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计算机教研室介绍_第1页
电子科大计算机教研室介绍_第2页
电子科大计算机教研室介绍_第3页
电子科大计算机教研室介绍_第4页
电子科大计算机教研室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团队团队简介 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8人,信息安全及电子商务博士研究生40余人,信息安全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所有专职人员均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8人,助教1人。实验室总面积约400平方米,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及中间件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系统开发工作。科研队伍 团队主任:秦志光 (博导、教授) 团队秘书:陆庆 团队教师:许春香(博导、教授),张凤荔(博导、教授),蒋绍权(教授),耿技(教授),周世杰(副教授),陈文宇(副教授),何兴高(高级工程师),吴立军(副教授),田文洪(副教授)

2、,吴劲,聂旭云,李发根,廖永建,王勇,刘梦娟,禹勇,罗旭成,钟婷,程红蓉,陈伟,钱伟中,傅翀,刘瑶研究方向 1.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2.分布式计算及中间件技术 3.操作系统技术及其安全 4.网络攻防技术 5.系统安全软硬件协同设计在研项目 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科技部863计划项目:2项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 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2项 国家242项目:4项 四川省科技攻关:10余项 秘密项目:1项 其他:20 余项科研成果 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和部省级以及地方企业的若干科研项目,近年来共在各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数十篇

3、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教材多本,多项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励。部分最新研究成果如下:1.网络化系统容灾系统 依据项目合同书要求,我们开发了一套“网络化系统容灾系统”软件,具备企业、公司大中型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网络和主机等资源的容灾防护功能。各安全组件可视为软件代理(Agent),运行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主机之上。可独立运行,也可协同工作,可根据具体的安全需求选择定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完整性。主要组件和功能、性能如下: (a)网络安全评估与管理系统(网络级的容灾保护): 评估网络安全情况,提供相应网络安全策略。系统的安全评估值与攻击造成的真正损失的偏差为-2

4、020%;安全策略的发送时间为分钟级 (b) 入侵检测与动态防御管理系统(主机级的容灾保护):提供入侵检测和防火器规则动态修改功能。入侵识别率达70%,误警率低于20%,漏报率低于20%,防火墙策略调整时间为秒级 (c) 网络化文件容灾保护系统(文件级的容灾保护):对文件提供监控和网络化恢复功能。具体性能根据文件大小不同,一般100m以内的文件在分钟级就可恢复。 (d) 应用容灾保护系统(进程级的容灾保护):监控应用进程,发现异常则自动本地或远程重启进程。 (e) 主动响应系统:提供网络诱骗和服务切换的主动响应功能。2.网络信息防护技术 (a)完成了一个“网络信息综合防护软件”系统,该系统由入

5、侵检测子系统、攻击源回溯子系统、快速反应子系统、自动保护子系统、灾难防御与恢复子系统组成。上述安全组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实现组件间的信息交互以达到对网络信息综合防护的目的。 (b)该系统基于安全域的攻击源回溯技术具有回溯率高、收敛时间短、资源占用少,且不修改现有网络协议及拓扑结构的特点。 (c)在网络攻击快速响应方面,基于攻击吸收和网络诱骗技术的快速响应机制,提高了响应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可靠性。3. PKI体系结构平台软件 包括CA、RA、管理工具和开发包。目前已开发了初步的WPKI产品,能发行WTLS ECDSA证书,支持ECDH的WTLS协议,并已安装到北京科银京成公司的delta

6、WAP产品中。4.中间件安全 历年来的成果包括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对象中间件Corba和应用服务器J2EE等。在这些产品中,集成了本课题组安全中间件技术,将安全协议、加密和完整性技术应用于这些中间件中,特别是对Corba产品,已开发了符合规范的Corba/SSL结合体。5.网络信息内容审计与监管技术 (a) 针对高速网络下的数据采集问题,提出了一套数据分流和负载均衡算法,并结合分光器的硬件分流,很好的解决了负载问题。 (b)软件系统实现了目前应用广泛的多种协议的分析与还原,如:HTTP、BBS、SMTP、POP3等等,满足当前网监等部门网络监控的需要,并提供简洁方便地操作界面。协同自主计算

