即图形对称程度的高低与其对称群的阶数密切相关因此;这就启发人们用群去刽面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用群的理论去研究对称所以人们就把群论说成是研究对称的数学理论9显然,每个N元多项式都有一个确定的N次置换群例如N元多项式例6任何N元对称多项式的置换群都是N次对称群很显然,一个多元多项式的置换群的阶数越高,这个多元多项式的对称性越强反之亦然因此,我们通常所熟知的多元对称多项式是对称性最强的多项式三、习题21解答1略231045622群中元素的阶一、主要内容1群中元素的阶的定义及例子周期群、无扭群与混合群的定义及例子特别,有限群必为周期群,但反之不成立112在群中若AN,则4若G是交换群,又G中元素有最大阶M,则G中每个元素的阶都是M的因子二、释疑解难在群中,由元素A与B的阶一般决定不了乘积AB的阶,这由教材中所举的各种例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对此应十分注意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阶A与B决定阶AB,这就是教材中朗定理44一个群中是否有最大阶元有限群中元素的阶均有限,当然有最大阶元无限群中若元素的阶有无限的如正有理数乘群或整数加群,则当然无最大阶元,若无限群中所有元素的阶均有限即无限周期群,则可能无最大阶元,如教材中的例4下面再举两个一个可换,另一个不可换无限群有最大阶元的例子125利用元素的阶对群进行分类,是研究群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利用元素的阶我们可以把群分成三类,即周期群、无扭群与混合群而在周期群中又可分出P群P是素数,从而有2群、3群、5群等等再由教材39知,每个有限交换群一种特殊的周期群都可惟一地分解为素幂阶循环P群的直积,从而也可见研究P群的重要意义三、习题22解答1231345推回去即得623子群一、主要内容1子群的定义和例子特别是,特殊线性群行列式等于L的方阵是一般线性群行列式不等于零的方阵的子群144群的中心元和中心的定义二、释疑解难关于真子群的定义教材把非平凡的子群叫做真子群也有的书把非G的于群叫做群G的真子群不同的定义在讨论子群时各有利弊好在差异不大,看参考书时应予留意2如果H与G是两个群,且HG,那么能不能说H就是G的子群答不能因为子群必须是对原群的代数运算作成的群例如,设G是有理数加群,而H是正有理数乘群,二者都是群,且HG但是不能说H是G的子群答不能这样认为举例如下例2设G是四元数群则显然是G的两个子群且易知反之亦然三、习题23解答1证赂2证必要性显然,下证充分性设子集H对群G的乘法封闭,则对H中任意元素A和任意正整数M都有AMH由于H中每个元素的阶都有限,设AN,则315对非交换群一放不成立例如,有理数域Q上全体2阶可逆方阵作成的乘群中,易知1021A,1031B的阶有限,都是2,但易知其乘积1011AB的阶却无限即其全体有限阶元素对乘法不封闭,故不能作成子群4证由高等代数知,与所有N阶可逆方阵可换的方阵为全体纯量方阵,由此即得证5证因为M,N1,故存在整数S,T使MS十NT1由此可得671624循环群一、主要内容1生成系和循环群的定义2循环群中元素的表示方法和生成元的状况3循环群在同构意义下只有两类整数加群和N次单位根乘群,其中N1,2,3,4循环群的子群的状况无限循环群有无限多个子群N阶循环群A有TNN的正出数个数个子群,且对N的每个正因数K,A有且仅有一个K阶子群KNA二、释疑解难1我们说循环群是一类完全弄清楚了的群,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方面1循环群的元素表示形式和运算方法完全确定其生成元的状况也完全清楚无限循环群有两个生成元,N阶循环群A有N个生成元而且AK是生成元KON1;2循环群的子群的状况完全清楚;3在同构意义下循环群只有两类一类是无限循环群,都与整数加群同构;另一类是NN1,2,阶循环群,都与N次单位根乘群同构2循环群不仅是一类完全弄清楚了的群,而且是一类比较简单又与其他一些群类有广泛联系的群类例如由下一章9可知,有限交换群可分解为一些素幂阶循环群的直积更一般地,任何一个具有有限生成系的交换群都可分解成循环群的直积由于循环群已完全在我们掌握之中,所以这种群具有有限生成系的交换群也是一类研究清楚了的群类它在各种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组合拓扑学中它就是一个主要的工具三、习题24解答1231745186725变换群一