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理解题方法指导.ppt_第1页
高三地理地理解题方法指导.ppt_第2页
高三地理地理解题方法指导.ppt_第3页
高三地理地理解题方法指导.ppt_第4页
高三地理地理解题方法指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八 地理解题方法指导 第1节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目 录,知识整合 (3),触类旁通 (4),随堂训练 (10),返回目录,知识整合,一、选择题命题规律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例1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下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下面两题。 (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南半球 北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A. B. C. D. (2)对图中此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返回目录,触类旁通,各地夜长乙丙丁 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A. B. C. D. (3)此时,下列各地情

2、况可信的是( ) 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A. B. C. D.,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第(1)题,晨线与赤道相交于160E,160E往东,经度相差90的经线,即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110W。此时应注意,160E往东20即到180经线,180经线再往东70,即到110W,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返回目录,触类旁通,经线,属于西半球。第(2)题,甲位于25N,不可能有太阳直射;由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

3、半球时,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夜越长,因此夜长由大到小依次为乙、丙、甲;同时昼越长,太阳升起的时间越早,日出的先后顺序应为甲、丙、乙。第(3)题,已知160E地方时为6点,郑州(114E)的地方时约为3点,应为黑夜,即使考虑此时郑州昼长夜短,天空已经明亮,但学生也不可能3点钟就上学;雅库茨克(130E)地方时约为4点,由于其纬度位置高,昼增长,因此处于白昼是可能的。地球位于公转远日点附近,南京处于夏季;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正午同样高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照射进房屋的面积应接近最大值,而不是最小值。,答案 (1)BD (2)AC (3)BC,返回目录,触类旁通,例2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

4、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1)(3)题。 (1)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 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返回目录,触类旁通,C. P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若 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 A.淮河进入汛期 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C.南京昼短夜长 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解析 第(1)题:未注明极点是南极还是北

5、极,而是要求根据50纬线圈,P、Q之间和 M、N之间为陆地,判断该图是北半球(南纬50地带几乎均为海洋)。根据180经线可以判断Q、M之间为太平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M、N之间为北美大陆,N、P之间为大西洋,P、Q间为亚欧大,返回目录,触类旁通,陆。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北纬50范围内为西风带,P点盛行西南风。 第(2)题:确定P、Q、M、N四地的海陆位置以及所在的大陆是解题关键。从图中可以看出M点位于北美大陆西岸,N点位于东岸,P点位于亚欧大陆西岸,Q点位于东岸。四个点均在北温带范围内(50N),因此均为温带气候。根据气候分布规律推断,P、M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Q为温带

6、季风气候。 第(3)题:“P点日出和Q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其含义是沿北纬 50,P、Q之间的亚欧大陆为白昼,其余地区为黑夜,由此可以看出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因此,此时南京也应该是昼短夜长。,答案 (1)B (2)A (3)C,一、单项选择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一科学考察者在南半球某地考察,观测到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3816,最小值为826。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小时,观测者看到太阳在( ) A.正东方 B.正西方 C.正南方 D.正北方,答案 C,解析 南半球可以看到两个不小于零的太阳高度,说明本地发生了极昼现象;因在南半球高纬地区,故太阳周日视运

7、动轨迹上高度最大时3816位于正北,最小时826位于正南。,返回目录,随堂训练,2.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5S B.6634S C.60S D.90S,答案 A,解析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射点纬度数的2倍,并且日最小太阳高度角的度数等于该地纬度与极昼圈之间相隔的纬度数(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外延而得)。分析四个选项,从题目中的叙述可以知道,该纬度不是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所以可排除B、C,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在一天当中是不变化的,所以D也排除,也可以通过计算直接求的该地纬度为75S。,返回目录,随堂