7、实验室一、团队简介 大规模协作计算(包括网格计算)、自主计算以及信息安全性可靠性是当今计算机及软件界所关心的重要课题,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协同自主实验室结合国际科学前沿领域,面向国家需求,主要从事“云”计算,协同自主计算及其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团队学术带头人戴元顺博士是我校重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5部著作。其中包括15篇Transactions论文发表在诸如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等会刊上;35篇国际期刊论文;还有2

8、0余篇在INFOCOM, ICPADS等计算机界的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SCI检索31篇,SCI 他引52次。获ICPADS 05年最佳论文奖和IIE Transactions04年最佳精选论文。5部著作由Springer、World Scientific和IEEE等出版。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以及4个国际期刊编辑或编委。还应邀担任多个国际大型学术会议的总主席(General Chair)以及评审及策划主席(Program Chair)等职务。 团队其他学术骨干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及博士学位。二、科研队伍

9、 团队主任:戴元顺(博士、教授、博导) 顾问兼指导:周明天 (教授、博导) 团队秘书:田玲 团队教师:佘堃(博士、教授、博导)、祝峰(博士、教授)、杨波(博士、教授)、向艳萍(博士、副教授)、杨浩淼(博士)、陈波(博士)、孙明(博士)、肖明宇三、研究方向 1、云”计算; 2、微纳级协同自主计算; 3、粒计算、粗糙集; 4、大规模组群安全密码学; 5、可信及可靠性研究。四、在研项目 1、基于我现有的网格计算技术,实现网格虚拟化(Virtual Grids)的研究和应用(NSF出资830万美元由美国七所大学联合研究开发)。并在透明计算(Transparent Computing)以及工作流管理(W

10、orkflow Management)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GridSolve项目(由NSF和美国能源部出资3百万美元开发)。该软件可以在我们ICL网站免费下载/netsolve/。 2、由戴元顺博士率先提出了大规模协同自主计算的概念,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的34万美元的资助,并和美国宇航局(NASA)合作将其应用到小行星带探索中的研究项目。以及其继续课题微纳级协同自主计算的研究。 3、新的组群密钥安全技术,在加密中实现了组群分层权限管理,并已应用到美国军方医院,CISCO公司也在其最新的产品中付费使用该专利技术。基于此技术

11、,进一步将其扩展到大规模的组群中,使更多的不同机构以及大型的跨国公司可以安全保密的传输数据。此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全国性的军事系统,银行系统、信用卡系统、网上贸易, 公共医疗系统等其他社会经济领域,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4、实验室在研项目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五、科研成果 1、总装备部预研基金项目:XXX技术研究,2005.04-2007.03,验收结果为“优”。 2、申请美国国家专利一项:A Key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Trusted Collaborative Compu

12、ting。3、完成四川省科技厅青年软件创新项目两项,通过验收。嵌入式实时系统学术团队团队简介:嵌入式实时系统技术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之一(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这一研究方向已经成为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主要方向,是专门从事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本研究群体的研究工作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支撑,长期从事嵌入式实时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内核、实时网络、开发工具、嵌入式实时软件可靠性测试及评价、实时软件设计方法学、SOC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并已成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点的主要学术方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以在多个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多种嵌入式产品

13、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近十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多项嵌入式相关的重点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版权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RTOS及开发工具,储备了相关的技术人才,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中青年教师以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部分研究成果成功投入到机载、星载及网络终端等关键领域。科研队伍:团队主任:雷航教授团队副主任:桑楠教授团队顾问:熊光泽教授团队秘书:廖勇团队教师:罗克露教授、杨国武教授、詹瑾瑜、郭文生、杨霞研究方向:1. 嵌入式实时系统高可信技术研究2. 嵌入式集成开发平台3仿真开发工具4. 嵌入式实时网络技术5. 实时软件可靠性6. 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科研项目:1. 信息家电嵌入式软件开发平