、主要内容1变换群、双射变换群特别是集合M上的对称群和N次对称群和非双射变换群的定义及例子2变换群是双射变换群的充要条件;双射变换群与抽象群的关系191集合M上的变换群G是双射变换群G含有M的单或满射变换;2任何一个群都同一个双射变换群同构3有限集及无限集上非双射变换群的例子例2和例3二、释疑解难1一般近世代数书中所说的“变换群”,都是由双射变换关于变换乘法所作成的群,即本教材所说的“双射变换群”而本教材所说的“变换群”则是由一个集合上的一些变换不一定是双射变换作成的群通过教材5定理2和推论1可知,实际上变换群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双射变换群全由双射变换作成的群,即通常近世代数书中所说的“变换群”,另一类是非双射变换群全由非双射变换作成的群在学习本书时应留意这种差异2本节教材定理2若集合M上的变换群G含有M的单射或满射变换则G必为M上的一个双射变换群,即G中的变换必全是双射变换比有些书上相应的定理若集合M上由变换作成的群G含有M的恒等变换,则G中的变换必全为双射变换大为推广因为后者要求G包含恒等变换一个特殊的双射变换,而前者仅要求G包含一个单或满射变换即可因此,后音只是前者本节教材定理2的一个推论,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两相比较,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也说明,M上的任何一个非双射变换群不仅不能包含恒等变换,而且连M的任何单射或满射变换也不能包含另外,在这里顺便指出,集合M上的任何双射变换群G的单位元必是M的恒等变换3集合M上的全体变换作成的集合TM,对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有单位元的半群在半群的讨论中,这是一类重要的半群并且本节习题中第4题还指出,当M1时TM只能作成半群,而不能作成群三、习题25解答1解作成有单位元半群,是单位元但不作成群,因为无逆元23解G作成群因为易知452026置换群一、主要内容1任何非循环置换都可表为不相连循环之积,任何置换都可表为若干个对换之积,且对换个数的奇阴偶性不变从而有奇、偶置换的概念,且全体N次置换中奇、偶置换个数相等,各为2N个N12K循环的奇偶性、阶和逆元的确定方法,以及不相连循环乘积的奇偶性、阶和逆元的确定方法1K循环与A有相反奇偶性2K循环的阶为K又I1,I2IK1IK,I2,I13若分解为不相连循环之积则其分解中奇循环个数为奇时为奇置换,否则为偶置换的阶为各因子的阶的最小公倍其逆元可由K循环的逆元来确定3由置换,求置换的方法N次对称群SN的中心4传递群的定义、例子和简单性质二、释疑解难1研究置换群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除了教材中已经指出的置换群是最早研究的一类群,而且每个有限的抽象群都同一个置换群同构以外,研究置换群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至少还有以下几方面1置换群是一种具体的群,从置换乘法到判断置换的奇偶性以及求置换的阶和逆置换,都很具体和简单同时它也是元素不是数的一种非交换群在群的讨论中举例时也经常用到这种群2在置换群的研究中,有一些特殊的研究对象是别的群所没有的如置换中的不动点理论以及传递性和本原性理论等等3置换群中有一些特殊的子群也是一般抽象群所没有的例如,交代群、传递群、稳定子群和本原群等等就教材所讲过的交代群和传递群的重要性便可以知道,介绍置换群是多么的重要2用循环与对换之积来表出置换的优越性首先,书写大为简化,便于运算。另外还便于求置换的阶,判断置换的奇偶性和求逆置换因为我们知道K循环的阶是K;不相连循环之积的阶为各循环的阶的最小公倍;K循环的奇偶性与K一1的奇侣性相同;又K循环I1,I2IK的逆元为I1,I2IK1IK,I2,I13由教材本节例3可直接得出以下结论N次置换群G若包含有奇置换,则G是一个偶数另外,由于偶置换之积仍为偶置换,故任何N次置换群G中的全体偶置换作成G的一个子群5在一般群中判断二元素是否共扼参考第三章6并不容易,但是,在对称群SN中二置换是否共扼却容易判断,即二者有相同的循环结构参考习题39第30题其证明要用到本节的定理5,这也是该定理的一个重要应用6法国数学家马蒂厄于1861年和1873年曾发现四个4重传递群,分别用M11,M12,M23,M24表示,后人称为马蒂厄群这四个群的阶数都很大,它们的阶数分别是三、习题26解答1略2123略4略56证因为H有限,故要证HS