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202011090164.doc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5科6份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083289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31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关 键 词:
河南省 鲁山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21 届高三 月月 考试题
资源描述: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5科6份,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月月,考试题
内容简介: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4*2=48分)1.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2.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3.据考证,西周至春秋早期,一些相距甚远的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a.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 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c.宗法制确保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4.“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a体现礼乐教化 b强化宗法观念 c维护母系权威 d突出分封差别5.在周代,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而且他们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这表明西周()。a.有效地规范了当政者的行为 b.将天命观融入了政统和宗统c.实现了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d.通过分封制稳定了统治秩序6.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7.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甲骨文及周代的金文中画人坐形,则席地,乃殷、周同俗。兵器戈、矛、弓、矢、刀等,甲骨文与周代金文无殊。殷、周同用贝为货币,“贝”字常见于甲骨文及周代金文中。这表明()a.商周的风俗完全一致 b.甲骨文是古老的成熟文字c.文化的发展有其渊源 d.周代的文化水平高于商代9.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官僚政治逐渐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c.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d.各国关系走向和谐10.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 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 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11.据左传载:齐国大夫崔杼弑君,史官因如实记载而遭其杀害,其他史官继续秉笔直书,直到崔氏妥协。此事被汉唐史官奉为佳谈,但明清史官却当作笑谈。这反映出( )a.史学精神的传承受现实政治制约 b.科举制度使史官缺乏独立精神c.商品经济发展阻碍史学精神传承 d.历史记述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12.春秋时期,齐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遭到惨败后,下令早婚并奖励生育。孔子到卫国访问,感慨其人丁兴旺。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多寡决定各诸侯国的兴衰 b.农业经济得到国家政权支持c.民本思想受到各诸候国的重视 d.争霸策略推动社会转型加速13.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14.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d.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15.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d.大一统思想的出现1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所立的琅琊碑文中记载:“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上农除末。”据此,可以推知秦朝( )a重儒思想的治国理念 b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c法儒思想的合理并存 d焚书坑儒的专制政策17.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a.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c.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d.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18.汉初政府“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诸侯国享有较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于是各国竞相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据此可知,汉初郡国制( )a.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 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d.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19.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冶铁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20.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阐述了黄帝是秦汉以前历代帝王的共同祖先,并将秦、楚、越以及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共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这种历史撰述()a.是对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录 b.论证了宗法分封制度的合理性c.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新儒学思想 d.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21.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 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 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22.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说明两汉时期()a.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 b.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 d.政府决策渐趋集中23.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 )a.选拔标准不断变化 b.利于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c.为世家大族所操控 d.旨在选拔德才并举的人才24.汉代以前,绘画的主要功能是“善以示后,恶以戒世”的图示宣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畅神”“怡情”逐步成为绘画新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描绘爱情、文士才情性貌的作品。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儒家思想渗透到艺术领域 b.绘画功能由政治转向审美c.绘画艺术的自发意识形成 d.士人群体形成和个性觉醒二、非选择题(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公元589年,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完成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呈现诸多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及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自曹魏起,南北政权都重视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开凿或疏通了一系列水道以运兵和运粮,“使长江、黄河间的水路交通进一步拓展”。在北魏宣武帝即位后 50年中,南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装饰艺术风格,特别是装饰题材、造型及纹饰渐趋相近。虽然南北分裂,但交往频繁, 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 改成“想境内清晏, 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的认同。摘编自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意义。(12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推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看法。