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课程沪科版初二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_第1页
【2018年秋季课程沪科版初二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_第2页
【2018年秋季课程沪科版初二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_第3页
【2018年秋季课程沪科版初二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_第4页
【2018年秋季课程沪科版初二物理】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适用学科初中物理适用年级初二适用区域沪科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2.知道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步骤、方法及影响误差的原因教学重点液体或固体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密度来鉴别物质教学难点液体密度的测量、混合物密度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构成的。但如果物体是不规则物体,我们就需要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另外,密度知识还有哪些

2、应用,这都是我们希望得到答案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基础知识回顾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2.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及换算。3.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水的密度大小。二、知识讲解(一)考点解读1.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实际上是把密度测量转化为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此实验最合理的实验步骤应该是保证能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又使体积的测量尽可能准确。为了防止盐水粘附在烧杯上造成体积损耗,使测量不准确。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应将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体积,这样可以避免这种误差。2.计算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 或 可以计算出

3、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3.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根据公式,求出其密度 ,再与该物质密度比较,若小于,则为空心,若等于,为实心。(2)已知质量,由公式求出V ,再与V物比较,若V物 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4.在农业上可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含腐殖质多的土壤肥沃,其密度一般为2.310千克/米。根据密度即可判断土壤的肥力。在选种时可根据种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选种:饱满健壮的种子因密度大而下沉;瘪壳和其他杂草种子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

4、。在工业生产上如淀粉的生产以土豆为原料,一般来说含淀粉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故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可估计淀粉的产量。(二)考点详析考点1 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考点2 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5、(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例如下表。石块的质量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石块的体积VV2V1/cm3石块的密度/(gcm3)实验二:测量蜡块的密度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方法一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方法:压入法测体积。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步骤: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方法

6、二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方法:悬垂法测体积。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步骤: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1;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实验三: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盐水密度表达式。3.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结果。如下

7、表。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质量mm1m2/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gcm3)三 、例题精析例题1国庆节前,市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 mL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 mL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A.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1 mLC.量程是1 000 mL,分度值是5 mL D.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5 mL【答案】B【解析】在选择测量量筒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量程更接近被测体积的。又

8、因为被测体积的浮动范围较小,所以为了测量更精确,所选量筒的分度值也应较小。例题2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1)在实验室,小微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 (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g。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 cm3,在量筒中装人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选填“相平”或“不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cm3。(4)实验后,小微发现

9、使用的20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g/cm3.【答案】 右 43.4 2 相平 18 偏小 2.8【解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所以矿石质量是m20g+20g+3.4g43.4g. (3)由图可知量筒分度值为2cm3,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

10、平,未放矿石之前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cm3,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后水上升到38cm3,所以矿石的体积是38cm3-20cm318cm3。(4)实验时使用生了锈的砝码进行测量会使物体的质量偏小,根据密度的公式mv可知会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偏小。(5)由图丙、丁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是50g,所以物体的体积Vm50g1g/cm350cm3又饰品的质量是140g,则饰品的密度是mv140g50cm32.8g/cm3.例题3某同学为测“蒙牛”牌牛奶的密度,现有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和一盒牛奶,设计方案如下: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质量mB.将适量牛奶倒入杯中,测出总质量m2C.将玻璃杯中牛奶倒入量

11、筒中测得体积VD.根据数据算出密度(2)(1)你认为这个方案有哪些不足之处?(2)请你提出改进这个方案的办法。【答案】()不足之处:实验步骤的操作中由于杯壁中会沾附牛奶倒取不净,会导致体积测量值偏小而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改进方案:A、将适量牛奶倒入杯中,测出总质量mB、将玻璃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V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D、根据数据算出密度(2)【解析】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四 、课堂运用基础1、1.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则二者的密度之比是( )A. 9:1 B. 3:1 C. 1:1 D. 1:9【答案】D【解析】由密度

12、公式:,令乙质量为m,则甲质量为3m;令甲体积为v,则乙体积为3v;将以上物理量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答案。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答案】A【解析】我们在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能力求减少实验的误差。因此,本题就应该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测出倒出油后的杯子质量,这样两者之差就是倒出油的质量,而此时量筒内油的体积也就是倒出的油的体积,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因而