14、台(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 实时容错网络(四川省重点项目)3. 面向PDA的嵌入式Linux软件操作平台(国家863项目)4. 嵌入式实时Linux(云南省科技厅合作项目)5. 安全可靠的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微软合作项目)6、汽车电子 嵌入式图形用户接口7、嵌入式环境监测系统8、面向航空电子的嵌入式软硬件平台开发科研成果:在“八五”、“九五”期间,承担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近十项,包括:l 取得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RTOS micro x86/spm系列、CRTOS DSP/CX3X、CRTOS for PowerPC 860)、嵌入式交叉开发工具(Lambda Tools原型)、嵌入式实时

15、网络(MIL-STD-1553B协议网络软组件、RFNX/53B、BITBUS/1553B协议网络软组件、RFNC/BB、Ethernet/1553B协议网络软组件、RFNC/ET、嵌入式TCP/IP协议通用网络软组件、RNX/ET)等、实时多任务软件的可靠性评价及辅助测试系统SRET、嵌入式CORBA等多项研究成果。l 突破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包括纳核)、实时网络(现场总线网络和实时TCP/IP)、实时多任务的可靠性建模和评价、面向领域的应用编程中间件、嵌入式系统软总线(如嵌入式CORBA)等的多项关键技术。l 获得了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防科技成果奖,其中“八五”预研成果“嵌入式实时

16、操作系统”或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预研成果“超微内核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获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军用实时嵌入式应用支撑环境”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十五”期间,承担了“863”嵌入式软件专项(面向PDA的嵌入式Linux软件操作平台)项目、四川省科委“高速现场网及高速以太网”、“实时和非实时混合以太网技术研究”、以及军工、民用等的等项目的研制。科研学术: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卷号期刊 号发表 日期End-to-end Utilization Control for Aperiodic Tasks in Distributed Real-time SystemsJournal of computer

17、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ume22No.1Jan. 2007Adaptive CPU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Optimal Control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Volume15No.3Jul. 2006Optimal Reward Based Adaptive CPU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mputing Devices in Pervasive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for

18、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Volume2No.1Mar. 2005End-to-end Performance Control for Aperiodic Tasks in Distributed Real-time Embedded Systems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Volume2No.1Mar. 2006Optimal Reward Based Adaptive CPU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mputing Devices in Pervasive

19、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ISC&I 2004), ZhuhaiAug. 2004End-to-end Delay Reduction Technique for Videoconferencing over wireless campus network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 Multimedia Networks 2006 (ICWMMN 2006)Nov

20、, 2006Partitioning Based Operating System: A Formal ModelACM SIG Operating Systems ReviewVolume37No.3July, 2003A Formal Semantic Definition of DEVILACM Sigplan NoticesVolume38No.4April, 2003安全操作系统授权撤销机制的研究计算机科学Volume302003.11基于安全元对象的CORBA系统访问控制机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ume 252003.8一种基于Rt-Linux的防危(sofety)保障机制的实验

21、模型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Volume342003.102003.10CP-PRA基于检查点机制的容错实时调度算法2003中国计算机大会CNNC-032003.8.25安全关键实时系统高可信集成技术的研究电子学报Volume3182003.8基于SDL语言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2003.4一种支持中间节点业务的分段Ipsec策略2002军事电话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三分册2002.12基于以太网的硬实时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30卷2003.72003.7工具总线模型研究计算机应用vol.232003,5嵌入式实时软件可视化开发方法电子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1分布式系统安全保障新体系的研究电子

22、学报第31卷4期2003.4安全关键系统高可信保障技术计算机科学30卷第5期2003.5安全关键系统的防危性技术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l.32No.22003(2)面向对象实时多任务实现模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Vol.25 2003(5)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可信性评估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Vol.39 No.122003(12) The Adaptive Technology of Pervasive Computing Terminals.IEEE PRESS Proceed -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 ference on parallel a

23、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 Applications and Tech- nologies.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研究综述计算机应用Vol.242004年第4期2004.4安全关键实时操作系统时间隔离保护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412004年第7期2004.7安全关键软件的防危性测评技术研究计算机学报Vol.272004年第4期2004.4高可信软件的防危性评估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Vol.252004年第2期2004.2基于多级关键度的高可信安全关键系统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262004年第2期2004.2实时异常处理技术的探讨计算机工程Vol.

