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8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辨别模糊(含答案)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8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辨别模糊(含答案)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8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辨别模糊(含答案)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8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辨别模糊(含答案)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8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辨别模糊(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38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辨别模糊【典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先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接着叙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但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内心欣喜轻松。C结尾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

2、的境界。D节选部分叙事、抒情相间,既体现了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措述,写出诗人闲适的情趣。2有人曾称赞书诗七八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分析二者在情感内蕴上的异同。【答案】1D2(1)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2)不同之处:韦诗通过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村自己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解析】1D项,“既体现了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错误,“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是诗人对自己

3、为官期间,百姓不能幸福安康的一种愧疚,故“宠辱偕忘的态度”表述有误。故选D。2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意思是: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诗歌前几句描写宴饮之乐,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然后想到自己居室华丽,却不能见到百姓安康,警醒自己应当尽到为官的责任。“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意思是:想到这

4、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据此可以分析出两句诗情感的异同之处。【易错点】比较阅读辨别模糊比较型诗歌阅读题,有时是直接提供两首诗歌,要求考生进行比较分析,有时是就所给诗歌,要求考生回忆学过的某一首诗歌,并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命题的指向一般比较具体。但是考生常犯的错误是答非所问,对试题中要求区分的

5、“异”没有清晰的界定。【对策】求同存异,比较鉴赏1.辨别异同,知同辨异。比较型诗歌阅读题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或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考生在答题时,可以从题干的解说中得到启示,从“同”中比较,发掘出“异”处。2具体策略。(1)内容、情感比较。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要读懂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读诗歌的标题,标题往往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的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作者境遇、心情的不同,也会蕴含

6、截然不同的情感。注意诗歌中的意象,诗歌往往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注意诗歌的末尾句,古人在写诗歌时常常卒章显志。(2)意象、意境比较。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意就是作者的情感,象即诗歌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与具体语句相关,意境与诗歌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诗歌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在比较时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3)语言赏析比较。鉴赏诗歌的语言时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最后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等;二是

7、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4)手法、技巧比较。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既要熟知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的基本知识,也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送浑将军出塞(节选)高适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注)绕朝策: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

8、策。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为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这里喻报捷之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书”飞至,边境形势紧急,浑将军毅然出征,表现他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B“宝刀昼夜鸣”与“画角三四声”对比,营造了塞外战场凄严肃穆的气氛。C诗中以黄云连绵、衰草遍地、旌旗朝飞、刁斗夜鸣等意象,展现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D诗歌多角度写人,如“甘”正面写心理,“一年”“万里”是从时空角度描写。2同为送别友人,这首诗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B2白诗描写边塞奇异雪景与送别场景,抒写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或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送诗塑

9、造了一位族贵兵强、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浑将军的仰慕和赞美之情;借“绕朝策”“仲宣诗”两个典故,寄寓了诗人对浑将军塞外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解析】1B项,“对比,营造了塞外战场凄严肃穆的气氛”错误。“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的意思是“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在鸣叫”,不是对比;而且“宝刀昼夜鸣”也不是营造了塞外战场凄严肃穆的气氛,诗人以“宝刀”切望为国杀敌而昼夜鸣叫这一兀傲奇警的夸张想象,形象揭示出浑将军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故选B。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描绘白天雪景的雄

10、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写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送别友人踏上归途。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送浑将军出塞中,“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就从浑将军的祖先写起:远在汉代,他们就是归顺中原政权的部落首领,族贵兵强,屡建战功,高居王位。起调高远雄浑,豪气笼罩全篇。当敌人又气势汹汹地向边境发动了侵略战争,“羽书”飞至,形势危急时,浑将军又毅然奔赴疆场,奋战不息。塞外的生活艰苦清寂,时而传来几声哀厉高亢的画角声,更增添了几分凄严肃穆的气氛。而诗人却以“宝刀”切望为国杀敌而昼夜鸣叫这一兀傲奇警的夸张想象

11、,再一次形象揭示出浑将军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意气”二句,诗笔又从正面直探心曲,传达出浑将军豪迈的“意气”:只要能为国杀敌,确保边疆,就是转战“万里”,“辛勤”经年,也算不了什么。诗人多角度、多侧面塑造了浑将军这样一个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有晋人士会返晋,绕朝赠之以策的记载。“策”字这里语含双关,也有“策谋”之意,意思是希望浑将军不要忘记自己临行时所献的破敌之策。“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此喻报捷之诗,期望浑将军早奏凯歌,建立功业。诗人连用两典,结语悠远,寄寓了诗人对浑将军塞外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3-4题。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12、)龚自珍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已亥杂诗(其一百七)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注 截句,就是绝句。此诗作于道光七年,龚自珍36岁,中举十年还未考上进士。周易中卦的阴爻称“六”,阳爻称“九”,六九指阴阳、天地。这组诗作于道光十九年,作者厌恶仕途,辞官离京。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前两句意为诗人长久漂泊在外,虽然黄金般的年华逝去,头发变白,但真纯的童心犹在。B第二首后两句意为诗人壮年后与世周旋,具有痴心与种种狡黠,童心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回己身。C第一首诗虚实结合,以虚笔描绘了诗人在梦中看到月光映照