4只用验算H对置换乘法封闭即可7解令123456则G的全部6个置换是27陪集、指数和LAGRANGE定理一、主要内容1左、右陪集定义和简单性质1左陪集的五个基本性质1一5;2全体左陪集与全体右陪集之间可建立双射;3群G关于子群H的左陪集分解式4有限子群乘积的阶同子群的阶的关系没H,K是群G的两有限于群,则二、释题解难1一般来说,两个陪集的乘积不再是一个陪集例如,对三次对称群S3的子群H1,12来说,1H与13H是两个左陪集,但其乘积1H13H13,23,123,132不再是左陪集22三、习题27解答1证利用LAGRANGE定理即得2略342356易知S3的以下六个子集H11,H21,12,H31,13,H41,23,H51,123,132,H6S3都是S3的子群下证S3仅有这六个子群设H为S3的任一非平凡子群,则由于H是3S6的因数,故只能H2,3当H2时,H只能是H2,H3,H4当H3时,H中元素的阶必为3的因数,即只能是1或3因此,此时H中除单位元外,另两个元素必定都是3阶元但S3中的三阶元有且仅有两个,即123和132,因此,此时只能HH5综上所述可知,S3有且仅有这六个子群724891025112612132714证若G是有限群,则G的子集个数是有限的,从而其子群个数当然也是有限的反之,若群G只有有限个子群,则G中显然不能有无限阶元素,因为无限循环群有无限个子群这样,G中每个元素的阶都有限任取A1G,则1A是G的一个有限于群;再取A2G一1A,于是2A是G的一个异于1A的有限于群再取A3G一1AU2A,同理3A又是G的一个异于1A,2A的有限子群但G只有有限个子群,故这种过程不能无限地持续下去,从而必存在S使16281718291920213022证反证法设A4有6阶子群H,则H除恒等置换1外,233124253226第三章正规子群和群的同态与同构31群同态与同构的简单性质一、主要内容二、释疑解难1对于群同态映射有时不必要求是满射,有时又必须要求是满射例如教材本节定理1中的同态映射必须是满射,而定理2和定理3的同态映射则不要求是满射原因很简单因为定理1中的同态映射若不是满射,则G中必有元素没有逆象,从而以及群G中元素的性质对它们不会产生任何影陶,此时G当然就不一定作成群;然而定理2和定理3的情形可就不同了因为这时G也是群,而且在同态映射不一定是满射之下单位元必有逆象,而于群必合单位元,从而G的于群H必有逆象,不会是空集例1设G加F零有理数乘群,G为全体有理数对乘法作成的幺半群则33显然为G到G的一个同态映射不是满射虽然G是群,但G对O不仅不是群,连半群也不是因为其代数运算不满足结合律2关于教材例3,若利用第三章6定理3若GPN则群G有P阶元的结论,则其证明可大为简化现在本节是利用前面已学过的知识来证明,这也是LAGRANGE定理和已知结论的一种应用这样做虽然梢麻烦一点,但也很有意义三、习题31解答1234345证因为G4,G又不是循环群,从而G无4阶元于是由LAGRANGE定理知,G中除单位元E外每个元素的阶均为2因此,若令632正规于群和商群一、主要内容1正规子群定义、性质和例子性质主要有2正规子群在同态满射下的象和逆象均仍为正规于群3正规子群与子群之积是子群;正规子群与正规子群之积是正规子群2商群定义及商群的一个应用CAUCHY定理PN阶交换群必有P阶子群,其中P为素数3介绍由正规子群来界定的两类群哈密顿群和单群这是两类在群论研究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群二、释疑解难1教材在本节所举的例子中,应该十分注意S4、及SNN4的正规子群的状况因为这涉及S2,S3及S4都是可解群参考本节习题第8题,而当N5时SN不是可解群这种名称来源于一般的二、四次代数方程都有求根公式,即可根式解,但一般的五次和五次以上助代数方程都没有求根公式,即不可根式解35这是在教材中已经证明了的对此也可以采取以下证法这种证法是最原始的一种证法,当然不如教材中的证法简单其所以简单,是由于利用了子集乘法的性质ABCABC以及NBBN和N2N3在本教材中,共有三个定理本节定理5、6定理3及8定理1涉及PNP是素数阶群G必有P阶子群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定理似有重复之感实际上三者互相联系紧密,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由另一个所代替这是因为,本节定理5是假设G为交换群,6定理3并不假设G为交换群,但在证明中要用到本节定理5;又8定理1即第一SYLOW定理又要用到6定理3因此,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