24、302004年第21期2004.10RETHER协议的改进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Vol.262004年第7期2004.7硬实时综合业务以太网络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Vol.252004年第3期2004.3多安全策略集成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计算机科学Vol.312004年第5期2004.5基于构件的嵌入式软件仿真开发环境模型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262004年第10期2004.10基于构件的嵌入式软件仿真开发环境模型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262004年第10期2004.10一种基于灵巧连接件的软件体系结构计算机科学Vol.312004年第8期2004.8硬实时以太网ARTC可靠性保障

25、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Vol.312004年第3期2004.3现场级硬实时网络在线调度计算机应用vol.232004年第12期2003.1硬实时以太网ARTC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vol.312004年第3期2004基于检查点机制的容错实时调变算法CP-PRA计算机工程与设计Vol.252004年第4期2004.4一种实时多任务软件可靠性验证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262004年第10期2004.10基于任务链的实时多任务软件可靠性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l332004年第2期2004.2多类型任务集的容错调度算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l332004年第2期2004.2面向对象嵌入式GU

26、I研究和模式应用计算机应用Vol242004年第4期2004.4基于资源回收的容错单调比率调度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l332004年第4期2004.4一种实时多任务软件可靠性验证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262004年第10期2004.10嵌入式系统仿真开发环境的体系结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l.322004年第6期2003.1基于异常的Anti SYN Flood实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ol.322004年第6期2004一种现场级硬实时以太网技术:ARTC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通信领域嵌入式系统调度管理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vol.212004年第7期2004一种高可靠嵌入式Flash文

27、件系统计算机应用vol.24专刊2004安全中间件之公共安全操作平台计算机科学Vol.312004年第5期2004.5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团队团队简介: 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团队是由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从事嵌入式基础软件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核心人员组成,是嵌入式软件领域国内主要的研究团体之一。自“八五”以来,团队承担了国家863、电子发展基金、发改委软件产业化专项、国防预研等多项国家级嵌入式基础软件项目,主要包括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开发平台、嵌入式中间件、面向行业的应用平台方面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在高可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实时CORBA、嵌入式CORB

28、A、嵌入式JAVA优化、行业应用平台等技术及产业化方面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和产业化基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软件著作权二十七项,在国际著名刊物和国内一级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在产业化方面,以多年嵌入式基础软件研究成果为基础,2000年与广东核电联合成立了专门从事嵌入式基础软件产业化的北京科银京成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已成为国内嵌入式基础软件的领航者。公司定位于国防、工业控制、移动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经过七年来的发展,开发出了系列化的嵌入式软件产品DeltaSystem(中文名:道系统),形成了嵌入式实时操

29、作系统、集成开发和测试工具、嵌入式中间件、面向行业解决方案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军用电子等产品中。2005年科银京成与瑞士Esmertec合作成功完成“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成立专门从事移动终端类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合资公司。 团队的发展目标是充分整合科技成果和产业化积淀,构筑嵌入式软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创新平台,争取在五到十年内,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嵌入式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队伍:团队主任:罗蕾教授团队秘书:罗建超团队教师:陈丽蓉、陈虹、王丽杰、俸志刚、丘志杰 申杰研究方向:1. 面向安全关键系统(Safety Cri

30、tical System)的高可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安全内核体系结构,高可靠标准、测试认证标准,时间、空间、数据隔离技术,虚拟中断与安全驱动管理,虚拟机技术,构建技术,安全通信技术等。目标是参与制定国内航电、飞控及汽车电子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标准,实现面向飞控、航电、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可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并推广应用。2. 面向安全关键应用的开发工具研究内容包括:面向非功能属性的软件建模,重点研究对时间特性的形式化建模方法;模型静态检查方法,研究能对模型搭建的实时性、语法和规则进行检查的技术;模型测试的充分性评估方法;模型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和模型仿真技术,重点研究根据充分性测