1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3、小明和小红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花生油的密度。(1)图甲是小明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错误之处是_。(2)纠正错误后,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得烧杯的质量为50g。将适量花生油倒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为_cm3; 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全部倒人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花生油的质量为_g,花生油的密度为_kg/m3;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花生油的密度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红按图丁所示方法,也测出了花生油的密度。向水槽内注人适量的水,

14、将玻璃管扎有橡皮薄膜的一端逐渐插入水中某一位置;再向玻璃管内注人适量的花生油,直到薄膜与玻璃管下端管门相平;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水面到薄膜的深度h1和油面到薄膜的深度h2,花生油的密度表达式花生油=_(已知 水的密度水)实验时小红发现将玻璃管逐所插人水中的过程中,模皮膜的凹陷程度逐渐增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答案】 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将游码调零 40 36.4 0.91103 偏小 h1h2水 增大【解析】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2)由图乙知,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V=40mL=cm

15、3,如图丙知,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5g+1.4g=86.4g,花生油的总质量:m=m总m杯=86.4g50g=36.4g所以花生油的密度:=mV=36.4g40cm3=0.91g/cm3=0.91103kg/m3;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倒人烧杯时,油会有一部分残留在杯壁上,所以测得的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偏小,使得得到的花生油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知得到其密度偏小;(3)由题知,薄膜与玻璃管下端管门相平,客内花生油和管外水的压强相等,由p=gh可知,水gh1=花生油gh2,则花生油的密度表达式花生油=h1h2水。将玻璃管逐所插人水中的过程中,模皮膜的凹路程度逐渐增大,说明

16、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巩固1、有个体积为0.5立方分米的铁球,其质量为1.58kg,问:(1)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2)若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答案】(1)根据密度公式 所以是空心。 (2)【解析】(1)根据密度公式判断球是否是空心。(2)空心球有实心部分和空心部分组成,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其实心部分的体积。2、小明为了测试某金属块的密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衡量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

17、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g。(3)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cm3。(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kg/m3。(5)若实验中所用的线较粗,则测量结果与实际相比会偏_(填“大”或“小”)。【答案】 右 78.4 10 7.84103 小【解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调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图甲中指针左偏,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故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由图乙知,砝码的总质量为50g+20g+5g75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示数为3.4g,则金属块的质量为75g+3.4g78.4g;(3)金属块的体积为

18、:V60ml50ml10ml10cm3;(4)金属块的密度:mv78.4g10cm37.84g/cm37.84103kg/m3(5)若实验中所用的线较粗,则测得金属块的体积偏大,由mv可知,测量结果与实际密度相比会偏小。3、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1)用绳子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相平。(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_。(填序号)【答

19、案】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1)【解析】本题所测的石块火山岩,与平常的石块不同,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在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时易造成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1)对质量测量的偏差。先放入水中测体积后,火山岩吸收了较多的水,再测质量时,火山岩的质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大。(2)体积测量偏差。当干的火山岩放入水中后吸收了较多水,使得量筒中的水变少,示数增加的值偏少,测量得到的火山岩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拔高1.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60,体积分别为16、12 .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金属的密度是 B.这个实心球是,金属的

20、密度是 C.这个实心球是,金属的密度是D.这个实心球是,金属的密度是【答案】A【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这两个金属球的密度,然后对密度的大小进行分析,密度小的一定是空心的,而密度大的则是实心的. 球的密度是,而球的密度是,所以是实心的,球是空心的。2、小溪妈妈腌制鹌鹑蛋,小溪对配制的盐水密度及鹌鹑蛋的密度产生了兴趣。于是做了如下实验,请将她的实验补充完整。(1)她将天平放在_上,发现天平的游码未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她应该先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平衡。(2)将天平调平后,小溪将适量盐放入左盘中进行测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

21、则盐的质量为_g。(3)小溪接下来的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细线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将量筒中装入适量水,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mL;将鹌鹑蛋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液面上升到52mL刻度线处;将称好的盐倒入量简内的水中,待盐全部溶解并搅拌均匀后,发现鹌鹑蛋漂浮在盐水中,此时液面在56mL刻度线处;取出鹌鹑蛋后,盐水液面下降至45mL刻度线处(忽略取出鹌鹑蛋时造成盐水体积的变化);则盐水的质量为_g,鹌鹑蛋的密度为_g/cm3【答案】 水平桌面 右 14 40 54 1.1【解析】 (1)发现天平的游码未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说明若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时,左盘质

