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拟题篇》教学设计_第1页
《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拟题篇》教学设计_第2页
《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拟题篇》教学设计_第3页
《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拟题篇》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拟题篇哈尔滨市第119中学校 武立丰一、教材分析: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一种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国家发行的固定的可依据的教材,所以难于组织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组织一定的内容进行写作指导。本课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拟题篇就是从学生作文的实际出发,找到学生在拟题上的共性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展开,进而分析病症、对症拿药的一节实用的作文课。二、学情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百花开。自从话题作文登上中考的作文舞台以来,话题作文就

2、以它特有的靓丽、随和、多彩,给沉闷的作文界带来了清新。仿佛给带着镣铐跳舞的考生们打开了一扇生活大门,考生们可以在这块生活的的舞台上自由的驰骋,纵情地歌唱,充分地舒展个性,展示才情。可以说话题作文较其它类型的作文相比是自由的、开放的、创新的,但是随着话题作文的深入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如:把话题当标题,把提示语当开头,把文体杂糅当夹叙夹议仅以把话题当标题为例,浙江的林晓倩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在抽取的100份中考作文考卷中,直接把话题”从我做起”作为作文题目的就占40%之多。把话题当标题这样做似乎很合适,但话题仅是作文的一个由头,是思维展开的一个触发点。况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新意,不可取

3、。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广大考生在拟题上存在文思枯涩、想象不足的毛病。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标题”一词的含义。理清“话题”、“主题”、“标题”三者的关系。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拟题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合理拟题。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较赏析、归纳概括文章拟题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拟题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合理拟题。3、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象探究规律,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合作精神,以期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4、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语文学科的特点及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生以赏析比较为基础,以探究性的问题为线索,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和总结反思法为具体手段,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总结,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以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四、教学过程1、导入: 涓涓流淌的小溪,皆有源头活水;经掠天空的雁阵 ,都有头雁前行,这恰巧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万事须有头”,而在作文中标题则就是文章的头,是文章的第一道风景。我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这是因为精美的题目能够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对表现文章主题,增强文章魅力,提升文章品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标题是

5、文章的眼睛,我们应该使文章的标题像饱含秋水的眼睛一样美丽动人。同时也使自己的写作才华在第一时间展现给文章的阅读者。有鉴于此,标题虽小却不可小视。 2、问题探究在写话题作文时,你有过把话题当标题的经历吗?你认为把话题当标题合理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合理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但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学生注意到如果千篇一律则不会产生新意。同时由浅入深思引导学生思考下一个问题,即把话题当标题的原因。讨论:把话题当作标题的原因?明确:其一,平时缺少思考,写时缺少追求,属态度问题.其二,是没有弄清楚话题,主题,标题三者的关系,属知识问题.什么是话题、主题、标题?三者的关系怎样?明确:话题,说话的

6、中心,写作的由头。主题,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标题,标明文章内容的简短语句。 关系:围绕同一个话题可以有不同的主题; 围绕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应该有自己独有的标题。观看影片并思考:探究影片与文章在标题上有什么共同点?拟题可以从文章的哪些角度出发?七 日( )秋 天水 浒 传( )隆 中 对阿 凡 提( )滕野先生开 国 大 典( )范进中举大 篷 车( )背 影西 游 记( )花 脸暖 春( )乡 愁共 同 点:影片和文章分别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物、线索、主旨的角度拟题。规律总结:标题,标明文章内容的简短语句。而文章内容是由时间、地点、

7、人物、事件、事物、线索、主旨等要素构成,所以在拟题时可以从文章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拟出一个新颖不同的标题来。以“感谢”为话题,自命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拟题。比较七个从不同角度拟题的标题,哪一个题目更有文采?明确: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物、线索为标题的相对较平实、朴素。而以主旨为标题相对具有文采。主旨往往是一种情感或道理,这种情感或道理的表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母爱”这一主题就有不同的表达儿行千里母担忧 雏凤清于老凤声 报得三春晖怎样才能使标题更有文采呢?标题归根结底还是语言,只不过它有着标明文章内容的作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常被视为精品而受人