31、试准则,指导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的技术,以及模型级的动态本地、交叉仿真技术;模型级可靠性研究,主要包括模型级的可靠度评估方法,定量估计模型可靠性。目标是在形式化、工程化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在模型验证方面建立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实现验证系统原型,并在典型的安全关键领域进行验证性应用。3. 面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的网络增值业务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及应用平台 以智能手机、数字电视为应用背景,研究支持网络增值业务的新型嵌入式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安全认证机制、动态构建化技术、应用仿真开发工具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实现系统原型,构建应用验证环境,并联合合作单位开始工程化实现。科研项

32、目:已完成科研项目一览: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年限1智能手机嵌入式实时软件平台国家863软件重大专项2002-20052面向行业的嵌入式实时软件平台国家发改委软件专项2004-2006 3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2002-2004 4移动互联健康PDA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002-20045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2003 6Digital Right ManagementLG-KAIST-UESTC2005-20067Research of J2ME optimizing technology LG-KAIST-UESTC2

33、004-2005在研项目一览: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年限1性能优化的Java ME平台横向2007-20082E2E的多媒体互动平台横向2007-20083移动多媒体平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2006-20084面向3G数字媒体信息服务的数字版权管理 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2007-20085面向嵌入式软件的生产线国家863软件重大项目2007-2010科研成果:获奖项目一览: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软件开发环境,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工委,2005年2. R2200型宽带边缘路由器,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科技厅,2003年3. 超微内核嵌入式实时操作

34、系统,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国防科工委,2001年4. 军用可剪裁实时操作系统(嵌埋型),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原电子工业部,1996年1安全关键应用领域近几年主要以“机载航空电子”,“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和“舰载显控台”为主要应用背景开展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技术和标准研究工作,并推出相应产品,参与制定相关标准。具体应用体现在: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方面,从2002年开始,与中航一集团第六一一研究所合作开发三余度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测试工具。该飞机已通过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XX部奖励。 舰载多功能显控台 机载航空电子方面,从2003年开始,同XX所

35、以及国内航空方面的工业界和研究所,参照美国ARINC公司针对模块化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应用软件接口标准ARINC653航空电子应用软件标准接口,共同制定了国内航电嵌入式操作系统标准航空电子应用软件接口要求,以满足未来航空应用软件对高可靠性、高可用性以及高服务性方面的要求。同年,开始与中航一集团第六三一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制符合航空电子应用软件接口要求的面向机载应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满足航空电子安全关键、时间关键应用的需要。航空电子应用软件接口要求覆盖了机载航空电子设备对嵌入式软件的基本需求,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飞行控制、导航、火控、电子对抗、通讯和显控等十多个领域。第一版的航电专用操

36、作系统和开发工具于2004年完成,第二版2006年年底完成,目前正在开发新版本。 通过与国防工业相关部门和研究所的长期合作,在国防等安全关键应用领域进行了大量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定制和应用工作,获取了安全关键应用对嵌入式系统软件的需求,在开展高安全、高可靠嵌入式系统软件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并通过实际的产品应用和服务,在国防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自2006年开始和一汽合作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准备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有关研发和产业工作。2. 消费电子领域 近几年来承担了863嵌入式软件重大专项“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平台”,开展了智能手机的嵌入式应用编程接口规范、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37、交叉和仿真开发工具、嵌入式Java及关键应用组件的研究开发工作,参与了中国手机软件技术联盟的中国手机软件技术联盟手机平台API标准参考标准的制定,推出了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平台uPhone、嵌入式Java解决方案DeltaJET、嵌入式浏览器DeltaWAP、MMS客户端软件DeltaMMS等产品:uPhoneuPhone结合了手机和掌上电脑的特点,提供通用的、开放的面向智能手机的软件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基本系统:OS Kernel、FILE、电源管理 网络和通信:TCP/IP、WAP Stack 图形用户接口 Java平台:支持MIDP2.0/MIDP1.0和JTWI