哪一个也不是多余的对此,示意如下4李型单群是李代数中谢瓦菜单群和单扭群的统称,它们是一些由矩阵作成的群三、习题32解答1略23364567833群同态基本定理一、主要内容1在同构意义下,每个群能而且只能与其商群同态即指以下两点2在同态映射下,循环群的同态象是循环群3若GG,则群G的所有包含核的子群同已的G有于群间有一个保持包含关系的双射二、释疑解难37三、习题33解答123384539这与1矛盾故Q与Q不同构34群的同构定理一、主要内容1本节主要介绍了群的三个同构定理它们是2借助同构定理,作为例子证明了以下两个结论;二、释疑解难1第一同构定理还有另一证法,见本节习题第4题,此外还应注意第一同构定理中的两个条件40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同构关系具有对称性3第同构定理说明商群中子群的特征简言之,商群中的子群仍为一种商群;且商群之商群可类似于普通分数那样CACBAB/进行约分三、习题34解答124134564235群的自同构群一、主要内容1群酌自同构群、内自同构群以及特征子群和全特征子群的定义和例子1群G的全体自同构关于变换的乘法作成一个群,称为G的自同构群记为ATUG2群G的全体内自同构二、释疑解难1教材中曾经指出,要从已知群定出其白同构群,一船而言,是非常困难的,这由教材中所举出的例子即可说明这一点但是,对有些群却可定出其自同构群伪一些性质,就本教材而言,主要有1定理2指出,从循环群可定出其自同构群的阶2从教材本节例1和上节例2知;AUTR主5宣5JKI“从而NEIN四元群K4的自同构群是非常清楚的,它是一个6阶非交换群,而且其元素的阶以及子群和正规子群的状况都很清楚3本节习题第6题指出,无中心群的自同构群仍是一个无中心群,从而由教材第二章6定理6可知当N3时,SN的自同构群是一个无中心群2群G中元素A与B确定同一个内自同构AB的无要条件是ACBCA,BC43即A与B在同一个关于C的陪集中因此,有多少个关于C的陪集就有多少个G的内自同构,即INNGGC。其实这一点也是同构INNGGC的直接结果,即3群G的自同构群显然是G上对称群SGG的全体双射变换关于变换乘法作成的群的一个子群,即进一步,由于群的每个自同构部保持单位元E不变,因此实际上更有4由于全特征子群特征子群正规子群,故特征子群是一类特殊的正规于群,而全特征子群又是一类特殊的特征子群我们知道,正规子群是不可传递的,即正规子群的正规子群不一定是原群的正规子群但是,对于特征子群和全待征子群来说,却是可以传递的即若G1是群G2的全持征子群,又G2是群G3的全持征子群,则G1必是G3的全特征子群这个证明并不难,留给读者作为练习三、习题35解答123444证因为中心,而G是非交换单群,故只有CE从而由定理4知INNGGCG因此,GINNG5636共轭关系与正规化子一、主要内容1群中子集的共轭特别是元素的共轭、子群的共轭定义,和由此得到的共轭子集类特别是共轭元素类和共轭子群类以及群的类等式等概念2正规化子NS与中心化于CS的定义和性质有3正规化子的作用刻画一个共轭类中成员的个数和一个应用CAUCHY定理PN阶群有P阶于群二、释疑解难1二元素是否共轭同此二元素所在的群的范围有关就是说,设A,BHG,则若A与B在H中共轭,当然在G中一定共轭;但是,当A与B在G中共轭时则在H中不一定共轭452群的类等式有很多应用,教材中本节定理3CAUCHY定理的证明就是一个例子下面再举一例,例2证明交代群A4没有6阶子群证反证法设A4有6阶于群H,则A4H2从而H是A4的正规子群但是,H是A4的正规子群H是A4的若干个共轭类的并一般也成立,读者自证而A4的类等式为4A1十3十4十4,由于4个数1,3,4,4中任几个的和也不会是6,矛盾因此A4无6阶子群4对任二共轭的有限于群来说,由于二者包含的元素个数相等,当然不可能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真子群但对无限子群来说,这种情况却可能发生三、习题36解答1略2略3464564737群的直积484950515253SYLOW定理54555657有限交换群58596061628631011641365166617671968202169702571277228307374第四章环与域1环的定义一、主要内容1环与子环的定义和例子。