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1学段模块检测试题202010150281.doc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学段模块检测试题8科8份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1页)
编号:1083950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12-31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市
第十六
中学
2019
_2020
年高
学期
模块
检测
试题
- 资源描述:
-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学段模块检测试题8科8份,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_2020,年高,学期,模块,检测,试题
- 内容简介:
-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1学段模块检测试题1 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0分)。2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2“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34题。3文中记载的现象是a耀斑 b日食 c日珥 d黑子4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地表温度明显上升 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全球频发强烈地震 d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5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a.太阳b.火星c.月球d.金星2017年10月4日20时9分44秒,我国云南多地观测到“火流星”划破夜空的天文现象,亮度堪比中秋明月。中国地震台网实时记录了这次流星体坠地撞击事件。根据初步分析,撞击事件发生在我国云南省香格里拉县西北部40千米处,空爆高度为37千米,相当于一次2.1级地震。据此,结合下图完成67题。6流星体属于()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火星公转的天体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月球上的流星现象比地球上的更壮观 b陨星降落在陆地的概率大于海洋c流星现象减小了天体对地表的撞击力度 d流星体和陨星属于天体在全球光伏产业低迷的情况下,进军非洲是中国太阳能企业突围的一个新方向。读非洲某区域年等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89题。8影响该地区年等太阳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高低 b太阳高度 c地形地势 d天气气候9某光伏企业派往图中甲城考察的小王发现,自己携带的gps信号机受到太阳活动影响出现故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太阳黑子使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 b太阳风对地球电离层造成严重干扰c耀斑发出的强辐射使信号机内部电路中断 d太阳辐射急剧增强使无线电波消失10耀斑是: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吸收能量的表现a.b.c.d.11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13联系图中四大圈层,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水循环d海陆变迁142017年2月22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首次发现了一个拥有7颗地球大小行星的天体系统(trappist1)。专家认为trappist1中有颗行星是人类可居住的“类地行星”,原因可能是()拥有适宜的大气层存在液态水有多颗卫星环绕与恒星距离适中a b c d15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a表面平均气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大当今生物只是地球演化进程的一个片断,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过程,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美好的未来。据此完成1618题。1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17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18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伊朗(30.8n,57.25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920题。1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内核 b下地幔 c外核 d岩石圈20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莫霍界面 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丁为古登堡界面 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终碛堤是冰川挟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其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完成2122题。21.终碛堤上的堆积物具有的特点是()a.大小均匀 b.有层理结构 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2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读图回答2324题。23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a外核、内核、地核 b地壳、地幔、地核c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 d上地幔、下地幔、地幔2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a b c d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图1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25-26问题。图1025. 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坡和坡 b. 坡和坡c. 坡和 d. 坡和坡26. 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 维持原地 b. 往复摆动 c. 向上游移动 d. 向下游移动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问题。27.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a. b. c. d.28.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b. c. d.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及山区人口均占全国一半以上。山地灾害(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等)已成为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读“山地灾害过程图”,回答2930题。29.图中显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的成因是()a.多变的岩性使该地区形成大量松散碎屑物质b.陡峻山坡成为山地自然灾害形成的地貌条件c.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是灾害发生的动力条件d.暴雨和河流是山地自然灾害发生的水源条件30.图中()a.泥石流形成到输移过程中,最危险的是区域b.水土流失使土壤遭受到侵蚀形成泥石流物源区c.崩塌、滑坡与泥石流三种灾害存在明显关联性d.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时期,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a.ab b.cd c.ad d.bc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40分)31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大气层外的环境。宇宙中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并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1)(2分)左图示意“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其中,丙天体系统的名称是,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根据左图中乙图及右图中的信息,描述地球在该天体系统中的位置。(3分)(3)观察右图,说出该天体系统中行星的共同运动特征。(3分)(4)地球具有适合的温度和液态水,是至今为止我们已知唯一具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结合图右图,概括利于地球上生命长期演化的条件。(2分)(5)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如对地理环境、人类生活、生产等)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分)32.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岛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考察记录单中处最可能记录的是 (双项选择题)。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 、 等。(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双项选择题)。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本小题2分)(5) 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本小题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其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中间的土壤发红,最下面的则含有大量鹅卵石。(1)(4分)下图示意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该地区主要受 (填风向)的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 ,b ,c 。(2)(1分)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3)(1分)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河流(4)(1分)下列与黄土高原形成类似的地貌是( )a洪积扇 b.沙丘 c.三角洲 d.溶洞(5)(3分)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洪积扇是河流侵蚀沟床、沟坡,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1)指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3分)(2)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原因。(2分)(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及坪分标准答案1.b2.d 3 d 4b 5c 6.b 7.c8.d9.b 10b 11c 12a 13c14.c 15c 16.b17.c18.c 19d 20b 21.c22.d 23c 24 a25.d 26 c 27.b 28.a 29.b30.d31(13分)答案(1)(2分) 银河系,地球 (2)(3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公转轨道中,以太阳为中心,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地球排在第三位 (3)(3分)公转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均为椭圆(近似正圆);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4)(2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5)(3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水;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太阳辐射使自然界的水产生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太阳辐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根本条件,是各种动植物的能量来源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2.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1)、第(3)小题选择填空各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第(4)、第(5)小题各2分。(1)ad(2)规模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3)cd(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5)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33.【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西北风 戈壁 沙漠 黄土 (2)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3)d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