38、 消息处理:SMS、MMS、Email 安全:支持WTLS和SSL3.0PIM:电话本、通话记录、行程备忘、记事本、画册、闹钟、计算器、游戏、音乐盒、字典 电话功能数据同步:SyncML、PC连接特性(PC Link)在开发工具方面,uPhone为应用提供了能够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环境,包括交叉开发环境、Windows仿真开发环境和J2ME仿真开发环境。另外,uPhone还能适应不同手机个性化特点的需要,MMI框架灵活易变,只需更新相应的图标、字串资源甚至菜单风格等内容,即可形成不同风格、款型的手机,核心程序不用作任何调整。MMI框架的特点如下:多语言菜单及提示信息支持;个性化方案:用户可选择个

39、性化的墙纸、铃声、配色方案;画中画透明显示:界面前景与背景墙纸透明融合。DeltaWAPDeltaWAP是自主开发的一套完整的、可移植的、适应于各种移动终端的WAP2.0软件解决方案,符合OMA的WAP2.0规范、中国移动WAP2.0终端测试规范、中国联通WAP2.0业务规范。嵌入式浏览器DeltaWAPDeltaWAP主要包含WML浏览器、XHTML浏览器、WAP1.X协议栈、WAP2.0协议栈等模块。DeltaWAP特有的 WML Transformations功能将WML文档转换成XHTML文档处理,取得了处理和操作上的一致性。DeltaMMSMMS客户端软件DeltaMMSDeltaM

40、MS是MMS客户端完整解决方案,符合OMA、3GPP MMS1.0规范及中国移动的标准;与Nokia、NEC、Motorola、Panasonic、Sony-Ericsson、Siemens的手机MMS兼容;功能完备,体积小;使用标准C语言编写,可移植性强;具有强大的消息管理功能,包括编辑、预览、发送、接收、存储、转发;具有个性化的多媒体消息编辑功能,对每一个Slide页面中的元素分别进行定时,以达到用户想要的特色效果;提供灵活的外挂接口,和整体软件系统可无缝集成,如和手机电话本的集成;提供灵活的资源库和预留的资源获取接口,可从彩信中提取资源,并和系统的整体资源相结合。DeltaJET Del

41、taJET是J2ME技术完整解决方案,DeltaJET包括以下几个部分:DeltaMIDP:应用于移动终端的J2ME平台, 具有高性能、容易移植、容易集成等特点DeltaJED:运行于PC工作站的J2ME应用集成开发环境2网络与信息系统学术团队团队简介:“网络与信息系统学术团队”以原previous计算机学院院长dean、国务院State Council特殊津贴allowance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吴跃为团队主任,曾家智知名教授为团队顾问counselor,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造诣attainments和潜力potential、在开发经验丰富的rich 中youth青年博士,团队现有专职

42、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博士生2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团队长期从事下一代互联网、新型网络信息系统、网络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242计划、国防“十一五”计划重点创新基金等项目,原创地提出了服务元新型网络体系结构,每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国防科技进步advancement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家学成果二等奖2项。团队实验室面积200平方米,研发设备先进,拥有:IBM RS/6000和AS/400中小型机;CISCO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无线工作组网桥、网络处理器、网络性能分析仪等网络设备

43、;千兆网络/ IPv6/无线网络试验和测试平台、专门的软件评测平台;以及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设计开发工具。科研队伍:团队主任:吴跃教授团队副主任:鲁珂副教授团队顾问:曾家智教授团队秘书:刘杰彦团队教师:徐洁教授、任立勇副教授、文军副教授、侯孟书副教授、刘明、龚海刚、易发胜、赵继东、李巧勤、王晓敏、郑莉华研究方向: 新型网络信息系统理论及关键技术科研项目(部分):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谱图理论的Web图像搜索引擎研究传感器网络新型路由算法研究2国家863计划项目新型网络多播安全机制研究3总装备部重点基金项目XXX网络结构研究4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基于电信的网络搜索引擎研究新型网络安全机制