22、量偏大,指针将偏左,因此,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平衡。(2)由图甲知,盐的质量m盐10g+4g14g;(3)由图乙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40ml40cm3;由mV可得,水的质量m水水V水1g/cm340cm340g,盐水的质量m盐水m盐+m水14g+40g54g,盐水的体积V盐水45cm345cm3,盐水的密度盐水m盐水V盐水54g45cm31.2g/cm3,由图乙可知,鹌鹑蛋的体积V鹌鹑蛋52cm340cm312cm3,由图乙可知鹌鹑蛋排开盐水的体积V排56cm345cm311cm3,鹌鹑蛋漂浮在盐水中,则F浮盐水G鹌鹑蛋,即盐水gV排鹌鹑蛋gV鹌鹑蛋

23、,则盐水V排鹌鹑蛋V鹌鹑蛋,1.2g/cm311cm3鹌鹑蛋12cm3,解得鹌鹑蛋1.1g/cm31.1103kg/m3。3、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1.31032.51038.0103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腐蚀耐腐蚀求一块体积为410-6m3的玻璃镜片的质量。(2)若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镜架的质量。【答案】(1) (2)【解析】(1)比较简单,可直接利用给出的体积值和查题目所给密度表中玻璃镜片密度,计算m1=1v1=2.

24、5103kg/m3410-6m3=110-2kg。由(2)可知镜架体体积不变,利用所给条件先求出体积: 再根据体积求镜架的质量:m3=3v3=4.5103kg/m32.510-6m3=1.12510-2kg。课堂小结1.天平和量筒测物体的密度。2.密度知识的应用。3.密度公式进行解题。课后作业基础1.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 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

25、质量为_g。(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答案】(1)30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63.6 (2) 小【解析】(1)量筒读数,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处相平,牛奶体积为;在称量物体前要将天平的横梁调平衡,需要将游码归零,再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天平读数时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示刻度之和,此时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牛奶的质量为,牛奶的密度为,由于量筒内的牛奶不可能完全倒入烧杯中,会有部分牛奶附着在量筒壁上,所以这样测出的牛奶质量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小。2、小芳在复习力学实验时,重温了部分实验,于是她选做测

26、量苹果醋的密度,(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制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B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苹果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苹果醋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g;D她将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苹果醋的体积如图丙所示。(2)小芳算出苹果醋的密度=_kg/m3。(3)同组的小明认为,小芳这种方法测出苹果醋密度会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芳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

27、实验步骤为_(填序号)。(4)小芳又设计了用浮力知识测量苹果醋密度的实验,她找来了弹簧测力计。小铁块、细线。她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小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然后将小铁块浸没在苹果醋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已如铁的密度为铁,则苹果醋密度的表达式=_。【答案】 左 62 1.05103 偏大 ACDB 见解析【解析】(1)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制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偏右,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C、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0g+10g+2g62g;(2)由步骤BC可知苹果醋的质量:m62g20g42g,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

28、mL,苹果醋的体积为:V40mL40cm3,苹果醋的密度:mV42g40cm31.05g/cm31.05103kg/m3;(3)小芳不可能把烧杯内的苹果醋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苹果醋的体积偏小,由公式mV知所测密度偏大;根据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可知,用天平称出盛有苹果醋的烧杯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苹果醋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苹果醋体积;最后用天平称出剩余苹果醋和烧杯的总质量;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是ACDB;(4)由题知,小铁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由GmgVg可得小铁块的体积:VG铁g,小铁块浸没在苹果醋中,所以V排V,由称重法可得小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V排

29、,所以苹果醋密度:F浮V排gG-FG铁ggG-FG铁。3、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代号)。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_。【答案

30、】(1)B (2)BCA (3)1.125g/cm3【解析】(1)天平在使用前,首先要调节天平平衡,方法是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由题意知,指针向右偏,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2)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应该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最后测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则此时两次质量之差就是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从而可求出液体的密度;(3)由实验可知,量筒中老醋的质量,量筒中老醋的体积,则老醋的密度为1.125g/cm3。巩固1、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