8、训练,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规模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的城市金字塔规律。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图,完成下面两题。,3.按照城市金字塔规律,1980年我国城市没有得到应有发展 的是( ) A.1020万人口的城市 B.2050万人口的城市 C.50100万人口的城市 D.100200万人口的城市,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年102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明显偏少。,答案 A,4.1980年至1990年我国50100万人口的城市晋级为100200 万人口的城市数目是( ) A.10个 B.12个C.14个 D.16个,解析 分析图中数据,1990年700万的1

9、个城市是由1980的400700万的2个城市中的1个晋级成的,剩下的1 个在1990年的规模仍为400700万,保持原规模。而400700万的城市在1990年是2个,1 个是1980年的那一个,保持原规模。另一个则是由下一级1980年200400万的5个城市中的1个晋级成的。 200400万的在1990年是6个,其中51=4个在1980年时规模已为200400万,保持原规模。应有64=2个是下一级,1980年100200万的8个城市中晋级成的。100200万的在1990年为22个,82=6个在1980年时规模已为100200万,保持原规模。剩下226=16个则由1980年50100万城市晋级而

10、成。,返回目录,随堂训练,答案 D,2007年10月21日起,10余起山林大火肆虐图中某地,造成数十人伤亡,近百万人被疏散。读下图回答58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5.火灾发生地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 )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2小时,答案 A,解析 火灾发生在西八区,区时与北京相差16个小时,两者处于同一日期长达时间应该长达8小时。,6.下列关于火灾发生地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该国南部 B.该国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C.该国温带海洋气候面积广大 D.该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答案 C,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火灾发

11、生地为美国。,返回目录,随堂训练,7.下列四幅图能反映火灾发生地气候特点的是( ),答案 C,解析 当地处于3040的大陆西岸,其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8.导致这场大火难以控制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坡,气温高 B.交通不便,救援设备难以到达 C.正处在旱季,降水较少 D.此时正处于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劲,答案 C,解析 此时处于旱季,火势蔓延快。,返回目录,随堂训练,9.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河流运输,答案 C,解析 图示为我国西部的塔里木盆地,运输物为天然气,适合管道运输。,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下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

12、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0.下图中河流的流量过程能正确反映甲河特征的是( ),答案 A,解析 河流主要靠冰川雪水融化,夏季流量最大,冬季断流。,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返回目录,祝您高考成功!,登陆以后 地理课老师问哈里 “当哥伦布把一只脚踏上美洲后,他最先做的是什么呢?” 哈里回答:“不知道。” “你真笨!” 他的同桌汤普森抢着说,“就像人们说您好一样简单,他的另一只脚难道不跟着上吗?”,专题八 地理解题方法指导 第2节 综合题的解题方法,目 录,知识整合 (3),触类旁通 (4),随堂训练 (10),返回目录,知识整合,一、综合题的审题步骤和方法 二、综合题的解题方法,例1 图1表示我国某

13、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2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1和图2,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乍一看问题,“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简直是太悬乎了,但仔细一琢磨,就可以发现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地形区的名称。“我国地形区的名称”也是数不胜数啊!既然是高考题,应该不外乎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有了总体的目标,再根据所给两幅图中的信息,一一列出,绘出思维地图(下图所示),问题就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了。,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返回目录,触类旁通,答案 水土

14、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根据思维地图知道该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就很自然地判断出“水土流失”是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再回归教材“水土流失的治理”,就很容易得出治理措施有: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返回目录,触类旁通,例2 读下图,回答: (1)判断它位于 半球的 海域。 (2)A、B、C、D各点盐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3)A、B、C、D各点表面温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4)E、F两处的典型气候类型是:E: ;F: 。,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1)根据越往南,纬度数值越低的特征,可推知它位于北半球;又根据经度

15、基本以180经线对称的事实,可知它指太平洋海域。故答案为北半球的太平洋海域。 (2)讲到表面海水盐度的大小,我们必须首先联想到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盐度高低的各主要因素。据盐度的分布规律可知,位于副热带海区的D、B两点高于A、C,而A、C相比,C的盐度值又高于A处,对于B、C来说,位于同一纬度线上,盐度是否相等呢?仔细考虑后可知,D(120E,20N)位于太平洋的西部海域,日本暖流正好途经此处,而B(120W,20N)处于太平洋的东部海域,自北向南的加利福尼亚寒流正好经过B地,因此D处盐度高于B处。答案应该为DBCA。 (3)关于海洋表面温度,其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高纬度,返回目录,触类旁

