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治偏瘫技术_第1页
一针治偏瘫技术_第2页
一针治偏瘫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针治偏瘫技术 一针治偏瘫技术取穴 上下左右交叉取穴。左下肢瘫,在右上肢取穴;左上肢瘫,在右下肢取穴,反之亦然。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软瘫或是硬瘫,均是一针一穴。部位和手法 取穴时令患者仰卧床上,针刺下肢穴时,健侧下肢呈半屈曲位,大腿与小腿呈直角,由腓骨小头向后约8cm外取穴。即由腓骨小头为起点,即股二头肌肌腱上缘外取穴。 直刺,进针约7-10cm,进针后增速捻针,弱刺激,每捻针半分钟,停1分钟,共留针15分钟。 针健侧下肢捻的同时,嘱病人患侧上肢略外展,掌心向上,在前臂尺内缘,取尺骨的中心点,以此中心点偏头侧约1。5cm外取穴,沿尺桡骨的上缘直刺,深约5-8cm。方法同下肢穴。 治疗每日1

2、次,7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以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依据。 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生活自理,能干轻微体力活者; 显效:病残程度1-2级,能独立行走或需失扶拐杖行走; 有效:病残程度3-4级,上下肢功能有改善,可独立行走,但需人随时照料; 无效:治疗前后上下肢功能无明显变化者。 体会 一般情况下,上肢穴进针后,患难与共侧下肢即可屈伸或见肌肉收缩或抬走;下肢进针后,患侧的上肢即可活动。表现为内旋、外旋、内收或抬起或见肌肉收缩。 总之,每针1次都可使患侧肢体的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后配合功能锻炼。一般要选择神志清晰,脑水肿已基本消失的病人进行针刺。在急性期2-3次即可下床活动,个别病人治疗1次即可痊愈。 一般来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好。年龄大小对治疗反应无明显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