31、平放在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则柑橘的密度为_。(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

32、楠的做法是: _。(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 _。【答案】(1)水平 左 (2)220.8 (3)偏大 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 ,致使所测的密度偏大(4)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柑橘的体积(5)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解析】(1)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是使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从题图中看出指针向右偏,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柑橘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

33、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指示的刻度值,所以柑橘的质量为100 g100 g20 g+0.8 g=220.8 g,柑橘的密度。(3)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柑橘表面沾上水,再用天平测柑橘的质量时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以看出测得的柑橘密度会偏大。(4)由于柑橘体积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所以要把柑橘放在溢水杯中测量柑橘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的体积。(5)小楠的做法中将柑橘排开的水用小烧杯收集后,再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由于烧杯壁上沾有少量水而使测得的柑橘的体积偏小,导致测出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偏大。2、物理小组进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小白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

34、码移至标尺左端_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2)在烧杯中倒人适量盐水,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g。(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_mL。(4)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6g。(5)通过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3。(6)若调整部分实验步骤,按照步骤(4)(2)(3)进行测量,则测得的盐水密度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 零刻线 111 50 1.1103 偏大【解析】解答:(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2)由图甲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35、m总100g+10g+1g111g,所以烧杯中盐水质量mm总m杯111g56g55g;(3)由图乙,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盐水体积V50ml50cm3,(5)盐水的密度mV55g50cm31.1g/cm31.1103kg/m3。(6)按照步骤(4)(2)(3)进行测量,把烧杯内的盐水倒入量筒内测出盐水体积,会因一部分盐水粘在烧杯内壁上使得体积偏小,根据公式mV可知密度会偏大。3、小明同学从家里带了两块积木,到学校实验室测其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一块积木的质量,

36、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积木质量为_g。(3)量筒中装适量水如图乙所示,将积木压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与40mL刻度线相平,则积木体积为_cm3,积木密度为_kg/m3。(4)如果考虑到积木吸水,用以上方法测得积木密度值偏_(填“大”或“小”)。(5)小军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了另一块积木的密度,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天平测出积木的质量为m;把一块石块系在积木下,用测力计吊着积木和石块,_,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积木和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积木密度表达式:积木=_(水的密度已知,用水表示,不考虑积木吸水)。【答案】 左 16 20 0

37、.8103 大 只让石块浸没在水中 水【解析】 (1)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图2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石块的质量:m10g+5g+1g16g;(3)图乙中水的体积20ml,水和积木的总体积为40ml,则积木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积木的密度:积木mV16g20cm30.8g/cm30.8103kg/m3,(4)如果考虑到积木吸水,测得积木的体积偏小,根据mV可知,用以上方法测得积木密度值偏大;(5)把一块石块系在积木下,用测力计吊着积木和石块,只让石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此时石块没

38、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自身的体积,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1水gV石块G木+G石块F1,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积木和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2水g(V石块+V积木)G木+G石块F2,由可得V积木F1-F2水g,积木密度表达式:积木mV积木mF1-F2水gmgF1-F2水。拔高1、艾力同学在做“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三个大小不同的木块。(1)艾力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第一个木块和第二个木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见下表,请根据甲、乙两图的示数,在下表中填写出第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量筒中装有3

39、5 mL的水)木块第一个木块第二个木块第三个木块木块的质量/g 9.4513.40木块的体积/15.0020.00(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3)木头的密度是_(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如下表所示 (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0.67木块第一个木块第二个木块第三个木块木块的质量/g9.4513.4017.50木块的体积/cm315.0020.0025.00【解析】(1)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17.5g,则第三个木块的质量17.5g,体积25cm3;(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第一个木块的密度0.63g/cm3,第二个木块的

40、密度0.67 g/cm3,则木头的密度0.7 g/cm3,。2、小启和小宇在磁器口的嘉陵江边各捡回一块外形奇特的石头,准备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测定它们的密度。(1)小启先将天平放在_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小启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4甲,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改正错误后,小启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则该矿石块的质量为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矿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块的体积是_cm3,此石头的密度是_kg/m3. (3)小宇发现自己现有的器材中有天平(含砝码),但没有量筒,只有一个烧杯。聪明的小宇灵机一动设计了另一种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