16、通,递减,故A处最高,C处最低;又由于D与B相比,D处有暖流经过,故D处高于B处,最终答案为ADBA。 (4)E、F的坐标分别为(120E,32N)和(120W,32N),因此E位于亚洲东部沿海,F则处于北美洲西海岸,所以E的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F则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上例表明,过程思维犹如“心算”一般,本题对于抽象思维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也有一定难度,但我们认为,只要扎实地理解和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紧紧扣住诸多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的特点,过程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答案 (1)北 太平洋 (2)D、B、C、A (3)A、D、B、C (4)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

17、海气候,一、单项选择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描述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2008年2月1日西安雪花飞舞银装素裹;2月1日的贵阳阴冷潮湿,冰凌处处;2月1日的成都平原阳光明媚,油菜花盛开。试分析三地不同景观形成的原因。 (3)贵阳的冰凌处处是冻雨形成的一种雨凇景观,形成雨凇的典型天气是微寒(0 3 )且有雨,风力强,雾滴大,多在冷暖空气交锋、且暖空气热力较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冻雨在全球的时空分布规律。 (4)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中东部也是世界著名的冻雨灾害区,试分析其水汽来源与贵

18、州有何不同。 (5)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并伴随大风,北美的冻雨较之我国南方更加频繁严重,但其造成的危害却相对较弱,分析原因。,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两侧递减。 (2)西安受寒潮影响,剧烈降温,形成降雪天气;贵阳受准静止锋影响,处于锋面的控制之下,多阴冷雨雪天气;成都平原则受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减弱,故温暖如春。 (3)空间分布:中低纬度的山区和中高纬度的平原且潮湿的地区; 时间分布:初冬或初春,起始日期纬度高早,纬度低晚;山区早,平原迟,结束日相反。 (4)美国和加拿大冻雨的水汽来自五大湖;贵州冻雨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 (5)北美冻雨发生的地区人烟稀少,灾害预

19、警机制比较完善;而我国冻雨发生的地区人口稠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多,而且应对的措施需完 善。(言之有理也可),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返回目录,随堂训练,2.读世界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南亚地区某季节的气压形势图,图中EF 为某时刻的晨昏线,此时A 处轮船船员可以观赏 (日出、日落)景观。出现甲图所示季节时,乙图中处的气候特征是 。,返回目录,随堂训练,(2)分析乙图中0 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完成下表内容。 (3)分析甲、乙两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分别分析甲、乙两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答案 (1)日落 炎热干燥 (2)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受海洋(洋

20、流)影响 西北东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受地形影响 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受纬度影响 (3)印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压力过大,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破坏严重;美国主要是能源消耗过多,投资过大,环境污染严重。 (4)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就业困难;乙国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甲国改变人口生育观念,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乙国鼓励生育,从国外移民。,3.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条大型支流,由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 区和河源梁涧区组成。为了研究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情况,选 择了该流域风沙区的海流兔河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大理河为 代表。读“无定河流域地貌分区及主要沟道分布图”(下图),完 成下列问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根据上图中海河兔河和大理河的降水量流量过程和月均含沙量月均流量过程的资料,完成下表: (2)试归纳无定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 (3)综合以上分析,风沙区河流的含沙量远(小于或大于)黄土沟壑区河流的含沙量,无定河流域的泥沙主要来自 ,原因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返回目录,随堂训练,答案 (1) 风沙区(或) 13月,缓慢增大;36月明显减小,68月急剧增大,812月明显减小 黄土丘陵沟壑区(或) 13月增加36月增加68月急剧增加812月逐渐减小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