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_第1页
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_第2页
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_第3页
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_第4页
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卷分析 答题技巧惠州市第五中学 朱思青 手机 Q 995441794 邮箱 第一部分 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试卷题型题量: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共28题56分。第二大题:简答题 共1题8分。第三大题:辨析题 共1题10分。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 共1题12分。第五大题:综合探究题 共1题14分。考点覆盖分值:题型内容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小计题号考点分值题号考点分值题号考点分值考点分值单项选择题12调控情绪21018孝敬父母22045为人服务2295623挫折成功21124竞争合作22146宪

2、法237生命价值21225诚实诚信22238压力焦虑2410、11好奇心、分辨是非21327人格平等22344承担责任259自立自信21428学会宽容22450经济制度2615犯罪特征21531权利义务22551政治制度2714违法分类21733人身权利22654科技创新2816未成年人犯罪21836智力成果22760民族团结2917维权方式21932受教育权22861中国国际形象21613特殊保护2简答题2948监督权利818辨析题3037消费者维权10110分析说明题3156、57、58资源环境12312综合探究题3229、30文化多样华传统文化73245热心公益171459艰苦创业228

3、与人为善240民族自豪感118孝敬父母1小计1011/62=17.7%201214/62=22.6%381216/62=25.8%4238/62=61.3%100已考考点:38个,占考纲62个考点61.3%。附:未考考点:24个,占考纲62个考点38.7%。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5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6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8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12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19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20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2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尺度与原则。22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23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26学会换位思考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3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

5、护。39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42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43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47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49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5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5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55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

6、育的目的。62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试题特点一、试题考查知识内容覆盖面广,考点分布科学,有利老师复习备考。 二、试题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与探究性,落实课程标准理念。二、试题体现鲜活化、本土化、生活化,传递社会正能量。三、试题注重开放性和创新性,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四、试题图文并茂,卷面生动活泼,调节学生考试心情。值得商榷地方一、考试大纲修订不够认真,不够严肃。二、试卷上简答题没有写出考试大纲的答题要求。三、主观题小问设问的分数不够合理。共存问题一、错字怪字不少,书写潦草,口语化多,缺乏术语,表述不清。二、基础知识不牢,随意选择,凭空设想,主观臆断,东拉西扯。三、审题能力不强,盲目判

7、断,不会提炼,高谈阔论,答非所问。四、综合能力不强,思路混乱,不知观点,内容乱凑,言不及义。五、答题角度不清,答案瘸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丢三落四。六、美观技巧不行,不分要点。没有小点,不会分段,一段到底。七、考试态度不对,随便乱写,重抄材料,滥竽充数,甚至空白。命题建议一、严格按照考纲上的“试题示例”和题型规范命题,不要随意出牌,否则会让我们教师无法适从。二、设问格式和分值布置要清晰科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设问格式,由浅入深,不要轻易打破。三、继续凸显甚至加大广东地方特色取材,尤其是反映广东的经济社会、教育科学发展实际的和学生实际的典型例子,传承广东精神。第二部分

8、答题技巧选择题一、题型特点二、四审四排1、审题型。2、审题干的规定性。3、审选项。4、审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1、排错项。2、排异项。3、排重项。4、排大小于项。三、十个不选1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2逆向选择题中正确选项不选。 3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4因果相悖者不选。5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不选。6选项与题干范围不相符者不选。7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8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9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10题干要求单一者,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问答题一、近年问答题设问和答案回顾二、步骤

9、解析 是什么:即是提出问题(观点),是下定义,形成概念、观点,通常指题中所提到的相关文字,所讲话题的含义,性质,包含或体现什么观点。 为什么:即是分析问题(观点),探索形成问题的因果关系,揭示观点的地位、形成的原因、作用、重要性、产生的结果、意义。怎么做:即是解决问题,是分析问题后,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方法、具体措施。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连续性的设问,一环扣一环,一问衔一问,问问深入,步步逼近问题的解决,既点出了思维的起点,又展示了思维的走向,也拨正的思维的航向。三、答题技巧是什么发现规律:通常有“什么”、“哪些”、“含义”、“观点”、“内涵”等字眼。如“材料

10、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套用公式:第一种格式:材料说明了(什么时候)谁或某个政府做了什么事情。第二种格式:说明了(某个地方)存在什么问题或取得什么成绩(结果)。第三种格式:说明了(做)什么事情的重要性或必要性。第四种格式:体现什么观点,直接写观点即可。为什么发现规律:通常有“原因”、“为什么”、“意义”、“理由”、“必要性”、“重要性”等字眼。回答格式:一要回答产生问题的原因。通常用“不”、“难”、“低”、“差”、“没有”等词语。可从个人(公民、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国家政府部门角度(微观到宏观,即小到大);个人自身可以从心理、道德、法律角度(微观,即小的角度);国家可以从

11、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和谐或者制度、教育、监管、执法力度等角度(宏观,即大的角度);二要回答解决这一问题的作用、意义或者出现这一问题造成的危害.通常用几个“这样做,有利于(不利于),会造成;做什么,有利于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组织答案;说明什么问题的重要性,通常用“做什么是(课本观点)需要,做什么是落实(课本观点)要求,做什么是(课本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做发现规律:常见提问词有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主要紧跟和对照上面一问的原因、存在问题、(为什么)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注意逐一对应。回答套路:大的(宏观):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 小的(个人微观):公民、中学生从思想

12、上(理想、道德、法律、心理)和具体实际行动上(学习、创新实践、生活小事等)两个方面作答。综合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通常有“评析”、“认识”、“辨析”、“分析”、“理解”、“看法”、“启示”等字眼。往往辨析题都是属于这种格式,有时在分析说明题和综合探究题也会出现,2012年是这样。四、辨析题(一)基本思路第一步,辨别,即先判断观点正误。这是解答的关键。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准确判断,明确指出题目中的观点正确与否,不能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第二步,分析,即云够用课本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对与错。这是解题的重点所在。一是分析为什么正确或合理,亮出课本原理,简单结合材料分析(次);二是分析为什么错误或不合理,并指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也要亮出课本原理,着重结合材料分析不对的原因(主)。第三步,总结,即表明态度指出做法。这是解题的终结,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做)(二)注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