(13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我觉得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膛?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根据材料中的某一政治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客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9分)答案1-5 bcdbb 6-10 bacbb 11-15 abdcc 16-20 cddcd 21-24 badd25.【答案】(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4分)意义:政治: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经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生产活动;维护了小农经济并创造辉煌的农耕文明。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文化:推动了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8分,答出4点即可)(2)因素:流民和移民的大潮推动了语言文字的交流与统一;水陆道路的打通减少了以后隋唐大统一的地理障碍;民族融合的增强提供了坚定的群众基础;文化认同的加强奠定了统一的文化基础;要求统一的主观愿望成为南北政权的心理期待。(8分,答出4点即可)认识:简单地从时间存续来看,秦统一以后的中国历史,统一持续的时间约为四分之三,分裂的时间约为四分之一;从维护统一的文化意识看,追求统一的文化认同始终是矢志不渝的价值观。如三国时期,虽然势同水火,军事斗争你死我活,但他们都以“汉室”、“天子”为象征,坚持统一的国家认同,以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和策略动员民众;在各民族曲折交往中,相比和平、统一时期,普通民众更加体会到统一是最大的福祉,形成了最强大的民心民意基础。哪个统治集团的措施契合这一趋势,普通民众就会选择谁、支持谁;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有利于减少外族侵扰,内部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国家统一与治理;中原王朝实行的一些政策、制度,从历史的中长时段来看,起到了凝聚民心、形成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向心力的效应;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社会稳定与繁荣。(5分,每点2分,任答3点满分,言之成理即可)26. 示例一 见解:我认为如何防范地方势力做大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设计首要解决的难题。(2分)论述:要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就要剥夺或分散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方式以削弱地方诸侯王国的力量,解决了汉初以来日益严重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为没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分别从行政上、军事上、财政上将地方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9分)因此,如何防范地方势力做大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设计首要解决的难题。(1分)示例二 见解:我认为抑制外朝官僚集团做大是古代君主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论述:君主要加强自身的权力,就必须杜绝官僚集团势力的膨胀。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内朝”制度,开启了任用身边的侍从亲信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决策的先河,这就剥夺了外朝官僚集团的决策权,加强了皇权的独断性。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处理繁重的政务而设置的内阁,同样是直接听命于君主的内侍机构,外朝六部只有行政事务的执行权而无决策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因此,抑制外朝官僚集团做大是古代君主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作为命题角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需调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论证部分可采用例证法(围绕主题举23个例子),也可采用评价法,论述部分就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进行分析。如根据材料“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论题:如何防止地方势力做大来加强中央集权。论述则可以结合秦朝的郡县制,汉代的推恩令、宋朝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强对地方上统治等进行分析,从而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27.(1)商鞅变法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集体大家庭为主;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个体家庭被包容在大家庭之中。商鞅变法后:个体小家庭结构为主;结构简单,关系单纯,人数少;个体家庭从大家庭中分离。(或者从以宗法制为基础的集体大家庭为主到以个体小家庭结构为主;从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到结构简单,关系单纯,人数少;从个体家庭被包容在大家庭之中到个体家庭从大家庭中分离)(6分)(2)可行性:鉄犁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为个体劳动提供条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建立耕织;推行分异令,强制小家庭;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打击宗法贵族;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进行制度性保障。(6分,任答3点即可)意义:移风易俗;保证国家租税收入和赋役征派,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秦国崛起,为统一奠定基础。(3分)- 7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9月月考试题 文 一、单选题1已知命题,则为( )a,b,c,d,2若集合,则( )abcd3已知(是虚数单位),那么复数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的(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0,1)b(1,2)c(2,3)d(3,4)5已知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函数则( )a-1 b0 c1 d27已知三棱锥dabc中,abbc1,ad2,bd,ac,bcad,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8 c5 d68函数在内的图象大致是( )abcd9定义一种运算,运算原理如右框图所示,则式子的值为a bc d10已知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abcd11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12已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且对任意时,都有,若方程在区间上有2个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abcd二、填空题13,则_.14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_.15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求=_ 16黄金分割比被誉为“人间最巧的比例”.离心率的椭圆被称为“优美椭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优美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优美椭圆”c上动点p(异于椭圆的左右顶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_.三、解答题17将棱长为的正方体截去三棱锥后得到如图所示几何体,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几何体的体积18为了解使用手机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某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对学习成绩和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表所示(不完整):使用手机不使用手机总计学习成绩优秀1040学习成绩一般30总计100(1)补充完整所给表格,并根据表格数据计算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使用手机有关;(2)现从上表中不使用手机的学生中按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分层抽样选出6人,再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求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恰有2人的概率.参考公式:,其中.参考数据:0.0500.0100.0013.8416.63510.82819已知函数在区间0,2上的最小值是.(1)求的表达式.