8、青睐,文采浓郁的题目更是耐人寻味,魅力无穷,精美的标题离不开好文采,所以我们要回归文学,利用文学的手段使标题更精美。 A、 巧用修辞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比喻:家,成长的港湾、父爱如山、持恒,生命的钥匙、我渴望老师的“阳光” 比拟:乘着音乐的翅膀 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书,我奋飞的翅膀 反问:诚信过时了吗? 人生岂可丢诚信?设问:雾里看花,行吗? 帘布背后是美人吗?对偶: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呼告:朋友,请擦亮你的眼睛人啊,请走出亲情的旋涡诚信,归来兮。借代:黑白债,一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

9、给文章拟题目,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运用借代。 对偶:以“读书与做人”为话题:如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以“环保”为话题,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一头白发,满山青葱等这些题目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对比:将两种不同事物加以对比,使读者一见便知正误,细读便明是非。如:扫一屋与扫天下、一分钟与十年、皮匠与诸葛亮、上梁与下梁等。B、善于引用和化用(1)引用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另外生活的

10、中的流行语、广告词、歌曲的歌名、歌词都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引用诗词蓦然回首(关于母亲);直教人生死相许(关于自立); 道是无情却有情(关于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关于拼搏)。引用生活中常见语言明明白白我的心;世界因你而精彩;地球人都知道(2)化用: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或生活中的某些语句,我们直接引用不恰当,进而加工或改造,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都是“情”字惹的祸、怎一个“吃”字了的、感情与理智齐飞让信念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教师总结:让标题更精彩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文学其中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总结、归纳

11、出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方法。3、课堂练习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6年 江苏南通卷)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回家后在家门口摆了个粥摊,恭请路人喝粥,然后请路人讲神仙鬼怪的故事。他将这些故事每天整理出

12、来,坚持二十多年,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根据这个材料自选角度,确立中心,并进行拟题练习。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自己根据学生的在拟题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研究、精心准备而形成的,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的感受颇深,具体如下: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在讲这节作文课之前,我充分调查了学情,在了解到学生在拟题上存在着“把话题当标题”的问题后,我多方求教,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话题”、“主题”、“标题”的概念入手帮助学生澄清认识,并一起探究了多角度拟题的方法。如果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作文课,我想它首先应该源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句话。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授课内容首先是解决学生

13、作文实际出现问题的内容,这本身就给在拟题中处于困惑状态的学生以指导,他们自然有极大的兴趣去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另外问题的设置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特别是影视作品与所学文章在标题上的比较,更是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浓厚的热情,投入到研究的领域中。新课程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创造一种师生互教互学氛围,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依靠探究性的问题,让拟题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之愿意思考,乐于表达,且乐此不疲。作者简介:本人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学历大学本科。自执教以来一直

14、从事作文教学的研究,2006年与教研员王蕾老师共同提出了“中学生影视赏析作文指导法”的省“十一五”科研课题。所讲的立意篇、选材篇、横式结构篇等作文指导课均受好评。教学风格上力求严谨、创新、风趣幽默,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能够将最新的课改理念融于自己教学实践中。点评:武立丰老师的这节作文课,启迪学生之智慧,挖掘学生之潜能,使文思枯涩的心田得到了润泽,使迷罔的思维得以拨开迷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值借鉴,其具体如下:1、小题大做的思考深度。面对拟题问题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分析而能深入思考,总结出在拟题时可以从文章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的规律。教学者深入研讨,才有了学生更为容易的理解与掌握。2、影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本课以动态的影视为基础,以探究拟题规律为目标,灵活运用了生活中的其它资源为其服务,为语文教学找到一扇新的窗口。3、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以往教师对问题的处理常常是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