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10290242.doc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6科6份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83289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98.06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31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关 键 词:
广西 钦州市 第四 中学 2020 _2021 年高 10 月月 考试题
资源描述: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6科6份,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年高,10,月月,考试题
内容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1周朝的宗法分封制,使得国王与诸侯之间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据此可知,周代宗法分封制()a催生了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了血缘政治形成c发展了国家治理模式d形成了大一统新局面2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承嗣再命”。这一做法()a确保了宗法制度的长期稳定b旨在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c侧重于巩固贵族的等级特权d保障了西周分封制度的持久3汉文帝时多次训诫百官要劝课农桑,并连续下诏减轻民众负担,让群臣对百姓鳏寡孤独穷乏之人举行赈贷。这些做法()a为之后的国力强盛奠定基础b使儒学成为统治思想c有利于打击地方诸侯国势力d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4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体,人类社会应比照天的意志和特征行事,天的意志和特征通过阴阳、五行体现;“刑狱时令”,“灾异赦宥”。提出以上的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王阳明5汉武帝以后,几乎所有的奏书、诏令皆征引儒学经典,以为根据。在法律条文缺疏的情况下,经义就成为决疑断案的准绳。这反映出当时()a儒学影响国家政治生活b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c儒学成为官吏选拔标准d统治者推动儒学法制化6西汉晚期,北方出现新的耕作法区田法,具体做法为:首先,将土地挖成带状低畦或方形浅穴作为耕种区,并进行深耕,不耕区外的土地;其次,在耕种区进行等距点播和适当密植;此外加强中耕除草、及时灌溉施肥。区田法的出现()a加速了经济重心向南方的转移b进一步激化了人多地少的矛盾c增强了小农经济抵御风险韧性d反映铁器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7春秋中期以前,工商食官。春秋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者和商人大量出现,他们或“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或“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种变化()a巩固官营工商业的统治地位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态的形成d改变了士农工商的次序8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汉代关中水利工程修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得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列与汉代关中水利事业相关的有()农民创造“井渠”开凿郑国渠 王景治理黄河 合理规划灌溉渠道abcd9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c“三公”分工明确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10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1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依我看来,农家所本最旧,这是隆古时代农业部族的思想;次之,是游牧好侵略的社会的反动;又次之,所取法的是夏朝;及阴阳家又次之,这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最新,是按照东周时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其中分别指的是()a法家墨家儒家道家b道家墨家儒家法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墨家道家儒家法家12如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变化()时期内容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別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康熙年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13魏国李悝变法最早提出了“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在楚变法时,要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以奉选练之士”。以上规定()a借鉴了秦国改革的经验b具备了军功爵制的特点c消除了西周制度的弊端d催生了军人政治的局面14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将法律条文铸于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贵族叔向以此举背离了“礼”的原则而强烈反对。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纷纷效仿郑国。该材料表明()a儒家思想是人心所向b成文法的颁布符合新兴地主的利益c礼与法之争开始出现d严格执法是治国理政的最有效方式15明洪武二十六年,在全国赋税收入中,粮食近2000万石,而钱钞仅46000锭,占赋税的比重不到1%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b货币发行制度出现重大调整c财政收入支出已经基本实现货币化d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16中国早期国家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材料表明()a官员的素质对管理国家至关重要b国家制度深受宗族血缘关系影响c形成以分封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周朝治理国家注重实施仁政思想17宋代,中小地主大量增加。官田已不再是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大多数土地被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占有,形成私人田庄,有少部分土地归自耕农所有。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a精耕细作模式的优化b农业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c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政策1819世纪30年代,有英国人描述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既然拥有这样大宗的土特产和农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外地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一描述反映了()a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b英国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原因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d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结果19春秋初期,各诸侯国一直沿用西周的法律。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513年,晋国将范宣子所制刑书“铸之于鼎”,正式公布晋国的成文法。之后各诸侯国纷纷颁布本国法律。这一现象反映出()a各诸侯国间争霸战争频繁b各诸侯国中央集权的加强c周天子的权威得到了巩固d西周的礼法制度遭到破坏20氾胜之强调坚硬强地黑垆土耕后必须及时“平摩其块”,“勿令有块”;土性松散的土壤耕后必须“蔺(镇压)之”“重蔺之”。“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对精耕细作的重视b生产工具的革新c农作物产量的提高d耕作技术的进步21如图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a创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b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d农业耕作工具取得突破性发展22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整顿全国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郡国亦不得铸钱。武帝以后100余年之西汉,共铸铜钱280亿枚,使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由此可见,统一货币()a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增加了百姓赋税支出c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2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该诗体现了王、谢家族的衰落,其根源是()a集权制度强化b科举制度创立c封建经济发展d中央官制演进24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的人类文化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思想主题是“人类精神的觉醒”。以下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思想主题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存天理,灭人欲”当d“节用”“节葬”“非攻”25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的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二解答题(共5小题)26请说出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脉络、并列举出你所熟悉的书法家(至少两位)。27简述中国古代思想演变历程。(用思维导图书写)28背诵默写:总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9材料 赵充国(公元前137年一公元前52年),西汉陇西上邦人,善骑射,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羌族叛乱,七十多岁的赵充国为掌握敌情,亲临边境。到边境后,赵充国认为对羌族各部应当根据主谋与胁从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但大臣多有反对,赵充国反复陈述用兵利害,并建议“先诛先零(羌)”,宣帝采纳了赵充国之策。赵充国领兵打败先零羌,又到罕、开羌地区,赵充国命令不得烧毁住所损害农牧,罕、开羌竞不烦兵而平定。为彻底解决羌患,赵充国上奏:一、羌患“易以计破,难以兵碎”,我以为“击之不便”;二、罢骑兵,招募民众,“缮乡亭,浚沟渠”,进行屯田,只以少数骑兵卫护屯田者,“益积蓄,省大费”。由于皇帝大臣反对,赵充国反复报告说:先零羌所剩精兵不多,汉军屯田,“内有无费之劳,外有守御之备”,敌胜利在望。宣帝诏令辛武贤等出击,只取得小利,而赵充国不出兵,“所降复者得五千人”,于是诏令罢兵,留赵充国负责屯田。神爵二年秋,羌族不少部落首领率众来降。汉朝予以安抚,“初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简析赵充国平定羌乱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充国治理羌患的意义。30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由于它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科举制形成之前,我国各封建朝代选用官吏曾采用过哪些制度?(2)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3)我们应如何评价科举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c5a6c7b8b9c10b11b12c13b14b15d16b17d18a19d20a21b22a23c24a25d二解答题(共5小题)26 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发展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任意两位都正确)。27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蔚然大宗秦朝遭受打击(焚书坑儒)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成为主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明清批判(李贽),继承与发展(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28 (1)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2)经济方面:改革币值,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实行“算缗”“告缗”,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思想,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教育: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5)边疆(民族关系):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对匈奴发动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29 (1)精通兵法,有良好的的军事素养;熟悉当地的少数民族情况;注重实地调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军事策略;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富有政治智慧。(2)维护西部边境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羌、汉两族的交融和发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后世治理边地、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30 (1)制度:世袭制、察举制(答征辟制也可)、九品中正制。(2)形成:隋炀帝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6科6份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0832896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