(2)写出函数的值域.20设p为椭圆e一点,、为椭圆的焦点,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椭圆交于p、q两点,试问参数k和m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op,pq,oq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21已知函数,其中(1)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求实数a的值及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在定义域上有两个极值点,且,求证:22直线的参数方程为,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1)写出直线l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直角坐标方程;(2)设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两点a,b,若点,求的值.参考答案1c 2d 3c 4b 5a 6b 7d 8a 9d 10c 11b 12a13 14 151 16;17.解:(1)取中点为,连接、在正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正方体中,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分别为、的中点,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且,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为的中点,且,则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因此,平面;6分(2)正方体的棱长为,7分8分又,且,10分而,12分18解(1)使用手机不使用手机总计学习成绩优秀104050学习成绩一般302050总计4060100所以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使用手机有关.6分(2)从上表中不使用手机的学生中按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分层抽样选出6人,其中学习成绩优秀4人,学习成绩一般2人,7分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有20种取法(一一列举出来),9分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恰有2人有12种取法,10分因此所求概率为12分19解:(1)1分当时,在上单调递增,2分当时,在上单调递减,3分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4分;6分(2)当时, ,当时, ,即, 当时, ,综上:的值域为12分20解:(1)由椭圆的定义可得,可得, 由可得,则椭圆方程为; 4分(2)设点,联立,消得, 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解得,由韦达定理得,7分由题意知,即,即为,即有,10分 即,即,.12分21解:(1)由,得,又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所以,解得2分则,得当时,单调递减,区间为;当时,单调递增,区间为5分(2)证明:因为函数在定义域上有两个极值点,且,所以在上有两个根,且,即在上有两个不相等的根,则,由题意得,解得,7分则,令,其中,故令,在上单调递增由于,所以存在常数,使得,即,且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10分所以当时,又,所以,即,故得证12分22解:(1),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所以方程为;根据,代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得到4分(2)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代入曲线c:得设a、b两点在直线l中对应的参数为,则,所以6分- 11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数学9月月考试题 理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编号选出,并涂在机读卡上的相应位置)1.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 )a. 3 b. 2 c. d. 2.五名学生和五名老师站成一排照相,五名老师不能相邻的排法有( )a. b. c. d. 3.运行下列程序,若输入的的值分别为,则输出的的值为( )a. b. c. d. 4.一台型号自动机床在一小时内不需要工人照看的概率为0.8,有4台这种型号的自动机床各自独立工作,则在一小时内至多2台机床需要工人照看的概率是( )a. b. c. d. 5.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 c. d. 6.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7.“”是“函数在内存在零点”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若曲线与曲线在它们的公共点处具有公共切线,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 9.某地气象台预计,7月1日该地区下雨的概率为,刮风的概率为,既刮风又下雨的概率为,设表示下雨,表示刮风,则( )a. b. c. d. 10.若函数在上有最大值无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11.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将它沿高ad翻折,使点b与点c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abcd外接球表面积为( )a. b. . d. 12.已知函数有唯一零点,则a=( )a. b. c. d. 第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_(用数字作答) 14.如图,圆形花坛分为部分,现在这部分种植花卉,要求每部分种植种,且相邻部分不能种植同一种花卉,现有种不同的花卉供选择,则不同的种植方案共有_种(用数字作答)15.学校将从4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选出4人分别担任辩论赛中的一、二、三、四辩手,其中男生甲不适合担任一辩手,女生乙不适合担任四辩手现要求:如果男生甲入选,则女生乙必须入选那么不同的组队形式有_种16.已知椭圆与双曲线具有相同的焦点,且在第一象限交于点,设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若,则的最小值为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其中(1)当时,求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和系数最大的项;(2)若n为偶数,求的值18.盒内有大小相同的9个球,其中2个红色球,3个白色球,4个黑色球. 规定取出1个红色球得1分,取出1个白色球得0分,取出1个黑色球得1分 . 现从盒内任取3个球()求取出的3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求取出的3个球得分之和恰为1分的概率;()设为取出的3个球中白色球的个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及方差.19.(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 , ,且底面.(1)证明:平面平面;(2)若为的中点,且,求二面角的大小.20.(12分)已知椭圆经过点,一个焦点的坐标为.(1)求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求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且仅有一个交点,求实数的值;(3)在(2)的条件下,对任意的,均有成立,求正实数的取值范围.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直线与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直线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求的值.理科数学试题答案1.d 2.b 3.b 4.d 5.d 6.a 7.a 8.a 9.b 10.c 11.c 12.a13.16814.26015.16.17.【详解】(1)中时,展开式中有7项,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此项为,又,设第项系数最大,则,解得,即第5项系数最大,第5项为;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第4项为,系数最大的项是第5项为;(2)首先,记,则,所以,所以18.()可以求其反面,一个红球都没有,求出其概率,然后求取出的3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从而求解;()可以记“取出1个红色球,2个白色球”为事件b,“取出2个红色球,1个黑色球”为事件c,求出事件b和c的概率,从而求出3个球得分之和恰为1分的概率;()可能的取值为0,1,2,3,分别求出其概率,然后再根据期望的公式进行求解;(). 3分()记 “取出1个红色球,2个白色球”为事件,“取出2个红色球, 1个黑色球”为事件,则. . 6分()可能的取值为. . 7分,. . 11分的分布列为:0123的数学期望. 12分d()=19.(1)证明:,.又底面,.,平面.而平面,平面平面.(2)解:由(1)知, 平面,分别以, , 为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则,令,则, , , , , .,.故,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得.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二面角的大小为.20.解:(1) (2) 21.(1)时,所以切线方程为,即.(2)令 ,令 ,易知在上为正,递增;在上为负,递减,又时,;时,所以结合图象可得.(3)因为,所以,令 ,由或.(i)当时, (舍去),所以,有时,;时, 恒成立,得,所以;(ii)当时,则时,;时,时,所以,则,综上所述,.22(1);(2)考虑直线方程,则其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代入曲线方程有:,则有.- 10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衰变, 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粒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b轨迹2是粒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轨迹1是粒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152017年8月中国fast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两颗太空脉冲星,其中一颗星的自转周期为t(实际测量为1.83s,距离地球1.6万光年)。