在例子中,持别重要的是效域上的多项式环、N阶全阵环和线性变换环,以及集M的幂集环2环中元素的运算规则和环的非空子集S作成子环的充要条件二、释疑解难1设R是一个关于代数运算十,作成的环应注意两个代数运算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要讲究次序的所以有时把这个环记为R,十,或者就直接说“R对十,作成一个环”但不能记为R,十因为这涉及对两个代数运算所要求满足条件的不同我们知道,环的代数运算符号只是一种记号如果集合只有二代数运算记为O,又R对O作成一个交换群,对满足结合律且对O满足左、右分配律,即75就是说,在环的定义里要留意两个代数运算的顺序2设R对二代数运算十,作成一个环那么,R对“十”作成一个加群,这个加群记为R,十;又R对“”作成一个半群,这个乍群记为R,再用左、右分配律把二者联系起来就得环R,十76三、习题41解答127734567878证明循环环必是交换环,并且其子环也是循环环42环的零因子和特征一、主要内容环的左、右零因子和特征的定义与例子2若环R无零因子且阶大于1,则R中所有非零元素对加法有相同的阶而且这个相同的阶不是无限就是一个素数这就是说,阶大于L且无零因子的环的特征不是无限就是一个素数有单位元的环的特征就是单位元在加群中的阶3整环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的定义和例子二、释疑解难由教材关于零因子定义直接可知,如果环有左零因子,则R也必然有右零因子反之亦然但是应注意,环中一个元素如果是一个左零因子,则它不一定是一个右零因子例如,教材例L中的元素0001就是一个例子反之,一个右零因子也不一定是一个左零因子例如,设置为由一切方阵,00QYXYX对方阵普通加法与乘法作成的环则易知0001是R的一个右零因子,但它却不是R的左零因子2关于零因子的定义关于零因子的定义,不同的书往往稍有差异,关键在于是否把环中的零元也算作零因子本教材不把零元算作零因子,而有的书也把零元算作零因子但把非牢的零因子称做真零因子这种不算太大的差异,读者看参考书时请留意793关于整环的定义整环的定义在不同的书中也常有差异大致有以下4种定义方法定义1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这是本教材的定义方法定义2阶大于L且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定义3有单位元且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定义4阶大于1、有单位元且无零因子的交换环,称为整环以上4种定义中,要求整环无零因子、交换是共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要求有单位元和阶大于1不同的定义方法各有利弊,不宜绝对肯定哪种定义方法好或不好这种情况也许到某个时期会得到统一但无论如何现在看不同参考书时应留意这种差异本教材采用定义1的方法也有很多原因,现举一例。本章8定理1设P是交换环R的一个理想则P是R的素理想RP是整环这样看起来本定理表述显得干净利索但若整环按定义2或定义3、4要求,那么以上定理表述就需变动究竟要怎样变动,作为练习请读者自己给出。三、习题42解答8081设R是一个无零因子的环证明若R偶数,则R的特征必为2证明P环无非零幂零元43除环和域一、主要内容1除环和域的定义及例子四元数除环822有限环若有非零元素不是零因子,则必有单位元,且每个非零又非零因子的元素都是可逆元3有单位元环的乘群单位群的定义和例子有单位元的环的全体可逆元作成的群,称为该环的乘群或单位群除环或域的乘群为其全体非零元作成的群;整数环Z的乘群为Z,;数域上N阶全阵环的乘群为全体N阶可逆方阵对乘法作成的群;GAUSS整环的乘群为UZI,II,二、释疑解难1阶大于L的有限环可分为两类”1一类是有零因子的有限环例如,有限集MM1上的幂集环PM,不仅是个有零因子的有限环,而且除单位元M外其余每个非零元素都是零因子;后面所讲的以合数N为模的剩余类环ZN也是一个有零因子的有限环2另一类就是无零因子的有限环实际上根据本节推论和魏得邦定理可知,这种有限环就是有限域例如,以素数P为模的剩余类环ZP以及教材第六章所介绍的伽罗瓦域都属于这种倩形这就是说,阶大子1的有限环或者有零因子或者无零因子,从而为域与群定义中要求两个方程AXB与YAB都有解不同,这里仅要求方程AXB或YAB0A,BR中有一个在R中有解即可教材中利用方程AXB有解得到R的全体非零元有右单位元且每个非零元素都有右逆元,从而得到R是除环如果利用方程YAB在R中有解,则将得到R的全体非零元有左单位元且每个非零元都有左逆元,从而也得到只是除环3关于有单位元环的单位群设R是阶大于L的有单位元的环则显然R是除环R的单位群是R;R是域R是交换群显然,除环或域有“最大的单位群又显然幂集环PM的单位群只有