44、建模研究5其它项目财政部四川省专员办综合业务系统研制、美视301多媒体监控系统研制等。科研成果: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1、 Team Nam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cademic Group2 、Director : Professor WuYue Vice-Director: Associate Professor LuKe3 、Research Interest: The Theory Of New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Key Technology R

45、esearch4、 Brief Introduction The group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lead by professor WuYue, the previous dea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taking the initiative in academia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one of limited professors who enable to obtain special allowance from Stat

46、e Council, making well-known professor ZengJiaZhi as its counselor, now possess of a set of middle aged and young doctors who have scientific attainments, potential and rich experience in exploitation. Our group which consists of 15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cluding 3 professors, 4 associate professor

47、s and 8 instructors, over 20 Doctors and 100 graduate students is mostly engaged in next gener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 system exploitation of Network, new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 brainpower, furthermore, it also turn its hand to projects of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und, National Plan of 8

48、63, National Plan of 242,and Key Innovative Fund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firstly put forward the new Network structure of Server Element. Our team publishes more than 20 academic treatises annually and owns many honors such as the second priz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of State Defense,

49、 three priz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of Province, and two prizes of National academic Fruit. Our group is not only rich in person with ability, but also equipped the laboratory which occupies 200 square meters properly with advanced devices. There are IBM RS/6000,AS/400 ,CISCO routers

50、, switches, wireless work Group Bridges, network processors, network capability test devices, platforms for kilo mega web testing, IPv6 testing, l802.11b wireless network and specialized software testing, and also all kinds of system,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exploitative tools.数字媒体技术学术团队团队简介 数字媒体技术

51、团队依托于信息产业部虚拟现实技术重点实验室,它由三维图形技术实验室、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游戏引擎实验室、中件间与网格实验室及计算运筹学实验室组成。团队长期从事三维图形、图像处理、游戏引擎等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项目组织和研发能力。团队成员是一支团结、创新、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现有教师15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教师中教授4人(博导2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8人,其余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 数字媒体技术团队长期从事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该团队成员共发表了近450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的论文有130多篇,出版了近30部专著。 数字

52、媒体技术团队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及军事科研项目,其中863项目5项,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招标 项目2项、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总装部项目2项,省市级攻关项目7项,其中863项目以“Ab(优)”的成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近年三年科研经费到款3000多万。科研队伍 团队主任:陈雷霆教授 团队副主任:蔡洪斌副教授 团队顾问:周明天教授 团队秘书:房春兰讲师 团队教师:朱清新(教授)、张建中(副教授)、卢光辉(副教授)、谭浩(副教授)、崔金钟(高工)、闵帆(副教授)、何明耘、白忠建、刘启和、邱航、曹跃研究方向 1.三维图形技术:三维图形算法、游戏引擎中图形算法、虚拟现实应用技术

53、; 2.数字图像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医疗图像三维重建技术; 3.游戏引擎技术:网络游戏引擎技术、手机游戏引擎技术。 4.中间件与网格技术:中间件与网格应用及理论研究 ; 5.计算运筹学:系统仿真的最优化,现代最优控制与最优搜索理论在计算机网络管理、图形、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应用科研项目 1.国家级项目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多行业/领域IT资源库关键技术与系统, 国家863计划项目,虚拟环境下群体动画实时模型与绘制技术: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支持数字媒体内容创作的集成环境, 国家863计划项目,网络游戏公共技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国家863计划项目,数字媒体公共技术平台,课题编号:国家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700万,2007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最优化方法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与基因识别中的应用 信产部招标项目,可复用网络游戏开发工具库研发与产业化, 信产部基金项目,医学图象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 信产部招标项目,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平台, 信产部基金项目,汽车视频黑匣子系统, “十一五”预研项目,下一代XX图构建技术,预研基金项目,XX信息分发技术, 2.省市级项目 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案件现场计算机智能分析与三维重建系统,课题编号:05GG006-004,2005年; 四川省青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