13、下,四周花影如潮的汹涌起伏的景象。D第二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少年”与“既壮”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少年时代的怀念。4请比较两首诗中的“童心”有何不同。【答案】3A4第一首:童心未消,在梦境中具化为比海潮还汹涌的花影,表现诗人虽求仕未果,光景窘迫,但壮志犹存的昂扬追求;第二首:童心消逝,只在梦中返回,表现诗人历尽人事,穷于周旋后,对失却少年单纯真实的惋惜怅恨。【解析】3 A项,“虽然黄金般的年华逝去,头发变白”理解有误。第一首中“黄金华发两飘萧”指自己黄金散尽,青春已逝,事业无成。故选A。4第一首诗,“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是写自己虽然黄金散尽,青春已逝,事业无成,但可幸的是,

14、在这六九的衰世,自己未染世俗,尚保有童心。这里的“童心”指作者的初心、人生的志向,“尚未消”是指作者随岁月增长仍保有人生的本真,初心未改,壮志未移。第二首诗,“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是写已经到了壮年却要经常周旋于各种各样的事情当中,令人懊恼;在梦中寻找那一颗童心。这里“童心”指的是少年时代的纯真,但是在现实的周旋繁杂中“童心”已逝,所以作者只能在梦中寻找。据此整理作答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注:何相公,即魏博节度使何进滔。旧唐书说他“居魏十五年,民安之”

15、。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叙事,既点明围猎的时间是清晨,又写出围猎地点禁城东的壮阔场面,为全诗铺写出晨猎的背景。B颔联中“红”、“白”二字色彩鲜明耀目,“向日”、“迎风”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C尾联中的“寒”字,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表现高飞鸿雁虽凌绝苍穹,何相公却一箭命中的神奇。D整首诗在选材方面,干净利索地只写一个人物,取材之精确,描写线条之明快,凸显了何相公的惊人绝技。6这首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相似,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主人公形象的不同之处。【答案】5D6何相公:身手矫健,射箭技艺高超。“背手抽”写出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猎手

16、臂力强劲,身手灵敏。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高超。太守:威武豪迈,渴望得到重用,有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左牵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人物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解析】5 D项,“干净利索地只写一个人物”错误,“万人齐指处”,即霎时间,围观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人群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除了何相公还有众人。故选D。6观魏博何相公猎中的何相公,“白马骤迎风”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

17、身手上去。“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十分健美。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太守“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

18、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即 事杜甫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虛无只少对潇湘。注这首诗是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

19、节)时所作。皛皛(xio):又作“皎皎”,洁白明亮貌。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长”字,提领全诗,把夔州暮春三月和峥嵘险长的“巫峡”联系在一-起,突出峡中的暮春似较其他地方更长。B第二句写皎洁的云悠悠飘浮,因为日光的照耀更显壮丽。“云浮日光”为写雨的到来做铺垫。C第五、六句写过水翻回的黄莺与冒雨衔泥的燕子,以黄莺的狼狈、娇弱,衬托燕子不惧风雨的豪壮。D诗人充分调动感官写景,既有“云浮日光”“黄莺过水”“燕子衔泥”的视觉形象,又有“雷声忽送千峰雨”的听觉形象和“花气浑如百合香”的嗅觉形象。8与杜甫同一年所作的登高相比,本诗在意境特点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7A8

20、意境特点:登高所写意境悲凉壮阔。前四句,诗人借急风、猿鸣、沙白、渚清与无边落木、滚滚长江,描绘夔州秋景。即事所绘意境壮丽明快。虽是暮春时节,但诗人笔下明亮的白云、千峰的急雨和雨后的花香、黄莺、燕子,无不展现出一幅壮丽生动的图景。思想情感:登高在重阳佳节的登高望远下,抒发了诗人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漂泊无依、国事多艰的愁苦沉郁之情。即事一诗,诗人虽也借“虚无只少对潇湘”一句抒写漂泊之感、思归之情,但更多的是乐观不改,喜爱春色的生活态度的流露。【解析】7A项,“长字,提领全诗”错误,应该是“暮春”一词,提领全诗,因为全诗描写的都是暮春的景物。故选A。8从题干来看,比较的角度有两个,即“意境特点”和“思想情感”,要求考生回答的是“不同”之处。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即“意境特点”,这就需要找出两首诗歌中的景,分析景物的特点,概括营造的意境特点。登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