单位元因其他元素那是零因子,它是“最小”的单位群三、习题43解答1证略2证略3证明域和其子域有相同的单位元即F与F1有相同的单位元也可由F与1F有相同单位元直接得出48356844环的同态与同构一、主要内容1环的同态映射和同构映射的定义和例子2环同态映射的简单性质设是环R到环豆R的同态满射,则10是R的零元,AAAR;2当R是交换环时,R也是交换环;3当R有单位元时,R也有;并且R的单位元的象是R的单位元3在环同态映射下,是否有零因子不会传递即若环RR,则当R有零因子时,R可能没有,当R无零因子时,R却可能有二、释疑解难1在1已经强调过,对于环的两个代数运算一定要区分前后顺序同样,对于环的同态映射,也要注意其保持运算必须是加法对加法,乘法对乘法即ABAB,ABAB第一式中等号左边的加号“”是环R的加法,而等号右边的加号“”是环R的代数运算二者虽然都用同一符号,但在实际例子中这两个代数运算却可能点很大差异,根本不是一回事对上述第二个式子中等号两端的乘法完全类似,不再赘述2由于零因子在环同态映射下不具有传递性,因此,若环RR,则当R为整环时,R不一定是整环;又当R不是整环时,R却可能是整环教材中的例1和例2说明了这一点3关于环的挖补定理,三、习题44解答1证略285345686745模N剩余类环一、主要内容2循环环定义、例子和简单性质1整数环及其子环以及剩余类环及其子环都是循环环而且在同构意义下这也是全部的循环环2循环环是交换环,但不一定有单位元而且这种环的子加群同子环、理想三者是一回事因此,N阶循环环有且只有TNN的正因数个数个子环理想87二、释疑解难1剩余类环是一类很重要的有限环,因为这种环是一种具体的环,特别是它的特征、子环理想、零因子、可逆元和单位群等都很清楚因此,在环的讨论里常常以它作为例子来加以利用,并说明问题2整数环的任二不同的非零子环,作为加群,它们显然是同构的因为它们都是无限循环群但是,作为环,它们并不同构因为,例如设因此,S与T不能同构3剩余类环ZN中任二不同的子环也不能同构事实上,ZN的任二不同阶的子环当然不能同构又设置为ZN的任意K阶子环,则KN但由于ZN,是N阶循环群,从而对N的每个正因数K,ZN,有且只有一个K阶子群,于是环ZN有且仅有一个K阶子环因此,ZN的任二不同的于环当然不同构4但是,有有限环存在,其有二不同子环是同构的例如令R是Z2上的2阶全阵环,则R16,且易知都是R的4阶子环,而且易知R1还是一个域但是,R2无单位元且不可换,又非零元都是零因子,因此,R1与R2不能同构此外易知也都是环R的4阶子环,而且R1,R2,R3,R4都是互不同构的对此不再详述,兹留给读者作为练习有文献已经证明,互不同构的4阶环共有11个对此不再赘述三、习题45解答1证明同余类的乘法是ZN的一个代数运算882试指出环Z8中的可逆元和零因子,再给出它的所有子环3试给出Z10的所有子环,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征456897证明整数环的不同子环不同构,证见上面“释疑解难”部分中的286理想一、主要内容1左、右理想、理想的定义和例子2单环的定义以及单环的一个重要性质设环R有单位元,则R上全阵环RNN的理想都是R中某个理想上的全阵环由此可知RNN是单环R是单环特别,除环和域上的全阵环都是单环3由环中元素山A,A,AM生成的理想A,A,AM特别,由一个元素A生成的主理想A在一般情况下,主理想A中元素的表达形式在特殊环交换环和有单位元的环中A的元素表达形式如下1在有单位元的环R中904理想的和与积仍为理想二、释疑解难1关于理想的乘法我们知道,如果A,B是群G的二子集或正规子群,则A与B的乘积是如下规定的ABABAA,,BB但当A,B是环R的理想时,如果仍按以上规定相乘,则一般而言其乘积AB不再是理想由于这个原因,环中理想的乘法规定为AB有限和IIBAAIA,,BIB2对任意环R,则R至少有平凡理想和R通常把R本身叫做R的单位理想,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对R的任意理想N,显然都有RNN,NRN但当R有单位元时,则显然又有RNN,NRN从而有RNNRN这就是说,此时R在理想乘法中的作用类似于数1在数的乘法中的作用3设R为任意环,AR则易知NRARR是R的一个左理想若R是交换环,则当然但是应注意,由于R不一定有单位元,故不一定有AN从而也不能说N是由A生成的理想例设R为偶数环,A4,则91三、习题46解答1证略2证1略2由于34证参考上面“释疑解难”部分359288证明4中例3中的环F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