假设该星球恰好能维持自转不瓦解,令该星球的密度与自转周期t的相关量为,同时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地球的密度与自转周期的相关量为,则:a b c d17如图所示,小球a用竖立在地面上的杆支撑,小球b用绕过a球正上方的定滑轮的细线拉着,a、b间系一轻弹簧。开始时a、b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处于静止,不计两个小球的大小。现用手拉细线,使得小球b缓慢向上移动。不计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在b球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aa、b两球间的距离在减小 b小球b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圆弧c细线上的张力一直增大 d细线上的张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1234678910fo18.如图所示,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o点右侧粗糙且足够长,有10个质量均为m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滑块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现将水平恒力f作用于滑块1,经观察发现,在第3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到第4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糙地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b匀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c第一个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第二个滑块进入前各段轻杆的弹力大小相等d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10个滑块全部可以进入粗糙地带1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v )的交流电压上,副线圈上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现在ab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电压表读数为20vb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wb/sc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保持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不变而提高交流电频率,电压表读数减小d在ab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保持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不变而提高交流电频率,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减小20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a.b. c. 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机械能不变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2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l3l4之间存在匀强磁场,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宽度cd= 0.5m,质量为0.1kg,电阻为2,将其从静止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cd边与l1重合,t1时刻cd边与l2重合,t2时刻ab边与l3重合,t3时刻ab边与l4重合,已知t1t2的时间间隔为0.6s,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线圈的长度ad=1mb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8m/sc在0t1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0.25cd0t3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1.8j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斜面底端q处固定有一个光电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每次实验时将一物体(其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从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但始终保持斜面底边长l0.500 m不变。(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物体上的遮光条宽度d如乙图所示,则d_cm;(2)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v2h图象,其图象与横轴的交点为0.25。由此可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3)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重复上述实验得到v2h图象,其图象的斜率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9分)某同学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所使用的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一节(内阻很小)、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ra小于1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未知)、电阻箱r1(099.99 )、滑动变阻器r2(010 )、单刀双掷开关s、单刀单掷开关k各一个,导线若干。(1)该同学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进行实验操作。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虚线框内补全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_。(2)测电流表a的内阻:闭合开关k,将开关s与c接通,通过调节电阻箱r1和滑动变阻器r2,读取电流表a的示数为0.20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 a、电阻箱r1的示数为0.10 ,则电流表a的内阻ra_。(3)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断开开关k,调节电阻箱r1,将开关s接_(填“c”或“d”),记录电阻箱r1的阻值和电流表a的示数;断开开关k,开关s所接位置不变,多次调节电阻箱r1重新实验,并记录多组电阻箱r1的阻值r和电流表a的示数i。(4)数据处理: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r图象,由此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5)如果电流表a的电阻未知,本实验_ (填“能”或“不能”)测出该电源的电动势。24.(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都为m的物块a和b,a紧靠着固定的竖直挡板,a、b 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为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的长略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放手后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继续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向左匀速运动、速度为v0的物块c发生碰撞,碰后b、c立刻形成粘合体并停止运动,c的质量为2m求:(1)b、c相撞前一瞬间b的速度大小;(2)绳被拉断过程中,绳对a所做的功w25.(20分)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处在第三象限的某种发射装置(图中没有画出)竖直向上射出一个比荷=102c/kg的带正电的微粒(可视为质点),该微粒以v0=4m/s的速度从-x上的a点进入第二象限,并以v1=8m/s速度从+y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取微粒刚进入第一象限的时刻为0时刻,磁感应强度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g=10m/s2试求:(1)带电微粒运动到c点的纵坐标值h及电场强度e1;(2)+x轴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微粒在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要使其恰能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0及其磁场的变化周期t0为多少?(3)要使带电微粒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求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b0和变化周期t0的乘积b0t0应满足的关系?(二)选考题:共39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5科6份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0832898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